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改變

三個方法教你應對生活的變動(有聲中文)

作者:Dominic Tham,馬來西亞

翻譯:曉晴,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在堪培拉學習的三年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我在那裡的生活幾乎完美:住在不錯的街區,每個月我都請朋友到家裡吃兩三次晚餐;有一份體面的初級系統分析員的工作,薪水也很高;所在的教會人人都以真心互相服侍,並渴望去到其他福音未及之地。生活似乎美好地有點不真實。

後來,因為學生簽證快到期,我必須回到自己的祖國馬來西亞。我嘗試申請繼續留在澳大利亞,但兩次都被拒簽。傷心欲絕的我不情願地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回家」之路。

回到馬來西亞後,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找不到工作,也和朋友失去了聯繫。我也很難重新適應和家人住在一起的生活,因為我既失去了獨立性,也無法自由地請別人來家裡吃飯了。我倍感孤獨。

經過幾個月的尋求和禱告後,我找到了一份工作,也加入了一間教會,在那裡我(有點兒)找到了家的感覺,但我仍然懷念在堪培拉時的那種合一和歸屬感。

某次周末當我和團契小組去怡保(馬來西亞的一個州)度假時,轉折點來了。一路上我們都在聊天打趣,這讓我想起了過去和澳大利亞朋友在堪培拉的公路旅行,一種團體感油然而生。

慢慢地,這間教會成了我的家,現在我已經在這裡服事了一年。在我服事的這段時間裡,上帝為我開啟了許多機會,認識新的人,並且與和我有相似境遇的人並肩前行——我們都掙扎在生活的轉變和歸屬感的問題中。

如果你也剛從海外歸來,或正在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團契,下面是我學到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1.倚靠上帝的帶領

當時我極度想繼續留在堪培拉。我深愛著那裡的朋友和我所屬的團契,所以在這些被奪去時我感到一部分的自己好像死去了。我禁食禱告,希望上帝會回應我讓我留在堪培拉。但在我失望的時候一個朋友提醒我,上帝的意念和道路都高過我們的(以賽亞書55章9節)。

這句經文使我充滿了新的希望。因此我下定決心要在馬來西亞開啟一段精彩紛呈的新旅程,倚靠上帝並在所經歷的每一段時節中向祂學習。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發現若是沒有我父親和朋友們的幫助,我根本無法獲得現在的工作。這份工作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工作地點離我所在的教會只有一站的地鐵距離,這就意味著我從教會回家時不用擔心交通問題了。

我曾以為依靠自己可以做成任何事,而不必依賴他人。但上帝卻說,永遠不要輕看祂會如何利用他人來幫助我,而我也渴望看到上帝在未來給我的預備。祂是位畫家,我的生活就是祂的畫布。

 

2.和原來的團契保持聯繫

剛開始,我以為搬回馬來西亞就意味著與澳大利亞的朋友斷了聯繫,但多虧了科技發展,儘管有時差,我仍能與他們保持聯繫。有時我會登陸Zoom和他們一起學習聖經,或者和我以前的生命小組的成員閑聊。總的來說,不管是分享主內的表情包,還是探討自己在學習的聖經章節以及如何將它運用到生活中,都可以通過互發信息來實現。

我認識這些人已經很長時間了,所以很高興仍然能夠與他們保持聯繫,並向他們尋求建議和指導。

有一次,我向他們抱怨道,沒有人像他們一樣愛我、關心我,我常常覺得自己付出的愛和關心沒有得到回報。我的朋友就友善地讓我去讀幾節經文,比如馬太福音22章37-39節,並提醒我因著上帝的愛我也能夠愛別人。

 

3.建立並發展新團契

與老朋友保持連結固然重要,但接觸新團契中的朋友也必不可少,你還要刻意向上帝禱告有可以對你講真話並鼓勵你跟隨上帝的人能走進你的生活。

在教會裡找到你想與之建立關係的人——可能是和你一起服侍的同工,新團契小組的組員,或者是你注意到的在過去幾周一直獨自坐著的人。第一次打招呼可能會有點尷尬,但你可以禮拜結束後邀請對方與你和你的朋友共進午餐,對此,其一定會很感激。

上帝創造我們就是讓我們去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的(創世記2章18節),所以走出舒適區向教會裡的人問好,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吧!

