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小說

那一年,我們戀愛了|第四章:最美的祝福

wedding-322034_640

作者:Sandy Zhuang, 中國

9月的一天,汪洋終於向虹求婚了。從外地服侍剛回來,汪洋就直奔虹和其他幾位姐妹合租的住處。虹看到他手裡的鮮花並沒有意外,畢竟小別重逢,汪洋一定會給她準備禮物的。碰巧虹的同屋都不在,兩個孩子氣的年輕人就沖了兩碗泡麵當午餐。喝着汪洋特意加了行李超重費才帶上飛機的豆漿,兩人臉上洋溢的全是幸福。飯後,虹去廚房丟垃圾,轉身回到客廳時——汪洋已經手捧鮮花單膝跪下了。

「親愛的虹,我,我在飛機上想了一路,現在,我想對你說……我想說的我都想不起來了……」一鼓作氣不成,單膝跪地的瀟洒姿態瞬間化作屈膝大禮。虹還是很驚喜,連忙趕過去跪在汪洋旁邊,雖然還沒有聽到最重要的話,但激動的淚水已經奪眶而出。「親愛的, 謝謝你一直以來對我的接納……我,我本來想準備戒指,但又不知道你喜歡什麼樣子的……」這個在服侍中、在舞台上久經考驗的汪洋,面對自己心愛的人,居然腦海一片空白。如此斷斷續續表白了幾句不大完整的話之後,汪洋終於又一次鼓起勇氣說:「你願意嫁給我嗎?」虹用力抱住自己愛的人,幸福地說:「我願意。」

準備婚禮的過程中,雖然又遇到了許多其他挑戰,比如:找房子屢屢不合意,甚至因為房東自己的錯誤而強吞了房租訂金;確定房子之後,一切收拾整理工作沖在前面的汪洋無法適應虹對家務一竅不通卻又堅持慢條斯理精工細作;婚禮各種複雜籌備需要汪洋一手操辦,虹也必須利用僅有的周末頂着六七級狂風去挑選婚紗,等等……但這份真摯的感情經住了考驗。

最後,對於婚禮,虹沒有提出什麼特別的要求,只是希望可以獻唱《最美的祝福》。

「《最美的祝福》?這首歌有什麼特別意義嗎?」 「這首歌是我在一次營會上聽到的。我曾經對暗戀的人朝思暮想,但對上帝卻從來沒有那麼深深地依戀過。我覺得這首歌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提醒。而且我相信我們的婚姻也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祝福。」

「好,那我來安排。」汪洋爽快地答應了。

終於,大喜的日子到了。誓言之後,交換戒指,然後音樂響起,對上帝的讚美在婚禮現場飄揚——

「在無數的黑夜裡/我用星星畫出你/你的恩典如晨星讓我真實地見到你/
在我的歌聲里/我用音符讚美你/你的美好是我今生頌揚的/
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認識主耶穌/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信靠主耶穌/
走在高山深谷/祂會伴我同行/我知道這是最美的祝福」

就這樣,那一年,我們戀愛了,又一年,我們結婚了,因為有那最美的祝福。

上一章:家人反對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那一年,我們戀愛了|第三章:家人反對

woman-1006102_640

作者:Sandy Zhuang, 中國

對於自己那天幾分鐘內態度180度的轉變,汪洋事後是這樣解釋的:「我那時是真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可是,當我看到你眼睛轉過去的一剎那,上帝給了我一種感動,立刻明白自己的決定是錯的。」

確定關係之後,虹總是保持着身體接觸的界限以及約會的注意事項,比如不要總是兩個人單獨在一起、不要輕易牽手、要互相以誠相待、要繼續盡心服侍主等。

汪洋和虹在這段戀愛關係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醫治和祝福——汪洋相信虹是發自內心欣賞他並且願意託付終身於他,這份信任讓汪洋擺脫了以往的自卑心態,有勇氣承擔更多的責任,也有動力付出更多的愛;而虹則是在這份關係中體會到了從未經歷的親密與輕鬆,這份戀愛關係,讓她的安全感也在更大程度上得到鞏固,因而使她更有勇氣地活出自己。

