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絕望中的希望

提摩太後書靈修 | 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

作者:鍾林君,中國
有聲播讀:鍾林君,中國

 

今日經文:

提摩太後書1章1-14節

 

1 奉上帝旨意、照著在基督耶穌里生命的應許,做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
2 寫信給我親愛的兒子提摩太。願恩惠、憐憫、平安從父上帝和我們主基督耶穌歸於你!

當興旺從上帝來的恩賜
3 我感謝上帝,就是我接續祖先用清潔的良心所侍奉的上帝,祈禱的時候不住地想念你,
4 記念你的眼淚,晝夜切切地想要見你,好叫我滿心快樂。
5 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
6 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上帝借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
7 因為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為福音受苦不以為恥
8 你不要以給我們的主作見證為恥,也不要以我這為主被囚的為恥,總要按上帝的能力與我為福音同受苦難。
9 上帝救了我們,以聖召召我們,不是按我們的行為,乃是按祂的旨意和恩典。這恩典是萬古之先,在基督耶穌里賜給我們的,
10 但如今借著我們救主基督耶穌的顯現才表明出來了。祂已經把死廢去,借著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
11 我為這福音奉派做傳道的,做使徒,做師傅。
12 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
13 你從我聽的那純正話語的規模,要用在基督耶穌里的信心和愛心常常守著。
14 從前所交託你的善道,你要靠著那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牢牢地守著。

 

在我信主的路上,遇到很多有著美好生命的屬靈長輩。其實,我被吸引進一步認識主耶穌,何嘗不是因為被這些屬靈長輩的生命吸引。他們竭誠向主,用生命向周圍的人傳遞福音的信息,哪怕遇逼迫,哪怕遇試煉,一刻不停。無論我在哪裡,做著什麼,我知道我在他們的禱告中。在我最悖逆的時候,在我最無助的時候,在我懷疑人生的意義的時候,在我好像抓不住上帝的手時,我知道,上帝都借著這樣一群人的禱告將我托住。沒有任何一句話語或問候,比得過「我們一直為你禱告」,「知道你按著上帝的心意生活,我們好開心」,「你最近跟上帝的關係如何」?

我不知道當提摩太收到保羅從羅馬獄中寫來的信件時,是否也是這樣的感覺呢?那個將主耶穌基督視為生命全部的屬靈長輩,在主里的父親。那個即便因為福音而身陷牢獄卻仍積極服事的使徒,那個字裡行間全是對上帝的感恩的屬靈勇士。收到他的信時,是怎樣一種感動。

不出所料,保羅這次的信又是充滿著祝福,和禱告,還有欣喜。保羅說他在獄中不住地為提摩太禱告,並期待可以再見提摩太(4節)。不同的是,這一封信,可能是保羅可以寫給提摩太的最後幾封信之一,因為他清楚自己在世上的日子可能很快就會走到盡頭。在接下來的整本書中,我們也將看到保羅可能想到的對提摩太最後的叮囑。

《提摩太前書》中我們了解到提摩太被委派管理遭到異端侵蝕的以弗所教會,這就意味著他會遇到很多質疑和反對的聲音。保羅明白提摩太會喪氣,會疲憊,會膽怯,甚至忘記自己本有的恩賜,因此保羅提醒提摩太起初從外婆身上,後來又從媽媽身上就見證過的美好信心,同時鼓勵他要挑旺保羅親自為他按手禱告的恩賜。這些都是真實的、可見的、提摩太所擁有的屬靈遺產。在我們被挑戰打擊得透不過氣的時候,如果聽到曾經走過這些艱難道路的長輩講,「因為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是怎樣的鼓勵。

接著,保羅跟提摩太分享了保羅生命的主旋律——「不以福音為恥」。如果有一個人可以為這種生命狀態代言,那應該是保羅當之無愧了吧。畢竟他是那個因為福音而視黃金閃閃的出身,最強教育背景,和最穩事業發展路線為糞土,寧願放棄一切處貧窮、坐監牢、受爭議的使徒。但保羅對提摩太的提醒卻不是基於自己的犧牲,而是上帝如何「救了我們,以聖召召我們,不是按我們的行為,乃是按祂的旨意和恩典」(9節),並且「祂已經把死廢去,借著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10節),最後,「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12節)我們之所以可以不以福音無恥,這就是理由,因為主耶穌已做成一切,又呼召我們進入新生命,並且給我們確切的盼望!

跟隨主耶穌的道路從不平坦,甚至充滿荊棘,但是,願我們與提摩太一同被提醒:「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7節),「祂已經把死廢去,借著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10節)並將我們所聽過的善道「……靠著那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牢牢地守著 」(14節) 。

 

問題反思:

1. 你現在與上帝的關係如何?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正經歷屬靈生命的低谷,今天的經文可以給到我們怎樣的鼓勵?

