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信心

人生苦短

作者: Matthew Koh, 美國

“人生苦短”(YOLO-you only live once)是一個現代流行語,也是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的座右銘。

這個名詞本身有自己的簡易邏輯:人生苦短,所以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單調無趣的事情上呢?為什麼不把每一分鐘都當作人生最後一分鐘來度過?如果人總有一死,那麼就不在乎是死於20歲還是80歲了。重要的是有沒有最大程度、最刺激地享受了活著的每一刻!畢竟,人生苦短。

但基督徒的邏輯卻不是這樣。因為在基督信仰中,人生並不苦短。某種意義上來說,基督徒有兩次生命——在世上的生命,以及復活後與耶穌基督在天國永遠的生命。正如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照樣,在基督裡我們也都要復活。(哥林多前書15章20-23節)

因此,我們面臨一個嚴峻的選擇:是照『人生苦短』及其代表的人生觀那樣活,還是選擇為上帝而活並遵循由此帶來的人生觀?這個抉擇,並不是一個新的挑戰。

使徒保羅曾引用以賽亞書22章13節:「我們吃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來支持他的觀點:如果沒有復活,那我們也盡可以今朝有酒今朝醉。實際上,保羅是厲聲喝道:「斷不是這樣的!若沒有死人復活的事,那就讓‘人生苦短’來掌管我們的生命吧。但是,死人已經復活了。」所以保羅寫道:「你們不要自欺,濫交是敗壞善行。你們要醒悟為善,不要犯罪,因為有人不認識上帝。我說這話是要叫你們羞愧。」(哥林多前書15章33-34節)

最後,『人生苦短』的想法是短視的,就好像在馬拉松比賽中前100米衝刺一樣。而人生的終點並不是死亡。對於基督徒來說,等待他們的是那榮耀的復活和對死亡的終極毀滅。正如哥林多前書15章26節「儘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但是,對於不信之人,等待他們的是最終的審判和定罪。

即便如此,基督徒還是會發覺要擺脫屬世的生活方式,將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給上帝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就好像我們錯失了生活的良機,只能羡慕地、眼巴巴地看著我們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同年齡層的人。

但生命遠不止如此。死後還有更多的收穫,或更多的失落。我們有兩次生命,這是你完全可以信靠的應許。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苦難化為祝福

作者:賴厚丞

今天在台大兒童醫院的加護病房前,眼前這景象讓我的心糾結了一下:「『某某某的家屬在嗎??』從加護病房裡的護士走出來說著,『你的小孩現在他心跳停止了,我們現在正在幫他急救…』」。或許在醫院裡,這種事天天都在發生,我第一個念頭是,除了因為沒有能力救這小生命而自責外,不禁問上帝:祢為甚麼創造了一切美好的事物,卻沒有把痛苦挪去?祢真的愛我們嗎?如果有,那在經歷生命傷痛處時,祢在哪?對聽到自己小孩心跳停止時的媽媽來說,祢在哪?

即使在醫院探訪了一段時間,接觸了癌症的病友,也看了很多書籍,不斷的思考這些問題,但依舊還是沒有辦法給我自己一個很完美的答案…

成為基督徒,並非意謂著從此不再有苦難和傷痛。不過,當我們面臨苦難和傷痛時,上帝會賜下足夠的力量讓我們面對。或許,因著今天這個小朋友和媽媽的苦難,讓我生命有一種不一樣的擴張,明白我們藉著服事這些受苦的人,我們讓上帝的安慰在生命中湧流,我們所行出的愛是上帝的真面目,耶穌也親自承受了遠超乎我們能承受的痛苦,我們如果愛神並且愛在祂裡面的人,就會欣然容許苦難摧毀任何神願意摧毀的,因為我們知道,苦難摧毀的是無關緊要的東西,這些苦難可以成為盼望,因為祢已經戰勝死亡,期待有一天,我們可以在天家相會,也對未來重拾信心,終究可以使苦難化為祝福。

「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我們受患難呢,是為叫你們得安慰,得拯救;我們得安慰呢,也是為叫你們得安慰;這安慰能叫你們忍受我們所受的那樣苦楚。我們為你們所存的盼望是確定的,因為知道你們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哥林多後書1章5節)

音樂:祂仍顧念

為何天空佈滿烏雲崎嶇道路寸步難行
是否上帝不再應允流淚禱告未蒙垂聽
為何心靈愁煩憂懼漫長黑夜暗自飲泣
難道耶穌悄然離去心碎哭喊無人憐恤

祂仍顧念你沒有忘記側耳垂聽祂未曾撇棄
天父慈心知你一切所需定睛垂憐默然愛你
祂深知受苦與你有益患難能使你謙卑捨己
萬事效力都是主所允許試煉有祂美善旨意

即使天色依舊灰暗生活總有勞苦重擔
但是耶穌作王掌管聖靈同在賞賜平安
雖然信心或有搖動軟弱無助疲乏困窘
寶貴應許從不落空奇異恩典永遠夠用

恒切禱告啊切莫灰心時常讚美請卸下憂慮
患難痛苦終將成為過去奇妙大愛永不止息
全然交托在恩主手裡來到耶穌腳前得安息
專心仰望倚靠全能上帝祂必保守始終如一
———————————————————-
[
詞/曲: 邱顯財]
音樂蒙邱顯財允許使用