建立人際關係和煮泡麵不同,這需要時間——要花時間去認識新朋友並一起參加一些活動。就我自己而言,我在教會中組織了幾次桌面遊戲和披薩之夜的活動,真的是有趣又能讓大家認識彼此的夜晚。

重回馬來西亞和找到一個新的團契對我來說並不容易,但卻是值得經歷的。雖然現在的生活和我曾經在腦海中的規劃有一點不同,但我開始意識到其實在送我回家的時候,上帝就知道祂在做什麼。也許是因為在堪培拉的生活太過於安逸,回到馬來西亞我反而有機會去學習信靠上帝,看到祂在我生命中的信實——不論祂把我放在哪裡。

現在,我偶爾仍然發現自己在努力適應馬來西亞的生活,但我相信上帝正在我的內心和周圍做工。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剛剛回國,如果你也正在思念著在海外的朋友,或對自己能否適應家鄉的生活感到迷茫,我的建議是不要著急,利用這段時間持續信靠上帝,相信祂在前方帶領著你的每一步。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章6-7節)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妙的創造

你的生命有沒有被耶穌改變?(有聲中文)

作者:Evelyn-Faith Ogungbemi,奈及利亞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有人說,墜入愛河可以改變一個人。有人則說教育、新工作、新車或新房子可以改變一個人。我曾經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像我想像中那樣聰明和才華橫溢的人。因此,我投身於各種活動和學習中,期待更好的成績和整體成就好使我滿足。然而,最終我的努力仍然是徒勞的。儘管我實現了大多數的目標,但它們仍然沒有帶給我任何真正的滿足感和安慰。

於是,我意識到,我一直在尋找的改變和隨之而來的滿足感並不是我自己可以實現的。

這是因為我們所有人被造都是要去尋求上帝並從祂那裡獲得滿足。當祂進入我們的生命時,祂會改變我們並帶給我們滿足感和使命感。因此而來的轉變是顯而易見的。上帝一直在我們周圍放置祂的恩典。祂會徹底改變我們。就像祂對掃羅所做的一樣——掃羅曾在上帝遇見他之前強烈反對並迫害教會,但上帝從內而外深刻而永久地改變了他(使徒行傳9章),今天上帝對我們所做的也是一樣。

從使徒行傳和保羅的書信中,我逐漸了解到一個被改變的生命是怎樣的。我注意到這種改變如何開始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變成現實。當我更多了解該將生活重心安置何處時,基督教會我,真正的價值是與祂的關係而不是一時的自我實現而帶來的快感。上帝將我從死在罪孽和不義的慾望,從對祂的無知,以及無望中帶了出來,並賜給我在祂裡面的新生命。我經歷這種轉變的方式有以下三種。

 

生命的轉變意味著放棄我們從前的道路

「並且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基督耶穌里有信心和愛心。」(提摩太前書1章14節)。

當我剛信主時,我新的信仰和經歷到的恩典挑戰著我完全放棄我以前的生活方式,並相信上帝在掌管,祂的聖靈正在我心中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立比書2章13節)。要放棄一些東西絕對不容易,尤其是那些我一直認為定義著我的特徵。

我認為自己非常認真和有條理——這種類型的人確切地知道在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並把他們的整個未來都計劃好。因此,對我來說,要放棄自己制定的計劃太難了。但是我最終意識到,一開始讓我經歷上帝的不是我的計劃,而是上帝的恩典、憐憫和無條件的愛。正是這個盼望讓我對上帝產生了真誠的愛和信任,幫助我充分降服並讓祂來重新安排我的生活。

 

生命的轉變意味著每一天的信靠

「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做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章1-2節)。

我一直以為生活是膚淺的,過完地球上的一生就是終點。因此,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當下,而不考慮任何長久的後果。然而,在我悔改歸主之後,我對生命有了新的永恆認識。當我將過去和永恆的未來連在一起看時,我對今生事物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以永恆的眼光看事物挑戰我每天把自己獻上當做活祭——將自己的一切獻給主,過祂喜悅的生活,並專註於屬上帝的價值觀。我每天都需要上帝的幫助,使我能勤於做善工,持續地學習《聖經》,堅持不懈地祈禱,並懇切祈求。隨之而來的便是新的熱情與渴望,激勵我通過在我裡面的聖靈與上帝團契。當聖靈在我裡面結果子時,從上帝而來的仁愛、喜樂、和平就充滿我的心,並促使我改變。

(加拉太書5章22-23節)

 

生命的轉變意味著服侍他人

「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上帝奧秘事的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哥林多前書4章1-2節)。

