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靈修

傳道書靈修| 你在爭什麼? (有聲中文)

作者:Annie Caldwell,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李小蕊,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8章

“誰如智慧人呢?誰知道事情的解釋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臉發光,並使他臉上的暴氣改變。我勸你遵守王的命令,既指上帝起誓,理當如此。不要急躁離開王的面前,不要固執行惡,因為他凡事都隨自己的心意而行。王的話本有權力,誰敢問他說:“你做什麼呢? ”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經歷禍患,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時候和定理。各樣事務成就都有時候和定理,因為人的苦難重壓在他身上。他不知道將來的事,因為將來如何,誰能告訴他呢?無人有權力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這場爭戰無人能免,邪惡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惡的人。這一切我都見過,也專心查考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有時這人管轄那人,令人受害。

我見惡人埋葬,歸入墳墓,又見行正直事的離開聖地,在城中被人忘記。這也是虛空。因為斷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滿心作惡。罪人雖然作惡百次,倒享長久的年日。然而我準知道,敬畏上帝的,就是在祂面前敬畏的人,終久必得福樂。惡人卻不得福樂,也不得長久的年日,這年日好像影兒,因他不敬畏上帝。

世上有一件虛空的事,就是義人所遭遇的反照惡人所行的,又有惡人所遭遇的反照義人所行的。我說,這也是虛空。我就稱讚快樂,原來人在日光之下,莫強如吃喝快樂。因為他在日光之下,上帝賜他一生的年日,要從勞碌中時常享受所得的。

我專心求智慧,要看世上所做的事,有晝夜不睡覺,不合眼的。我就看明上帝一切的作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任憑他費多少力尋查,都查不出來,就是智慧人雖想知道,也是查不出來。 ”

“我決定不爭了。”

媽媽的話裡滿是放棄。我睜大眼睛呆呆地坐了好幾秒鐘才做出回應。

去年,我爸把我媽告上法庭,爭論她該何時開始分取他每月的退休金。他想推遲12年前法院在離婚協議中確定的時間表。我媽媽沒有去法庭跟他鬧,而是選擇了和解。

我知道這意味著她將失去數年的經濟支持——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會越來越依賴這些補充收入。這同樣也意味我爸不公平地得逞了。

當我追問我媽不去爭的原因時,她坦言去爭會帶來太多的痛苦,根本不值得。她寧願邁出信心的一步,選擇不去爭。上帝給了她平安,向她保證祂才是她的供養者——而不是我的父親,也不是退休金。

當我仔細思考了我父母之間的不公平時,我可以認同傳道書第八章中傳道者不樂觀的看法,他在書中哀嘆說,惡人往往是得到獎賞的人,而不是義人( 14節)。所以我覺得奇怪的是,傳道者還是得出結論:即使是這樣,那些敬畏上帝的人終久必得福樂(12節)。雖然正義似乎會讓我們的處境比惡人更糟,但他說這仍然是更好的選擇。

但怎麼會呢?

看著我父母的官司,我有了新的視角,讓我理解了對那些敬畏上帝的人來說“更好”是什麼樣子。在我媽媽的例子中,她依靠上帝的供應、盼望和承諾,而不是相信金錢會給她帶來安全感。正因為如此,她的狀況才更好。

這個看似簡單化的結論,在我看了我父親接下來的變化後變得更有說服力。我的父親在得到了他所要的一切之後,仍然心懷怨恨,不滿足,正忙著準備再打一場官司以爭取更多。

我開始思考,或許真正重要的不是在這一生去糾正某些境況。儘管我可能知道在爸媽的這件事裡什麼才是真正的公平…..但上帝的想法可能不同。無論法院做出了有利於我父親還是母親的判決都無法治愈22年艱難婚姻留給他們的深深創傷。

比起當下的公義,我更希望上帝能使用這不公平、困難的情況,完成更大的計劃——也許可以幫助我的父母完全轉向祂、尋求他們渴望已久的安慰和了解。

在我們等待上帝的時候,可能會最後得到不公平的結局。在這樣的時候,我們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把我們的恐懼和挫敗感交託給上帝,祂愛我們,即便在看起來毫無希望的境況裡,祂也使我們得益處(羅馬書8章28節)。而謙卑地信靠上帝,就是我們最好的狀態。

問題反思:

1.你覺得對於那些即使面對不公也敬畏上帝的人,事情會如何“變得更好”?