2. 你是否或曾經以福音為恥,保羅在今天的經文中告訴我們,有哪些理由可以讓我們不以福音為恥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交朋友,就要Pick這三種


作者:Alwin Thomas,新加坡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老友記》、《老爸老媽浪漫史》、《生活大爆炸》是我成長過程中最喜歡的幾部劇。我記得當時我想,如果我也能像這些劇中的人物一樣和我的好朋友們一起租房該多好呀。我可以和他們一起看電影、玩遊戲或是在晚上聊愛情聊人生聊各種話題(最好能在陽台)。這真是一個美好的夢!

我的美夢在我在墨爾本上大學的第一年得以實現。我當時住在大學宿舍里。然而,夢並不盡然美好。在我住在那兒的那段時間,我經歷了各樣的心碎、背叛和失望。

我相信大家都經歷過破碎的人際關係。或許這些負面的經歷會讓我們覺得沒必要去經營真誠和深入的友誼。然而,聖經卻不是這麼說的。

在經文中,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友誼——不是每一個都是溫馨甜美的。然而,聖經告訴我們,我們被造就是要與他人連接,而非如疫情封鎖隔離期那樣與世隔絕地生活(哥林多前書12章12-27節)。

從我個人在聖經中的領受,我想說下面這三種朋友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也是我們需要特別珍惜的:

1.和我們一起共渡難關的朋友

「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言 17章17節

 

成長在一個亞洲家庭,我經常能聽到父母說:要智慧地選擇我們的朋友。但我們都知道現實卻並非如此。有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是這樣說的「友誼是個很奇怪的事情。你選了一個你認識的人,然後你覺得『 嗯,我喜歡這個人』,接著你就開始和Ta一起做各種各樣的事情。」

我最好的朋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他的很多方面估計很難讓我父母喜歡(比如,他比較懶散,看起來常常不能專心且沒啥遠大志向,至少我父母是這麼看的)。然而,他卻是那個在我經歷痛苦的時候我可以倚靠,並且每次都樂意聽我訴說的人。就算他最後回應我的只有一句:「真不容易,老兄。咱們下周去打網球吧」,我也會得到安慰。

在使徒保羅寫的無數書信中,他也做見證說在最艱難的時刻有許多的兄弟姐妹支持他。無論是經歷逼迫還是共度貧窮,從福音大復興到被監禁,保羅總是有很多美好的友誼。

正是這些美好的關係推動他繼續前進,並幫助他能堅持從事福音事工。這些弟兄姊妹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給他提出一些智慧的建議,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財務上支持他,但保羅的事工還是因著他們禱告中的支持和有愛心的行為得以壯大。

有時候,這正是我們在困難時期所需要的那種朋友。願意和我們站在一起,與我們一起度過人生各個階段的人。

2.說「這樣說是為了你的益處」的朋友

「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仇敵連連親嘴卻是多餘。」——箴言27章6節

 

在保羅寫給提摩太的信中,可以很明顯看出他對他屬靈兒子的愛和關心。但是,因著常常包含嚴酷的現實和真理,保羅的鼓勵並不總是好聽的。例如,我們在提摩太後書4章5節中看到保羅勸誡提摩太「你卻要凡事謹慎,忍受苦難,做傳道的工夫,盡你的職分。」

保羅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知道提摩太的事工充滿挑戰,到處會遇到反對意見,而且人們會因他的年輕和缺乏經驗而對他不屑一顧。保羅希望在提摩太備受各樣權威威脅和擠兌的時候給他提供有力的指導和支持。

同樣的,我們不應該輕視那些可能會以我們不想聽到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想法和建議的朋友。我記得我曾經因為想拒絕出國留學的機會而被一位密友責備。最初,我真的很生氣,因為我覺得對於想留在新加坡我有充分的理由。

但是事後看來,我真的很感謝我這位朋友的不屈不撓,儘管這意味著我要離開我生活的舒適圈,並對我自己的計劃做出一些改變。因為我正是在離開家的時候,才真正地重新找到了對上帝的信仰,並使自己重新回到祂給我的計劃中。

我發現一條特別有用的建議:當聽到來自朋友不好聽但充滿愛心的話語時,專註於他們所說的內容,而不是說出來的方式。當我們這麼做時,可能會意識到我們的朋友能夠發現我們的盲點或需要成長的方面。

3.那種「讓我們以大局為重」 的朋友

「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做伴的必受虧損。」——箴言13章20節

 

這種朋友可能並不總會出現在你面前。他們不一定會出去吃晚飯,也不一定會召集人們參加即興的小組聚會。但是,你可以確定,當你最需要他們時,他們隨時都準備為你提供可靠的建議——他們的建議不僅可以幫助你應對當前的困境,還有助於解決之後的問題。