我漸漸明白,作為基督的信徒,我應該利用我所擁有的一切——時間、金錢、資源、才能和屬靈恩賜——來服侍救贖我、為我舍己的主(加拉太書2 章20節)。我需要將上帝賦予的資源用於服侍他人,而不是為了自私的追求。

在我所在的教會中,我繼續尋找機會,盡我所能地帶領大家敬拜上帝,或在教會幫忙或做任何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服侍時,上帝使我漸漸擁有一顆喜樂的心,一個感恩的態度,和一張快樂的面龐,並提醒我:即使我現在所參與的服侍,它也是祂永恆使命的一部分。我需要在這項對基督教會的服事上忠心,也要與外面的人分享這徹底改變了我一生的好消息,因為這是祂呼召我們每一個人都參與的服侍。

上帝呼召我們每個人進入新的生活,讓我們的人生在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發生改變。

通過擁抱這種改變,我們能夠過上有使命的生活,並逐漸擁有基督的形像,因為基督引導著我們人生的每一步。在作為信徒的旅途中,重要的是要牢記我們是以怎樣的方式經歷了這種轉變,因為這有助於我們對所得到的感恩,並對未來充滿盼望。

跟以前不一樣的是,現在,當我對自己的人生計劃感到不知所措、不確定我是否能夠實現這些計劃時,我可以期待上帝為我所定的目的,準備好領受祂所應許的產業。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10YearChallenge升級版:上帝如何改變了你的生命?

作者:Aryanto Wijaya,印度尼西亞

翻譯:奇奇,中國

如果你最近有關注社交媒體,一定看到了#10YearChallenge這個很火的標籤。標籤下面是你朋友10年前和現在的對比照。 Facebook和Instagram上滿屏都是這樣的信息。

雖然看到過去10年來我和朋友們外表上的變化真的很有趣,但這個流行活動也讓我思考了這些年來我生活中發生的其他變化。

其實我從前一周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當時我的一個教會領袖要求我們思考信主以來我們生活中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聽到這個問題,所有人都不做聲了。我們微笑地看著彼此。直到教會領袖逐一叫到我們,我們才開始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的回答各不相同。我的大多數朋友們都認為他們變得更有耐心,更有活力,或者更懂得感恩了。當輪到我回答時,我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發現我在過去10年里的變化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2009年時,我對未來充滿了恐懼,但在2019,我意識到我大多數的恐懼都是毫無根據的——生活並不像我想像的那樣可怕。

在我經歷的所有這些過渡和轉變中——離開家去上大學,搬到不同的城市工作,處理大大小小的家庭矛盾——每一步上帝都與我同在。雖然我的人生旅程遠未結束,但我所經歷的每一次風浪都在提醒我上帝是良善和信實的。

如果我必須回答「上帝如何改變了我的生命?」這個問題,更具體地,我會說祂改變了我對生活的看法,讓我學會了珍惜每一天的生活。過去10年的經歷告訴我,生活永遠不會一帆風順,困難很容易讓我們變得懼怕和消沉。然而,我可以把它們全部都交給上帝。祂或許不會改變我的處境,但祂一定會利用這個處境把我塑造成祂希望我成為的人,而這才是真正重要的改變。

三年前,我經歷了一個巨大的轉變。大學畢業後,我搬到了另一個城市工作,但我對自己的未來十分悲觀。因為無法在工作中找到滿足感,我認定自己選錯了職業。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遠離家人和好朋友,我也感到很孤獨。我感到面前的困難如此之大,覺得自己真的沒有辦法戰勝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看到其實我並不孤單,因為上帝與我同在。這樣的認識改變了我對生活和工作的看法。

我意識到我的生活就像是從海岸到山頂的旅程。當我在岸邊時,大海滿是巨浪。暴風雨來臨的時候,海浪越發澎湃,讓我心生恐懼。但如果我選擇繼續前行並專註於登頂,我對大海的看法就會發生改變。雖然一路上我可能會經過滿是鵝卵石的崎嶇路面,但是當我最終登上山頂向下看時,海浪似乎變得不像之前那樣可怕了。我只看到了寬闊無垠的藍色大海和平靜的海面,這使我的心平安。