而汪洋之前之所以一直拖着這份感情不表態,是因為第一,他在虹面前感到自卑,自卑到不能相信虹會真心喜歡他,總是懷着「被拒絕」的心態,無論如何也沒有勇氣對虹表白;第二,汪洋是農村家庭教會裡長大的孩子,在戀愛觀念上相對保守,不大能接受戀愛后又分手的做法。所以,對汪洋來說「要不要戀愛」就等於「要不要結婚」;第三,如果虹不信主的父母不同意他們在一起,他很可能會選擇放棄,畢竟男朋友可以再找,但父母養育之恩不可辜負。

汪洋的擔心,在不久后成了現實。虹的父母在聽說了汪洋的家境、背景和職業后,便堅決反對這段關係。甚至連虹的表姐也勸她別那麼早結婚。這種事怎麼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爸媽不是盼着她早點找男朋友的嗎,怎麼終於確定了關係,他們反倒不同意了呢?突如其來的壓力,讓虹感到驚慌甚至恐懼,心一下子又沉了下去。

於是虹選擇再次向鄧老師和文佳姐救助。鄧老師說要給父母一些時間來慢慢接受汪洋;文佳姐則說父母對女兒的體貼愛護之心可以理解,高學歷高收入高社會地位汪洋一個都不沾,父母自然不捨得女兒跟他吃苦。

虹這才了解,原來戀愛並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還得顧慮到兩個家庭。然而聖經教導我們要「孝敬父母」(出埃及記20章12節),於是,伴着弟兄姐妹的禱告以及汪洋在情感上不斷的支持,儘管心中焦慮、難過、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虹還是盡量寬慰父母,從沒在父母面前表現出強硬的態度。

有一年暑假,虹回家探親,而汪洋在外地參加密集課程,兩人好幾天才有機會通一次電話。那時虹在家裡面對父母十分為難,所以在接到汪洋電話時猶如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沒說幾句就忍不住蹲下來,眼淚撲簌簌地往下落。虹本以為自己遮掩得不錯,誰知電話還沒掛,母親竟然已經拿了紙巾過來給她。後來母親告訴她,憑一個母親對女兒的了解,看到虹蹲下去的一刻,她便已經體會到女兒心裡有多難受。

自此,虹父母一改從前堅定的拒絕,願意試着接納汪洋。甚至在與汪洋商量聘禮時說,「既然要成為一家人了,就不必講究那麼多禮節。虹是獨生女,那麼我們有的便都是你們的;你們過得好,讓我們放心,就是對父母的孝敬了。」虹和汪洋終於可以卸下所有的顧慮了,正如聖經詩篇25篇3節所說:「凡等候你(上帝)的必不羞愧。」

上一章:退一步,還是進一步?  下一章:最美的祝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愛是什麼)

那一年,我們戀愛了|第二章:退一步,還是進一步?

holding-hands-1149411_640

作者:Sandy Zhuang, 中國

汪洋服侍的地方屬於市區邊緣。下了車,虹本以為汪洋會手捧玫瑰、帥氣地來接她,結果看着從遠處跑來的汪洋,不僅蓬着頭、空着手,走近了更是發現連鬍子都沒刮乾淨。「看來是沒戲了」,汪洋這副打扮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來接心儀的女孩。虹的心一下子沉到底:「哎,即便不是做戀人,來了解一下弟兄的服侍也好,當作探訪關懷了唄。」就這樣,虹還是開開心心地參觀了汪洋服侍的機構。

自從那次見面之後,汪洋還是持續每日一條問候信息,噓寒問暖無微不至,但就是沒有任何戀愛方面的明確表示。終於虹等不下去了,果斷求助鄧老師和文佳姐的意見。兩位熱心的姐姐都只能給她一些原則性上的建議,比如「要學會等候」、 「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箴言4章23節)云云。對虹而言,這份「忍耐等候」的功課,可比熬夜備考艱難多了,因為掌控權似乎不在自己手裡,難道只能等汪洋出手?甚至,只能等上帝出手?

