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饶恕

我為什麼要原諒那些毫無歉意的人?

作者:Chris MacLeod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木木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做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馬太福音5章44-45節)

你曾經原諒過某個傷害了你,但對此毫無歉意的人嗎?

在我13歲生日之後,由於經濟外加婚姻壓力,我有一方父母開始酗酒。那是一段可怕而動蕩的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危機似乎沒有盡頭。我的心變得絕望而充滿怨恨,因為我很擔心家人的安全,並對他們不公的行為感到憤怒。在我15歲的時候,我發現我心中對這位家長充滿了仇恨,我對得醫治的盼望轉而成為了報復。

因為家長酗酒的問題,我開始去看心理輔導。一天下午,我不顧輔導師的建議,去拜訪了那位家長,想解決我們的家庭問題。當時,我的內心充滿了論斷——我希望這個人也像我一樣痛苦。當他們在我們的交談中表現出悔改的跡象時,我的內在動機終於浮出水面了。我勃然大怒,扔東西,盡我所能破壞一切和好的可能,很快我就被帶出了房間。

「他們不值得被原諒!」他們應該像我一樣痛苦!他們太差勁了」我憤怒難平。


幸運的是,此時耶穌介入了。

過了一會兒,我發現自己躺在地上,望向天空,心在狂跳,滿腦子都是痛苦的念頭。我躺在那裡,一連串毀滅性的想法忽然被一個聲音打斷了:「如果你的憤怒讓你變得和他們一樣怎麼辦?」

「你的怨恨和恐懼會讓你像那個你憎恨和恐懼的人。」

突然,一種陌生的感覺溫暖了我的心,我對父母的真實感情開始浮出水面——我開始感受到對他們的關心、憐憫,最重要的是,我希望看到他們從羞恥感、恐懼和憤怒中解脫出來。

現在我知道,那種感覺可以被稱為同理心、憐憫或寬恕。但當時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情感上的突破!

一天後,當我醒來時,對那個人的仇恨和憤怒完全不見了。相反,我感到自己在憤怒中也傷害了這個人。我已經不再希望看到他們受到審判和懲罰,如此,我就走向了原諒。

說我再也沒有對這位家長感到憤怒是不真實的。但是,意識到「怨恨、不寬恕和憤怒會讓我變得更糟」從根本上改變了我的想法,讓我重新回到耶穌非暴力(馬太福音5章38-40節)和使人和睦的道路上(馬太福音5章9節)。

多年以後,當我試圖與這位家長建立新的關係時,上帝教會了我另一個關於原諒的真理。原諒不僅僅是放棄「譴責和審判」的權利、也是放棄「希望對方成為你所希望的樣子」的權利。

原諒不是一份合同。不是「我原諒你了,所以你要做得更好」。其中沒有交換或交易。簡單地說,原諒是一份我們給予的禮物,即使對方不接受。

但如果是這樣,為什麼我們還要原諒呢?如果不是基於獎勵或結果會變好,是什麼激勵我們去原諒呢?

因為這幫助我們更像耶穌

《聖經》中有一個故事,說耶穌治癒了十個麻瘋病人(路加福音17章11-19節),但只有一個人回來感謝祂。

關於耶穌、上帝的愛和原諒,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呢?它告訴我們,耶穌對那十個麻瘋病人的愛不是以他們是否信祂為前提的,而是以耶穌的憐憫和白白給予的愛為條件。

耶穌是世上最大的恩賜賜予者。祂的性格如此堅毅,決心如此強大,以致十字架上的痛苦都不能阻止祂再給人類一件禮物:「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章34節)。

什麼樣的父親會原諒殺害祂兒子的兇手?什麼樣的人會用愛來看待把祂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士兵?就是這獨一的 「愛世人」的上帝(約翰福音3章16節) 。

我們很難原諒那些傷害我們的人。也許他們不理解或者不想理解。這個人認為你犧牲的愛是多餘的——他們認為自己的行為並沒有錯。你的原諒甚至侮辱到了他們,因為他們不願承認自己需要被原諒。可悲的是,儘管你給了他們恩典,但你們之間沒有任何改變,傷害一如既往。

但是當我們仰望耶穌的時候,我們就會明白原諒是如何起作用的。

我們可以原諒,因為我們也被上帝原諒了。但與此同時,我們並不是耶穌,原諒對我們來說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重要的是要記住,我們不是因為自己已經像基督而原諒,而是因為原諒會幫助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看到「基督成形在我們心裡」(加拉太書4章19節)。我們都是正在成長(像基督)的人,所以如果你還沒有「到達」(有誰已經到達了嗎?),不要氣餒。在我們凌亂複雜的生活中,聖靈依然引導和幫助我們。感謝上帝!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智慧地原諒他人呢?以下是我自己關於給予和接受原諒的一些經驗:


原諒此時就可生效

不幸的是,生活中許多關係上面的傷害在沒有道歉的情況下就結束了(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傷害會如此之深)。但我們不必坐在那裡等著對方道歉,然後才能原諒他們——原諒現在就可以生效。原諒別人,不管對方是否道歉,能讓我們擺脫痛苦和怨恨。它使我們免於被別人的不悔改所捆綁。

原諒是一個過程

我們很難在一瞬間完全原諒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更多的時候,原諒是一段多站點的旅程,其間充滿了傷害和難過的回憶,還有不斷地學會放手。如果你發現自己需要不斷地原諒別人,不要氣餒。耶穌知道我們會是這樣,所以祂教導祂的門徒們,需要學習不斷地饒恕(馬太福音18章21-22節)。

原諒並不總會讓關係和解,這沒關係

有時候我們認為原諒就是和解,但這在關係層面上並不總是有益的。原諒是我們給彼此的禮物,就像上帝給我們的一樣(以弗所書4章32節),和解是雙方認識到有問題,並走到一起交流,懺悔,改變關係的過程。

遺憾的是,原諒並不總是會以和解告終。雖然我們可以自由地原諒對方,但和解只發生在道歉和行為改變的時候。

有時候,我們必須與生活中不悔改的人劃清界限。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可以原諒,但也要記住,在我們和這些人之間保持安全的距離,同時繼續為對方的悔改和關係的和解禱告。

在這一點上,這就是我和我父母現在的關係狀態了——雖然我們已經達成了某種程度的和睦(羅馬書12章18節),但和解似乎永遠不會發生——儘管我希望可以和解。我們擁有的一切平安都來自我內心因著對上帝的虔誠而產生的單方面的饒恕。

有時候,生活就是這樣:混亂、不可預測又常常困難重重。但沒關係,有時候是這樣的。不要讓這些阻止我們繼續前進,成長,成為祂要我們成為的那個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因為祂的愛,我學會原諒(有聲中文)

作者:Deborah Lee,新加坡

翻譯:漱翎,中國

有聲播讀:馨寧,中國

 

我結婚之後就搬去跟我丈夫的家人一起住。家裡經常起衝突。那時候我不成熟,脾氣急躁,經常跟婆家人在言語上互相傷害。甚至有時候吵完架好幾天之後,我還會惹他們生氣。最後我的婆婆說我是「沒人要的孩子」,表明我是個多麼不受歡迎,不惹人疼愛的討厭鬼。

我的丈夫經常站在他父母那一邊,並不幫我。一年之後,我們鬧得很不愉快,我自己搬出去住了。雖然離開之後我不用再忍受婆家人言語上的羞辱和傷害,但是過去的傷害在我內心留下了許多憤怒。這些傷害和憤怒從我離開父母的家搬去跟婆家人一起住開始,一直累積到我的婆婆說我是「沒人要的孩子」那天為止。這些言語深深傷了我的心。在我最痛苦的時候,我甚至希望厄運和不幸降臨到我丈夫的家人身上。

搬出去的這段時間,我跟教會的一個朋友住在一起。我的牧者和老師一直跟進我在這方面的掙扎和痛苦,並且要我把這些傷痛都帶到上帝面前來。在安靜的環境中,我開始研讀上帝的話語。讀的過程中,我越來越被上帝給痛苦中之人的應許所吸引。祂一直提醒我,告訴我祂會將我的眼淚收在皮袋裡(詩篇56章8節),並且祂對我有美好的計劃。在我最絕望,最沮喪,最脆弱的時候,上帝對我未來的保證讓我貼近祂的心。透過祂的話語,上帝一次次帶領我來到祂面前悔改,降服於祂。

那時候我的內心仍然掙扎著。雖然我已經不再跟丈夫的家人住在一起了,但每每跟丈夫打電話的時候,過去的記憶、傷害和憤怒還是會回來。我丈夫仍然站在他的父母那一邊,並且堅持認為我應該給他們道歉。這讓我覺得所有人都在指責我,所有的錯都是我一個人的。

 

