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婚姻

5.20特輯| 你沒事吧?怎麼還單着身呢? (有聲中文)

作者:Deborah Fox, 澳大利亞

翻譯:漱翎,中國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編者的話:剛過完2月14,轉眼就又到了5.20。似乎一年到頭各種情人節過也過不完。眼看着身邊的朋友一個一個都步入了婚姻,好像就剩下你一個人還在原地踏步。你或許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你也一直很希望可以有幸福的婚姻或者進入一段美好而穩定的戀愛關係。可是過了一年又一年,你仍然是孑然一身。於是你開始焦慮,甚至開始質疑上帝。小編非常理解你內心的掙扎和痛苦。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助和鼓勵到你。

上周,我意識到我可能已經刷新了一項世界紀錄 ——成為35歲以下參加婚禮次數最多的單身人士。我究竟參加過多少次婚禮呢?我數了一下,一共207次!難以置信吧?

僅僅上個月,我就有3個朋友把他們臉書的婚戀狀態改為了“已婚”。我為他們高興,但是與此同時也有些隱隱心痛。什麼時候才能輪到我呢?是我自己太“挑”了嗎?我內心中對婚姻的渴望隨着時間日益增長,而另一方面我的自我價值感卻日漸衰弱。

因此每年的情人節就像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樣,讓我想起自己孑然一身和以前那些失敗的戀情。真希望那些已婚的朋友不要再對我說:“你沒事吧?怎麼還單着身呢?”

你一定覺得我言辭太誇張了。但實情真是這樣。真的有不少人當著我的面對我說這樣的話。他們大多數都是真正關心我的基督徒朋友或者家人。他們擔憂我的未來,希望我能跟他們一樣享受婚姻里的幸福和安全感。然而,這樣的表達其實根本沒什麼用。況且,單身本來也沒什麼不好的。

如果今年的情人節你仍然單着身,那麼以下幾點也許可以幫助你了解和度過“單身”這個人生階段。

 

1.上帝從未應許婚姻

上帝在祂的話語中給了我們很多應許,但是婚姻並不是其中之一。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把婚姻當做是人生的終極目標呢?為什麼他們總把單身看做是種病,覺得得“治”呢?夫妻之間的愛的確是造物主賜給我們的禮物,但是上帝並沒有應許所有人都會得到這份禮物。

在創世記2章18節中,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雖然渴望親密關係是正常的,但是上帝也讓我們經歷在群體中的關係。我聽過好多單身的女性朋友跟我說,她們在等待上帝把那個“真命天子”帶到她們身邊,或者她們打算自己搞定婚姻大事,找個“還不錯的人”湊合結婚。她們因為太想找個男人結婚,而錯過了身邊美好而深入的友誼。

對於單身的我們來說,也許終有一天我們會結婚。但是,我們不應該也沒必要讓自己去刻意等待婚姻。

 

2.單身並不是什麼特例

在基督徒中間尤其應該注意這一點。我們不應該讓人們覺得好像單身的人就不如“妻子”“丈夫”“母親”或者“父親”這樣的角色來得重要。事實上,在西方國家的教會中有大量的成年人單着身。

我所在的讀經小組裡全部都是30歲以上的單身女性。我自己是單身。我的姐妹們和我身邊的很多朋友也都單身。然而,單身這件事好像變成了一個教會裡人人都知道卻不能談論的禁忌話題。我的意思並非是要教會不再鼓勵和幫助大家建立健康的婚姻和親子關係了。我只是覺得我們不應該忽略單身人士的需要和感受。單身人士也是教會的一部分,是基督肢體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備用部分”。

 

3.參與事工和服侍

你有沒有想過你可以單獨為上帝做些什麼呢?使徒保羅在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敦促信徒們去思考單身是如何使侍奉更有果效的,因為“得以殷勤服侍主,沒有分心的事”(哥林多前書7章35節)。單身的人不被夫妻之間相互的責任所捆綁,他們可以去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去服侍上帝。

