標籤存檔: 陌生人

當陌生人向我敞開家門時…..

作者:Kelly Ng, 新加坡

翻譯:Cindy Wang , 澳大利亞

 

「你為什麼還在找房子?不是告訴過你,可以住我們家嗎。我們為你準備了一間房間」,Cheu說。

 

我已經告別紐約這家人回新加坡5個月了,然而她溫和的指責還會迴響在耳邊,讓我想起他們平凡卻不尋常的熱情好客。

在過去的兩年里,我接觸了太多「大蘋果」味道的紐約客——他們冷漠、自負、帶著敵意。從未想到我會在這裡第一次經歷「philoxenia」,希臘語里的「好客」(直譯就是「陌生人的朋友」)。

 

當Loh家人邀請我去他們家住的時候,我剛完成一所常春藤盟校的碩士課程,付完高昂的學費,真是窮困潦倒,既無工作,也無方向。對他們來說,我只是個陌生人,雖然在曼哈頓上城區的同一個教堂聚會,我們可能也只聊過三次。

也許是新加坡人之間的某種親近感吧。

 

Cheu和她的丈夫Ji Meng也來自新加坡,不過已經在美國生活了20多年,兩個孩子Ashley和Isaac從小在這裡長大。

但我覺得他們對我的熱情款待,是因為相信基督里的家人比血緣關係更親。

Rosaria Butterfield在她的書《敞開家門的福音(The Gospel Comes with a House Key)》中寫道,那些非比尋常,熱情待客的普通人家「完全沒有把他們的家視為自己的,而是看作上帝的厚賜,是要用來拓展祂國度的。」

希伯來書13章2節敦促基督徒「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並提醒我們,如此行會有深遠的、國度的意義——「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

我在Loh家的經歷正是如此。他們單獨為我準備了房間,這可能是我在寸土寸金的紐約市蝸居的兩年里擁有的最大空間;而且暖心地讓我「隨便」享用儲物櫃里的食物;並成為每天餐桌上家庭聚會的一員。

那段時間,我低調地成為了這個家庭的一員。我有時會,並漸漸喜歡上幫忙用洗碗機清理碗碟;有一次我也嘗試幫Isaac拍交給學校的視頻,結果兩個人笑成一團;我還會在每次去唐人街的時候幫忙買蔬菜和包子。

這家人陪我走過無數平凡也不乏波動的日子,聆聽我無休止的猶豫不決:是接受這份實習呢,還是那份工作?當我腳上長了膿腫時,他們深夜帶我去看病,找藥店。農曆新年時,他們還邀請了我那幫不想在異鄉獨自過節的留學生朋友們共聚晚餐。

對於這家人,款待客人是這麼正常,順其自然地融入生活的日常,不會為準備精美的飯菜,或保持房間一塵不染而煩惱,而是總有空間,或騰出空間,邀請他人一同進餐。

我從小被灌輸「管好自己的事」,並且我生長的地大家都幾乎不一起吃飯,這些對我來說太不尋常了。

Loh家是我唯一被真心問及「你今天過得如何」的地方。這些真心的詢問、傾聽、陪伴,讓我體驗到了基督與罪人坐席時的那份愛(馬可福音2章13-17節)。

如果用金錢來回報,我將永遠無法「償還」他們的款待。但與這家人的相處鼓勵我去思考,如何成為一個無私地給予他人時間和空間的人。

雖然不像曼哈頓,但新加坡也是空間局限,但我從這段經歷學到,基督徒的好客並不需要一個裝飾精美的家,甚至不需要有了家才能款待,可以是一杯茶,陪著看醫生,或者只是傾聽和祈禱,重點是,我們願意付出,並騰出時間。

這需要勇氣。

耶穌從不拒絕和受傷害的人做朋友,願意和被厭棄的人交往。祂醫治眾人迴避的麻瘋病人(馬太福音8章3節),和被人憎惡的稅吏吃飯(馬可福音2章13-17節),和一個有罪的婦女成為朋友,不忌諱她的背景和地位(約翰福音4章4-26節)。

這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在新加坡的處境。逢年過節,是否可以邀請一個無法慶祝的人一起吃飯?

