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帝的供應

我在求職期間學到的3個功課(有聲中文)

 

作者: 謝葆芳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楊瀾

 

 

葆芳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從事與語言相關的職業;化學是她的最初所愛。當她在15歲接受耶穌為她的救主,並向祂表達她想要創作觸動生命的書籍時,轉折點出現了。目前,她是靈命日糧事工新加坡辦公室的總編輯。

 

大學剛畢業,我決定先花一年的時間在一個非營利組織服侍,參與青年外聯工作。我想,我還很年輕,也有一個好大學、好學位,以後再找工作應該不會有困難。

然而我錯了。

一年後,我的國家新加坡經歷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找工作的人比工作多。而我就是那些求職者中的一個。我花了整整九個月才最終找到一份全職工作。

也許現在你的處境和我當年一樣,在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擔心你的工作前景。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希望我將要分享的經驗能幫助你度過這個不確定又艱難的時期。

 

你會懷疑自己…..這是正常的。

 

當你發出無數份簡歷,參加面試(在這段時期很可能是通過視頻),等待潛在僱主的消息時,你可能一會兒充滿希望,一會兒又感到失望。隨著這個循環的繼續,也許你會像我一樣,開始懷疑自己的技能和能力。難道我不夠好嗎?

在經歷了無數的面試,並且現在我也已經站在了面試的另一端——成為面試官之後,我向你保證,如果你已經獲得了面試機會,那就表明你已經具備了必要的技能。但招聘過程是一個高度主觀的過程,取決於許多其他因素,比如你如何推銷自己,或者你是否適合公司的目標和當前的團隊。所以,你沒有得到這份工作,並不意味著你不夠好。

在我沒有找到工作的時候,詩篇139章14-18節中熟悉的詩句鼓勵了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上帝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其數何等眾多!我若數點,比海沙更多。我睡醒的時候,仍和你同在。」

當我們自我懷疑的時候,提醒自己:我是上帝所造的,我的生命在祂慈愛的手中。我一直在祂的心裡,祂一直與我同在!

上帝知道你在經歷什麼,祂知道你的擔心和憂慮而且祂關心你。因為祂創造了你,把你握在手中,祂會引導你在正確的時間做最適合你的工作——就像祂在我生命中所做的一樣。

 

你會懷疑上帝…..這是可以的。

 

在那段不確定的日子裡,我寫了一本日記,其中有一篇是這樣寫的:「對於不認識主的父母,我是不是成了他們的絆腳石?爸爸認為我把畢業後的幾年都浪費在了非盈利機構里……我不想成為任何人的負擔,但我覺得我現在就是一個負擔。我非但不能用我掙來的錢孝敬我的父母,反而仍然在用他們的錢。」

那時,我想知道上帝在馬太福音6章33節中所應許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是不是真的。雖然我覺得我履行了自己的承諾,但上帝似乎並沒有遵守祂的諾言,給我「這些東西」。

我真的能相信上帝的話嗎?甚至上帝值得追隨嗎?當時,我們的靈命日糧事工製作了一本名為《為什麼基督徒會懷疑(Why Christians Doubt)》的小冊子,給了我很多鼓勵。它使我確信,我可以誠實地把我的疑惑帶到上帝面前,祂願意幫助我們信靠祂。

先知哈巴谷的一生印證了這一真理。在哈巴谷覺得上帝的屬性與祂的行為不一致時,他向上帝哀告(哈巴谷書1章1節),上帝並沒有拒絕他。相反,上帝耐心地向他解釋祂的計劃,因此,在書的結尾,哈巴谷可以自信地宣稱,「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上帝喜樂」(3章17-19節)。

當我在疑惑中與上帝摔跤的時候,祂也通過禱告和讀經帶我進入更深層次的信心和與祂的關係。我學會了從祂不變的屬性中觀察環境,而不是讓變化的環境來決定我對上帝屬性的判斷。

後來,我在日記中寫道:「『靠信心而不是靠眼見生活』要求我們放棄可預見性所帶來的舒適和把握,放棄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做成某事的選項。」當我們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時,它意味著完全的信靠和完全的順服。」

上帝邀請我們去信靠祂,意味著要把我們的全部擔子都交給祂。上帝是完全可靠的。

當你在製作你的簡歷、為面試做準備和參加面試時,把你全部的壓力都放在上帝的肩上!這會使你不那麼緊張,讓你不再認為是否能得到那份工作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你會感覺自己猶如在坐過山車…..但上帝與你同在。