誠然,我也認識不少服侍很有果效的基督徒家庭,但是大部分我認識的在跨文化傳福音領域中活躍的都是單身人士。這些人對服侍上帝有着極大的熱情。我的妹妹現在在亞洲負責一個翻譯項目,我的3個好朋友跟着不同的機構在世界各個地方宣教,還有另外一個朋友在她自己居住的社區負責傳福音的事工。

 

4.我們的身份在基督里,而不在於我們的臉書婚戀狀態

最終,不管我們是結了婚、在戀愛,還是單身、離了婚、在分居,或是處於任何狀態,上帝都愛我們。上帝按我們的本相接納我們。我們不需要做什麼事,或變成什麼人,來賺取祂的愛和接納。只要我們仰望耶穌基督,我們就可以安然確信,我們與基督在天國里同為後嗣的身份是永不改變的。在天國里將不再有婚姻(馬太福音 22章30節;啟示錄7章17節),但作為上帝的子民,我們會共赴上帝羔羊的終極婚宴。

我當然也會忍不住拿自己跟那些已婚的朋友比較。但我知道,我作為上帝女兒的身份才是真正重要的。周圍有那麼多愛我的親朋好友,我是非常蒙福的。

或許情人節會讓我們想起曾經失敗的戀情和讓我們陷入對孤獨的恐懼。但是它其實也是一個好機會,讓我們來讚美真愛的真正源頭——上帝吧。有意思的是,聖瓦倫丁本人並不像人們所描述的那樣是個唯愛至上的丘比特式的人物。(註:情人節的英文名是聖瓦倫丁節)。他極有可能是早期教會的一位主教,並因為拒絕參與異教崇拜而為主殉道。

聖瓦倫丁知道他的忠心單單屬於耶穌。耶穌因愛我們而為我們捨命。這個情人節,我會跟我的基督徒朋友們一起度過。我們會一起感謝上帝,感謝祂的美善以及祂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上帝就是愛。單單這點就值得我們所有的人歡慶! 編者的話:剛過完2月14,轉眼就又到了5.20。似乎一年到頭各種情人節過也過不完。眼看着身邊的朋友一個一個都步入了婚姻,好像就剩下你一個人還在原地踏步。你或許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你也一直很希望可以有幸福的婚姻或者進入一段美好而穩定的戀愛關係。可是過了一年又一年,你仍然是孑然一身。於是你開始焦慮,甚至開始質疑上帝。小編非常理解你內心的掙扎和痛苦。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助和鼓勵到你。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裡成長

致在婚外戀中徘徊的你(有聲中文)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美國

翻譯:Linda,新加坡

語音播讀:小七,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小盒,中國

*背景音樂:www.bensound.com

嘿,在你手中這杯拿鐵的後面,我已經看到了你眼中的憂慮。我知道你不想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你從來不想有外遇。你以為婚姻會使你全然滿足。但是我知道你的渴望到了極深之處,你甚至害怕面對自己的內心。

真希望婚禮上的那句「我願意」能使我們永遠忠於我們的另一半。但是現實卻事與願違。

的確,婚姻是一個重大的選擇,我們只做一次就好。但婚姻同時也是不斷地重複“我願意”這個承諾,在你有做不完的家務時,在他下班后只顧翻看新聞而不理睬你時,也在你母親去世后十分難過,非常希望有一個人來填補這個空缺時。

不幸的是,基督徒們往往沒辦法明白和坦然承認「我們的心容易偏離」這個事實,直到事情已經發展到無法挽回。情感問題是尤其容易一發不可收拾的,因為在妥不妥當的行為上很難有明確的界限。我們很容易就深陷其中。