當困難來臨時,我們要麼選擇留在海岸邊被巨浪打濕,要麼選擇定睛山頂一路前行,直到我們到達安全的高地。

我並不是在說我們應該逃避困難,而是說要改變我們看問題的角度,讓自己更有智慧地應對。我們可以選擇以上帝的視角來看待問題——因為知道上帝與我們同在並將幫助我們克服困難,我們就可以不再陷在焦慮中,而是滿有平安。

我很喜歡申命記32章11-12節,它讓我們清楚地了解到上帝是如何引導我們的:

「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這樣,耶和華獨自引導他……」

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引導可以比作一隻老鷹故意攪動雛鷹的巢來喚醒它們,但老鷹一直在看顧和保護雛鷹,直到它們足夠強壯可以獨自飛行為止。

親愛的朋友們,不管我們在未來的10年或20年內會經歷什麼,上帝永遠都不會離開也不會拋棄我們。如果你也參加了#10YearChallenge的挑戰,不要僅僅記錄你外表的變化,也花一些時間來思考上帝如何帶你度過了生命中的起起伏伏吧,並記住在你接下來的人生中祂也會繼續如此帶領你。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旅程

聖誕系列| 信仰耶穌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有聲中文)

作者:Paul Wong,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語音播讀:LOMO,中國

Paul是新加坡管理大學(SMUCF)基督教團契的校園牧師。他曾在倫敦金融城(the City of London)擔任公司法律師,後在倫敦的St. Helen \’s Bishopsgate教會擔任事工培訓生,在那裡接受了兩年的全日制事工培訓。空閑時間裡,Paul喜歡攝影、閱讀通俗歷史、以及陪伴他的家人。目前他正在考慮加強身體鍛煉。

 

耶穌並不會「讓生活變得更好」

「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做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做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立比書3章8節)

大約公元60年,這段話的作者在一間寒冷、孤獨的牢房裡寫下了這些話。那時,他正被羅馬衛兵全天候監視。並且,就在他寫這封信的時候,因為嫉妒他對亞洲和馬其頓教會的影響力,他的敵人們正在誣陷他的聲譽和名譽。事實上,他所建立的那些教會,包括他寫這些話所要給的對象腓立比教會,都正面臨著迫害和背教的危機。簡而言之,在生命最後的十幾年中,他為之一生奮鬥和取得的成就大都受到攻擊,並面臨被摧毀的危險。

那麼,對大數的保羅來說,信仰耶穌給他帶來了什麼改變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真的帶來了很大的改變。然而卻不是一般意義上好的改變。

當保羅寫到他經歷了失去一切的痛苦時,他說的是實話。他失去了地位、安全感——一切都沒有了。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生命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一心一意地宣告,人因信耶穌而得救。

因此,對我們來說,最關鍵且懸而未決的問題是:與他失去的一切相比,他為何認定「得著基督」是「至寶」呢?為什麼即使當他在監獄裡受折磨,他還依然把自己以前舒適的生活描述為「糞土」?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想保羅會說,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深信上帝對他的愛,以及他看到這種愛最終以耶穌的到來而顯現出來。對保羅來說,他知道的這些可以改變整個世界。因著現在是聖誕季,所以我會試著從聖誕節的角度來解釋。

 

聖誕節——饒恕與關係

當第一個聖誕節,耶穌出生在猶太的伯利恆(今天的約旦河西岸)時,祂是帶著使命而來的。關於祂神跡般降生的一系列事件證實了這一點。一位見證了祂生命的人告訴我們,祂被稱為耶穌(意思是「上帝拯救」)「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里救出來。」(馬太福音1章21節)。這意味著祂在地上的唯一使命就是拯救人們免受因拒絕上帝而應得的懲罰。

我不知道你對此有什麼看法。也許創造者的概念對你來說非常陌生,以至於你認為都是無稽之談。也許你認為你是一個內心善良的人——所以這種懲罰「罪」的想法是荒謬的。

但大數的保羅會直視著你,要你誠實地面對自己:你真的「善良」嗎?由誰來判斷呢?保羅會對我們說,幾乎按著任何一個人的標準,他都是一個好人——就他對猶太律法的理解來看是無可指責的(腓立比書3章4-6節)——但在聖潔公義的上帝眼中,他卻是完全失敗的。

原因如下:上帝看待「罪」絕非僅僅是你我每天都做錯的壞事。祂所說的嚴厲多了。祂說我們都活在黑暗中,是悖逆之子。人類生活在祂創造的世界裡(甚至在污染祂創造的世界),使用著祂賜予的萬物,呼吸著祂給我們的空氣,然而卻絲毫沒有感謝祂或尊榮祂。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因為如果上帝是聖潔、公正、善良的,我卻視祂為無名小輩,那麼這種行為就當受罰——問問我們的父母就知道了。

