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帝的恩典

我們與「峇里販毒九人幫」那兩名主嫌真有什麼不同嗎?

作者:黃淑敏, 新加坡
W-Are-We-Any-Different-from-the-Bali-Nine-duo-

今年4月29日,陳子維(Andrew Chan,註1)及蘇庫馬朗(Myuran Sukumaran)被執行死刑。過去十年來,這個備受爭議、極受矚目的毒品案引發了兩個大國之間的外交風波。

陳子維和蘇庫馬朗是「峇里販毒九人幫」(Bali Nine)的兩名主嫌。他們倆於2005年招募其他七個澳洲人加入其販毒集團,企圖將超過8公斤的海洛因從印尼峇里島偷運到澳洲。後來他們被捕,於2006年被判處死刑,此後將近10年都在印尼一所監獄的死囚區中度過。二人曾向印尼總統申請寬赦(clemency),但遭拒絕;此後他們又申請最後上訴尋求減刑,但同樣遭駁回。最終,他們倆在被稱為『印尼惡魔島』的努薩安邦島(Nusakambangan)遭槍決。

直到上個月,我才第一次通過新聞得知這兩個人,因為他們成了澳洲和印尼外交角力的主角。為了促使印尼政府給二人減刑,澳洲政府真是用盡了一切外交手段:請求、勸誘乃至威脅。然而,儘管面臨極大的國際壓力,印尼當局仍然拒絕讓步,理由是國內吸毒率居高,必須「對毒品開戰」。

最初,我對那些請求寬赦的呼籲嗤之以鼻。那些人可是毒販啊!他們理應知道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也理應清楚並且承擔那樣做的後果。難道事情不就是這麼簡單嗎?

但幾天之後,新發現的事實完全改變了我對這兩個人的觀點。

原來,經過大約10年的牢獄生涯,這兩個人都已經改過自新了。31歲的陳子維在獄中成為基督徒,自學神學六年,後被按立為牧師,牧養峇里島科洛布坎(Kerobokan)監獄內其他囚犯。陳子維還創辦了一所烹飪學校,設置各種課程,並輔導其他囚犯。

在一部向學生說明吸毒危險性的紀錄片中,陳子維現身說法讀出一封信:「親愛的我,將來等你長大,你將會被關在峇里島監獄,然後你會被處決。這些事情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你誤以為吸毒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你的家人及朋友都因此而心碎。」(小編註:這封信是陳子維寫給『15歲的自己』的,題目是《親愛的我:毒品的危險》。)

另一方面,34歲的蘇庫馬朗在藝術領域找到慰藉。他在監獄裡教其他囚犯英文、平面設計及哲學。他開設了一家藝術品公司並創立了一個服裝品牌。就在他死前兩個月,他獲得美術副學士學位。根據雪梨晨鋒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的報導,蘇庫馬朗的家人及牧師都證實他在死前已經歸信基督。

澳洲牧師克莉絲蒂.白金漢(Christie Buckingham)是陳子維接受牧者訓練期間的導師。她這樣談及陳子維和蘇庫馬朗:「被監禁讓人可以有時間自我反思,他們兩人都這麼做了。……每個人都想有歸屬感,只是那時候子維誤入歧途了。但這樣的事情其實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白金漢牧師說得對極了。跟陳子維及蘇庫馬朗一樣,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曾經犯錯。我們所犯的可能不是像販毒這樣嚴重的罪行,但按照上帝的標準,我們都犯了罪。不論是謊言還是色欲,欺騙或是咒詛,我們每個人都違背了造物主完美神聖的律法,達不到祂的標準——而我們犯罪應得的刑罰便是死亡。

但上帝的兒子選擇親自替我們受死,不單再給我們一次機會,而且藉著祂的死及復活,讓我們得到永遠的生命。正是這個刻印在這兩人心中的救贖應許,讓他們在那個黑色星期三面臨死亡之際,能夠站在12位行刑隊人員面前高唱詩歌《我的靈讚美祢》(Bless the Lord O My Soul)。

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不是說他們過去的行為沒錯,也不是說他們過往的罪行無關要緊。我想說的是,他們的確曾經犯下不該犯的罪行。但其實我們每個人也和陳子維及蘇庫馬朗一樣容易跌倒,容易被罪惡誘惑。並且,最終我們也和他們倆一樣,必須站在審判者面前交代自己的所作所為。

然而我們可以在上帝的恩典中尋得安慰,因為當我們定睛並相信那為了拯救我們的靈魂而死的耶穌基督時,上帝就赦免我們一切的罪——無論是大小過犯,祂都赦免。

我相信陳子維及蘇庫馬朗也都清楚這份救恩,因而能從容地準備面對他們的創造主。

註1:“Andrew Chan”曾一度被媒體譯為“安德魯.陳”或“陳志輝”,直到2015年5月8日其家人在澳洲為他舉行喪禮,人們才知道他的中文名字是“陳子維”。

Photo credit: Source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拳王曼尼‧帕奎奧——從無名小卒到蓋世英雄