上帝是我的護衛者

這過程中,我一直跟上帝較勁。我跟上帝說:「這不公平。為什麼我必須要經歷這些?我結婚不是為了受人欺負。其他人都有人維護他們,就我沒有。誰為我說過一句話?為什麼我不能逃離這一切?」我希望自己面對的不是永生的上帝,是其它的什麼我可以掌控或逃避的東西。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選擇上帝要我們在生活中必須面對的戰場。

跟上帝較勁的時候,我想起羅馬書8章31-32節。如果上帝與我們同在,誰能抵擋我們?上帝不吝惜自己的獨生愛子,替我舍了。那祂豈會吝惜其它一切美善的東西不賜給我嗎?當我讀到這些話語的時候,我感受到上帝對我說話,告訴我祂與我同在,必然加添我需要的力量去面對和處理眼前的一切狀況。當我繼續往下讀的時候,我想到在耶穌基督里的人不被定罪,斷沒有什麼能讓我與上帝的愛隔絕。

我開始明白上帝並沒有不公平。我也開始感知到,上帝確實與我同在。即便全世界的人都指責我,定我的罪,但因著耶穌基督的犧牲,上帝已經不定我的罪了。沒有什麼能夠讓我與上帝的愛隔絕。當我仔細默想羅馬書第8章的時候,我開始用一種不同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處境。我開始看到在我所受到的傷害中上帝的旨意。通過這些傷害,我經歷了上帝信實的保證和安慰。雖然我被周圍的人指責控告,但是在上帝那裡,我找到了盼望。

上帝允許我經歷這些是為了讓我憑著信心看到祂對我的愛。如果我沒有對人失望,我就不會轉向上帝。上帝一直信實地使用這一切事情來帶領我歸向祂,好向我傾倒下祂的祝福。在這一切的事情上,我看到上帝主權的恩手扶持著我。

 

饒恕的掙扎

羅馬書8章深深安慰了我。馬太福音7章3-5節卻讓我知罪。在這一段話中,耶穌要我們先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除去別人眼中的刺。這句經文刺中了我的心。如果我堅持說自己一點錯都沒有的話,那我就是對自己的心撒謊。我朝丈夫的父母大吼大叫,言語粗魯,並沒有尊重他們,這不討上帝喜悅。這些經文提醒我,我一直以來就只看著別人眼中的刺,而沒有去處理自己眼中的梁木。我確實應該給丈夫的家人道歉。

我知道我應該悔改。但是老實說,這實在是太難了。尤其是我丈夫和他的父母都沒有為他們傷害我的行為有絲毫的悔改之意。他們一直堅稱自己沒錯。我也確實無法假裝什麼都沒發生,繼續讓他們通過言語來傷害我。

 

因上帝的愛而饒恕

上帝一直以來都鼓勵我,更新我的心思意念。我繼續讀聖經的時候,我越來越意識到我是上帝心愛的孩子,不是一個沒人維護的,沒人要的孩子。在我破碎的時候,我學會了讓自己的心穩固紮根在上帝那裡。我不再受憤怒,絕望,不公平感的轄制了。而是能夠從上帝的眼光來看待這些經歷——充滿盼望和對生命美好的旨意。我決定不再陷入過去的「老我」之中,不再被自憐和絕望轄制。

當我第一次試著跟丈夫的家人道歉的時候,他們表現得很冷漠,還繼續指責和傷害我。但是我緊緊抓住上帝的應許,堅持做了對的事情。經過很長時間的忍耐之後,我丈夫和他的家人的心終於軟化了,重新接納了我作為他們的家人。

這個過程里有很多自我否定,傷心和痛苦,但是上帝告訴我,我們應該以善勝惡(羅馬書 12章21節)。馬丁路德金的名言在我腦中迴響:「黑暗不能驅散黑暗,只有光可以。憎恨不能驅走憎恨,只有愛可以。」唯一能夠體會饒恕並真正饒恕對方的方法就是先來接受上帝對我們的饒恕和愛,然後用上帝的愛去愛他人。

我們的和解最終讓我丈夫也願意跟我一起購買一套新的房子,做我們的新家。我們也得到了丈夫家人的祝福,作為夫婦住進了新家裡。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我認識了上帝。有上帝在我的生命里是最美好的事,尤其是面對衝突,困難和挑戰的時候。所有這一切,若不是因著上帝對我的愛,都不可能翻轉。上帝的愛激勵著我活出榮耀祂的生命,把祂的愛帶給其他更多的人。沒有什麼比認識上帝更美好,更值得追求的了。當我經歷上帝的良善在我生命中動工並救贖我脫離黑暗的時候,饒恕他人也就變得容易多了。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