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智慧的言語

智慧的言语,第三十六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Joya

第36日 閱讀經文:箴言24章23-34节

 

【箴24:23】以下也是智慧人的箴言:審判時看人情面是不好的。

【箴24:24】對惡人說「你是義人」的,這人萬民必咒詛,列邦必憎惡。

【箴24:25】責備惡人的,必得喜悅,美好的福也必臨到他。

【箴24:26】應對正直的,猶如與人親嘴。

【箴24:27】你要在外頭預備工料,在田間辦理整齊,然後建造房屋。

【箴24:28】不可無故作見證陷害鄰舍,也不可用嘴欺騙人。

【箴24:29】不可說:「人怎樣待我,我也怎樣待他,我必照他所行的報復他。」

【箴24:30】我經過懶惰人的田地、無知人的葡萄園,

【箴24:31】荊棘長滿了地皮,刺草遮蓋了田面,石牆也坍塌了。

【箴24:32】我看見就留心思想,我看著就領了訓誨。

【箴24:33】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著手躺卧片時,

【箴24:34】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你的缺乏,彷彿拿兵器的人來到。

 

在我們回到所羅門王的箴言前,先來看看24章中的另外五則智慧語錄(23-34節)。它們有可能是取自於古埃及的智慧經典之作,然而學者們對於此說並不確定。貫穿這些智慧之言的中心思想,就是一個井然有序的社會能夠提升公義及信實。這些都是上帝的屬性,並反映在祂所創造的萬物中,智慧能確保秩序並取代混亂(8章30節)。

井然有序的社會具有如下的特質:

有罪的就被定罪,因為審判中並無偏袒(23-25節)。
說話誠實,猶如對他人的祝福及仁慈(26節)。
不可作假見證,也不可欺騙他人(28節)。

我們生活在一個容忍「善意謊言」的社會,所謂的善意謊言就是一些無傷大雅、善意卻不真實的小謊言,為了保留顏面或避免尷尬的局面。然而所有的謊言都是不對的,是無法面對及反映真相的。心理學家彼得森(JordanB.Peterson)在他的《生活的12條守則:混亂的解藥》(12 Rules to Life:An Antidote toChaos)一書中,闡述善意的謊言是:「當人們試圖影響及操控他人時所使用的語言!我們當力求誠信與真實。說謊和欺瞞的語言是來自撒但的心意,我們當避之唯恐不及。

24章30-34節和6章6-11節相當類似,兩者都對懶惰有相同的觀察體驗。以勤勞的螞蟻作為懶人的對比。在24章30-34節里,懶惰的人任其葡萄園及石牆荒蕪坍塌(31節),因為他只顧休息及睡覺;在現實中,他的生活毫不踏實,懶惰只會帶來貧困。神學家約翰·加爾文曾指出人類的三大弊端,甚至連牧者也無從豁免,就是「怠惰、貪得無厭和渴望權力」。怠惰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定要以有意義、有生產力的工作來抗拒它,就像螞蟻為了社群的需要而有所貢獻。

參約翰·加爾文所著的Bible Commentaries On The Catholic Epistles(Germany: Jazzybee Verlag,2012.92)。

靈程反思

1、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你會忍不住說出善意的謊言?有沒有什麼可行的方法能夠讓你避免這樣的誘惑?

2、24章33-34節里的警示,如何體現在現今的生活當中?我們如何在適度休息和對抗怠惰之間取得平衡?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天路系列-箴言》第三十五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小七

第34日 閱讀經文:22章17節-24章22節

 

哲學家兼無神論者羅素(Bertrand Russell)曾說到大多數的人寧願死亡也不肯思考,許多人的確是這樣!