 

求職的過程將是一個加深我們信仰的旅程,但它也是一個情緒的過山車。有些時候,你會充滿信心和希望;但有些日子,你會充滿懷疑和絕望。我還記得,當我接到工作面試的通知時,腦子裡充滿了各種期待的可能性,而當一切歸於平靜的時候,我卻感到徹底的絕望。但在這一切的事上,上帝與你同在。

也許你擔心你的積蓄會被用完,或者你的錢不夠讓你在找到工作之前度過難關。我們中大部分人希望上帝給我們多過我們每天所需的。但我們慈愛的父親低聲說:相信我。

就像祂用烏鴉和寡婦供養以利亞一樣(列王紀上17章1-9節),對祂來說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依靠祂的愛和大能,祂會供應我們的日常需要。

經過9個月的求職,我最終找到了一份營銷主管的工作。說實話,這份工作並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預想的職業發展方向。但我接受了,因為我遵循基督徒作家伊麗莎白·埃略特(Elizabeth Elliot)的建議,「做接下該做的事情」,對我來說,那就是謀生。

但是上帝從不犯錯,祂的計劃是完美的。事後,我意識到這對我來說是完美的工作,因為我學到了重要的技能:如電子郵件禮儀,以及如何在大型組織中與各部門合作,達成最終的目標,進而裝備了我真正的夢想——即我的目前工作,在靈命日糧事工中擔任主編。

所以,如果你正在這個時節找工作,我要鼓勵你:親近上帝並多讀祂的話語,祂會帶領你度過難關。在這段旅程的最後,你不僅會找到一份工作,還會與祂建立更深的親密關係!相信祂!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我是廚師,有一天卻發現手不能動了

作者:Bernice Yap          翻譯:奇奇         有聲播讀:以晨

 

一切都是從有一天我的肩膀疼開始的。起初我以為只是我脖子僵硬造成的,但很快情況就惡化到我無法轉動脖子了。所以我去看了醫生,醫生給我開了一個月的理療。但治療並沒有效果,以至於我痛苦到無法起床,更不用說去上班了。

我不得不無限期休假,直到解決我肩膀的問題。所以我請了大約兩周的假,休息並等待醫生給出最終的治療方案——也就是手術。然而,這期間工作上的事情發展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以至於我不得不立即辭職。

碰巧當時我丈夫剛辭去牧師的工作去植堂。我們之前並不擔心他會沒有收入,因為我確信我的收入可以養活我們倆。而失去工作意味著我們現在完全沒有收入,而且我的傷病讓我無法重返工作崗位(我連胳膊都不能動,怎麼做廚師呢?)。

手術後,我在家呆了一個月。我在房間里獨自哭了很多天,拒絕與任何人見面或交談。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我們要如何支付賬單。這樣的焦慮導致我做噩夢,以至無法入睡。

我無法獨自完成最簡單的任務,比如穿衣、洗澡,甚至梳頭,這也加重了我的焦慮。我不是感覺到太痛,就是太累,如果我用力過猛,我的左側胳膊就不得不代償,這可能會導致新的問題。對於我這樣一個習慣做很多事情的人來說,這一切讓我感到自己又無用又無助。

我的丈夫試圖敦促我花時間與主同在,但我拒絕了。相反,我選擇在網飛刷劇來麻木我的思想。我對自己說,現在跟主說話會更痛苦。 「我的生活一團糟。我對上帝很生氣,我不想和祂說話。」

儘管我知道事情的發生是有原因的,而且上帝是至高無上的,但我拒絕接受祂給我的新計劃。事實上,我不敢問祂為什麼會允許這一切發生。因為在內心深處,我覺得是因為我把我的工作和事業當成了偶像。

拒絕被安慰

因為我不想讓上帝干預,所以滿腦子只有自己的想法。我感到自己十五年的生命付諸東流了。一想到要在同一個行業工作,我就退縮了。那要轉行嗎?恐懼又吞沒了我。想著接下來會發生的事令我驚恐不已。

然後謊言開始湧入我的腦海:

你不會做任何其他事。因為你只會做廚師呀。

因為你想按照自己的方式行,所以上帝希望你受苦。

你的家人會對你很失望。

你很失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失敗的。

當我想到導致我辭職的原因時,怨恨也隨之而來。

這公平嗎?這其中的正義在哪裡?我應該反擊嗎?

上帝,你的公義在哪裡?你不打算為發生在我身上的不公做點什麼嗎?