對這件事,閨蜜小美則分析說:「會不會是他家境不好,學歷也沒你高,所以自卑啊?」虹點點頭:「一個人如果真的自卑,也只能等上帝幫助他突破自我。」後來,虹想起了曾經認識的一對基督徒夫婦,他們的戀愛情況跟自己和汪洋很像,於是便藉著一個契機,寫了一個小故事從網上發給汪洋看。

「一個弟兄快結婚時跟我們說,他剛開始根本不敢追那個姐妹,因為她特別漂亮,喜歡她的弟兄很多。在她面前他覺得自己根本沒希望,就像是一個奴隸和一位公主。讓奴隸痛苦的是,他甚至不敢承認自己的感情。他只想對公主好,看到公主幸福快樂就好。但讓公主痛苦的是,她不知道為什麼奴隸不敢靠近自己。所以她只能盡量每天都對奴隸笑一笑。奴隸跟公主都無法對對方說出自己的心裡話。但感謝主的是,最後那個弟兄和他的公主還是終成眷屬了。那麼其他的奴隸和公主怎麼辦呢?」

對於如此明顯的表達,汪洋的回復卻是:「寫得真不錯,望有情人終成眷屬。我已經貼到QQ空間了。」虹頓時感受到無奈與挫敗。

就這樣拖延了三四個月後,虹實在沒了主意,只能再次把情況向文佳姐和盤托出。文佳姐從一個過來人的角度認為,在感情上多些時日考慮是好的,但拖延了那麼久卻沒有表態,反而顯得不負責任。虹聽后就決定把最後的決定權交給主,交給汪洋,向汪洋討個明確的答案。如果他選擇關係更進一步,那麼她便願以誠相待;但若他選擇退一步,她也無怨無悔,各自珍重。

某個主日聚會後,汪洋跟虹單獨去吃午餐。席間平心靜氣把飯吃完后,虹便打算直接切入正題:

「我們……」

「這個事情,還是由我來說吧。」看來汪洋是心知肚明的,沒等虹說完,汪洋便打斷了她。「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太恰當,如果有別的弟兄對姐妹這樣,我一定也會憤憤不平。那你現在,怎麼想的呢?」

「我想,我們要麼進一步,要麼退一步。我不願意這樣拖着。」虹只要一個決定。

「這樣啊,其實我也猜到了……我覺得跟你在一起很開心,」汪洋的話,讓虹似乎看到一點希望,「只是,我想,我還沒有準備好……不如我們退一步吧。」他的眼神里,滿是愧疚和遺憾。

「……」

虹望着窗外,竭力掩飾心中的失落和委屈。略調整情緒后,虹誠懇地說:「我不怪你……」。但突然間,汪洋頓了一下說:「要不,我收回剛才的話,」他直視着虹困惑茫然的眼睛:「我們進一步吧!」

 

上一章:暗戀失敗  下一章:家人反对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是什麼)

小說:因愛而生

baby-784607_640作者:秦麗,中國

劉有才的父親給他們兄弟四人分別取名為:劉生才、劉旺才、劉秀才和劉有才。他常常對此感到十分惱火,並埋怨父親的不用心,竟為他們取了如此俗氣的名字。他認為,縱使不識字,大可請一位有文化的人來為他們取個響亮的名字。

然而,一介農民的父親,對子女的愛雖過於含蓄而深沉,但卻是那麼的濃烈而細緻。看似俗氣的名字,其實包含着對孩子的祝福與期望,希望他們畢生才華橫溢、用之不竭,不再過農民的生活。但事與願違,兄弟四人似乎並沒有與才華結緣,基本上都繼承了父親的特長——以務農為生。唯有劉有才不甘於現狀,總覺得俊朗的自己走在田埂間顯得不搭調,認為自己雖然才華不出眾,但至少相貌不凡、頭腦靈活,不應該過農民的生活。因此,他在不知不覺間養成了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只會吃、喝、賭的習慣。

父親對他感到萬分焦急,於是跟劉有才的哥哥們竭盡全力、傾其所有,在他成年之際幫他建立起一番家業,希望能藉此磨礪他的責任感。然而,家中的嬌妻和家業仍然無法滿足劉有才的心。平淡的日子只過了數日,他便變賣家業,帶着妻子去另尋更加廣闊的天地。

