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漫畫:禮物


耶穌基督說過,父母愛子女,沒有要麵包卻給石頭,要魚反給蛇的。而上帝愛世人的程度,更是遠超過地上的父母(馬太福音7章9-11節)。當然,這不表示上帝的兒女就可以無災無病、高枕無憂過一生。雅各說不僅說各樣美善的恩賜都從天父而來(雅各書1章17節),他更要我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而忍耐,能讓人「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1章2-4節)。 所以,即便遇到看似不好的事,仍可以感恩,因為知道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外表看來不完美的賞賜,很可能就是上帝用來讓我們變得完美的方式。

作者:Jeremiah Wirawan

因為你年輕

洪慧盈, 21歲

human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
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提摩太前書4章12節

年輕時,我決定在任何人的面前都要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要輕易讓步,尤其是長輩當中。我固執己見,脾氣暴躁而且意志堅強,常常跟身邊想要「指使」我的人對著幹。我覺得人總是不完美的,所以我認為年紀小,並不表示我必須屈從於別人的意志。我立下自己的生活規則,並且只對上帝負責。我當時以為這態度是正確的。

其實這是對上帝話語斷章取義的一個典型例子。我把提摩太前書4章12節的前半句單獨拿出來當自己的座右銘。對年長的人來說,尤其是我的父母,我肯定反覆無常,魯莽,又難以管束。我忽略了經文的後半句以致失去平衡,那就是:“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摩太前書4章12節)。不過現在我明白其中的涵義了。

這句經文到底是在教導我們什麼呢?這裡面包含著三個部分:愛,信心和聖潔。這三個特質指引我們的言語(說什麼),行為和決定(生活的方式)。像上帝愛我們一樣,去愛別人,就是無條件地為他人奉獻自己;堅守信仰就是永遠銘記上帝就是萬能的。祂是至高無上的創造者;宇宙以及我們生命的統治者,惟獨祂是上帝;最後,聖潔就是遠離罪惡,確保身體與思想上的潔淨,免得我們的讚美,在聖潔的上帝面前成為徒勞。

認真思考一下,這其實是個難以企及的標準。它要求我們聖潔,不讓別人有機會抨擊我們,甚至成為別人信仰道路上的絆腳石。如果我們不依靠上帝,尋求力量,這是無法做到的。倚靠自己的力量肯定達不到上帝的標準,但是“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書4章13節)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便認識到原來不遵從人的規律不等於也放棄了基督的律法。正如使徒保羅所寫道:“其實我在神面前,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哥林多前書9章21節)。遵守基督的律法並不是讓我們變得無堅不摧,以致他人無法論斷我們,而是行正義的事,嚮往正義。

總之,別讓他人小看我們年輕,而以愛,信心和聖潔,向身邊的人見證主的榮耀。阿門。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語網站)

我心永恆

作者:麥田采薇

ship

獨自佇立在紛飛雨中
臨別時分
承諾要好好活著——
絕不放手…

於是
在生命的每一天,她
自由美麗
楚楚動人
沒有頹廢,沒有消沉
只留下精彩
因她明瞭
他奉獻生命
為她保留

親愛朋友
你是否知道
一位榮美君王
傾倒生命
將你我拯救
祂是愛你
豐盛生命為你存留
是愛
使你高昂起頭

此文章由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編輯發佈

靈命日糧 :憐憫之心

讀經:讀經:彼得前書3章8-12節  

在全國美式足球聯盟季後賽結束時,電視播放綠灣包裝工隊為戰勝芝加哥熊隊而歡慶的情景,我女兒麗莎發現她四歲的小女兒艾莉安哭了。這有點奇怪,因為艾莉安的父母並不特別在乎哪一隊贏了球賽。

當麗莎詢問艾莉安為什麼哭時,她說:「我為熊隊感到難過,他們看起來很傷心。」

這幼兒所體現的憐憫之心,值得我們學習。如今人們是如此看重勝利,失敗者往往會遭到排斥、遺忘和中傷。在這樣的世界裡,我們要謹記:人需要憐憫。當我們看到別人在失敗的泥沼中掙扎時,我們願意和他們一起落淚、擁抱他們、給予幫助嗎?

聖經上有幾段經文鼓勵我們以憐憫待人。腓立比書2章1-4節告訴我們:要心存憐憫,不要自私自利,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彼得前書3章 8-12節提醒我們:憐憫是對待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