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抉擇

尋求更佳的出路

ODB_030412
馬克斯知道他即將面臨一項重大的改變。他上班的公司正面臨減產的危機。獲利縮水了,高層主管們也正在尋找減少開支的方法。馬克斯知道公司正在重整,他的職位將被撤換。但因為他在公司服務年資已久,所以他們將要調他去擔任另一項職務,是他並不感興趣的工作。

馬克斯利用這個機會評估了一下他有哪些選擇及未來。他聽說另一家公司有工作機會,而且那項工作和他的興趣以及所受過的訓練相符合;離家也不遠;於是他去面試,錄取後,他去了這家公司。假如你和馬克斯一樣有機會選擇職業或工作地點,你該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了。大部份的人並沒有這種機會。

當你面臨工作的抉擇時,小心不要落入錯誤的觀念中,認為所謂「全職事奉」才是最高級的工作。做一個牧師、宣教士或在福音機構中工作,在上帝眼中並不會比一些「世俗」的工作,像賣衣服、設計電腦程式或開卡車更神聖。所有滿足人合理需求的工作都是榮耀上帝的。當我們盡全力發揮上帝所賜給我們的才能時,我們就大大的討祂歡喜了。

假如你正面臨不知該留在現職,或者考慮開拓另一個生涯,或是換另一個工作的抉擇,你會如何選擇呢?這通常很不容易,但是你可以將焦慮降到最低。由RBC Ministries所出版《如何明白上帝的旨意?》(How can I know what God wants me to do?)的小冊子,提供了五個步驟,能幫助你明白上帝的旨意。這些步驟的每一個開頭字母正好組成了G-U-I-D-E(引導)一字。
1.尋求上帝(Go to the Lord)。假如你希望上帝能幫助你的話,你必須先和祂建立正確的關係。你必須信靠祂、順服祂並且禱告。
2.明白祂的原則(Understand His principles)。有那些聖經的原則適用於你的抉擇?
3.詳究你的選擇(Investigate your options)。你有那些選擇?它們具有那些優、缺點?這些抉擇會帶來什麼結果?你的興趣、才能和弱點,要如何與工作機會相配合?你要如何發揮最大的效率為主作工?
4.和他人討論(Discuss it with others)。和不同專業的人以及信任的朋友談一談。
5.善用你的自由(Express your freedom)。如果你倚靠上帝,並且做了各樣的分析,那就憑著信心前進吧!當你藉著讓上帝參與整個過程來榮耀祂時,主也會榮耀你。

本文摘自探索叢書《樂在工作中-基督徒如何看待職業》一書內容。

播種現在,收穫未來

作者:Uchenna Uzoma Obani,奈及利亞

生活中的每一天,我們都面臨著各樣的選擇與決定。吃什麼?穿什麼?去哪裡?聽什麼音樂?等等。這個單子還可以不停地列下去。我們在生活中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生命狀態。我們過去做的一些決定塑造了我們的現在,而我們今天做出的選擇將決定我們的未來。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知道,上帝在創造我們的時候賜給了我們自由意志。祂將『選擇』這份禮物送給了我們,使我們成為自由的道德主體。

儘管擁有這項特權,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每一個決定都會產生一個結果。比如說,我們不能在選擇玩樂不學習的同時還期待在考試中有好的表現。無論我們今天做出什麼樣的決定,都會產生相對應的結果。加拉太書6章7-8節說:“不要自欺,上帝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

因此,我懇請大家採取以下行動:做決定前先停一下,花時間好好研究一下要決定的事情;謹慎衡量做出某個決定可能會帶來的結果;行動前在禱告中把我們的家人、朋友和所愛的人考慮進來。

儘管我們不會總是清楚地知道什麼對我們是最好的,但在聖靈的幫助下,讓我們以耶穌為標杆,做決定前,問一下:“若耶穌處在我的境況,祂會怎麼做?”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你吃飯了嗎?” ——耶穌的“靈食”

作者:王志希

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
——約翰福音4章34節

初來中國的外國人或許會納悶,中國人遇見親朋好友時的問候語,為何總與食物有關——“你吃飯了嗎?”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Max Webber)在1915年出版的漢學著作《儒教與道教》中早已指出這一點:“實際上,同英語中的客套話‘How do you do?’(您好!)相對應的中國人當作問候形式的客套話是:‘你吃飯了嗎?’”(《儒教與道教》,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262頁)

沒錯,中國人很重視食物。《漢書》所說的“民以食為天”,反映了根深蒂固的“食文化”。不過,對於食物的重視,並非中國人的專利——或許,天下萬族萬民莫不重視之。畢竟,人類要存活於世,食物無一日可缺。藉著“食物的隱喻”,耶穌在撒馬利亞教導祂的門徒,除了養活身體的食物,世上還有一種“靈食”, 同樣不可或缺:“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約翰福音4章34節)。

不過,什麼是“差我來者的旨意”和“祂的工”呢?使徒保羅說:“‘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提摩太前書1章15節) 原來,“拯救罪人”,便是差耶穌來的天父的旨意,也是祂派給耶穌的工作。在教導門徒之前,耶穌與撒馬利亞婦人對談,講論救世主已經來到的好消息;這一番對 談,就是耶穌所“吃”的“靈食”——拯救這一位“有五個丈夫”的婦人,便是耶穌遵行差祂來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的絕佳範例(約翰福音4章1-26節)。

我們日日吃飯,方可養活身體;同樣,藉著所言(saying)、所行(doing)與所活(being),我們日日宣告“基督耶穌拯救罪人”的大好消息,方可養活心靈。跟隨耶穌的你和我,便可常以這一個“食物的隱喻”,省察自己的心靈:今天,“你吃飯了嗎”?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