但是,因著上帝對祂創造物深深的愛以及對與祂的子民建立關係的渴望,祂通過差遣耶穌親自給予了我們解藥。上帝提供了赦免並給了我們一條出路以逃避無人可倖免的審判。那就是耶穌死在羅馬的十字架上,代替我們承受我們因著無視上帝而應受的懲罰。耶穌的犧牲確保了我們可以被饒恕。祂代替我們而被定罪,好叫我們得赦免。正如我的老牧師所說,聖誕節是為了復活節而準備的。

相信耶穌的犧牲意味著現在上帝看待我們如同看待耶穌一般。聖經將基督徒描述為「與基督一同藏在(上帝裡面)」。不可思議的是,上帝不再看見我們的罪,而是看見祂兒子完全的公義。最重要的是,悔改(從悖逆中轉回)和信心(信靠耶穌)使我們與上帝建立關係。作為基督徒,我可以聆聽祂的話語——聖經,並對祂說話,因著信靠耶穌,我知道祂能聽到我的禱告。

這就是改變一切的認知。

因為大數的保羅是一個基督徒,所以他知道自己不需要再害怕上帝的審判。他確信基督在十字架上為他贏得了饒恕。因此,即使他坐在骯髒的牢房裡,他也禁不住為收到這份免費的禮物而高興。也許他會被判處死刑,但他知道,他最終已經和上帝和好了。

相信耶穌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祂為我們拒絕上帝的罪帶來了饒恕,而且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與上帝建立了永恆的關係。這就是一切。

 

第二個聖誕節——不同的時間框架

然而對保羅來說,這所有的一切遠不止這些(儘管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得到許多珍貴的財富了)。其餘的都與時間框架有關。

耶穌在死前曾應許祂會再回來。如果你願意相信,其實有兩個聖誕節。第二個聖誕還沒有到來。

耶穌應許當祂再回來的時候,祂要審判這個世界。並且祂應許給那些相信祂的人永生——但並非在這個破碎的世界上。而是在一個完美的,沒有罪和痛苦的天國——在那裡,此生的痛苦僅是一個遙遠而模糊的記憶而已。

總結來說。做一個基督徒並不能讓你現在的生活更好。事實上,它在各個方面都會讓你的生活更加艱難(問問保羅就知道了!)但是做一個基督徒會徹底改變你的時間框架。它將「生命」的概念延伸,遠遠超過我們在地球上短暫的70-90年,而是直到永恆。

耶穌應許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與祂的令人心靈滿足的長久關係。這是與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之間的關係,這個關係從現在開始,一直延續到我們死後。這意味著基督徒是一群能夠在永恆中永遠滿足的人。這個認知讓一切變得大不同。

這也是我的個人經驗。在當今這個世界上做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並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我懷疑古往今來沒有任何一個基督徒的生活輕鬆過)。與罪的爭戰讓我常常要屈膝禱告在上帝面前。

作為一名校園牧師,我的工作通常很忙,而且有時會很有壓力和令人沮喪。與此同時,我的一些非基督徒家人們仍然認為我的工作毫無意義。似乎在我生活的每一處都有挑戰和挫折。有時我真的在想,如果我繼續當一名公司法律師,生活會不會更加穩定和舒適。事實上,從世界的角度來說,我可以毫不懷疑的說一定會!

但是每當我想到那榮耀的真理——我已經被饒恕,並與我的救主一起走向一個更美、更光明、且永恆的未來時,我就不再動搖了。如果聖經是真的(我鼓勵你去檢驗它的真實性),那麼可以說,在一個基督徒生命中時不時遇到的困難只不過是上帝永恆時間軸上的一個小插曲而已。

保羅的話非常安慰人心:「我想,現在的苦楚(如果你所經歷的真的是苦楚的話)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馬書8章18節,引文括弧內文字屬本文作者穿插)

那麼,相信耶穌給大數的保羅帶來了哪些改變呢?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可以回答:超多的改變。而且是最好的改變。當保羅寫到以認識耶穌為至寶,他是真心實意的。他得到了饒恕,與上帝的關係得到了保障,並且有了對永恆幸福的期盼。這一切都是因著信仰耶穌。

我想問一下:在這個聖誕節你願意相信耶穌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祂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