即使在我繼續掙扎的時候,我的丈夫仍然盡了最大努力來服侍我。每天早上,在吃過早餐後,他都會打開他的聖經到詩篇,然後選擇一篇帶我一起讀。起初,我只是聽著,因為我還沒準備好回應。

一個周日晚上,當我獨自在家時,我又去讀了詩篇 77 篇:

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我在夜間不住地舉手禱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我想念上帝,就煩躁不安;我沉吟悲傷,心便發昏。(2-3節)

這裡詩人說到他是如何拒絕被安慰的,我太理解這一點了。詩人還問了我想問的問題:上帝,你忘記了你的慈悲嗎?難道你要丟棄我,不再施恩嗎?

哀痛,悲傷,但不要忘記主。

我丈夫一直提醒我,我可以為自己失去的哀痛。所以我哭泣,我傷心,我哀痛。

然而,縱使詩人們再悲痛絕望,他們最終還是在談論主所做的事。他們提醒我,即使在我的沮喪和痛苦中,我也可以回到主身邊並相信祂的作為。

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

我要記念你古時的奇事。

我也要思想你的經營,

默念你的作為。

你是行奇事的上帝;

你曾在列邦中彰顯你的能力。 (11-15 節)

這些經文提醒了我:我的生命中已經得到了多少主的祝福,以及有多少事情已經讓我看到並證明祂沒有忘記我。

我的父母一直很支持我的工作。我去過很多人沒有機會去的地方旅行和工作。主也回應了我對生命伴侶的禱告。

仇敵要我相信的謊言比不上主的作為。

所以當我在向主傾訴我一切的傷痛、痛苦和憤怒時,我也告訴祂,我要拚命抓住祂的應許,我想要相信祂仍然良善,祂仍在掌權,祂仍然是我的上帝。

儘管對我來說未來仍然未知,但我緊緊抓住我被上帝認識和愛著的應許。

恢復和重新經歷上帝的供應

在我焦慮的日子裡,我就想起主。每當我們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時,我丈夫都會鼓勵我為我們的日常所需禱告。而主也回應了我們的需要。祂供應了足夠的金錢來付賬單,買房子,甚至還供應了我們一次宣教旅行的費用。

我經常提醒自己,一切都是主提供的。不是我,不是我的工作,而是主。

在我感到悲傷襲來的日子裡,我記得主給了我喜樂,讓我能夠在祂面前安息。我找到更多的時間來學習聖經,閱讀我一直渴望閱讀的書籍,休息和從受傷中恢復。

到目前為止,我有一部分已經恢復了。我現在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儘管仍有一些事情做不到(比如無法伸手去抓我的背)。

我的一位醫生建議我繼續烘焙,因為我在擀麵團時可以鍛煉到肩膀。所以我又開始烹飪和烘焙了,並慢慢地在測試看哪些任務是我可以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完成的。另外,我還在教會裡教青少年們如何烹飪和準備食物並出售它們,以使他們能夠自己賺取零用錢。

除了在教會做義工,我偶爾也會做諮詢,上帝也時常供應我某份短期工作。

我意識到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意味著我可以自由地追求新的冒險。我記得每當我的孩子們很難放手時,我都會跟他們說: 「想像上帝接下來為你預備了什麼,為之興奮吧。」

我也有過重新學習或嘗試新職業的想法。各樣的計劃在我腦海中來來去去,很令人激動卻也有點讓人害怕。我還在猶豫要做什麼工作,但我知道主會帶領我到某個地方。

我生命中的一個章節已經結束,新的篇章即將到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人生不如意時,抓住這3個真理

作者:Christine E.        翻譯:奇奇          有聲播讀:以晨

 

作為一個天生的樂觀派,我通常會認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然而有些時候卻並沒有。

我們一家曾在香港住了一段時間。我們的計劃是在香港長期居住並在那裡撫養我們的孩子。這是我的夢想,對此我無比開心。

但事實並非如此。由於種種原因,我們一家又搬回了美國。在旋風般的兩周時間裡,我們從香港陽光明媚的夏季亞熱帶天氣進入到北美漫長而黑暗的冬季。至少可以說,對於我的身體系統來說是一個大衝擊。