2.你現在是否在等待上帝來幫你翻轉生活中不公平的狀況?當你信靠祂時,今天的經文如何給你盼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妙的創造

傳道書靈修| 有條件的友誼(有聲中文)

 

作者:Abigail Ellington,美國

翻譯:Julia,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第7章

「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憂愁強如喜笑,因為面帶愁容終必使心喜樂。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樂之家。

聽智慧人的責備,強如聽愚昧人的歌唱。愚昧人的笑聲好像鍋下燒荊棘的爆聲。這也是虛空。勒索使智慧人變為愚妄,賄賂能敗壞人的慧心。

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存心忍耐的勝過居心驕傲的。你不要心裡急躁惱怒,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不要說:「先前的日子強過如今的日子是什麼緣故呢?」你這樣問,不是出於智慧。

智慧和產業並好,而且見天日的人得智慧更為有益。因為智慧護庇人好像銀錢護庇人一樣,唯獨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這就是知識的益處。你要察看上帝的作為,因上帝使為曲的,誰能變為直呢?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

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見過的。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何必自取敗亡呢?不要行惡過分,也不要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你持守這個為美,那個也不要鬆手,因為敬畏上帝的人必從這兩樣出來。

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個官長更有能力。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人所說的一切話,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聽見你的僕人咒詛你。因為你心裡知道,自己也曾屢次咒詛別人。

我曾用智慧試驗這一切事,我說要得智慧,智慧卻離我遠。萬事之理離我甚遠,而且最深,誰能測透呢?我轉念,一心要知道,要考察,要尋求智慧和萬事的理由,又要知道邪惡為愚昧,愚昧為狂妄。我得知有等婦人比死還苦,她的心是網羅,手是鎖鏈,凡蒙上帝喜悅的人必能躲避她,有罪的人卻被她纏住了。傳道者說:看哪,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個正直人,但眾女子中沒有找到一個。我將這事一一比較,要尋求其理,我心仍要尋找,卻未曾找到。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上帝造人原是正直,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

 

「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整個聚會中你都沒怎麼發言。」當我們一起走向車庫時,我的小組長說到。

我嘆了口氣。有個重要的家庭剛剛離開了我們教會,儘管其他小組的成員分享了他們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對會眾造成的影響,我卻一言未發。我跟小組長解釋說,我的沉默跟教會的生命毫無關係,只是我和這家人其中一個叫Lauren的孩子友誼出了問題。

如果是在過去某些我們相處特別困難的時刻,我會慶幸Lauren一家的離開。儘管我以前不斷地去接觸她,和她一起禱告去面對各種困難,傾聽她和學校同學或運動隊友間的故事並努力記住各種細節,但她卻很少回應我的努力。然而,就在我們之間的互動剛剛有所好轉的時候,Lauren一家卻離開了教會。我感覺自己被欺騙了,像是我所有的努力都白白浪費了。

傳道書第7章的主題之一是公義,就是講行事正確並不能保證就會有一個正面的結果。傳道書7章14節說上帝讓我們遇亨通的日子也遭患難的日子,並且「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 。Lauren一家的突然離開讓我震驚地意識到這一點。當我努力去接受我們突然斷絕的友誼不再會開花結果時,我不得不正視我對友誼的錯誤期待。

失去 Lauren使我意識到,我陷入到傳道書作者警告我們的那種自以為義的動機裡面。作者在傳道書中寫到:「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傳道書7章16節)。我認為我做出犧牲去愛她,但我的善意和耐心是有附加條件的,因為我想要得到她的感激,我期待我們會走得越來越近——任何與這個目標相左的事情都會被我認為是一種投資的浪費。我真誠地關心著她並努力做她的好朋友,但我同時相信如果我做得足夠正確,就會得到與我的犧牲成正比的獎勵。

因為我們沒有辦法靠自己獲得足夠的公義去避免痛苦或保證幸福,所以我們需要接受上帝的計劃並尋求那賜予我們力量的智慧(傳道書7章19節)這種力量使我們能夠處理生命中的歡樂和逆境,而不讓環境來塑造我們的身份,並使我們得以自由單單敬拜上帝,接受祂的主權而不是試圖把「上帝使為曲的」 「變為直」(傳道書7章13節)。

上帝呼召我們成為聖潔是為了我們的益處和祂的榮耀,而不是因為我們可以控制生活並通過遵守規則來得到我們想要的。現在回頭來看,我很感激我投入了那麼多努力在我和Lauren的友誼上,因為雖然它突然間就結束了,但我知道我盡了我最大的努力去鼓勵她並在她的生命中彰顯了基督的愛。