今天讓我們來看看這三十則智慧語錄的其中四則,從22章17-21節的引言開始,其中的教導包含:仔細聆聽、將它們謹記在心,也以此教導他人的口,並身體力行(22章17-18節)。

這意味著我們在生活中應該要好好留意這些訓誨,時時反省,同時思考我們該如何與人分享並把它們落實在生活中。

要做到這些則需要刻意的努力。在這語錄中的智慧不應該只是被收藏起來,而是要在生活中實踐並與人分享,用以鼓勵他人(22章17-18節),激勵彼此更加倚靠上帝而成長茁壯(22章17-19節)。而當我們願意默想沉思這些智者之言,它就會引導我們說出智慧真言(22章21節)。

第5則(22章28節):在所羅門王的時代,人們的田產往往靠堆砌石頭來標識邊界。移動了這些石塊等同偷竊財產,因他其實是消減他人資產來增加自己的產業。而這種作法會危及他人的生計,因為對農人而言,土地就是生計及保障的來源(約伯記24章2節),同時也是世代傳襲的產業。偷竊田產對以色列民來說是悖逆上帝的罪行,因為土地為上帝所有,並由祂來分配給眾人的(參申命記19章14節)。

第15則(23章17-18節):有些時候惡人看似功成名就,生活無虞,讓人又羨又妒,或引人質疑公理正義何在,就像亞薩在詩篇73篇里所說的。但是聖經提醒我們,這些惡人最終就像糠批一樣被風吹散(參詩篇1篇4節);他們所囤積的都微不足道。我們需要具備長遠的眼光,了解敬畏上帝的必得永久的保障(23章18節)。敬畏上帝而得到未來的保障,這是多麼美好啊!

第17則(23章22-25節):沒有父母,哪來兒女的生命。父母總把我們的最大利益放在心上,我們不可輕看他們的訓示和教導(23章22節)。反之,我們應該珍視並把握真理及智慧(23章23節),如此一來我們就成了有智慧又正直的人,並帶給我們的父母喜樂及歡欣(23章24節)。十誡中的第五條就教導我們要孝敬父母(出埃及記20章12節),箴言中的訓示則展現聰慧的孩子帶給父母的喜樂及祝福,以此來鼓勵我們。

第27則(24章15-16節):埋伏襲擊或掠奪義人是徒勞的,因為他們絕不容許任何的阻撓牽絆,雖然跌倒,仍必興起(24章16節)。他們深知邪惡絕不會得逞,終必因罪得禍(24章16節)。義人全心信靠上帝,明白上帝就是真理公義、孤兒寡母(23章11節)及貧困者的守護者(22章23節),因此願意起來伸張正義,保護這群屬上帝的人(14章31節)。

他們雖奪去我們的生命、資產、尊嚴、孩子、妻子。然而這些被奪之物利潤微薄:它們終將全部消逝,但上帝的城卻永存不滅。

–馬丁·路德

 

靈程反思

1、當你看到惡人生活順遂,你有什麼想法?你如何從23章17-18節里得到鼓勵?如何用合神心意的態度來回應這樣的情況?
2、24章16節中特別提到,縱使跌倒七次,義人仍將再興起。他們為什麼能夠如此地鍥而不捨?遭到磨難時,是什麼帶給你力量讓你再振作起來呢?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天路系列-箴言》第三十四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木木

第34日 閱讀經文:22章17节-24章22节

 

這部分包含三十則智慧之言,它們並非出自所羅門王之手,學者們對其來源也各持己見。因為箴言這部分和古埃及流傳有三十章的智慧之書有些雷同之處,所以有一些人認為是所羅門王改編的,但其他人則持不同的看法。

然而更重要的是,這些智慧之語仍是出自於上帝。聖經是上帝默示的話語,不論是出於誰人之手,它們都精確地表達了上帝所要說的;所以我們聆聽、學習,並把這些智慧應用在我們的生活里(22章17節)。現在讓我們先快速瀏覽這30則智慧之言,之後再針對一些智慧之言的內容進行更詳盡地探究:

1.聆聽這些智慧之言,好好用心記住,並應用在生活里,好幫助你信靠耶和華(22章17-21節)。

2.不可欺壓窮人,因耶和華是他們的保護者(22章22-23節)。

3.留意相交往來的對象,因你可能學習他們的樣式(22章24-25節)。

4.謹慎處理自己的財務(22章26-27節)。

5.不可侵佔他人的財產(22章28節)。

6.待人處事的品質決定你的發展(22章29節)。

7.留心貪吃的誘惑,它會讓你掉入陷阱(23章1-3節)。

8.不要追求財富,因錢財帶來的安全感稍縱即逝(23章4-5節)。

9.不要接受吝嗇人的邀約,這樣的宴席不會盡興(23章6-8節)。

10.不要浪費精力規勸愚昧的人,因為那就像對牛彈琴(23章9節)。

11.不可掠奪孤兒的田產,因為耶和華是他們的保護者(23章10-11節)。

12.留心聽從智慧之言,銘記在心,並應用在生活中(23章12節)。

13.適當的管教,讓子女受惠(23章13-14節)。

14.聰慧又心存公義的孩子是父親的喜悅(23章15-16節)。

15.不要嫉妒惡人的興旺,要專註於敬畏耶和華,因她會帶給你真正的盼望(23章17-18節)。

16.不要與整日飲酒作樂的人交往,因他們的揮霍吃喝只會帶來貧窮(23章19-21節)。

17.聽從父母的智慧與教誨,你就會成為他們的喜樂(23章22-25節)。

18.當心引誘你犯罪的淫婦,她最終只會讓你陷入網羅(23章26-28節)。

19.不可酗酒,酒精只會引起各種麻煩(23章29-35節)。

20.不要羨慕惡人,因為他們總是圖謀不軌(24章1-2節)。

21.智慧是安居樂業的關鍵所在(24章3-4節)。

22.智慧能讓人獲得真正的能力,指引正確的方向,提供良言善語,這都是邁向勝利所需的(24章5-6節)。

23.智慧非愚昧人所能及,因此在做決定時,愚昧人應保持緘默(24章7節)。

24邪惡的計謀和愚昧的籌算都是罪惡(24章8-9節)。

25.困難當前,堅持不懈,有人需要幫助,也不忘伸出援手。不可漠視人之困境,因上帝知道你內心的意念(24章10-12節)。

26.智慧帶給你真正的喜悅與盼望(24章13-14節)。

27.不可攻擊或掠奪義人,因他們受耶和華的護佑(24章15-16節)。

28.不可幸災樂禍,就算是對敵人或不義之人也不可以,因這是耶和華所憎惡的(24章17-18節)。

29.不要對惡人暫時的成功忿忿不平,因為惡人終會被懲治(24章19-20節)。

30.敬畏耶和華與所立的君王,不做悖逆他們的事(24章21-22節)。

這三十則智慧語錄看起來毫無章法可言,然而生活中的大小事不也是隨機發生的嗎?也許今天你就剛好找到一則特別適用的。希望接下來你願意花時間思想這三十則語錄,看看你能如何把它應用在生活中。

靈程反思

1、這三十則智慧語錄中,哪一些最觸動你?你會如何把它們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2、在這三十則智慧語錄里,有提及哪些關於上帝的性情和屬性?這樣的知識如何鼓勵你和影響你的生活方式?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天路系列-箴言》第三十二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木木

第32日 閱讀經文:21章

 

【箴21:1】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
【箴21:2】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為正,惟有耶和華衡量人心。
【箴21:3】行仁義公平,比獻祭更蒙耶和華悅納。
【箴21:4】惡人發達,眼高心傲,這乃是罪(「發達」原文作「燈」)。
【箴21:5】殷勤籌劃的,足致豐裕;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
【箴21:6】用詭詐之舌求財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財,乃是吹來吹去的浮雲。
【箴21:7】惡人的強暴,必將自己掃除,因他們不肯按公平行事。
【箴21:8】負罪之人的路,甚是彎曲,至於清潔的人,他所行的乃是正直。
【箴21:9】寧可住在房頂的角上,不在寬闊的房屋與爭吵的婦人同住。
【箴21:10】惡人的心,樂人受禍,他眼並不憐恤鄰舍。
【箴21:11】褻慢的人受刑罰,愚蒙的人就得智慧。智慧人受訓誨,便得知識。
【箴21:12】義人思想惡人的家,知道惡人傾倒,必至滅亡。
【箴21:13】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
【箴21:14】暗中送的禮物,挽回怒氣;懷中揣的賄賂,止息暴怒。
【箴21:15】秉公行義使義人喜樂,使作孽的人敗壞。
【箴21:16】迷離通達道路的,必住在陰魂的會中。
【箴21:17】愛宴樂的,必致窮乏;好酒,愛膏油的,必不富足。
【箴21:18】惡人作了義人的贖價,奸詐人代替正直人。
【箴21:19】寧可住在曠野,不與爭吵使氣的婦人同住。
【箴21:20】智慧人家中積蓄寶物膏油,愚昧人隨得來隨吞下。
【箴21:21】追求公義仁慈的,就尋得生命、公義和尊榮。
【箴21:22】智慧人爬上勇士的城牆,傾覆他所倚靠的堅壘。
【箴21:23】謹守口與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災難。
【箴21:24】心驕氣傲的人,名叫褻慢,他行事狂妄,都出於驕傲。
【箴21:25】懶惰人的心愿將他殺害,因為他手不肯作工。
【箴21:26】有終日貪得無厭的。義人施捨而不吝惜。
【箴21:27】惡人的祭物是可憎的,何況他存惡意來獻呢?
【箴21:28】作假見證的必滅亡,惟有聽真情而言的,其言長存。
【箴21:29】惡人臉無羞恥,正直人行事堅定。
【箴21:30】沒有人能以智慧、聰明、謀略敵擋耶和華。
【箴21:31】馬是為打仗之日預備的,得勝乃在乎耶和華。