當我為失去的夢想而傷心時,我發現自己很難適應新的現實。有幾天我幾乎無法起床。悲傷似乎滲透到我所做的每一件事中——即使是晚餐切碎大蒜這麼平常不過的事也會讓我流淚。

在理智上,我知道我們會沒事的。我知道,最終,放棄夢想的痛苦會減輕,我會重新笑起來的。

但是我通常的樂觀並沒能讓我很好地度過難關,我根本無法鼓起精神和意志去享受我們眼下擁有的一切。

當我覺得再也沒有什麼可樂觀的時候,我需要某個更強大的力量來讓自己在極度悲傷和失望中不放棄。

在那個過渡季中,我發現有幾個真理在不斷提醒著我。


1.傷心也沒關係

我曾經認為自己是一個開朗、快樂的人。即使在極少數我傷心的時候,這樣的感覺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我很快就會恢復到平時快樂的自己。

但在那個漆黑陰冷的冬天,當我虛弱到無法起床,眼淚隨時會流下來時,聖經中的先知和詩人一直陪伴著我。雖然聖經提醒我們「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尼希米記 8章10節),然而它也記述了軟弱、絕望和悲傷的時節。

耶利米哀嘆說:「我眼中流淚,以致失明,我的心腸擾亂,肝膽塗地……」 (耶利米哀歌2章11節)。大衛大聲說:「我如水被倒出來,我的骨頭都脫了節,我心在我裡面如蠟熔化」(詩篇22篇14節)。耶穌非常痛苦,以至於祂的汗水「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加福音22章44節)。

我面對的考驗和經歷很難與大衛、耶利米和耶穌所經歷的悲劇和黑暗相提並論,但知道他們也會感到悲傷和哀痛令我很欣慰。我不需要假裝一切沒事。當我的心破碎時,我不需要假裝「快樂」。詩篇作者和先知提醒我,我可以傷心,傷心也是沒關係的。

2. 上帝仍然良善

那個過渡季我們所面臨的情況並不是自己選擇的。除了那年冬天和次年春天的悲痛情緒,我們驚恐地看著家鄉的政治局勢繼續惡化,疫情開始在世界範圍蔓延。感覺就像我們四周的世界正在像我們的小世界一樣陷入混亂。

我不明白為什麼上帝會做這樣的選擇,為什麼一位良善的上帝會允許這些事情發生。但祂比我知道的多得多,祂的道路——祂愛的表達——遠遠超過我的道路(以賽亞書55章8-9節)。

不得不住在一個自己不是出於自願選擇的地方,我因此能夠同理那些被困在埃及向上帝呼求、在巴比倫等候上帝、在羅馬佔領下絕望地期待著即將到來的彌賽亞來釋放他們的以色列人。

但因著上帝無限的智慧、公義和憐憫,祂並沒有立即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舒適和繁榮。在祂的時間裡,祂為以色列人帶來了摩西、以斯拉和尼希米這樣的領袖。最後,祂給了我們基督——有一天祂會回來糾正每一個錯誤,治癒每一個傷害,並為我們這些他的跟隨者建立一個嶄新、公義和完美的國度。

雖然感覺我的小世界和整個外面的世界都在分崩離析,但我提醒自己上帝是良善而全能的(約翰福音 42章2節),祂無所不知(約翰一書 3章20節)。祂沒有忘記我們(詩篇 139篇7-8節)。祂的旨意終會實現(以賽亞書 46章10節)。

3. 上帝仍在動工

當我被這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包圍時,就很難看到那些好的事情。但就在我們等待著想要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的當下,上帝仍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

回到美國後,我們和我的公公婆婆一起住了幾個月,後來我才意識到這是上帝的禮物。在悲傷將我壓垮的日子裡,我無法想像自己要如何照顧我外向又精力充沛的四歲兒子。感恩的是,我公公婆婆有時間、精力和恩典早上帶我兒子出去散步,帶他參與家務,並聽他講一個又一個故事。在這段艱難的時期里,上帝讓我休息,同時讓我的兒子與他的祖父母建立關係。

教會的一家人邀請我們去他們家裡玩,上帝藉此給了我們團契的祝福。當我們沒有車開的時候,祂讓我們就住在一家超市旁邊,所以交通不便並沒有成為我們的問題。在那個過度季里,上帝也讓我看到了我丈夫長大的環境並見到了陪伴他成長的人,這也讓我們倆都更加了解彼此和自己。

儘管感覺一切都不如意,但上帝仍然在以很多方式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

我有時還會想起我在香港定居的夢想,有時想起我們之前在香港的生活,我的心還是會痛。但現在悲傷不再那麼經常出現了,我又學會了笑。我一周中能夠擁有的快樂日子已經多於悲傷的日子了。