我和Lauren的友誼並沒有按照我想要的方式發展,但我學到,當我在上帝的愛里感到安全時,我就能自由表達對他人的愛而無需得到相應的回報。我可以因為上帝創造了他們並且珍視他們,也因為我見證了祂的良善和愛而去關心他人,而不是出於期待人際關係給我想要的結果。

 

 

問題反思:

1.你覺得什麼會使你「 過分自義」嗎?這會怎樣導致「 毀滅」?(傳道書7章16節)

2.想一下是否有什麼事情是你投入過時間或精力但最終卻以失望而告終的?儘管這些事情並沒有按你想要的方式發展,上帝有沒有在其中做工幫助你成長或鼓勵到他人呢?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妙的創造

傳道書靈修| 當你的泡泡破裂的時候(有聲中文)

作者: Deb Fox,澳大利亞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經文:傳道書6章1-12節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禍患,重壓在人身上。就是人蒙上帝賜他資財、豐富、尊榮,以致他心裡所願的一樣都不缺,只是上帝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來吃用。這是虛空,也是禍患。

人若生一百個兒子,活許多歲數,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裡卻不得滿享福樂,又不得埋葬,據我說,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因為虛虛而來,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 並且沒有見過天日,也毫無知覺,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那人雖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卻不享福,眾人豈不都歸一個地方去嗎?

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心裡卻不知足。 這樣看來,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麼長處呢?窮人在眾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什麼長處呢?眼睛所看的比心裡妄想的倒好。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並知道何為人,他也不能與那比自己力大的相爭。加增虛浮的事既多,這與人有什麼益處呢?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誰知道什麼與他有益呢?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什麼事呢?」

 

諾亞高興地咯咯笑著,一個泡泡在他頭頂上跳舞。他在泡泡破裂前追了上去,然後開始追逐隨之而來的泡泡。他很高興……直到突然間不再有神奇的彩虹泡泡了。一個三歲孩子那種喜悅、天真的快樂,被撅嘴的失望所取代。

和朋友的孩子相處的那一刻提醒我,我也在努力追逐世界上那些只會帶來短暫快樂的暫時的東西。我曾經夢想過童話般的浪漫故事:迪斯尼公主等待她的王子。

十年前,我以為我戀愛了。兩年後,我得到了一枚戒指。想到未來,籌劃我們的婚禮,想像我們的孩子會是什麼樣子,讓我很興奮。

但這段關係突然結束了,我的世界被顛覆了。我很傷心,但這也讓我明白了我有多麼像我的小朋友諾亞一樣——追逐著世人認為的重要事物。我意識到我只是愛上了「愛情」、「婚姻」這樣的想法。

在傳道書6章7節中,作者談到了這種對我們想要的、但沒有的東西的永不滿足的渴望。他明智地建議我們通過欣賞我們所擁有的來回應,「眼睛所看的比心裡妄想的倒好」(9節)。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所擁有的,並憤怒地認為,上帝會讓一些人「心裡所願的一樣都不缺」(2節),心想「但上帝,我呢?」就像我看著身邊的情侶而產生嫉妒時一樣。

然而,今天的經文提醒我,我可以學會擁抱當季的豐盛,而不是無休止地渴望我沒有的東西。

例如,學習心理諮詢為我打開了一扇門,使我能夠認識和關心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經歷的人。難民、吸毒成癮者、無家可歸的男女、性工作者、受虐待的人及精神病患者——那些可能感到不配和被社會排斥的邊緣化人群。當我們的愛傾注在那些最需要它的人身上時,基督的光閃耀得最亮。

當我聽到那些有點難以去愛的人的故事時,這也讓我能夠看清自己的掙扎,幫助我去欣賞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覺得自己錯過的事情上。

我還是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結婚。渴求關係是沒有錯的,但是當我們對這些的追求超越了我們對主的愛的時,它們很容易成為偶像,把我們的注意力從祂身上奪走,也帶走了祂在我們當前生活階段可能要給我們的祝福。

傳道書6章描繪了一幅無望的人類景況。這本智慧書的作者將世上為滿足我們的慾望所作的鬥爭稱為「捕風」(9節)。也許你也在渴望某些事物。如果是這樣的話,試著尋找上帝給你安排的有意義的關係吧。我們是為關係而生的,當你榮耀主的時候,就可以去慶祝它們所帶來的喜樂。

 

問題反思:

 

1.哪些「泡泡」會分散你對與上帝的關係或最重要的事情的注意力?它們是「好」的泡泡,只是需要你等待上帝的時間安排和計劃嗎?還是你應該停止追逐的東西?

