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作見證

信仰之聲

作者:基佬峯,屏東,23歲
salvation voice

我在大學的時候開始參加營會,第一個參加的營會是校園團契所主辦的『大專靈修營』。對初信者的我來說,在營會的過程中讓我在思想上和靈命上注入了一股更新的力量,轉變了許多既有的思維、人生的價值觀,讓我對這個信仰有了更大的信心及了解。

在上帝的帶領下,今年參加了第二個營會『技職品格營』,並在營會當中擔當小組長的角色,但營會經驗僅有一次的我,第二次參加營會就擔任小組長的職務,對我來說挑戰甚大,深怕會做不好會讓人絆倒。營會中,有一些突發的小狀況發生,仍感謝上帝在其中的工作,引導我有智慧的來解決問題,在與小組員之間的互動上也出乎意外的好,與我搭配的輔導也在我許多不足的地方幫助我許多,像是在與學員的分享生活與信仰上之得著的部分,輔導都可以很容易的引起學員的好奇心,以至於學員可以打開心胸暢談自身的經歷。

參與這次的營會中的學員幾乎都是技職體系背景。由於自己也是技職體系,求學歷程上也很相近,幫助我更能同理及了解我的組員。主辦單位在活動的設計上也很用心,經由闖關活動、戲劇表演,讓學員們對自己所選的科系及未來計畫,有了更多的發想及反省,透過清早的晨更、睡前的晚禱和閱讀但以理書及以斯帖記聖經之故事,讓他們了解面對困境時該如何有正向的思考並繼續學習和與人去互動交談,訴說自己的需求,請求別人的諒解。

舉例來說:在但以理書ㄧ章3-4節的經文中提到但以理一樣。雖然當時,猶太國被敵國巴比倫攻陷,而遭至俘虜並被要求學習它國的文學及語言,但是他並不因此墮落、放棄,他還是很努力的去學習,最後還比其他年輕人還優秀甚至還當上巴比倫國的總長。像以斯帖一樣知道自己的民族被惡人哈曼陷害在數月後要通通被處死,雖然害怕但以斯帖還是請求招聚書珊城中所有的猶大人,為她禁食三晝三夜,且自己和宮女也如此行,然後她就違例去見王,她若死就死吧(以斯帖記四章16節)。從這個地方可看出她需要何等大的信心來做這件事,拯救她的族人及上帝把她擺放在這個地方是有上帝的旨意存在。

透過這些活動帶出一些聖經的信息讓他們知道上帝的存在,且祂愛他們,了解祂對他們有一生的計劃在其中,也使他們可以初步了解基督信仰,讓他們知道基督徒遇到困難時,是如何去面對及解決。

在這四天三夜的營會當中,感謝上帝讓我能在營會當中,不再是作為一位學員(接受者),而是當位小組長(付出者)。有這樣的機會服事別人,並教導我學習如何去付出、去愛人、幫助人及經歷這許多美好的人事物,也讓我清楚明白自己缺乏需要改進的地方,自我的反省及更新。最後,將一切榮耀歸給上帝!

異地尋親

作者:朱朱,香港,18歲
testimonies-HK

這是我第二次來台灣短宣,參與台灣短宣的目的是讓台灣更多年輕人加入教會,當中我們透過音樂課程和營會分享等,吸引年輕人來到教會或者當地學校參加營會,學習樂器和聖經等,之後跟進他們,把他們帶到教會當中繼續學習。

這次,我主要教的樂器是烏克麗麗。我發現台灣的年輕人實在太棒啦!他們很用心地在學,也投入很多時間練習,看到這種情景,心裡很感動,他們也激勵我要努力練習吉他。

在營會結束後要跟當地小孩暫別,暫別時他們跟我們說以後會好好學習樂器,回到教會當中,又說永遠記得營會當中所學的,這已經是達到我們所想的目的。即使這一年,有些人仍未回到教會認識主,但我們相信,下一年、再下一年,只要我們堅持,用心地為他們繼續努力,他們終有一天會回到教會當中!這就是我所領受的。

透心糧筆記
「我們原不是傳自己,乃是傳耶穌基督為主,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哥林多後書4章5節。
參與宣教的方式有許多種,但是要「持之以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帝並沒有呼召我們全都到遠方傳福音,忍受艱苦,但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僕人,都有責任向身邊的人傳福音。就像朱朱一樣,用音樂來幫助學生進入教會認識上帝是何等的有幸。求上帝為我們打開服事的門,向人分享為我們捨命的耶穌。