雖然目前的生活不是我選擇的道路,但我正在學著想像我們的家人未來將在這裡過怎樣的生活。

我經常會環顧我的四周並感謝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和供應我們。

在我逐漸恢復天生快樂、樂觀的性格時,我會記得悲傷也是沒關係的。雖然我希望夢想成真,但未必會如願——一路上可能會有顛簸、失望和繞彎。但即使事情沒有按我期望的那樣發展,上帝仍然是良善的,祂仍然在我們的生活中做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疫情中超自然、超級自然的恰好

作者:ELYSHA    有聲播讀:木木

 

「依靠耶和華的人什麼也不怕……」

—《陪我走過春夏秋冬》小羊詩歌

 

2022.3.27,全國疫情形勢嚴峻,我的城市也被疫情「感「上了,朋友圈裡都在轉發「我的城市生病了,我們為自己加油……」等動態,他們發出來一方面是為了鼓勵別人,一方面也是為了安慰自己吧。

因著一位陽性小夥伴的出行軌跡,全市首次開始連夜做起了核酸檢測,2路、17路等公交車成為臨時疫站,防疫工作人員以及全市居民加班加點,開始在寒冷的三月末蓄力奮戰……

事情發酵的很快,剛開始的一則微信公告並未引起我的重視,好朋友的一個電話,緊接著,家人師友等一個又一個的電話,才讓我覺察到事情的嚴重性。

作為祂的孩子,我知道我的指望在天上,因為小信,這個時刻不免也有些慌亂,有些擔心。

就在此刻,我在房間里聽到了微弱的喇叭聲,那是許久都沒有出現在小區里賣菜的貨車。我立刻知道,這是祂的供應!人們因為疫情,還在超市裡為了搶菜而「廝殺」時,上帝(卻)早已為我預備。因為這賣菜貨車到小區來(因為這買菜貨車的到來),我不用排隊、不用搶奪,也不用為了沒搶上食物而煩惱;網路上現在戲稱的奢侈品土豆茄子等,我也一樣都不缺乏,並且得的更豐盛。

緊接著,一天兩頓飯的我,在結束晚禱的時候早已經飢腸轆轆,出門繼續備菜品做核酸的同時,恰好路過了小吃攤。那個時候,忙碌的攤主們還並未接收到本市的疫情信息,但也過了正常的營業時間。感恩的是,上帝知道我的飢餓,也知道連續幾天的封城,我這個「小饞貓」會怎樣,所以這位超越時間又充滿恩典的祂又為我預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大串兒,包面,烤冷麵,是祂預備了這些好吃的讓我能享用。

因為烏龍事件,我和小夥伴們不得不返回到朋友那裡去處理一些事情。途中我感到口渴,可是沒帶水。(途中,沒有帶水的我,因著吃食讓我感到很口渴)。恰好這個時候,我喝到了不知哪位家人預備的,已經燒開了但是不燙嘴的熱水,時間和溫度都剛剛好。上帝又滿足了我口渴的需要。行經至此,真的不得不讚歎祂細緻入微的眷顧和供應!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不,祂奇妙的安排還在發生。

返程的路途中恰巧路過了一個檢測站點,在那裡,排隊做核酸的人員稀少又迅速,這與我家小區的核酸檢測隊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排隊加做核酸的時間不超過五分鐘,我的鄰居們在寒風中排隊就要兩個小時了。我知道,這又是祂的愛,使我免遭這樣的寒冷;這樣的恩典,其實還在繼續……


媽媽恰好需要的菜,以及我恰好需要的口罩,媽媽的慰問,交換了我們各自的需要;

不是很勇敢的我,面對疫情,恰好收到來自十五年的異地好友許久沒聯繫的問候; 總是說自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我,在疫情中,也收到了妹妹們的寵愛與溫暖……

這些事情大部分都是當天晚上發生的,雖然看著是小事,但這每一件事情接連的奇妙安排,都是上帝——這位父親對我超自然的愛護和眷顧。我彷彿像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一樣,經歷著雲柱火柱的引導,嗎哪鵪鶉的供養,以及紅海分開的庇護……

有時候等候是需要耐心的,在祂的裡面等候,更是讓我看到了「……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馬書8章28節)我對祂的愛並不夠,但因祂的愛,我看到並經歷到了那麼多超自然,超級自然的「恰好」,「剛剛好」。

看吶,祂如此地愛我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