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盼望

從NABEEL QURESHI身上學會如何面對死亡

WeChat Image_20170926091736

作者:Joanna H.,新加坡

翻譯:奇奇,中國

「看一個知道自己即將步入死亡的人拍的自拍視頻,多少會讓人覺得不大舒服。」上周,在看了Nabeel Qureshi拍的倒數第二個視頻之後我跟我媽這麼說。

在視頻中,這個曾經是穆斯林的巴基斯坦裔美國基督教護教學家談到了他生命的最後階段以及他所接受的臨終關懷。

然而,媽媽和我都為著這個只有34歲卻那麼快就逝去的生命感到震驚。在與胃癌抗爭了整整一年後,這個與著名護教事工RZIM同工的廣受歡迎的巡迴講員在9月16日去世了—— 離開了他的妻子Michelle和年僅兩歲的女兒Aya。

過去一周里,大家紛紛悼念Nabeel,我也為他的死感到非常難過並且不明白上帝為什麼在他那麼年輕的時候就把他接走,畢竟他那麼有活力、對事工充滿熱情,而他的事工也頗有成效。

我第一次聽說Nabeel是在兩年前,當時一個朋友跟我說到他寫的書《解答聖戰:還有一條更好的道路》。讀了這本書之後,我非常震驚,他竟然能把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詳情如此客觀又細緻地展現給讀者。

於是我開始更多地讀他的書和看他的視頻,他為福音不計代價的深深委身觸動了我。看到上帝為了自己的百姓(尤其是穆斯林群體)興起這樣一個有才華又能言善辯的工人我感到無比振奮。然而幾個月後,我就看到Nabeel在他的臉書主頁上發布了這則令人心碎的消息——他得了晚期胃癌,治癒希望微乎其微。

從那時候起我就開始斷斷續續地關注他的進展,雖然知道他的診斷結果,然而他的死訊仍然讓我覺得突然和不太真實。但是看看他留下了多麼豐厚的遺產,在他34年短暫的生命中他影響了多少人,這些是毋庸置疑的。我只比他小几歲,於是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自己的生命,想到有一天當我離開時將會留給這個世界怎樣的遺產呢。

Nabeel影響我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他面對死亡的態度。跟大部分人不同,他事先知道自己的死亡並且有機會為他最後的時日做準備。然而即使是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天,他仍然在上傳自拍的視頻,為耶穌做見證。只是,或許即使對於像Nabeel這樣有堅固信仰的人來說直面自己的死亡也還是有點令人無可適從。

記得在看到他倒數第二個自拍視頻時,我發現他看起來很沮喪。他似乎很難接受上帝可能不會醫治他這個事實。而這一點讓我又驚訝又得安慰。

我驚訝是因為我以為他已經百分之百接受了他將要回天家這個事實。然而這也讓我得安慰,因為他非常真實,他確實渴望得醫治。這讓我意識到即便是像他這樣信心堅固的人也會有他們的「軟弱時刻」。但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是他在視頻最後說的那句話:「但是惟願你的旨意成就,你永遠不變的旨意終會成就。不論怎樣,我都相信你,我愛你。」他的聲音里沒有絲毫的苦毒。

我相信這正是Nabeel希望所有悼念他的人對上帝做出的回應:無論結果如何都完全地信靠和愛我們的主。願Nabeel的一生和他的死激勵我們每個人都把我們餘下的日子獻給主耶穌,願我們可以像使徒保羅和Nabeel那樣,在我們走到人生盡頭的時候能夠充滿信心地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摩太後書4章7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作品為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重新美麗

當看起來沒有盼望時,我們該怎麼做?(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714124521

作者:Tay Boon Jin,新加坡
翻譯:JC,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小盒,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當我們在電影中看到大災難來臨或無辜的百姓身處險境時,我們都會屏住呼吸期待着電影的轉折點出現——救援人員及時趕到或者某個超級英雄前來營救 。這就像是黑暗中的燈塔一般給人盼望。然而當這樣的盼望停留片刻卻又消失時,留給人們的絕望也會更深刻。

最近的新聞讓我們看到以上情形離我們的現實生活並不遙遠。我們幾乎每一天都會聽說某些人正處於生命危險的處境中:一些人遭受到自然或人為災害的侵襲;另一些被恐怖分子劫持當作人質(他們只不過是在不該出現的時候出現在了錯誤的地點;還有些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國籍、信仰甚至生活方式)。這些時候我們會有跟在看電影時相似的反應,在看着新聞報道關於受害者的最新情況時,我們提心弔膽地祈禱事情會朝好的方向發展。若救援取得成功,我們會高興地歡呼。而當慘劇發生時,我們搖搖頭,痛苦地哭泣。再也沒有盼望了。仔細想一想你就會發現,這種無法確定事情是否會得好轉的情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也許你被某種疾病拖累了很久,所以你特別想知道是否有最新的藥物根治你的疾病。或者你有一個破碎和關係複雜的原生家庭,因此你迫不及待地想要結婚,盼望你的另一半能帶你脫離這一切,過上幸福的新生活。
無論我們的遭遇多麼的不同,盼望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十分重要,只是有些時候,它似乎難以捉摸。有什麼盼望是我們可以緊緊抓住的嗎? ——某個不會消失的盼望?

