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靈修

傳道書靈修| 說話算話(有聲中文)

作者:Gonstance Goh,新加坡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5章1-7節

「你到上帝的殿要謹慎腳步,因為近前聽勝過愚昧人獻祭,他們本不知道所做的是惡。你在上帝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因為上帝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語要寡少。事務多就令人做夢,言語多就顯出愚昧。你向上帝許願,償還不可遲延,因祂不喜悅愚昧人。所以你許的願應當償還,你許願不還,不如不許。不可任你的口使肉體犯罪,也不可在祭司面前說是錯許了。為何使上帝因你的聲音發怒,敗壞你手所做的呢?多夢和多言,其中多有虛幻,你只要敬畏上帝。」

「上帝,如果您能幫助我在這次短期學習中取得好成績,我保證每天都好好靈修。」

我傾向於與上帝談判和做交易,特別是在陷入絕境的情況下。有時候,我的承諾會完全不經思考像是有次我承諾如果上帝幫助我準時到達我的演講現場,我就永遠都不睡懶覺了。

上帝對我一直很仁慈,經常給我我所希望得到的。然而,我卻一次又一次無法履行我的承諾。在我累的時候我就不再靈修,而且我很多時候都會在早晨按掉響著的鬧鈴繼續睡覺。

也許你跟我一樣。我們做基督徒已有很長時間了,以致我們對於給上帝的承諾常常是不經過大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也沒有任何重量的。我們把祂當作魔法精靈,在祂給了我們我們想要的東西時,就忘記了祂。

我們對上帝感到太自在了,以至於我們對祂不夠敬畏。

這個想法嚇到我了,它也應該嚇到你。傳道者稱我們這些態度錯誤的人為「愚昧人」(第1節)。與其將我們愚昧的話語獻給上帝,傳道者讓我們近前聆聽(第1節),安靜地坐著而不說話,只聽祂要告訴我們的內容。

當我們說話時,上帝不僅看重我們所說的話,祂也看重我們對祂的謙卑態度(第2節)。正如傳道者告訴我們的那樣,我們近前來的不是我們可以掉以輕心對待的人——祂是坐在天上上帝(第2節),所以我們在上帝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第2節)。

當我們未能履行我們輕浮的誓言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有那種揮之不去的虛偽和愧疚感。為了使我們免於後悔,傳道者給出了簡單的解決方法:不要許願(第5節)。這種「言語要寡少」的想法教會了我們要說話算話。如果我們只對上帝說10個詞而不是100個,那麼在我們講話之前,我們肯定會仔細掂量每個詞。

然而,敬畏上帝並不是說將祂視為無法接近的,而是明白我們與祂的關係是怎樣的。作為我們的創造者,祂知道我們需要的一切。我們可以來到祂面前,真實地向祂表達我們的恐懼和真正的需要,而不只是眼下想要的。

我發現,當我來到上帝面前來聆聽時,祂通常會重新調整我內心的優先次序,讓我明白祂希望我在那個季節專註於什麼,然後我的禱告也開始發生變化。

我不再向上帝尋求擺脫困境的方法和許下空頭承諾,而是開始禱告我能在困苦中保持喜樂(雅各書1章2節),求祂給我力量愛我不可愛的鄰舍(馬可福音12章31節),並給我恩典讓我滿足於祂所給我的一切(腓立比書4章12節)。即使我很難為這些事情禱告,但通常這些正是我要面對自己的情況所需要的。當我為此禱告時,上帝會更新我,而我的憂慮也變得似乎不再那麼重要了。

問題反思:

1.想想你曾經為無法實現諾言而借口託辭的時候,或者在需要採取行動的地方用言語搪塞的時候。下次你該如何更好的處理?

2.你要如何開始謙卑恭敬地來到上帝面前?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傳道書靈修| 令工作有成就感的關鍵(有聲中文)

作者:Michele Ong,紐西蘭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4章7-16節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有一件虛空的事。有人孤單無二,無子無兄,竟勞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錢財為足。他說:「我勞勞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樂,到底是為誰呢?」這也是虛空,是極重的勞苦。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獨睡怎能暖和呢?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年老不肯納諫的愚昧王。這人是從監牢中出來做王,在他國中,生來原是貧窮的。我見日光之下一切行動的活人都隨從那第二位,就是起來代替老王的少年人。他所治理的眾人,就是他的百姓,多得無數,在他後來的人尚且不喜悅他。這真是虛空,也是捕風。」

 

從前,我很害怕向別人求助。

無論是出於驕傲,希望別人看到我有多能幹(「瞧我,這些都是我自己搞定的」),還是害怕成為別人的負擔,我總是說服自己不要尋求幫助。最終的結果是我過度勞累,筋疲力盡。

但正如智慧的傳道者在傳道書4章9節中所說:「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當兩個人(或更多人)捲起袖子共同努力工作時,我們可以取得更多的成就。