作者:何佩欣, 新加坡
Manny-Pacquiao-From-Zero-to-Hero-(2)
不管你是不是拳擊迷,現在可能都對弗洛伊德‧梅威瑟以及曼尼‧帕奎奧這兩個名字耳熟能詳了。或者你還不是很清楚?簡單說來,他們是兩位被公認為拳擊史上最優秀的選手。上週六(5月2日),他們首度交鋒,最終梅威瑟在這場被認為是「世紀之戰」的拳擊比賽中勝出。

裁判一致裁定梅威瑟勝出,對於世界各地的帕奎奧粉絲來說無疑是沉重一擊,因為他們原本期待自己的英雄可以終結梅威瑟47勝0敗的不敗紀錄。但賽後全世界社交媒體上傳來的反應卻在相當程度上顯示了帕奎奧這位菲律賓拳手的全球影響力:「梅威瑟贏得了比賽,帕奎奧贏得了人心。」

當你瀏覽媒體成千上萬關於這位總是面帶微笑、個性謙和的拳擊手的報導時,一個謙遜、腳踏實地的虔誠基督徒拳擊手形象就會呈現在你眼前。他從上帝那裡獲得自信,並且與窮人分享自己的財富。

在這場世紀之戰過後的第二天,帕奎奧在Facebook上發出賽後的第一條消息。在那條消息中,帕奎奧感謝粉絲們的支持,並因著比賽的結果歸榮耀給上帝:
manny FB
“致所有粉絲,感謝你們的支持。謝謝你們一路陪我走來,不論比賽結果如何。我感謝上帝總是帶領我們經過人生中的每一個時刻。祂的計畫高過我們的計畫,祂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願上帝祝福你們每一位。‘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章28節)”

難怪帕奎奧的受歡迎度仍在持續攀升,並且儘管落敗也還是被稱為人民的冠軍。不過關於這位既虔誠又富足的小精靈[譯者注:帕奎奧的綽號Pac-man與經典遊戲 MS Pac-Man(吃豆小精靈)同名],最引人注目的或許是他如何出身貧寒,上帝又如何找到他的故事。用帕奎奧自己的話來說,上帝使他從『卑微』中『高升』。

白手起家

帕奎奧白手起家的經典故事讓全世界許多人津津樂道,甚至被拍成紀錄片(今年稍早已在美國上映)。帕奎奧於1978年12月17日出生在菲律賓最貧困的地區之一;他在六個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小學六年級時父母分居。因為家境貧窮,帕奎奧12歲(在父親把他養的狗吃掉後)翹課離家出走。他開始販賣麵包並在建築工地打工。後來他跟好友尤金‧巴魯泰(Eugene Barutag)一起加入了菲律賓國家拳擊隊。尤金‧巴魯泰也是與帕奎奧一起從菲律賓桑托斯將軍城起家的拳擊手,當初與帕奎奧一同到馬尼拉闖蕩。。

但到了1995年,悲劇發生了。巴魯泰在拳擊臺上倒地猝死。朋友的過世促使帕奎奧更堅定心中的拳擊夢,因為那是他和巴魯泰共同的“夢想”及“戰役”。後來帕奎奧到美國接受訓練,加入了著名教練佛雷迪‧羅曲(Freddie Roach)的拳擊隊,進而成為一代拳王。

他在美國首次出賽,是作為臨時替補,並且是在比賽開始前的最後一刻才被安排上場的,而對手是當時超雛量級最讓人畏懼的冠軍。但帕奎奧壓倒性獲勝,之後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八個量級世界冠軍的人。同時他還將十個世界級冠軍的拳王頭銜收入自己的『腰帶』中,締造了57勝(其中38次為KO擊倒勝)6敗2和的紀錄。

2000年,帕奎奧跟金凱依結婚,目前二人育有5個孩子。除了他的拳王頭銜,帕奎奧還有很多身分,包括菲律賓國會議員、職業籃球選手、演員以及歌手。

中途受挫

但突如其來的名氣與成就成了使帕奎奧跌倒的導火線。帕奎奧很快地沉淪在隨之而來的物質享受與享樂主義的生活方式之中。在2012年12月視視博恩(Christian Broadcasting Network)的一次專訪中,帕奎奧承認自己雖然出生在天主教家庭,並且每週日去教堂,但週一到週六他都流連於酒吧,經常賭博、說髒話,並且好女色。

有一天,帕奎奧接到母親的來信,說因為他不再寄錢回家,他妹妹已經從學校輟學。帕奎奧因為自己將所有錢財花在酒精上而哭泣責怪自己。當天晚上,他聽到上帝在睡夢中跟他說話:「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你為何誤入歧途?」這個夢點燃了他對上帝話語的渴望。仔細研讀聖經後,他承認自己的罪,並承認自己的生命需要上帝。他留著眼淚將自己的生命交給耶穌——他悔改並且順服了。