大約在兩千年前,這個盼望真真切切地出現在了耶路撒冷城裡(而不是在電影中)。

對門徒來說:耶穌的死意味着失去了所有的盼望

祂並沒有犯罪,卻被釘在十字架上,而當時他的門徒們都離他而去。他們不光是從耶穌死亡的現場逃離,而是離棄了和他們朝夕相處了3年的老師。他們最初追隨耶穌的動機很簡單 ——因為祂能夠行神跡。他們盼望耶穌是上帝派來拯救猶太人脫離羅馬統治者的。他們跟隨祂,看祂行神跡,聽祂講上帝國度的道。他們對耶穌所做的一切都感到驚奇不已。耶穌的確有能力使以色列復國。他們就盼望耶穌成為那個新的國王。他們甚至為將來誰做最大的官兒而爭論。對門徒們和整個以色列來說未來指日可待!

但上帝的計劃和人的計劃截然不同。祂的國不是通過戰爭而是通過耶穌基督流血犧牲而建立的。

當士兵們把耶穌帶走的時候,門徒們嚇壞了。耶穌被審問,鞭打,並背着十字架穿過城鎮,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他像一個罪犯一樣被處死,怎麼可能是君王或者救主呢?如果耶穌是上帝派來的新王,他是不會被打敗的!在門徒的眼裡,耶穌失敗了。他們原本的盼望忽然消失殆盡了。

仔細想一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將盼望寄托在某個東西或某個人身上,因此我們才能夠有信心地活在當下。也許是某個我們認為會永遠愛和照顧我們的人;也許是某個我們一直想要得到的物件;也許是某個可以使我們免於疾病和死亡,甚至失去親人痛苦的藥物。然而,當我們發現沒有人愛我們,也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最後仍然在病痛中掙扎時,我們就開始懷疑我們寄予盼望的對象是否可靠了。當我們意識到這些都只會帶給我們更多痛苦時,我們就不再相信它們了。我們要麼沮喪,要麼抑鬱,要麼絕望。我們認為要擺脫這一切的方式只有一死了之。

對上帝來說:耶穌的死帶來了永恆的盼望

但是真正有大能的盼望並非如此。正當門徒們感到沮喪時,耶穌基督就出現在了他們面前。死了的人已經從死里復活了,這是意義非凡的——它證明耶穌真的是上帝之子。這絕對是門徒看到過最大的神跡。耶穌已經戰勝了死亡!這意味着這個盼望不僅是在今生,而且是永恆的。

耶穌的復活和重現刷新了門徒們的認知。一直以來,他們都聚焦在了錯誤的問題上,把精力花在了錯誤的方向。 他們原以為,讓以色列復國才是最重要的。 但人們面臨的真正問題是罪。耶穌為靈魂得救開闢了道路,祂才是我們真正的盼望。 耶穌來了,為我們的罪付上了死的代價,祂又復活了,給了我們新的生命和在上帝面前新的地位。

當我們身處絕境,感覺到實在太沮喪和絕望時,想一想耶穌為什麼死亡和復活吧! 上帝如此愛我們,甚至舍了祂唯一的兒子,祂難道不會伴我們走過人生的起伏帶領我們平安回家嗎?因着耶穌的死亡和復活,這至暫至輕的苦楚必不會把我們壓倒使我們絕望,而是會使我們滿懷期待地盼望耶穌的再來好使一切更新和完善。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撥雲見日

《金剛狼3》: 殺戮所無法帶來的生機,唯有在盼望與饒恕中找到

IMG_20170421_154617

作者:Simon Moetara,新西蘭  

翻譯:覃函涵,中國

封面圖片:電影官方預告片

前陣子上映的《金剛狼3—殊死一戰》 跟其它X戰警系列影片很不一樣。 2000年那部最早的《X戰警》中血腥和暴力場面並不多,因此在美國它的觀影級別被評定為PG-13(建議家長謹慎對待,因可能含有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的內容)。而《金剛狼3》作為整個系列的大結局,觀影級別則達到了R-16(16歲以下兒童必須有家長或監護人陪同方可觀看),這部電影更黑暗,更血腥。強烈而充滿細節的血腥屠戮對視覺和心靈的衝擊極大。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慎入!)故事發生在2029年,突變基因已經被徹底清除。金剛狼過著酗酒成性的潦倒生活,同時打一份工來照料生病的Charles Xavier(X教授)。這時一個女人找到Logan求他出手幫助。原來一家名叫Transigen的大公司貪利忘義,竟然用變異基因克隆人類好讓他們成為超級戰士,但這些被克隆的孩子們逃了出來。簡單概括,就是Logan儘管並不情願也只得再次出山,保護一個用他自己的基因克隆的女孩Laura。他和Laura以及X教授從此踏上了躲避邪惡力量追殺的流亡之路。 《金剛狼3》跟Clint Eastwood 1994年導演的電影《不可饒恕》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通過以暴制暴來反對暴力的電影。不存在沒有後果的暴行:無辜的人們遭難,而施行暴力的人要承擔後果。