難道在我周圍沒有養老院或日托中心,住著渴望陪伴的老年人嗎?那些因為語言不通,無法維權而受到不合理對待的農民工呢?如何與他們做朋友,就像耶穌怎樣對待我們這樣的罪人,如同Loh一家視我為家人一樣?

耶穌在路加福音14章12-14節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

耶穌讓人們靠近祂。他們空著手來,卻豐盛而歸。這就是福音里接待的標準——對於墮落的世界是激進的,對於永恆國度卻是普通的。

 

上帝會呼召我們中的一些人,拋開一切去陌生的異國他鄉。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或許只是讓我們敞開大門,在餐桌上多加一份碗碟,幫助一些人扛起他們背負的十字架。

在等待羔羊的婚筵時,讓我們也在自己的家裡預演天國的盛宴,不是在美酒佳肴上追求完美,而是極盡所能歡迎各族各方的人,那些流離失所的,受傷的,孤獨的人——那最動人的畫面。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我有一個夢想

這個聖誕,用5個方式去愛陌生人!

作者:M.D Valley,非洲

翻譯:Tutu, 中國

又是一年聖誕節,這是個充滿歡樂和友愛,值得每個人歡呼雀躍的節日。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和家人朋友歡聚的日子,也是一個反思過去一年的好時候。

而對於基督徒,聖誕節是一個紀念和感恩上帝賜給我們的最好禮物--救世主耶穌基督的降生的時候(路加福音 2章11-12節)。正如上帝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世人來表達祂對世人的愛,我們也通過送禮物來表達對家人朋友的愛。

在尼日利亞北部的人們有製作美食點心來迎接聖誕節的傳統。我們會準備很多美味,比如爽脆油炸的chin-chin,蛋糕,甜甜圈,肉餅,炸雞和牛肉等等的小吃來為聖誕節做準備。為了展現上帝的愛,我們會在聖誕節那日的清晨早早地醒來煮飯做菜,然後把熱騰騰的食物分享給那些非基督教徒的鄰居和朋友們,而他們也會在他們的宗教慶典節日里和我們一起分享食物來回報我們。

但我們有多少人會把這種友愛傳遞給一個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呢?何不試試?就讓我們在這個聖誕節刻意地把這份愛傳遞給周圍的陌生人!當然,傳遞愛的方式有千千萬萬。但我覺得下面這5種禮物可以幫助我們開啟這份愛的傳遞。

作為基督徒,我們時時刻刻都應該心存恩慈--更何況是在聖誕節期間呢?畢竟,我們過聖誕節是為了紀念耶穌基督的降生——這個上帝給世人最大的恩典(以弗所書 2章8節)。

因此讓我們盡自己最大努力成為更加富有同情心和耐心的人。對於那些打斷我們講話的人,我們要控制衝動的口舌,以友善之詞回應。面對在雜貨店裡插隊,或者是在車道上夾塞兒的人,讓我們試着放下心中的委屈和不滿而忍讓他們。面對那些在工作中,在公共場合,或者在聚會中冒犯到我們的人,也讓我們快快地原諒他們吧。

雖然我們有些人會定期地給慈善機構和弱勢群體捐贈,但我們也可以試着去孤兒院或者老人家中慰問。加入到你們當地教會組織的慈善活動中去吧!給那些一無所有的人們送上舒適的毛毯和熱乎的食物。別忘了耶穌是怎麼做的,祂曾餵飽了5000個飢腸轆轆的陌生人。(馬可福音6章30-34節)

聖經告訴我們要彼此代禱,「義人禱告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書5:16)。也許你曾經想方設法地試着去送給某個人一份禮物或者嘗試着鼓勵他卻遭到那個人的拒絕。這樣的時候,別忘了我們仍然可以為那個人禱告。讓我們為那些還未接受福音的人們禱告,為那個你在回家路上遇見的在街頭哭泣的人禱告,為你未曾謀面的你的朋友的男朋友的叔叔禱告,也為我們國家的領導人,為我們民族的和平禱告。

