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找工作

我在求職期間學到的3個功課(有聲中文)

 

作者: 謝葆芳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楊瀾

 

 

葆芳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從事與語言相關的職業;化學是她的最初所愛。當她在15歲接受耶穌為她的救主,並向祂表達她想要創作觸動生命的書籍時,轉折點出現了。目前,她是靈命日糧事工新加坡辦公室的總編輯。

 

大學剛畢業,我決定先花一年的時間在一個非營利組織服侍,參與青年外聯工作。我想,我還很年輕,也有一個好大學、好學位,以後再找工作應該不會有困難。

然而我錯了。

一年後,我的國家新加坡經歷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找工作的人比工作多。而我就是那些求職者中的一個。我花了整整九個月才最終找到一份全職工作。

也許現在你的處境和我當年一樣,在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擔心你的工作前景。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希望我將要分享的經驗能幫助你度過這個不確定又艱難的時期。

 

你會懷疑自己…..這是正常的。

 

當你發出無數份簡歷,參加面試(在這段時期很可能是通過視頻),等待潛在僱主的消息時,你可能一會兒充滿希望,一會兒又感到失望。隨著這個循環的繼續,也許你會像我一樣,開始懷疑自己的技能和能力。難道我不夠好嗎?

在經歷了無數的面試,並且現在我也已經站在了面試的另一端——成為面試官之後,我向你保證,如果你已經獲得了面試機會,那就表明你已經具備了必要的技能。但招聘過程是一個高度主觀的過程,取決於許多其他因素,比如你如何推銷自己,或者你是否適合公司的目標和當前的團隊。所以,你沒有得到這份工作,並不意味著你不夠好。

在我沒有找到工作的時候,詩篇139章14-18節中熟悉的詩句鼓勵了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上帝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其數何等眾多!我若數點,比海沙更多。我睡醒的時候,仍和你同在。」

當我們自我懷疑的時候,提醒自己:我是上帝所造的,我的生命在祂慈愛的手中。我一直在祂的心裡,祂一直與我同在!

上帝知道你在經歷什麼,祂知道你的擔心和憂慮而且祂關心你。因為祂創造了你,把你握在手中,祂會引導你在正確的時間做最適合你的工作——就像祂在我生命中所做的一樣。

 

你會懷疑上帝…..這是可以的。

 

在那段不確定的日子裡,我寫了一本日記,其中有一篇是這樣寫的:「對於不認識主的父母,我是不是成了他們的絆腳石?爸爸認為我把畢業後的幾年都浪費在了非盈利機構里……我不想成為任何人的負擔,但我覺得我現在就是一個負擔。我非但不能用我掙來的錢孝敬我的父母,反而仍然在用他們的錢。」

那時,我想知道上帝在馬太福音6章33節中所應許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是不是真的。雖然我覺得我履行了自己的承諾,但上帝似乎並沒有遵守祂的諾言,給我「這些東西」。

我真的能相信上帝的話嗎?甚至上帝值得追隨嗎?當時,我們的靈命日糧事工製作了一本名為《為什麼基督徒會懷疑(Why Christians Doubt)》的小冊子,給了我很多鼓勵。它使我確信,我可以誠實地把我的疑惑帶到上帝面前,祂願意幫助我們信靠祂。

先知哈巴谷的一生印證了這一真理。在哈巴谷覺得上帝的屬性與祂的行為不一致時,他向上帝哀告(哈巴谷書1章1節),上帝並沒有拒絕他。相反,上帝耐心地向他解釋祂的計劃,因此,在書的結尾,哈巴谷可以自信地宣稱,「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上帝喜樂」(3章17-19節)。

當我在疑惑中與上帝摔跤的時候,祂也通過禱告和讀經帶我進入更深層次的信心和與祂的關係。我學會了從祂不變的屬性中觀察環境,而不是讓變化的環境來決定我對上帝屬性的判斷。

後來,我在日記中寫道:「『靠信心而不是靠眼見生活』要求我們放棄可預見性所帶來的舒適和把握,放棄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做成某事的選項。」當我們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時,它意味著完全的信靠和完全的順服。」

上帝邀請我們去信靠祂,意味著要把我們的全部擔子都交給祂。上帝是完全可靠的。

當你在製作你的簡歷、為面試做準備和參加面試時,把你全部的壓力都放在上帝的肩上!這會使你不那麼緊張,讓你不再認為是否能得到那份工作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你會感覺自己猶如在坐過山車…..但上帝與你同在。

 