《金剛狼3》還借用了1953年的經典西部電影《肖恩》。 (影片中設置了X教授和Laura在酒店裡觀看這部片子的場景,Laura最後在Logan 的墳墓前也引用了這部片子裡的台詞)。電影《肖恩》講述了一個殺手想要金盆洗手過上平靜的生活,卻發現自己最後只能再次扛起槍去保護那些普通人免遭惡人欺凌。在影片的結尾,肖恩對那個把他當做英雄來崇拜的農民的兒子說:「殺戮無解,生無可遁。人手一旦沾上了鮮血就再也無法回頭。不論對錯,殺戮的經歷都會像一個印記一樣烙在你的身上,無法磨滅。」《金剛狼3》的導演James Mangold正是用影片體現了肖恩最終的告誡—肖恩和金剛狼Logan都無法真正擁有自己的生活,因為他們殺過人。

在影片的一個場景裡,Laura告訴Logan她老是做噩夢,夢見別人傷害自己。 Logan回答說:「我也做噩夢,但我夢見的卻是我傷害別人。」Laura承認她自己也傷害過人,但那些人都是壞人。 「都一樣…」Logan說了一半停住了,可他未完的話語發人深省。人們常常為自己的殺戮找到正義的理由—「那些壞人活該」。然而對於Logan來說這理由太牽強。殺人就是殺人,它會在你的靈魂上留下印記,無法抹去。

在影片結尾,Logan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來保護Laura和她的朋友們。臨終前他告訴Laura:「不要讓他們決定你的命運。」Laura有能力做出選擇,她可以選擇不做一個野蠻的殺人機器。

耶穌基督教導我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馬太福音 5章39節)。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也是浸信會的牧師馬丁路德金說:「暴力催生暴力,剛硬只會撞上更大的剛硬。我們必須用愛的力量來打敗恨的權勢。」美國牧師Barbara Brown Taylor在她的書裡寫道:「把左臉也轉過來的目的是為了清除我們心中暴力的罪性」。基督已為我們做了榜樣,我們不但不要奪取別人的生命還要把自己的生命獻上用愛來服侍別人。

《金剛狼3》也強調了盼望和原諒的重要性。影片暗示,罹患了老年癡呆症的X教授在一次癲狂發作中殺死了幾個基因突變人。後來有一天,他們三人在逃亡路上和另一家人共度了一個晚上。那晚,他躺在床上說:「這是我很久以來度過的最美好的夜晚。」之後他想起自己曾造成的悲劇,幽幽地說:「可我不配擁有這樣的夜晚…」

X教授的話語裡包含著深深的悔恨和罪疚感以及他所渴望、這個世界卻無法給他的東西。 X教授的悔恨和Logan的內疚、掙扎都體現出即使是這些超級英雄,他們的內在仍然是有缺陷和脆弱的人類。

這正是基督的福音講到的:我們原是不配的。上帝的愛和原諒並不是靠著我們自身努力和做好事獲得的,而是靠著上帝的恩典。 「你們得救是靠著恩典,藉著信…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2章8-9節)。楊腓力這樣描述上帝的恩典:

恩典就是我們無論做什麼都不能讓上帝愛我們更多,也不會更少。祂的恩典是完滿的,祂已經給了我們作為無限的上帝能夠給我們的全部的愛。

每一個人都有對原諒和平安的渴望。有人曾寫道:《金剛狼3》其實是個寓言故事,它表現了「我們雖然不配,卻仍有希望。」確實,我們是被愛,被接納的。無論我們之前做過什麼,無論我們曾經行走在多麼黑暗的幽谷,上帝仍然藉著耶穌基督的犧牲給我們帶來了恩典,愛,原諒和盼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異恩典

不變的愛

heart-583895_640作者:Extol, 中國

每清晨
靜坐窗邊
凝視着漸漸發亮的天空
東方染紅的朝霞
迎接着
正要
冉冉升起的太陽

日出總是那麼地迷人
我陶醉於那美妙的瞬間
於是
期盼
漸漸成為了一種
守候

我知道太陽一定會從這升起
哪怕天空被陰霾蒙蔽
哪怕雨水浸透整座城市
太陽的步履
從來沒有停止

也是這樣
從來沒有停止眷顧我
哪怕天旋地轉
哪怕海枯石爛

對我的愛
那般熾熱
依然不變

*此詩歌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