我們可以通過給陌生人禮物和錢來傳遞我們的愛。同樣,我們也可以通過服侍他人來傳達我們的愛。聖經里有許多經文鼓勵我們去服侍他人。(比如腓立比書 2章 5-7節; 哥林多后書 4章5節; 馬可福音 9章35節; 加拉太書 5章13節) 耶穌祂自己來到世間也是要服侍人,並不是要受人服侍。(馬可福音10章:45節)

服侍陌生人的方式有很多。它可以簡單到攙扶一個陌生老人過馬路,停下來幫助陌生人換輪胎,或是在回家的路上捎人一程。當然也可以是在教會服侍,或者是加入給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們分發食物衣服的組織里去。

人人都知時間寶貴,一旦流逝就不復返。而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擔負著無盡的責任和義務,似乎每個人都自顧不暇,更別提留時間給別人了。正因為如此,我們願意把自己的時間花在別人身上就成了一種對陌生人表達愛的最寶貴的方式之一。

我們可以試着在聖誕節期間花時間去認識和了解鄰居,試着和校園裡偶遇的同學或者公司其他團隊的同事一起吃一頓飯,或者去邀請一個獨守家中的朋友來共度聖誕。你也可以試着做那個在超市裡遇見的心煩意亂的媽媽的聆聽者,或給那個在地鐵站台里哭泣的陌生人一個溫暖的肩膀。

耶穌基督在世時花時間去走訪慰問那些被宗教組織輕視的人。祂餵飽飢餓的人,醫治生病的人,和悲傷的人一起悲傷。祂為祂的朋友、敵人甚至那些祂在世間從未相遇的人禱告。

這個聖誕假期,我嘗試着邁出跟陌生人交流的第一步,之後我發現這是一件非常令人愉快的事情,有時我還可以藉此機會和他們討論聖誕節的真正意義。另外,我會和當地教會的弟兄姐妹們一起去到老人院和殘障人士之家給他們唱聖誕頌歌。

對我而言,聖誕節是效仿主耶穌最好的時候。在我們感謝我們的救世主耶穌降生,感謝祂謙卑地去關愛那些不認識祂的人(約翰福音17章25-26節)並且和這些人交朋友,把他們迷失的心帶回上帝面前的時候,讓我們也跟隨祂的腳步去愛身邊的陌生人吧!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甘心樂意)

那一天,一位非基督徒救了我,記我的雅加達暴亂經歷(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915083338

作者:Charles Christian,印度尼西亞

翻譯:Penny Lau, 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十八年前,我無憂無慮的生活在一夜之間顛覆。

一九九八年五月,我所居住的城市——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發生了暴動。那次暴動是由經濟問題引起的。因為嚴重的食物短缺,和高失業率,當地居民開始對印尼華僑做出野蠻的為,如搶劫以及燒毀他們的東西。在印尼,華人本來就不多,基督徒的比例也是極小。華人基督徒更是少之又少。而我就是其中之一。數據統計顯示,印尼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多的穆斯林人口,而華裔人口只佔了百分之一點二。

在當年的暴動中,估計有超過一千兩百人喪命,還有數以千計的商店和房子被燒毀。除此之外,有記錄的強姦案至少有168宗,財產損失高達3.1萬億盧比(大約2.36億美金)。

當時的我還在上小學。我們那時候要預備年終考試,但因為局勢的轉變,學校被迫停課。我們都待在家裡。但當我們得知外面的情況每況愈下,越來越多建築物以及房屋被縱火之後,我的家人決定暫時離開市區。我們當時覺得離開總比留在家裡更安全。