下載:祂仍顧念 (右擊滑鼠)


創作者筆記:
成為基督徒,成為天父上帝的兒女,並非代表從此掛上「保證成功」的護符,凡事興旺、一帆風順,一路風光地「保送」上天堂。其實信主之後,生命中所經過的死蔭幽谷、荒漠曠野,有時候甚至比信主之前更難捱。雖然知道耶穌很愛我,祂永不放棄、永不改變,而這份愛也曾經深深溫暖、感動、觸摸了我的心,但是在極度軟弱無助、困倦疲乏之時,在沮喪憂鬱、灰心失望之際,在禱告許久但難處仍在、困境未改的光景中,有時卻讓人失去了起初的信心與愛心。

信主前曾罹患躁鬱症,信主之後,上帝一點一點地在我生命中動工。然而,在情緒極端擺蕩中,曾經歷過極度火熱愛主、仿如置身天堂的狂喜,也走過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陰鬱,甚至幾度嘗試結束生命。回想那些心碎的時刻,以及那些讓我後悔不已的事,有時真的想問:「為什麼上帝允許這些?」、「為什麼我會做出 這些事?主阿,祢為什麼允許?」然而,過去的事已成定局,無法改變,也無法再來一次、重頭開始。

關於試煉與受苦的功課,我承認我學得不好,因著逃避的心態,我「被當」了幾次,但是我相信上帝有恩典,雖然在許多方面我失敗跌倒了,可是祂沒有放棄我,依然顧念我、保守我,甚至仍然恩待我,上帝的愛和忍耐寬容,有時讓我深覺欠祂好多好多,我想我是還不清的。

我不知明日將如何,但是我深知主掌管明天。緊緊跟隨、深深倚靠、切切仰望、默默等候,在天路上,我要繼續向著標竿直跑,不管跌倒幾次,不管失敗幾次,我一定會再站起來,因為耶穌愛我沒有改變,祂必用笑臉幫助我,恩領我度過一切風浪。願我們彼此勉勵,倚靠耶穌,不要放棄!

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
祂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
西番雅書317

仰望上帝

作者:Shehara de Mel,斯里蘭卡

“為什麼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為什麼我在生命中看不到上帝的同在?為什麼祂的應許沒有實現?選擇跟隨祂給我帶來的只有更多的痛苦、難過和孤單寂寞。我的朋友、家人都開始拒絕、批評、嘲笑我。”

這是一個好朋友發自內心痛苦的哭喊。他幾年前信主,從那以後,生活就急轉直下,至少看上去是那樣的。

對於許多剛信主的人來說,這樣的經歷可能並不陌生。正如我的朋友一樣,周圍的環境會開始發生改變。朋友們因為不瞭解你的信仰而開始迴避你。如果你的家人不相信上帝,他們也可能會拒絕、批評或者試圖打擊你。對於年輕人來說,想要生活在當今的世界並服事基督實屬不易。我們可能會在周圍那些很“酷”的人當中顯得格格不入。來自同儕的壓力,不斷地被人否定以及對基督或我們自己的誹謗都會讓我們自然而然地有一種被邊緣化的感覺。

但這個世界的拒絕並不足為怪。因為現今的時代與耶穌或者使徒所在的時代並無兩樣。他們被嘲笑、遭逼迫、遭拒絕甚至被扔石頭。保羅可謂是尋找到上帝而歷經百般試煉的典型例子。但他沒有環顧四周,而是仰望上帝。

撒旦會傾盡全力動搖並吞噬年輕的信徒,直到他們失去盼望,直到他們不再信靠上帝。他會在他們的腦中播下各種懷疑,提出各種問題,直到他們開始接受謊言,懷疑上帝對他們的旨意以及上帝在他們生命中的同在。

但是上帝應許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章5節)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記住仰望上帝。上帝垂聽我們的呼求,看見我們的眼淚,也深知我們的心。當我們忙於環顧周圍的環境,沉溺在絕望的海洋之中時,祂正施行神蹟要救拔我們。

我們從上帝的話語中看到這些令人安慰的確信:“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40章31節),以及“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書5章16節)。因此,當你感覺自己被邊緣化的時候,不要向下看,也不要環顧四周。仰望上帝,祂會使你抬起頭。

(此篇文章譯自雅米英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