我在上一份工作中吃了很大的虧才體會到這一點。當時我的職責包括在多個網頁上載入促銷條幅,一次往往接近100個,尤其是當一個新目錄發布時。一到這個時候,我就會感到頭痛欲裂,還有一種輕微的恐慌,生怕自己不能按時上載條幅。然而,我會繼續逼自己,因為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向大家展示我的能力。

當一個值得信任的同事介入幫忙時,這個繁瑣的過程變得輕鬆多了。本來要花我一整天(有時甚至兩整天)的事情,卻在半天內完成了。我不僅按時完成了我的工作,而且和我的同伴一起工作讓我們建立了一種超越通常 「你好」的更深的關係。

但是想像一下,如果我堅持一個人勇敢地面對這項工作,會是怎樣的情況!擁有一個同事會幫助緩解壓力,並再次檢查條幅和鏈接是否正確地載入和應用,這讓我避免了因自己太傲慢不尋求幫助而可能犯下的一些尷尬錯誤。我沒有變成一個「沒人幫忙」的可憐人,而是有一個隨時準備幫我的同伴在我跌倒時扶起我,或者在開始時就防止我跌倒(10節)。

在一個有時認為依賴他人是一種軟弱的世界裡,我感謝傳道者的話,他的話幫助我們認識到,如果我們像一隻孤狼一樣奮力前進,一旦出現困難,我們就很容易被擊敗(12節)。但是,如果我們有一個——或多個朋友——與我們站在一起,那麼至少我們有機會一起解決一個問題,因為「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12節)。

當我因為一份新工作移居海外時,我有了一個新的機會來體驗這些教導。在新家澳大利亞安頓下來的最初幾個月,日子很艱難。我不得不依賴同事和熟人每天載我出去工作並送我回家,開車帶我逛經銷店看車,並陪我去看房子找房子租。

我的新朋友們儘管才認識我不久,卻願意幫助我,這令我感到震驚。他們的善舉激勵我尋找機會幫助可能處於類似情況的其他人,或者主動聯繫那些可能有點害羞而不敢尋求幫助的人,這樣我好也有機會幫助他們減輕負擔。

我現在已經不再那麼害怕找人幫忙了。相反,每當我體驗到與別人並肩勞動的喜悅時,我都能在我的生命中看到上帝信實的指紋,因為祂讓我身邊有可以幫我分擔負擔的朋友。

問題反思:

 

1.上一次你必須依靠某人(或一群朋友)來完成一個項目或任務時是什麼時候?這讓你的任務更容易還是更難完成?為什麼?

2.是什麼妨礙了你尋求幫助?今天的文章如何鼓勵你開始更多地向外求助?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傳道書靈修| 何時才能足夠?(有聲中文)

作者:Carol Lerh,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4章1-6節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壓。看哪,受欺壓的流淚,且無人安慰。欺壓他們的有勢力,也無人安慰他們。

因此,我讚歎那早已死的死人,勝過那還活著的活人。

並且我以為那未曾生的,就是未見過日光之下惡事的,比這兩等人更強。

我又見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愚昧人抱著手,吃自己的肉。

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

 

從我小時候起,別人就告訴我我可以成為一名藝術家,所以我為自己的畫畫能力感到驕傲。後來,我和一位我認為的真正的藝術家成為了朋友,我才意識到,事實上,我在繪畫方面只是中等水平。我開始嫉妒她。

所以我試圖通過觀看 Youtube 上的快速繪畫視頻,來提高自己的繪畫技巧,夢想著能夠輕鬆地畫畫。我花在分析為什麼我不會畫畫上的時間,比真正練習畫畫的時間還多。我告訴自己,我沒有天賦。

有一天,我在 Youtube 上看到了數碼繪畫的教程,看到這些藝術家不用昂貴的紙張、特殊的畫筆,或特定的顏色,就能在屏幕上創造出特殊的效果!就是這樣,我想,我可以用科技來彌補我缺乏的天賦!我可以畫好數碼繪畫。

我只需要買一台平板電腦。

所以我就買了一個。幾百美元,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錢用了。我父母擔心我這是我一反常態的衝動購物。之後我意識到我買的平板電腦,沒有 Youtube 用戶的那些功能。

我練習了兩次 ,但是當最終的成果遠遠不及我在 Youtube 上看到的其他人的成果時,我感到沮喪。我覺得自己不適合做這個,於是賣掉了那台平板電腦(只賣了一半的價錢) ,放棄了成為藝術家的夢想。

我的故事是一個普通經歷的極端例子。想想你的夢想。它們是不是出於對別人擁有的、別人擅長之事的嫉妒?正如傳道者所說,「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4節)。

或者,我們得了完美主義的麻痹症,什麼也不做,就「抱著手,吃自己的肉」(5節)。就像我放棄了畫畫,因為我在最初的幾張素描中,沒能達到完美。我們選擇什麼都不做,是因為做事太累了。於是我們像傻瓜一樣,退回到懶惰的安全地帶(對我而言,我就回去睡覺)。