黑盒子團隊《從天堂來的電話》電影拍攝心得

 

blackbox

 

作者:盧映廷,臺北,22歲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爆炸過後的黑盒子,不是遺忘,只是選擇埋藏。」黑盒子製作團隊就是從這樣的信念開始,兩個大學女生,一個從天堂來的夢,我們在畢業前拍攝了一部60分鐘的電影《從天堂來的電話》。

《從天堂來的電話》是從本片導演自己真實的夢境開始。在她失去父親後,她常常夢到他的父親從天堂打電話回來,卻從來沒有接到過。到底爸爸要說的是什麼?失去父親的傷痛、自卑,就成了她心裏的黑盒子,最難以面對的痛楚。也許每個人的際遇、處境都不同,但我們都在等還沒有人說出口的那句話,就像劇中的女主角在等爸爸的那通電話,曾經在我們生命中那場毀滅性的爆炸,留下一個再也不見天日的黑盒子,也許我們都如常生活,但那道傷痕誰也碰不著。

「耶穌釘痕的手是使黑盒子重見藍天的力量。」抱持這樣的信念,我和導演兩人一起為我們的劇本、團隊、策劃、各樣的事情禱告,期待透過這部電影,幫助許多的人開啟自己的黑盒子。

我個人在這次《從天堂來的電話》的製作團隊中,擔任「編劇」和「製片」的角色。雖然這個故事,我和導演從大一開始就非常期待能將它拍成電影,但礙於課業、服事忙碌,和不懂寫劇本的技巧,這幾年來我們一直只有發想、默默放在心裡,並沒有實際編排成劇本。因此當我們要開始寫出劇本時,我們花了許多時間討論角色設定、故事大綱,但也花了更多時間全盤推翻。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心裡越來越緊張,除了時間壓力,更是因為心裡有一個期待,相信這部電影會影響許多年輕的生命。劇本不斷修改、有時在電腦前枯坐一天就是沒靈感,幾乎每天都寫劇本到天亮。有好幾週的時間因為壓力非常大,每天只要寫到凌晨三點,就有一種想要切腹的衝動,堅持到五點天亮上床睡覺,睡醒後又發現昨天半夜三點到五點寫的東西根本不能用,心裡的挫折和急迫感幾乎快把自己壓碎。曾經一度我用「編故事」的心態寫劇本,有時看著自己寫的對話想著拍起來「好不好看」,但怎麼看就是不對。直到有天我看著劇本,內心明白了些什麼。我開始修改,把那些曾經在我心裡最深處的吶喊、那些卑微的渴望、那些對愛的心碎和寄望,一字一句寫進劇本裡。有些夜晚我邊寫邊哭,那些回憶對我們來說是多麼不完美。那些對話不一定浪漫經典、那些情節不一定叫好叫座,但那是我們最真的渴望。如果你問我對這部電影付出了什麼,我會告訴你,我付出了我自己。那些對我來說最傷害、最不敢對人說的渴望、我絕對不會說出口的脆弱,都在這裡了。

其實製作一部60分鐘的長片並不容易,從前置的寫劇本、招聚人員…一路到後製的配樂創作、剪接等等,都是我和導演兩人一手包辦。要在有限的時間和人力內處理經費、編制、演員、宣傳、行程…這些複雜的事情,加上大四原本的課業仍持續進行,時間的緊湊實在讓我們一個頭兩個大,但感謝上帝為我們招聚許多有才華的演員、工作人員,而且都是義務協助,完全沒有領取酬勞。甚至在展出前,我們不但將電影完整後製完畢,另外拍攝了兩支音樂MV,還額外出版了一張12首歌的原創電影原聲帶,酷卡、海報…週邊商品更是一樣不缺。我們不但如期完成工作,甚至做了更多!感謝上帝給我們充足的智慧分配時間,也賜給我們美好合一的團隊與我們一同前進。五月底影展播出場場爆滿、許多人回饋他們的心被觸動,原聲帶及DVD都銷售超過150張以上。原以為我們在拍攝期間花的錢會血本無歸,最後結算時我們卻驚喜的發現,不但回本,還多賺了一萬多塊,這都讓我們驚歎,實在是上帝的恩惠。