他們的話很少,有時甚至有些晦澀難懂,但這是因為他們始終牢記大局,明白真實情況與我們對事情的判斷會有偏差。

這讓我想到了耶穌在福音中經常用比喻的方式來講話。他周圍的人們都在尋找解決他們眼下問題的實際方法:疾病,貧窮,不公正以及一個可以將他們從被擄的狀態中釋放出來的統治者。但是,耶穌從未忘記他在地上的真正使命——宣講天國和罪得赦免。

作為信徒,以福音為重、並在我們掙扎時總是可以將我們帶回到上帝的話語中的朋友保持密切的關係十分重要。

因為儘管世界在教我們各樣的知識(例如:如何投資,要買怎樣的房子,如何找到理想的工作),但以福音為重的朋友會讓我們立足並紮根於永恆。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我們人生中需要的三種朋友。他們的身高和體型可能各有不同,有時也可能會使我們失望,或者有時他們說的話很難聽。但是他們是上帝放在我們的生命中幫助我們成長的人。

我很清楚,我十分感恩有那些幫助我更加成熟,更有同理心,並且更懂得應對生命中各樣艱難的朋友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不再比較, 我在天父懷裡得著釋放


作者:Carol Ho,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我的個性一直都比較自卑,常常輕看自己。這種個性和我成長的環境有關。小時候,媽媽很喜歡唉聲嘆氣,而我在學校因為外貌的原因會被同學取笑甚至被欺負,所以我心裡一直都覺得自己不如他人。久而久之,我開始喜歡和別人比較,在工作當中也是如此。

在之前的工作中,我會和其他同事比較,覺得自己工作能力不及其他同事,覺得之前公司的老闆和老闆娘看不起我,認為我很糟糕(其實這是我自卑心理的表現)。因此總是會悶悶不樂,也認為自己在工作中遭到不公平的對待。那段時間我很消極,也很容易因著一些小事而發怒。

但當自己靜下心來思考時,我反問自己:我這樣的表現,上帝會喜悅嗎?我的心當然知道這是上帝不喜悅的,但是我仍然覺得很難受,甚至會經常偷偷掉淚。於是我找弟兄姊妹分享,為我代禱。其中就有姊妹關心我最近和上帝的關係,以此來提醒我。我自知沒有把工作的問題好好地交託給上帝,也沒有好好地讀經、禱告,親近上帝,反成了情緒的奴隸。

直到有一次小組讀書會分享了聖經舊約《創世記》中該隱這個人物。該隱因耶和華看中自己兄弟亞伯和他的供物,卻看不中自己的而不滿,繼而大大發怒,把亞伯殺死,最後受到了耶和華的詛咒。

聖經中大多數的悲劇都是從「比較」開始的,這使我反省自己在工作上的心態。上帝不喜悅我們去比較,而且還教導我們要在小事上忠心。因此我靠著禱告求上帝平息我的怒氣,讓我學會把本分的工作做好。有時候,我們付出了,別人可能看不到,但全能的上帝會察看一切。上帝真的很奇妙。放假回家聚會的時候,小組正是在分享有關情緒的課題,提及我們要做促進和睦的基督徒,並分析出怒氣對和睦關係的傷害是很大的。我知道是上帝垂聽了我的禱告,讓我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

經歷那段時間後,我深深地體會到依靠上帝的重要性。我們要常親近上帝,遠離負面情緒。上帝有能力叫困難離開我們,也能夠使你我有能力在困難中歡喜忍耐。只要提醒自己的心不要迷惘,隨時回到祂的恩典里。正如經上所說:「照祂榮耀的權能,得以在各樣的力上加力,好叫你們凡事歡歡喜喜地忍耐寬容」(歌羅西書 1章11節 )。

天父,禰是擦去我眼淚的上帝;我相信就算我流不出眼淚,禰也知道我心底的難處。求聖靈不要任憑負面的情緒淹沒我,乃是提醒我要儘力抓住上帝的話語,親近上帝;使我在禱告中被安慰,並投靠在禰的平安里重新得力。

讓我學會用喜樂抗壓;用信心稱謝禰的恩典;用感恩讚美禰的信實。叫我能在凡事上喜樂,不是因為天真,而是因為我定意要經歷禰愛我的心意。感謝天父垂聽我的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4月圖文特輯 | 苦難中的盼望(上)

 

繪畫作者:Chin,馬來西亞
作品介紹:Jessie ,馬來西亞

 

在這一生中,我們會經歷無數次的失望、失落、失去。我們很希望生活可以順遂舒適,然而身處這被罪玷污的世界,破碎和敗壞是無法避免的。有時候我們默默流淚,有時候只能忍耐心底那隱隱的痛楚。然而在這悲慘的世界中,我們仍舊有盼望,因為上帝應許我們,祂會在風浪中與我們同在,直到迎來那再也沒有痛苦的一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