我們可以爭取一條平衡的中間道路,而不是讓自己陷入嫉妒或懶惰之中,或者如傳道者所說,「滿了一把,得享安靜」(第6節)。我本可以繼續努力成為一個藝術家,而不是擔心我的藝術是否比其他人好。雖然上帝的話語並沒有提供藝術指導,但它確實給了我一個更廣闊的視角,讓我知道我的整個人生,包括我創作的藝術,應該是要讓上帝喜悅(羅馬書12章1-2節)。如果這是我的目標,那我的藝術作品只需要反映祂在我生命中的愛和良善。

我正在學習不再把我周圍的人,當作我應該成為的模範,而是把我的目光投向耶穌,在我所做的一切事情中效仿祂,遵從祂的話,這樣我就可以運用祂賦予我的天賦和技能,為榮耀 上帝而行(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

我現在不再糾結於自己作為藝術家的缺點,而是更自由地專註於描繪上帝創造的世界之美。一路上,如果上帝揭示了我藝術的某個方面需要努力去更好地宣揚祂,那就是我提升自己的動力。

問題反思:

 

1、 你生活中有什麼事情是出於嫉妒而去做的?

 

2、 在這種情況下「滿了一把,得享安靜」會是什麼樣子?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傳道書靈修|這不公平!(有聲中文)

作者:Wendy Wong,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3章16-22節

“我又見日光之下,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我心裡說:“上帝必審判義人和惡人,因為在那裡,各樣事務、一切工作都有定時。 ”我心裡說:“這乃為世人的緣故,是上帝要試驗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不過像獸一樣。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獸的魂是下入地呢? ”故此,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份。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

如果我有一件事是你應該了解的話,那就是我是一個討好人的人。所以,當我的前任上司突然對我產生反感時,我的情緒開始一落千丈。她開始嚴厲地對我說話,強迫我重做我的工作,並不斷在我所說的和所做的事情中找茬。她還發憤怒的短信給我,甚至深夜打電話給我的編輯抱怨我。

面對每天情緒和言語上的虐待,我開始感到筋疲力盡,並向上帝呼喊:“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了什麼才會這樣?為什麼我要被這樣對待?”

當然,受到不公平對待並不是一個新現象(正如我媽媽所說:“生活就是不公平的,接受現實”)。在傳道書3章16節中,傳道者指出了不幸的事實,“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

但上帝的話並不止於此。傳道書肯定了上帝在不公之中仍然掌權,祂藉著不公來向我們揭示我們作為人類的局限性。傳道者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說明我們在做不公正的事時就如野獸一般,並且會像野獸一樣死去(18-21節)。除此之外,所羅門還提醒我們,上帝必審判義人和惡人(17節)。

知道了這一點,我學會了將我的仇恨交給上帝,相信上帝的主權和判斷力。現在,後事之見,我明白了上帝是如何利用這種不公正的情況來拉近我和祂之間的距離,並把別人也引向祂的。

我當時有機會和一位同事共進午餐,她也面臨著同一位主管的不公正對待。最後我們聊了很久,我甚至為她做了禱告。那以後,她離開了公司,但她拜訪了我的教會,我們偶爾見面,互相代禱。

更重要的是,這段面對不公的經歷,讓我對上帝的屬性和供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恩。例如,我的上司給了我一個很差的績效評估,結果導致我的薪水被大幅削減。奇怪的是,當我被告知減薪時,我並沒有感到震驚或憤怒。相反,我感受到了主的平安、安慰和恩惠幫助我完成那次對話。

當然,有時我也會覺得我的處境太不公平和不公正了。然而,當我想到公正的審判者上帝看到了我在祂面前所做的和我的內心時,這些苦毒常常很快就過去了。這促使我繼續盡我最大的努力工作,並為我的主管禱告,完全確信和相信上帝永遠與我在一起。

雖然每天面對我的上司仍然是非常痛苦的,但上帝在每一次我與她見面時都賜予了我恩典與平安。祂最終為我鋪平了離開的道路:不到一個月,我就被調到了另一個部門,在那裡我有了一位和善的主管。六個月後,人力資源部開始調查我的前任主管,她隨後被分配到另一個職位。

學會在不公面前相信上帝,使我從拒絕寬恕、懷恨在心和尋求報復的重擔中解脫出來。相反,祂的話教導我選擇更好的:讓我的天父喜悅,感謝祂,在生活和勞碌中喜樂——不論我在地上的主管是誰(傳道書3章22節)。

問題反思:

1.通常你會如何應對不公正的對待?從今天的經文中,你能找到什麼真理幫助你放棄報復,相信上帝會來審判各樣事務(17節)?

2.你是否面臨任何似乎超出你控制的不公正的對待?把它們列下來,帶到上帝面前祈禱。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我有一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