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靈修

靈修小文|為主傳福音

作者:東尼叔叔,加拿大

封面圖片拍攝:finnbmo,中國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馬太福音28章18-19節)

去年 《時代雜誌 》公布了30位最有影響力的青少年。當中,一名17歲英國少年科學家, 發明了一種可以消除廢水中的毒素的生物塑料,及研發出抗體測試,能夠診斷出早期老人痴獃。另一位15歲的波多黎各少年,在網上發動籌款,目的是為了幫助被颶風揉淪家園的人。所籌得的款項,為超過1000人添置傢具物品。這些年輕人,堅守信念,認真去做一些事,對社會及有需要的人作出貢獻。

在聖經中,亦有年輕人的好典範。但以理年輕時被擄到巴比倫,身處險境,但他一生堅守禱告並倚靠上帝。最後,他成為巴比倫的首長官員,在外邦人中榮耀上帝。感恩的是,回到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年輕基督徒參與福音的事工,活出上帝的榮美。

我認識的一對年輕夫婦帶着小孩,離開加拿大,前往泰北宣教,在當地服侍貧困的兒童及難民家庭,給他們傳福音。要知道,佛教是泰國根深蒂固的傳統宗教,廟宇佛塔無處不在。加上語言、天氣、衛生、局勢等差異,宣教事工對他們而言一點也不容易。但他們卻堅持下來了。因為他們深信,當他們去親近這些有需要的人時,譬如被排斥的難民、貧窮的家庭,還有不曾被父母擁抱過的小孩,上帝的愛就會在此顯明出來!就如同耶穌基督臨到破碎的人當中,醫治和安慰我們一樣。

雖然傳福音的工作,未必每人都被呼召到遠處。但只要心中充滿耶穌,便能參與福音的使命。只要我們平時常認真地留意身邊的人和事,便會發現傳福音的機會原來就近在眼前!

思考:你的生命中有哪些傳福音的機會呢?你會如何去回應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中同行

靈修 | 我的花園

Untitled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亞

記得,上中學那會兒,每逢假期,我常常早起,跑去離家不遠的小樹林。慢慢走在那片再普通不過的白樺林間的小道上,周圍沒什麼行人,五感變得非常敏銳。腳下的樹葉、飛過的鳥兒、灌木里的蟲子、甚至穿過樹枝的陽光的聲音都這麼悅耳。 清風拂面,清新的空氣里夾雜者草、樹木、露水的味道。我時而奔跑,時而踱步,或蹲下來看地上的螞蟻。心是放空的,但又是裝滿的,滿有着對上帝所造之物的驚奇、讚歎;心是平靜的,但也是雀躍的,喜樂和希望像是一幅翅膀,讓我能飛起來。那時的我和上帝的關係只是「風聞祂的名字」,但我心裡很清楚,在那清晨的小路上,上帝就在我身邊。

大學畢業后,我移居到墨爾本,一個幾次被評為世界上最宜居的花園城市。而我在學業、家庭、孩子、工作、生意中忙碌着,像是一匹被生活和計劃策鞭的馬,一直往前沖…..十多年從來沒有真正去欣賞這座城市。今晨,鳥的啼聲將我從夢中叫醒, 天才蒙蒙亮。我走進花園,拿起噴壺,慢慢地澆花。清晨的風帶着些許涼意,輕輕吹過,帶來少年時白樺林間漫步的回憶。回想過去的十多年來忙碌的生活中,雖有禱告、查經、敬拜,但缺少了少年時與上帝的同在的安靜和愜意。詩篇46篇說:「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其實上帝一直都在,但我的心感受不到。聖經多次提到上帝向我們說話的方式是用那細小的聲音(列王紀上19章12节)。是啊,其實上帝那麼近,就在我的身旁,輕聲耳語,只有安靜的心才能聽到。

大衛詩篇27篇4节說,「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里求問」。一個被世俗牽絆的心是無法寫出這樣的詩句的。而大衛王,一個歷經磨難,出生入死的勇士,一個集財富、榮耀與權柄的君王,一個日理萬機的統治者,所寫下的詩篇里,字裡行間流露的都是對上帝的渴慕,依靠和讚美,讓人感受到他和上帝之間親密無間的關係,難怪上帝稱大衛為「合我心意」的人。

如大衛王所讚歎的,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留意上帝創造的天地萬物,無一不讓我們會不由地震撼、讚歎。一切都那麼精準、細緻,奇妙而神秘,是我們無法想象和測透的。詩詞、書畫、文字、音樂都是我們內心對這一切讚賞、感嘆的自然流露。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回到自己的「花園」,停留片刻,卸下包袱,拋開思緒,安靜在上帝面前,瞻仰祂的榮美、奇妙,知道祂是神。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撥雲見日)