劉有才的父親為此再度傾其所有地為他預備了遠行的資本。當劉有才即將踏上啟程的客車時,父親將一本《聖經》塞進他的懷裡,告訴他:“不管未來的日子過的怎麼樣,一定要把人做好!當日子過不下去的時候,《聖經》或許可以幫助到你……”但劉有才卻不屑一顧地將《聖經》掖進行李的最底層。

正如他所料,他才華不夠出眾,頭腦卻靈活過人,沒幾年的時間,他就成功地成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水泥經銷站。但同時,他也把之前所有的不良嗜好發揮到了極致,對家人只有給予金錢上的滿足,自己則在外頭盡情地享受着多姿多彩的生活。直到法院的傳票送到他手裡,告知他,他的兒子以搶劫罪被捕時,他才霍然停止了他“豐富”的生活。

“兒子?”“搶劫?”“被捕?”“破獲贓款2000元?”他急切地揉着眼睛,一字一頓反覆讀着傳票上的內容:“劉澤輝,父親:劉有才,母親……”

妻子在慟哭,父母在抽泣,親友在嘆息,他卻感到複雜的思緒在猛烈地衝擊着自己的胸膛,彷彿快要將他炸毀。對於兒子搶劫這件事,劉有才感到難以置信。因為自己對兒子在生活物資上的需求從來都是加倍賦予,不曾有過絲毫的吝嗇。恍惚間,他突然憶起兒子出生時,肉嘟嘟的只有幾斤,長得比他俊美,性格也斯文。他一度期待兒子長大后能夠才華橫溢、智慧超群,但……怎麼就突然成了罪犯?20年來,他在這個家中從未缺席過,卻唯獨對兒子的成長曆程感到有些模糊。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竟然對於兒子的性情、人品和思想觀念一無所知。

縱使兒子已經成年,其行為也造成了社會危害,但身為父親的劉有才,不能接受兒子即將遭受到的痛苦。因此,他轉讓了水泥經銷站,出售了房子,籌備資金,奔走於法院、檢察院和派出所之間,動用一切想到、或想不到的關係,試圖替兒子緩解劫難。然而兒子的命運並沒有因他的努力而有絲毫改變。10年有期徒刑,成了兒子的判決結果。劉有才陷入了無邊的懊惱與沮喪中,他絕望而茫然地目送兒子那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高牆后的身影,眼角不禁奔湧出滴滴的眼淚。他想,對兒子傾其所有卻落得如此下場,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挽回失足的獨生愛子?

曾經輝煌的過去瞬間消失殆盡,劉有才感到人生似乎了無生趣,一輩子在不知不覺中便會過去。他不禁懷疑人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難道是為了等着死去、為了感受苦痛嗎?

當劉有才強壓着煩躁整理家中那些看似有用,實質毫無價值的家產時,他突然發現一本父親在20年前送給他的《聖經》。

他想起當初父親所說的,當日子過不下去時,《聖經》可以幫助到他。因此他情不自禁地翻開,想看看《聖經》到底可以如何幫助到他,他可以從中找到“人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的答案嗎?

當一頁頁的文字、一個個的故事呈現在劉有才眼前時,他才恍然發現,原來這本泛黃的《聖經》里竟然講述的是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也就是天父上帝對我們──祂的孩子的愛。

劉有才淚如泉湧、泣不成聲,他這才知道有一位天父上帝是何等地愛我們,竟願意用自己獨生子的生命來拯救得罪祂自己的我們。而人活着本身就是出於上帝的愛。祂渴望我們接受祂的“愛”,在這份“愛”中擺脫罪的束縛,並活出這樣的“愛”。他也了解到,原來所謂的愛,並不是只是物質上的供給與滿足,更是對一個人靈魂和生命的關心。

此時,劉有才開始感恩,因為他開始看到希望,看到日後自己的孩子還有機會,可以重新做一個正直的、自由的人。更讓他感恩的是,如自己的孩子一樣,他也有機會,可以在上帝的愛裡面悔改、重新在上帝面前做一個自由的人,開始全新的、正直的生命,開始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原來,人活着,是因為我們因愛而生。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