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超人工智能要來的話,就問你怕不怕!

forward-2083419_960_720

作者:奇奇,中國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最近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很火,大咖菜鳥都在開聊。叫好的很多,提醒前方危險的聲音也不少,特別是關於超人工智能的討論,兩邊的火力都很大。那麼面對人工智能的發展,特別是超人工智能的可能性,我們到底該有什麼樣的態度,可以從聖經上得到什麼啟發嗎?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些我最近的思考,希望可以為大家貢獻點思路,也希望可以拋磚引玉。

首先,什麼是人工智能?你知道人工智能還有弱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之分嗎?

pexels-photo-353644
如今,人工智能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我們平時使用的手機軟件,網絡上的搜索引擎,蘋果手機上的Siri等等,都是人工智能。可以說我們現在每一天的生活都離不開人工智能,只不過目前這些為我們所用的人工智能還只是停留在比較弱的階段——我們稱之為弱人工智能。因為它只能在單一方面做到精通。著名的阿法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它打敗了全世界最高段位的圍棋高手,可以堪稱圍棋界霸主,但在別的方面它可能就智商為零了。

真正令我們感到興奮又擔憂的是即將要出現的強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所謂強人工智能就是在各個方面可以達到人類水平的人工智能。如今世界上已經了有這樣的機器,只不過它耗資巨大且體積也非常龐大,所以才尚未普及。但是根據摩爾定律,計算機芯片的更新速度是指數級增長的。因此,據專家們推算,在十年以內我們便能以低廉的價格買到與人類同樣聰明的電腦了。然而這之後的才是最恐怖的,我們無法控制它只停留在人類智力水平不再繼續向前發展,因為它的發展速度是指數級的,這代表它會以飛快的速度發展成為我們無法想象的超人工智能。

對此有兩隊的人看法不一。樂觀派對此表示非常興奮,認定超人工智能到時候可以幫我們解決現在地球上大部分的難題,如治療癌症之類的疾病,解決環境污染和能源問題,甚至控制衰老,讓人類能夠永生,到時候人們就可以幸福快樂並且永遠年輕地生活下去了。而悲觀派則非常擔憂,認為人類是在召喚惡魔。因為人工智能不像人類,有道德約束和情感,所以超人工智能出現的時候也可能會是人類滅絕的時刻。

作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基督徒,我要站在哪一隊呢?

processor-2217771_960_720

首先,對於樂觀派,我只想「呵呵」。姑且不說相信人工智能能成為人類的忠實夥伴和幫手的想法是多麼天真。就算它真的幫助人類解決了疾病的困擾和環境的問題並讓我們有永生,我們就真的能夠快樂嗎?解決了表面的問題,可內心的問題呢?難道有了永生我們就不會憎恨、嫉妒和彼此相爭了嗎?看一看當今的世界就明白了。在過去的20年間,世界的經濟和科技的發展速度比之前任何時候都快,技術也確實幫助人類解決了很多難題。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舒適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便捷,人手一個智能手機,可以隨時辦公,隨時買到想要的東西,去想去的地方……但是人的罪惡少了嗎?事實是人類的道德底線越來越低,在一個物質豐富的外在包裝下包裹的是越來越破敗的人心。毒奶粉,各種偽造食品,拐賣兒童,割賣器官,殺死親生孩子,各種恐怖襲擊等等……科技的發展無疑是同時為罪惡創造了更便捷的實施手段與施展渠道。在網絡上隱姓埋名,肆意地謾罵和攻擊別人,難道不是因為不害怕要承擔責任,所以終於可以把本性暴露出來了嗎?這就是我們將要永遠生活在的世界——一個充滿罪惡的世界

這樣想一想,你還要永生嗎?若是超人工智能幫我們實現了,那豈不真的是求死都不能了!我常常說,我絕對不要在這世上永遠活着。我才不要在一個充滿破敗與罪惡的世界中永生。沒有愛的永生跟地獄有什麼差別?仔細想一想,若是不解決人裡面罪的問題的話,表面的永生似乎真的會成為一個詛咒。

因此,從上述分析得出,人工智能並不會成為人類的出路,那真正的出路究竟在哪兒。

為什麼看似是解藥的科技救不了我們呢?因為沒有對症下藥。我們真正的病不在肉體上,而是在我們裡面——人內在罪的問題。那這個病有葯可以根治么?是的!而且解藥我們的造物主早就在兩千多年前就給了我們,即祂的兒子耶穌基督。更好的是祂竟然也應許給我們永生。這個永生不是在罪裡面的,而是在愛裡面的(啟示錄21章4節)。到時候所有的罪惡都除去了,我們將要生活在新天新地里,與造物主同在,也就是與愛同在。