在電影製作的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面對自己生命的黑盒子。年幼喪父的思念、深怕被拒絕的自卑、完美主義的壓迫、不相信愛的封閉…從看劇本、試聽主題曲、拍戲、剪接,連正片都沒剪出來,在開會和片場大家就哭了好幾次,不止因為劇情感人、拍戲辛苦、或是演員演技太真切,更是因為我們看見自己的傷口血淋淋的攤在陽光下,上帝卻從未在那些過去中缺席。是祂釘痕的手帶來醫治,使我們的黑盒子再次重見藍天。兩個大學女生不能做什麼,但上帝不是使用男人女人、不是使用有能力或有背景的人,上帝使用願意的人。當我們很認真的領受一個夢、很用力的信靠上帝去實現這個夢,上帝施恩的手就扶持我們、成就大事。

感謝上帝帶領我們完成《從天堂來的電話》,並且開路使我們有機會在福音書房出版。完成這部畢業電影,我們帶著用媒體遍傳福音的夢想繼續出發,期盼能用生命繼續影響生命,看見上帝的愛觸摸更多人的心。雖然追夢的過程有時像是逆著風,有眼淚、有受傷、有時候也深深被打擊,但深信上帝總會帶我們進入到佳美之地!

更多關於黑盒子團隊《從天堂來的電話》訊息

blackboxacter

爸爸的信

作者:Jason,台中
fathers letter
我的爸爸已經返回天家兩年多。前幾天,我在整理房間的時候,發現一封信。雖然寫不到幾個字,不過字寫得很美;內容是我在升上高職後,爸爸要我認真打拼、以及對我的一些期待。

我將信件詳細地讀了一遍。看到它,就讓我想起我的爸爸還在世的時候,他不太喜歡講話(就如同內文寫不到幾個字),也不太會表達他自己內心的感受,甚至很少跟子女聊天。他常帶我們去嘉義探望爺爺奶奶。印象中車程不過一個小時,但是沿路上我們都沒有交談。所以,我常常感覺到我和他之間很有距離感;雖然他常常在我身邊,卻彷彿離我好遠。因此,從小我就暗自告訴自己:「長大以後,我一定不要跟我的爸爸一樣,我要好好地陪伴自己的孩子,多多和他們聊天、談心。」

然而長大之後,反而變得比較能夠理解他的心情;知道他對家庭付出相當辛苦,許多難過、痛苦的事情都不向孩子們傾訴,是因為不想要給孩子任何的壓力,這是我們小時候沒辦法想像的。

直到爸爸因肝病過世之前,我和姊姊、妹妹三個人輪流照顧他。在那個時候,我們都滿辛苦的;姊姊為了爸爸,辭去了自己穩定的工作,全心全意照顧在爸爸的身邊。就讀高中的妹妹,一到下課,就得犧牲與同學社交的時間,跑到醫院照顧爸爸;而那個時候在彰化求學的我,只要有空,也會回到台中,跟姊姊、妹妹輪流照顧他,我們都用相當多的精神、時間、體力陪伴在他的身邊。

那時,我們心情都不太好,因為我們每天輪流8小時在照顧他,我們常因為誰沒有準時來換班而鬧得不愉快;另一方面,爸爸因為肝病的關係,情緒一直很不穩定,我們常常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而挨罵。

有一天,我跟姊姊換班後,要來照顧爸爸時,平常很少講話、表達自己心情的爸爸,突然笑著對我說一句:「辛苦了!」原本累積在心中的那些不愉快,頓時因為那句「辛苦了!」而消失了。當下,我覺得跟他之間的那道牆也不見了。

每當想起我的父親,我就會常常想起瑪拉基書4章6節這一段經文:「他要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在我的心目中,上帝跟我的爸爸有些相像,因為上帝很少對我表達自己的心情和看法,甚至我未曾看見過上帝,似乎感受不到祂的存在。不過《聖經》就好像是爸爸寫給我的信,裡面記載著祂滿滿的恩典及慈愛,教導我們生活及信仰的準則;而且雖然我們看不見祂,不過祂在天上永遠與我們同在,祂知道我們在地上的一切艱難,就好像我的爸爸曾對我說的那一句「辛苦了!」

所以,我期待我們都能夠勤讀聖經,讓上帝的話成為我們隨時的幫助。好像我不時回想起的那段經文:「他要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瑪拉基書4章6節)。是的,主耶和華是我們在天上的父,祂必永遠與我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