全新轉變

這這是4年前的事情。從那以後,帕奎奧的生命發生了完全的轉變。他的教練羅曲去年10月在接受《衛報》的專訪中提及,帕奎奧自從找到宗教之後,不再喝酒、不再宴樂、不再沉迷女色。“他甚至會在我們搭飛機時跟我們討論《聖經》,問這段經文到底是什麼意思、那段經文又有什麼意義。”帕奎奧不放過任何機會在媒體前公開討論上帝,這一事實印證了羅曲教練所說的。在《基督教郵報》今年四月的專訪中,帕奎奧說道:「我認為每一個基督徒運動員都應該公開自己與主耶穌的關係。每一個基督徒也是一樣。這是《聖經》告訴我們的命令。」

除了公開分享自己的信仰以外,帕奎奧也不隱瞞他現在生命中新的優先順序。二月份接受福斯電視台新聞採訪時,帕奎奧說:「當你生命中有耶穌,當你生命中有上帝時,現今世界的事務在你心中就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上帝在你心中。」這並不是說說而已,因為帕奎奧決定將他上周拳賽收入的一半捐贈給慈善機構。

現在的帕奎奧跟當年在菲律賓最窮苦的街頭賣甜甜圈的他,或是那個揮霍無度、沉迷酒色、賭博的他都已經大不相同。在我們讚歎他今日的成就及他給許多人帶來的鼓勵時,讓我們記得,如果不是上帝的恩典,他不會成為現在的帕奎奧。

同樣地,上帝也從罪中拯救我們,不是因為我們的好行為,而是因為祂的愛及恩典。所以我們要成為祂的見證,「宣揚那召你[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書2章9節)。我們是否也跟帕奎奧一樣正在活出自己的信仰?如果不是,現在開始還不是太遲。

圖片來源:POpusdeiphotography / Source / CC BY-SA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有信、有盼望

作者:陶可心,新加坡
believe and hope
在科倫坡的一個鄉村裡,一位痛苦的母親用顫抖的雙手抱著年僅5歲的小男孩步履蹣跚地走著。醫生的話還在耳邊迴響:「這個孩子沒救了,讓他開開心心地過完最後的日子吧!」母親越走心裡越難受,終於忍不住撲倒在地大哭起來。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問道:「婦人,你哭什麼?」她抬頭一看,原來自己走到了教堂門口,一位牧師站在自己面前。她帶著孩子進了教堂向牧師訴說了一切。
牧師問她願不願意把孩子交給上帝。母親想了想,把孩子留在了教堂,讓上帝來決定他的命運。

就這樣,牧師每日為小男孩禁食禱告,教導他上帝的話語。母親每日來教會看他,心裡想著,能多看幾眼就看幾眼吧!

慢慢地一個星期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這天,母親像往常一樣來到教堂。那時牧師正與小男孩分享上帝的話語。看到母親後,小男孩激動地對她說:「上帝愛我,祂也愛您!」就在這時,母親的心裡充滿了平安。

後來,當這位母親再一次帶小男孩去醫院檢查身體的時候,醫生驚奇的發現他康復了!

這位小男孩就是我現在教會的朋友。當他與我分享這個見證的時候,我十分的感動,心中也充滿了感恩。

他的母親當初選擇把自己的孩子交到上帝手中的時候,或許只有一點點信心,也沒有什麼盼望。因為用人的智慧所能看見的,只不過是朋友所剩無幾的短暫生命。可是上帝卻顧念他和他的媽媽,為他們預備了人眼所不能看見的榮耀。如同主耶穌為我們預備了末後的天家(希伯來書11章16節)。

或許不是每一個病痛都會得到醫治,也不是每一個祈禱都會按我們的期待結出果實。但上帝卻為我們預備了肉眼所不能見,憑著信心卻能看見的盼望—「所以,我們既然有這麼多的見證人,像雲彩圍繞著我們,就應該脫下各樣的拖累,和容易纏住我們的罪,以堅忍的心奔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希伯來書12章1節,新譯本)

美善的恩典

作者:亦婷,沙巴
beautiful-grace-esther

我親愛的弟兄啊,不要看錯了。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
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
——雅各書1章16-17節

睜開雙眼 每日皆為新的恩典;
明媚陽光 絢麗 瑰麗 光照著 依然;
皆知主愛 藉由萬物 向世人顯現;
祂供應世人所需 滋養萬物生靈 都在祂美意之下!

因由神屬性 使萬物極其美麗,
善良 純全 恩慈 完備 祂皆屬乎!

神最美傑作 莫過於 祂所愛的人;
雖人悖逆 偏行己路 主的愛卻永不更改,
情願差獨生愛子 降世 拯救 賜予新生命 永恆盼望!

主啊,如今,我的指望在乎祢!

最棒的時刻 莫過於 親近祢;
細嚼主話 思想主恩;
信心平穩 於主懷中;
以神信實為糧 以神救恩為樂 享受神永恆的愛。

願我一生 為主祢而活 且別無所求!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