那麼,這樣棒的解藥該如何得到呢?聖經約翰福音3章16節和6章47節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我們的造物主實在是愛我們,將解藥白白地賜給了我們。我們需要做的只是相信。

對於悲觀派,我也理解他們的憂慮。我曾經也算是他們一隊的,認為人類就是在自掘墳墓,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努力製造的是一個惡魔,而且當超人工智能實現的時候也就是人類不可活的時候。

evolution-296400_960_720

作為基督徒,我們很多人也是相當擔憂。想着未來可能被人工智能吞滅了,怎能不恐懼呢?其實大可不必。超人工智能的發展推測是基於進化論(只是一個理論),而我們依照來做推算的摩爾定律也只是一個推測而非真理。那什麼是真理?恆久不變的才是!上帝在馬太福音24章35節就告訴我們:「天地都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可見上帝的話才是真理。

我們的上帝創造了天地萬物,連同創造了我們。祂是掌管一切的上帝。退一步講,人類想要靠自己的聰明去通天的行為是不可能行得通的。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道書1章9節)。很久以前人們想要共同建造通天塔(巴別塔),然而最後上帝變亂了人們的語言,文明倒退了很多年。在我看來,如今的人工智能與巴別塔無異。人類憑着自己的驕傲行事,覺得自己快要能上天了,真的可能么?上帝豈能不管不問?祂是直到今日仍然坐在寶座上的上帝!雖然現在看起來人工智能似乎很可怕,但是能夠蹦躂到哪個階段哪個程度還不一定呢,因為上帝才是那真正掌管一切的!所以讓我們抓住上帝給我們的平安,不要成為恐懼的奴僕!

revelation-981662_960_720

作為基督徒,我們同時也需要警醒

在末世必定有大災難,也必定有各種假先知假教師出來,我們都不要以為稀奇。反而要在主裡面堅固自己,別被這些嚇倒和迷惑。同時我們要能夠辨別,不與邪惡同流而污。就如彼得前書4章7節教導我們,「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最後讓我們抓緊真理活出不一樣的生命,在末世也不要陷入恐懼里,而是要靠主做剛強的人,把真理傳揚出去,讓陷在糊塗蒙昧里的人得見真光,幫助大家找到真的出路。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頭條大追蹤)

我有把上帝當作理所當然了嗎?(有聲中文)

Have-I-taken-God-for-granted1

作者: Leslie Koh ,新加坡

翻譯:悅,中國

語音播讀:呂傑,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我又上法庭了。

當然不是你想的那個法庭,而是解決我關於信仰與行為相互矛盾的思想和感受的內心法庭。是我不得不面對指控的地方,也是有時候我嘗試為自己辯護的地方。總之這是我經常出席的法庭。我又來到這是因為我剛剛讀了一篇文章,這篇提醒我不要把上帝做的一切當作是理所當然的。是的,就是充滿了各種嚴厲警告的文章:

“不要把上帝當作理所當然!”

“不要因為救恩不會失落你就繼續犯罪!”

“不要挑戰上帝的耐心!”等等。

老實說,我不喜歡這些警告。我不喜歡它們是因為…我知道我有罪。我知道這些警告就是在跟我講的。它們必然會導致我被送上審判席,然後我會通過為自己辯護來逃避:

“這樣想不就等於認同救恩要通過努力活出聖潔來獲得嗎?”

“如果我真心悔改,上帝難道不會憐憫我嗎?”

“救恩不是不會失落的嗎?如果會失落,那麼恩典又有什麼意義呢?”

自此我內心法庭的訴訟流程就開始了。

被告人有罪!我確實把上帝當作理所當然了。

對我的指控如下:

你一邊不斷犯罪,一邊想這是沒關係的,因為你只要請求原諒,上帝就會立刻原諒你。你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你認為救恩一直是你的,這個借口使你不去努力過聖潔的生活。你覺得你可以輕易地回到上帝的慈愛和恩典里,犯了罪也不會受罰。那麼你自己要抵抗誘惑和不犯罪的責任在哪兒呢?難道你這不是在考驗上帝的耐心嗎?不是在褻瀆祂的恩典嗎?

我懊悔地點頭,“我有罪!我知道我有罪!”