聰明的謊言

「愛一個人是無罪的。」我最近在一個電視劇里聽到這麼一句精心包裝的話語。我想告訴他們:愛確實不是罪。但是在這部劇里,編劇在利用這說法為婚外情和其他性犯罪辯白。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人們認為愛就是做你想做的事,只要你和你喜歡的人開心就好。(你可以去問一下某個有外遇的人的伴侶,或者在破碎的家庭里長大的小孩,他們是否有感受到「被愛」)。聖經里對愛的定義是舍己,為他人的益處捨棄你的生命、幸福和夢想。

但當我們感到不滿足的時候,我們就會去其他地方尋找,不是嗎?有些時候,我們的生活境遇會令我們變得非常脆弱。十分需要被什麼填補。我最近就有這樣的經歷,我感到非常沮喪和沒有安全感。我發現主要吸引我的並非是那個人本身,而是我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的被喜歡和被珍視。也許對你而言,是需要感受到自己被人需要、很迷人、心靈的相通、快樂、自由。這些渴望本身並沒有錯。但當它們變成我們的需求,成了我們必須擁有,配得擁有的時,這就成了一個問題。

朋友,容我跟你實話實說。這世上沒有任何人能填補你的這個空缺。就如 C.S. Lewis在他的書《返璞歸真(Mere Christianity)》里說的:

「如果人們確實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那麼大部分人都會明白,他們真正想要的東西是這個世界無法給予的。這個世界盡它所能地在提供給我們各樣所需,但很多時候這些事物無法履行承諾。我們第一次墜入愛河時的那種感受,或者第一次想到去外國旅行時的那種美妙,以及頭去上某門令我們興奮不已的課程時的感覺……那樣的渴望絕不是一段婚姻,一次旅行或者一段時間的學習就能夠讓我們滿足的……我們好像就是少了某樣東西。」

這也許說明了為什麼67%的第二次婚姻(至少在美國是這樣)會以離婚收場。我見證了一位朋友離婚後的心酸歷程,發現我們會把許多問題帶入到下一段感情中。這是因為那些沒有得到滿足的渴望、那些空洞和那些在婚姻中的障礙都深深的藏在我們裡面。

朋友,請聽好:你的渴望確實很合理。但是,事實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完全滿足你的要求。讓我們像大衛在詩篇27篇中所寫的一樣來求告上帝:「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中求問。」我並不是在試圖忽視你的情感、性、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但是,我確實認為當我們的靈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我們就會在其他方面尋求。當我們靈魂的渴望得到了滿足時,其他方面的需要就會更容易解決。

我大概列了下面幾點,希望可以幫助你在情感、身體或心靈被牽扯着遠離你與另一半的「合而為一」時度過難關。堅持住,我的朋友!用你希望你另一半為你爭戰的方式去爭戰吧!

1.設置界限

跟你的伴侶溝通並商討如何避免使自己陷入試探。我有一個正在了解基督信仰的朋友最近問了我一個他認為過於拘謹的準則——就是男生不要單獨和非他們妻子的女性在同一屋檐下獨處。我跟他解釋說這是因為我們要讓自己“無可指摘”(提摩太前書3章2節)。在我和我丈夫結婚前,我的父母不允許我們兩個在家裡獨處。這個原則保護我們在當時彼此不越界。而至今我在跟其他男性的相處中依然遵守這個原則。

2.逃離

就像聖經里的約瑟一樣,逃離吧。提摩太後書2章告訴我們「逃避少年的私慾」。逃避這個詞的詞根是「逃亡」,意思是不要陷在其中。「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離開你們逃跑了。」(雅各書4章7節)。切斷一切讓你有可能開始對某個異性產生幻想或情感聯結的事情。 這可能需要你:

在社交媒體上取消對那個人的關注

刪除和拉黑那個人的電話號碼和郵箱地址

選擇不去參加有那個人在的任何社交活動

向你的伴侶承認你被其他人吸引

改變一下工作時間或少上一門課程

離開和那個人一起的事奉崗位

非常直接地跟對方說清楚,不給對方留下任何空間和可能。

同時逃避不對的思想:

「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哥林多后書10章5節)。不單單要逃避:還要向前跑。奔向上帝。藏身在祂裡面。因着信任,奔向你的伴侶,用愛心去行動,這樣你的心思意念也會跟隨。連續30天,天天禱告,一天兩次,祈求自己能對自己的配偶生出渴望。

3.感恩

一個適用於任何形式的不滿、痛苦、貪婪和焦急的良方就是感恩。感恩讓我把眼目從自己身上轉離,讓我不再看我沒有的,而是向上看。當然這不是廉價的心靈雞湯,而是真的相信上帝已經足夠,並且會賜給我夠用的一切。

若我再次被別人吸引時,我會開始寫下一系列我欣賞丈夫的地方——他了解我,我們有過那麼多美好的經歷。如果以色列人都會忘記他們愛的上帝以及上帝在他們中間行的神跡,我也極有可能一樣。我想要守住上帝給我的祝福——那就是站在我面前的丈夫。

你瞧,我的朋友。婚姻是信心的表現。但並非是對你的伴侶有信心,也不是要對你自己有信心。而是相信上帝會賜給你足夠的力量讓你堅守婚姻。

祂賜給你的是充足的。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

險些失敗的婚姻教會我的三件事(有聲中文)

作者:Jonathan Hayashi,日本

翻譯:Penny Lau ,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我和太太剛結婚時,我們經常吵架。

我們會為芝麻小事吵得天翻地覆,而且我倆結束爭吵的方式截然不同。太太通常會情緒比較大,找各種辦法解決問題。而我則比較冷漠,會習慣性地逃避衝突不去追究引起爭吵的真正原因。我甚至還會等待老婆說出不合理的氣話,這樣我就可以抓住她的把柄並擔任起“調查員”的角色來就她所說出的話理論一番。我還會編出一些理論來合理化我的立場。

漸漸地,我們的關係惡化了。我很清楚地知道我們必須採取一些行動來挽救我們的婚姻,但是我真的不知道應該從何做起。

最終,我們決定一起去接受婚姻輔導。我還記得當時我的心裡是這麼想的:「親愛的,你得禁食禱告了!悔改吧,老婆!輔導員說的你一定得照做才行!他們會把我每次跟你說的再跟你講一遍的。」自私的我一直都認為我們婚姻的問題都是我太太引起的。要修復我們的感情,她一定要改變。我就是帶着這樣自我為中心的念頭開始了我們的婚姻輔導。

然而因着愛和恩典,上帝介入了這個過程,並讓我看到我錯得多離譜。在輔導課程過去一半之後,我發現我自己——Jonathan Hayashi——才是真正出問題的那一位。這是我生命的轉折點,上帝讓我看到我的驕傲如何吞沒了我的心,並影響了我與身邊人的關係,特別是我最珍視的婚姻關係。我很感恩能及時通過婚姻輔導發現到自己的問題,上帝讓我看到我急需悔改和改變。

於是,我花了一些時間來自我反省。上帝向我顯明這三件事。

 

1.我對婚姻的錯誤觀念

我聽信了媒體對於婚姻的謊言並且把我的婚姻“過度浪漫”化了。我不自覺地為我的太太設定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期望,認為她必須做到這些才能讓我們的婚姻更持久。我把婚姻這個概念理想化了,更錯誤地以為婚姻能使我變得「完整」,並渴望婚姻能帶給我一直期待的那種「幸福」——我想着我們的關係不會出現任何的衝突,我們也能一直這麼相愛着。我一直以為婚後生活會更加輕鬆,因為我和老婆可以一起面對生活中的各樣難題。

但是,我真是大錯特錯了。我們都各自把新的問題帶進了彼此的生活中。當我對婚姻的憧憬破滅之後,我感到痛苦萬分。我知道,對基督徒來說離婚不是一個選擇。我還記得我當時是這麼想的:「哎,我看我的人生就這樣完了,要一直這樣痛苦下去了。」