2.花點時間考慮一下,你可以如何將基督的愛澆灌到今天所需要的人的生命中。什麼樣的「慾望」會阻礙你抓住這些機會?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妙的創造

傳道書靈修| 當金錢不能夠滿足我們時(有聲中文)

 

作者:Christine Emmert,美國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查經:傳道書5章8-20節

「你若在一省之中見窮人受欺壓,並奪去公義、公平的事,不要因此詫異。因有一位高過居高位的鑒察,在他們以上還有更高的。況且地的益處歸眾人,就是君王也受田地的供應。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貨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什麼益處呢?不過眼看而已。勞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豐滿,卻不容他睡覺。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禍患,就是財主積存資財,反害自己。因遭遇禍患,這些資財就消滅,那人若生了兒子,手裡也一無所有。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他來的情形怎樣,他去的情形也怎樣,這也是一宗大禍患。他為風勞碌,有什麼益處呢?並且他終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煩惱,又有病患嘔氣。

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上帝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份。上帝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份,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上帝的恩賜。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為上帝應他的心使他喜樂。」

 

我和我的丈夫剛大學畢業就結婚了。在婚姻的頭幾年裡,我們試圖存下幾個月的積蓄,同時努力還清學生貸款。但是,似乎每次當我們對銀行賬戶中的數字感到滿意時,都會有一大筆花銷等著我們,而我們的少量積蓄很快就會被用光。

首先是我們的婚禮,然後是我們的孩子出生,然後我的丈夫患上了一種伴有罕見併發症的疾病。當我們剛付清各種醫療賬單時,又搬家到海外,接著又搬了一次,因為第一次並不順利。

我們已經結婚五年了。但是,很遺憾,我們現在的銀行賬戶看上去與我們結婚第一年末時沒有太大區別。在財務上,我們似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傳道書的作者或許會說我們對財富的追求「也是虛空。」

今天的經文談到了財富如何使我們失望——我可以見證這一點。傳道者警告我們,若我們的心在錯誤的地方,即使是誠實的收益也無法使我們滿足:「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第10節)。儘管我們可能會得到加薪,獲得獎金或者每月認真地進行儲蓄,但如果我們希望這些事情能夠讓我們完滿,我們將會非常失望(第11節)。

此外,財富不會持久。我看到了孩子的出生、疾病和搬家如何一次又一次地用光了我們攢的錢。你的生活可能會發生什麼?你的財富會因「不幸」或其他事件而損失(第14節)嗎?你是否會像那些一生都在努力爭取積存財富、但最終卻一無所有的人嗎(第14節)?即使我們盡最大的努力也不能保證自己的財務穩定。

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工作。我們仍要吃飯。儘管財富和財產是暫時的,不能保證給我們安全感,但傳道者認為,財富和財產並非一文不值。他說:「上帝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份,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上帝的恩賜。」(19節)。財富並不是問題所在,我們傾向於依賴財富才是問題。

如果我們確實升了職或拿到了獎金,或者如果我們以某種方式存到了超過我們所計劃的錢款,讓我們明白這是上帝的恩賜。讓我們禱告可以享受這些恩賜並滿足於上帝的所賜吧。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的銀行帳戶似乎總是空空的,並且我們不知道下個月的租金來自何處,那麼請記住我們的上帝仍然是那位會供應我們的上帝(馬太福音6章32-33節 )。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見證了上帝一次又一次的供應。我們總能以某種方式拿到足夠的錢來付醫療費用。每走一步,家人和朋友們都會幫助我們尋找住所,並慷慨地給我們提供炊具和衣服等生活基本用品。每當我們的銀行帳戶存款不足時,我們都會看到上帝以新的方式慷慨地供應。

看到上帝對我們如此的信實,這教會我不要為積蓄易逝的財富而擔心,因為財富既不會帶給我滿足感,也不會帶來安穩。畢竟,我們的安穩來自一個慷慨而充滿愛心的上帝,祂了解並能夠滿足我們的所有需要。

 

問題反思:

1.你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愛錢?怎樣才是在主里找到你的滿足感和安全感,並以感恩之心處理金錢呢?

2.上帝曾經有以一種你意想不到的方式供應你嗎?你可以跟誰分享這個見證並鼓勵他或她嗎?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