如今想來,真是大錯特錯。

那天,我們一家七口——我的父母,哥哥,我,兩位女傭和司機,擠進了我父親的車裡。然而在出發之前,我們突然想到鄰居的女傭還一個人在家裡。雖然她是土生土長的印尼人,也是一名穆斯林,但我們仍然擔心她的安危。我的鄰居經常出門,所以他們的女傭總是一個人在家。當我們問她要不要和我們一起逃離時,她欣然答應了。於是她躍進了車子的後座,坐在我父親旁邊。父親很害怕自己的外貌會把他的種族透露出來,所以躲到車後面去了。我們就這樣出發了。

我們希望可以更快地離開市區,所以決定走高速公路。這又是個錯誤的選擇。當我們駕過收費站,沒看到任何人在收費時,我們就開始起擔心了。高速公路上有很多人在走來走去。這是我們從來沒見過的事!這時,母親決定把一些錢扔在路上,希望能支開那些人。一開始我們可以在路上慢慢地前行,但好景不長,沒過多久,那些人開始圍着我們的車,阻止我們前行。就這樣,我們被困住了!

車子被迫停止后,他們扯下了汽車的雨刷器和車兩旁的後視鏡,我們都被嚇壞了。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汽車的四周點起小火。由於我們聽了很多車被燒,乘客被強姦或殺死的案例,那一刻我們害怕極了。父親想要躲起來不被他們看到,但還是沒用。

那群人把車的後門打開,看到父親和鄰居的女傭。那位女傭歇斯底里的大哭起來。他們命令父親下車。我確定他們會折磨父親或者要殺他。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坐在那裡禱告。此時父親也被嚇得不知所措,那些人就開始動手把他拉下車。

就在那時,鄰居的女傭阻止了他們,並開始求他們放過父親:「孩子,想一想阿拉…..你這樣做是不對的。記得阿拉啊,孩子…..」她的懇求還挺有效的,那群人聽了之後漸漸散開了。最終,他們肯放我們走了。我們原本想救鄰居的女傭,沒想到最後卻是她反過來救了我們所有人!

當我回想起那次經歷時,我想到創世記19章1-29節所記載羅得與兩個天使的故事。羅得一開始以為是他救了兩位天使脫離邪惡的所多瑪人的迫害,但最後卻是那兩位天使救了羅得。

在我們僥倖逃出高速公路的危機后,我們又面對了另一個難題。天色開始暗了,但我們又不能回家,因為那樣實在太冒險了。而且在經歷了這次事故之後,我們也不敢繼續前行了,因為不知道還會遇到什麼困難。

無奈之下,我們只能繼續往前走,一直走到了一個本土印尼居民的住宅區。感謝上帝的恩典,讓我們找到一個友善的穆斯林家庭。他們不僅很熱情地邀請我們住在他們家裡,還為我們準備了食物和毯子。第二天早上,他們甚至還把我們送到了我外婆家,那裡比較安全。

到了第三天早上,我是最早起床的一個。我聽到隔壁房間有音樂聲,就好奇地走了過去。房間里沒有人,只有電視開着。令我驚訝的是,正在播放的歌是一首名為《生命的路上》的聖詩(Along the Road)。歌詞是這樣的:

生命的路上 我有位朋友全然聖潔

祂陪着我 溫柔地領我走

賜我歡笑 又賜光明以照亮黑夜

是主的愛讓我回心轉意

我不在乎崎嶇蜿蜒的窄路

穿過險峻的山 走過陰暗的幽谷

因有主在我身邊伴我走

沿着這路走到輝煌的永恆

我深深地被這首歌感動。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我那天早上會那麼早起床,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在那時候聽到了這首歌,但是我很肯定這是上帝在和我說話,祂是那位全然聖潔的朋友,祂一直與我同在,在每個險境中保守着我。

過了幾天後,我們就回家了。非常感恩的是我們的房子沒有受到攻擊。讓我意外的是,因着上帝的恩典我一點也沒感到懼怕。就這樣,那次暴亂漸漸地平息下來,雅加達也恢復了常態。

也因着這次被鄰居和陌生人搭救的經歷,我開始更加尊重那些跟我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重要的是,我體會到了上帝的信實,知道祂一直都在保護並為我們預備一切所需。

知道天父一直在我們身邊,我們就不怕面對明天!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重新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