求職的過程將是一個加深我們信仰的旅程,但它也是一個情緒的過山車。有些時候,你會充滿信心和希望;但有些日子,你會充滿懷疑和絕望。我還記得,當我接到工作面試的通知時,腦子裡充滿了各種期待的可能性,而當一切歸於平靜的時候,我卻感到徹底的絕望。但在這一切的事上,上帝與你同在。

也許你擔心你的積蓄會被用完,或者你的錢不夠讓你在找到工作之前度過難關。我們中大部分人希望上帝給我們多過我們每天所需的。但我們慈愛的父親低聲說:相信我。

就像祂用烏鴉和寡婦供養以利亞一樣(列王紀上17章1-9節),對祂來說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依靠祂的愛和大能,祂會供應我們的日常需要。

經過9個月的求職,我最終找到了一份營銷主管的工作。說實話,這份工作並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預想的職業發展方向。但我接受了,因為我遵循基督徒作家伊麗莎白·埃略特(Elizabeth Elliot)的建議,「做接下該做的事情」,對我來說,那就是謀生。

但是上帝從不犯錯,祂的計劃是完美的。事後,我意識到這對我來說是完美的工作,因為我學到了重要的技能:如電子郵件禮儀,以及如何在大型組織中與各部門合作,達成最終的目標,進而裝備了我真正的夢想——即我的目前工作,在靈命日糧事工中擔任主編。

所以,如果你正在這個時節找工作,我要鼓勵你:親近上帝並多讀祂的話語,祂會帶領你度過難關。在這段旅程的最後,你不僅會找到一份工作,還會與祂建立更深的親密關係!相信祂!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即使我求了石頭……

作者:寄居的奔跑小羊     有聲播讀:木木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馬太福音7章11節

找工作和婚戀都是人生大事。當我還不認識上帝,連聖經都還沒讀完第一卷書的時候,我經歷了祂在兩件事上奇妙的帶領。

那一年我22歲,正值大四就業季,也是那一年,我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一個當時看來 「一見鍾情」、「無法高攀」的男人。

他有著一個性格強勢的母親和一個沉默寡言、不務家事的父親。這樣家庭出生的他,已經習慣去容忍和順從母親。但是和他戀愛後,連帶著我也必須服從他母親對我的要求。他母親不喜歡我黑長直的髮型,我就得做短捲髮髮型;不喜歡我「土氣」的打扮,我每次買衣服前都要先發圖片詢問她的意見。

他對母親的做法從不表態。他認為父親軟弱無能,母親為這個家付出了全部。他愛他的母親,哪怕我覺得不舒服,他也不說什麼。

為了迎合他的母親,賺得他多一點的愛,我的生活、思想、價值觀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而是以他們為中心。我為他們改變了大大小小很多事,因此當他們試圖「插足」我的職業規劃時,我也同樣順從。

他們要我找一份看起來體面的工作,我就開始熬夜複習到凌晨,買書籍、報課程,只為儘快找到一份「配得上」他的體面工作。即便如此,我還是無法令他們滿意。他們也常常拿我和他的前女友、相親對象比。我自認已經儘力了,但我好像永遠做不好,永遠無法得到他們一家的認可和喜愛。

時間一晃,終於到了我人生的重要關口——如果我順利考上那個崗位,他的母親就極有可能因為我有了一份他們滿意的工作,而同意我們訂婚。

當時的我,一心想要得到那個崗位,然後和他結婚。於是我真誠、迫切地跪下來求祂給我那份工作,求祂賜我與他的婚姻。

之後發生的事情,真的很難用語言敘述。那是祂大能的作為,對我生命的反轉。是我一生都會銘記,無法忘懷的經歷。

我會告訴你結果:我得到了那份工作,但不是在他期望我所在的那個地點,而是在異地。而他以異地工作太遠、不便為由,與我分手。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他也只是想找一個能順應他母親的女友。原來,他並不愛我。

但是因為這兩件重要的事,我經歷了上帝的慈愛。上帝垂聽了我的祈求,應允了禱告中的第二件事——給了我工作。雖然最後的結果和我當初所求的不一樣,但是卻是更美好的。

我們也許會有求錯東西的時候,但是天父從不會給錯東西。「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馬太福音7章9-10節)天父深知我們的需要,因此即使我求了石頭,祂也會給我餅,甚至給我麵包、牛奶、餅乾、饅頭;我求了蛇,祂也會給我龍蝦、鮑魚、各種海鮮貝類,還有魚。

時至今日,回想起這段封塵的往事,無限感慨,心中充滿感恩。我親身經歷嘗過主恩的滋味,現在也告訴你:祂給你的一定是超過你的所求所想,並且是最適合你的、最好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