列王紀上3-4章里詳細記載了所羅門王擁有獨特超群、從上帝而來的智慧。他的名聲如日中天:「天下列王聽見所羅門王的智慧,就都差人來聽他的智想話。」(列王紀上4章34節)所以毫不意外,所羅門王在他的箴言語錄中也談論到列王和統治者的事。

21章1節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在所羅門王的時代,君王握有絕對的生殺大權,並認為他們有能力憑自己做出決策。然而這節箴言卻是一記響鐘,提醒我們耶和華才是至高掌權者,祂統管萬有,是萬王之王。

天下諸王皆是上帝的僕人,即使那些不承認上帝的也一樣(羅馬書13章1-2節)。天下諸王都在祂的治理與管轄之下(參以賽亞書41章2-4節和45章13節所記載,關於上帝如何使用波斯王居魯士的內容)。

30-31節又響起另一記警鐘,提醒人們:沒有人能以智慧聰明、謀略敵擋耶和華」;「馬是為打仗之日預備的;得勝乃在乎耶和華。」由此可知,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撓上帝的目的。任何計劃或謀略,若是與上帝的心意相違背,就不會成功(30節);任何軍事行動,不管策略如何周詳,若不是上帝允許的,終究不會勝利(31節)。

整本箴言的關鍵章節有1章7節:「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以及21章30節:「沒有人能以智慧、聰明、謀略敵擋耶和華。」這兩節經文都陳述了同一個真理:上帝是至高無上的,是當受敬畏的。這真理應該成為我們所有的思想、行動、言語和態度的依據。我們在21章里的其他教導里也能發現這個真理:

連隱藏的動機也逃不過上帝的鑒察(2-4節)。上帝無法被欺瞞,因祂知曉人心。上帝尋求真實正直的人,並能看出人內心一切的傲慢。

財富本身並無對錯,然而千萬不可為了取得財富而犧牲誠信(6節)。不論任何事情,請記得,結果再好也不能將其手段合理化;千萬要拒絕「在所不惜」的處事方式,不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不可放棄智慧與敬虔生活之道,不然終將因罪的刑罰,而承受死亡之苦(16節)。生活中要有智慧地未雨稠繆,不要只顧眼前的日子(20節)。這句箴言把聰明人和愚昧人做了比較,前者家中食物積蓄充足,以備不時之需;而後者則耗盡所有的,毫無存糧。

當追求公義仁慈,因它們會帶來生命、公義,和尊榮(21節)。這表示要過著合神心意的生活,並帶給他人祝福。

要當心過度自負傲慢這無處不在的誘惑(24節)。拒絕訓誨,不聽規勸,並且對施勸的人無禮,這都是所謂的傲慢。

靈程反思

1.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在上帝至高主權的管轄下,這樣的認知如何影響你的日常生活?又如何影響你對未來生涯的規劃?

2.默想2-4節關於上帝知曉並鑒察一切。祂如何察驗你的心思意念和動機?而你的念頭或動機是否合乎祂的心意?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