我是怎樣搞定比瘦身還難的靈修習慣的

4-Ways-to-Keep-a-Regular-Quiet-Time

作者: Noni Elina Kristiani, 印度尼西亞, 原文印尼語

翻譯: Christine Phui San,馬來西亞

還記得我第一次了解靈修是在一個基督徒退修會上。

有一位比較年長的基督徒,給了我一本靈修書籍,那本書教導我如何每天花時間跟上帝建立關係。從那時起,我就開始嘗試每天靈修。

可這條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比如說,在我為學校的雜誌寫作的那段日子,總是要加班加點,導致我睡眠不足。因此我沒辦法很早起床,也就把靈修拋在腦後了。雖然當時我會跟自己說要在晚上靈修,但是到了晚上我又很疲憊最後就直接睡著了,完全沒有看聖經。然而,上帝卻總是會提醒我記起我對祂的承諾。

但要持守承諾持續靈修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我發現了幾樣對養成靈修習慣很有幫助的小秘訣。

1.提醒自己靈修的意義

靈修是一段讓我能更加認識上帝的時間。我透過讚美、禱告和讀祂的話語來敬拜祂。我可以把我所有的心事都告訴祂,像與好朋友訴說一樣。

在靈修的時間裡,上帝會用祂的話語讓我警醒並從新得力。祂也會加添給我今天所需要的智慧和力量。直到某天,我意識到我一天的景況如何完全取決於我早晨的靈修情況。

當我被試探時,聖靈會透過我讀過的經文提醒我。當我的負擔變得太重令我無法承受時,我會緊抓住上帝的應許,相信祂必使我得安息。經文總是不斷地提醒我,上帝常常與我同在。

2.把最好的時間留作靈修並設置提醒

我們當然可以隨時來到上帝的面前,可是我覺得我們應該要把最好的給上帝。我嘗試在早晨(還沒開始我的一天之前)花時間與上帝相處,而不是在白天的各種事務間隔中花短短几分鐘靈修。也許適合我的並非適合你,但重要的是找到你最好的時間並用它來與上帝建立美好的關係。

我會在手機上設定鬧鐘,好讓我能早起,在一天開始之前靈修。你也可以在你的牆壁上貼上一張小帖紙,問自己「今天靈修了沒?」或提醒自己,「讓我們與上帝一起開啟今天吧!」

3.找到能支持你的同伴

另一個幫助我們建立持續靈修習慣的方法是請身邊的人提醒我們和為我們禱告。在大學時代,我參加了一個基督徒團契,這確實使我在靈命方面得到了成長。我們需要一個能夠幫助我們在基督里成長的團體。我絕對鼓勵你參與到一個可以與大家一起成長的團契。這樣當其中一個肢體軟弱時,其他強壯的可以給予他幫助與鼓勵。

你有沒有參與任何基督徒團契呢?若還沒有,你可以嘗試在教會、校園團契或學院里尋找一個。

4.失敗的時候不要氣餒

你是否嘗試保持靈修習慣卻失敗了呢?當我沒有辦法持續靈修的時候,我覺得我讓上帝失望了,這個感覺讓我很失落。然而我很快想起了上帝對我們的愛:但是,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基督就替我們死了。(羅馬書5章8節)

上帝並沒有期望我們給祂完美的愛。祂會察看我們的心,若我們承認自己的罪,祂就會原諒我們。只要我們努力與祂建立關係,祂就會喜悅。

若你覺得你不配來到上帝的面前,其實這個時刻正是祂要醫治你的時候。大膽地來到祂面前,花時間與祂相處並把你心裡的一切都告訴祂吧!祂是多麼地渴望與你交談,祂會耐心地聆聽並按着祂的時間用奇妙的方式來回應你的禱告。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信心不能停)

禁食

作者:上帝的小鳥, 北京
fasting-300x300

「上帝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詩篇42章1節

我是個超級愛吃的人。不管心情好不好,胃口好不好,也不管是不是很忙,只要一上飯桌,我就全身心放鬆,眼目所及都是食物。對於吃,我很享受。

正因如此,我好像從來沒有禁食成功過。我到吃飯時間就餓,抵擋不住,一定得吃點什麼。對於吃,我已然忘我。

好久沒有花專門的時間來讀上帝的話語。有一天,我突然覺得好餓,靈裡好餓。

於是我想,為什麼我平時不讀上帝的話語,身體的胃口還那麼好,反過來卻沒有對上帝的話語癡迷而忘記肉體的需要呢?

突然明白,禁食不是不吃飯、壓制肉體的需要。禁食,是要對上帝的話語產生比肉體對食物更大的胃口,要對上帝的話語忘我。

「親愛的天父,幫助我渴慕祢,讓我對祢的話語有好胃口,像我的肉體對美食那樣的好胃口。因為我知道,祢的話語必定讓我的靈喜樂,也必定使我飽足。天父,讓我享用祢的話語,甚至忘記自己肉體的需要。奉耶穌的名,阿門!」

禁食是為要對上帝產生忘我的渴慕。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