但感謝主,因着恩典,祂讓我認識到自己對婚姻的誤解,並且讓我看到聖經中關於婚姻的真理:上帝所創造的婚姻是要讓我們相互扶持並將我們指向主。婚姻不是用來滿足彼此需要的關係,因為唯有耶穌基督才能真正滿足我們每一個人的需要。婚姻從來不是為我或者我老婆設定的,而是要透過我們的婚姻來為上帝做見證,彰顯祂的榮耀。我發現自己在尋找內心渴望的安全感時找錯了源頭,我以為我老婆能夠給我安全感。然而,只有耶穌基督才能真正滿足我的渴望。

聖奧古斯丁曾說過:「你為了自己的緣故創造了我們,主啊,我們只能在你裡面才能得着安息。」

 

2.對自己的錯誤觀念

「你為什麼不尊重我?為什麼不支持我?」我經常這麼反駁我老婆。老婆聽了后,往往會陷入自責和羞愧的渦旋中,從而更努力地討好我。

當我花時間研讀上帝的話語時,上帝開啟了我的雙眼,讓我看到我裡面對於自己的價值以及男性身份的深深不安全感。其實,我一直以來都在不斷地想要從我老婆那裡得到對我個人以及我工作的認可和肯定。當她給不了我想要的時,我就會不高興並把憤怒都發泄在她身上。

上帝讓我看到自己是多麼的愚蠢。祂提醒我必須要迴轉到上帝面前認罪、悔改。我不應該用拆毀他人的方式來建立自己的價值。我的人生有價值不是因為我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而是因為耶穌基督已經為我犧牲自己的生命。

 

3.基督是完美的典範

記得有一次我和太太一起開車到一個地方時,發生過這麼一件事。在我們倆聊天時,我被她說的一句話傷到了。這又讓我一如既往地開始無厘頭地指控她併合理化我自己的說辭。然而太太卻仍然親切又很耐心地把手放在我的手上,很溫柔地對我說:「親愛的,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是請你記住,我一直都是支持你的,從來沒有想要與你做對。」

她的這個充滿了基督之愛的舉動直擊我的內心 ,讓我想起耶穌基督將祂那無條件的愛給了我這個不值得的罪人。當我想起以弗所書5章21-33節時,我發現我與「你們做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以弗所書5章25節)」 裡面描述的差得太遠了。基督愛教會愛到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我呢?卻在那裡為著毫無永恆價值的小事發脾氣。當我看到耶穌基督那犧牲的愛,願意順服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時,我的心被感動了,並開始悄悄地改變——首先作為一個基督徒,然後是一個老公。

上帝用祂神聖的愛與耐心,讓我看到了婚姻盟約的美。

慢慢地,我開始學習去珍惜我的太太和我們的婚姻。我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我對上帝的感恩。因為祂把我的妻子賜給了我。她是我們孩子的母親,也是我最親愛親密的朋友。她那堅定不移的愛以及陪伴鼓勵着我每一天都與主同行,學習像基督一樣的去愛我的伴侶和孩子。

我相信上帝為著要幫助我成聖而把她帶入我的生命。我們的婚姻也是一個持續成長的關係,藉著上帝的恩典,我們倆在這個過程中都會越來越有基督的樣式。

上帝挽救了我的婚姻,我相信,祂也能幫助你改變。

你願意接受祂的幫助嗎?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

我以為婚姻能改變我的生命(有聲中文)

作者:Agnes Lee, 新加坡

翻譯:秋晨,中國

語音播讀:依含,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別再撓了,只要你不撓,你就可以像其他女孩子一樣漂亮了!」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媽媽會反覆地這樣對我說。

我患有濕疹。這是一種皮膚病,會讓我的皮膚髮紅、開裂、發癢、且布滿水泡。我媽媽很擔心我,她認為除非有一天我的濕疹痊癒了,否則我結婚的希望將很渺茫。

儘管隨着我慢慢長大,我的皮膚狀況在逐漸變好,可是和其他女孩們比起來,我的皮膚仍然顯得既乾燥又有暗瘡,於是我媽媽的恐懼成了我的恐懼。我開始變得很在意我的外貌。我的不安全感使我得出這樣的結論:只有結婚能解決我的問題。

我對婚姻有過很多幻想,並且相信它會徹底改變我。畢竟,真愛不是能戰勝一切嗎?我想,結了婚,我就能變得更自信,也不會像現在這樣脾氣暴躁,我會按我本身的樣子被愛和被接納。

20多歲時,我遇到了我的他。他接受了我乾燥而坑窪的皮膚,很快他就成了我的丈夫。我好驕傲我終於結婚了。對於我的新情感狀態我很滿意,我也很有安全感,因為我知道我不再是剩女了。

然而,好景不長,婚姻僅僅給了我虛幻的安全感。

結婚不久,我開始看到我和丈夫實際上並沒有太多共同點。在我們約會時,我很努力地想保持這段關係,因此我總是屈服於他,從不會表露自己內心的想法。

我們兩個簡直是不同世界的人。他喜歡看電影,而我卻常常在電影院睡着。他喜歡西餐,而我更喜歡亞洲食物。我們每次出去約會總會在做決定時陷入爭吵。在家裡,他會看電視直到深夜,而我喜歡在晚上10點睡覺。他貌似不太在意保持環境整潔,而整潔對我來說太重要了。

我們倆都很固執,都不願意妥協,因此我們總在無休止地爭吵。隨着孩子的出生,我們吵得更厲害了,而我的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差。即使是很小的事都會使我大發雷霆。在家摔門成了我的習慣,有一回,我甚至將iPad摔到了地上。我們之間的頻繁爭吵使我心力交瘁。

此前,我以為婚姻會完全地改變我,並且給我帶來安全感。我以為我將在婚後變得更有耐心更有愛心。然而,我徹底錯了。婚姻讓我感覺不被愛,我甚至後悔結婚。儘管我很受傷也很擔憂未來,尤其是當我有了一個需要我盡責的孩子后,但是離婚的想法還是揮之不去,我在想我是否可以擔當去做一個單親媽媽。

這樣的狀況持續了數月,直到我的屬靈導師很關愛地找到我,並將我指向福音。我從聖經中讀到這樣的經文:「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章19節)真正的愛首先來自於上帝,我們兩個都迫切需要上帝來到我們的生命里。在我們把愛給予他人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上帝對我們的愛之長闊高深,並且接受這份愛。

只有上帝的愛能醫治我們並帶我們走出婚姻中所面對的張力。

隨着我繼續學習聖經,另一段經文也打動了我:「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嗎?」(雅各書4章1節)我意識到我們爭吵的根源是我太關注自己想要的東西了。我把我的渴望和利益放在了我丈夫的之上。我沒有把上帝擺在我們婚姻的中心,而是把我自己放在了中心,這也讓我不能夠把上帝給我的愛帶給我的丈夫。

學習聖經和對上帝的渴慕是我的轉折點。我轉向了上帝,並且尋求聖靈幫助我用上帝的眼光來看待我自己的價值,同時,我求聖靈給我力量,在爭吵時學習自控。慢慢地,我的脾氣變好了,我和丈夫之間的爭吵也越來越少。

因為上帝的出現和介入,現在我和我丈夫的關係有了好轉。我的經歷讓我意識到,不以上帝為中心的婚姻永遠無法給誰的生命帶來轉變。婚姻若是基於人自己的力量,不管如何努力都不會如我們希冀的那般順利和幸福,因為我們都是墮落在自己罪性中的罪人。

我們需要比我們更強大的力量來翻轉一切。我們需要上帝。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