我來誠實地懺悔吧:有時候(事實上是經常),我確實覺得因着上帝會原諒我,所以我犯罪也是沒關係的。我把祂的憐憫當作理所當然。我引用耶穌教導門徒的話,要原諒他人490次,還有聖經中對上帝無盡憐憫的描述。因此,在我腦海里,我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借口並繼續犯罪,想着“沒關係,我之後會真誠懺悔的。”

另外,沒有努力地保持耶穌通過祂的死和復活而賜給我的聖潔和全新的生活,也讓我覺得有罪。這是因為我一直認為我不該靠着自身的力量來改變。難道不是上帝來轉變我嗎?所以我繼續像往常一樣過舊生活。當然,我也會做些預防措施來避免犯“更深”的罪,但是我也承認,在內心深處我全然倚靠上帝來幫我戰勝那些“小”罪。我的罪是我忘記了與上帝同行不只是需要信心,也需要與之相符的行為。

乃至最終,我似乎要忘記我的生命、我跟上帝的關係、我能夠和上帝重歸於好以及得到救恩都是上帝給我的特殊優待。是的,我確實明白我並不配得到這些而是上帝因着恩典賜給我這一切。但是就像我對待大部分的禮物那樣,我認為不管我做什麼,這恩典永遠是屬於我的。我忘記了這是上帝的恩待,它不是輕易得來的,是耶穌犧牲了他自己的生命,上帝犧牲了祂的兒子換來的。而我卻沒有珍惜這恩典。

“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 ;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馬太福音7章21節

被告無罪!我還是不錯的!真的……

接着在我裡面的小小辯護律師站起來辯駁:

上帝的恩典和憐憫是無限的。不要犯了律法主義的錯誤!是的,你必須努力過聖潔的生活。但是你不能每次一跌到就懷疑自己會失去救恩(因為跌倒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遇到困難就退回到初始狀態,你的信心永遠不可能成長。你的靈命也將止步於此。你需要接受上帝的饒恕,也原諒自己。你需要往前看。

我抬起頭,希望他是對的。“真的嗎?我是無罪的?”

難道不是這樣嗎?在經過認罪悔改后,如果我還在懷疑上帝對我的饒恕,那我就是在懷疑祂憐憫和饒恕的品格,也是在懷疑祂的獨生子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價值了。當然,我必須確保我是真誠地認罪和悔改了。但是如果我仍舊在羞恥和內疚感中走不出來,難道不是輕視了耶穌的犧牲和十字架的大能嗎?難道我不該信靠上帝無條件的愛和憐憫而繼續前行嗎?

另外,如果我太注重於過聖潔的生活和做一個“好的”基督徒,我可能會陷入律法主義。那將會是貶低恩典了。我可能會忘記自己是靠着恩典得救,而非靠着我的行為。是的,上帝是要我摒棄舊我和原來的惡習。但是我不應該把這和通過做得很好來贏得上帝的喜愛混為一談。只有上帝可以使我成為祂眼中的聖潔和公義。我只需要順服祂的改造。

最後,我最喜歡的辯護來了:毫無疑問我是有瑕疵和非常不完美的。至今我仍然在罪惡和努力成為聖潔之間掙扎。但是事實是我一直感到的罪疚和不足感恰恰表明了我並沒有把上帝做的一切當作理所當然;這證明了在聖靈的保守下我的良知仍是活着的。如果我真的犯了把上帝當作理所當然的罪,那我就不會在犯罪的時候思慮再三,也不會思考我是否需要過更聖潔的生活了,對吧?事實上,我甚至不會想到自己是否把上帝當作理所當然這個問題。所以我在擔心自己把上帝當作理所當然的這件事恰恰表明我並沒有。你懂我的意思吧!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里的就不定罪了。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里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羅馬書8章1-2節

最後的裁決是…

我討厭留下懸念,但是答案是…我也不能確定。只有法官可以裁決,而在這個法庭里,上帝是法官。只有祂可以判定我是否犯了把祂當作理所當然的罪。

老實說,我並沒有聽到一個清晰的聲音告訴我最終的判決。但是我個人相信…兩者都是。我有罪——因為我把上帝當作理所當然。我無罪——因為上帝永遠會原諒我,而且基督的死已經付清了我所有的罪價。似乎上帝在告訴我:

是的,有時候你把我當作是理所當然的。這是我給你提醒和警示以及我的靈使你的心充滿懊悔的原因。但是我不想你只有罪疚感;我希望你做些事情來改善。我想要你悔改和繼續前行,那樣你就不再受罪疚感的捆綁了。這也是為什麼我給了你安慰和保證。我想要你知道當你真正認罪和悔改時,你就會走上正軌。

所以這個指控對我有何意義呢?這意味着我將持續跟罪疚感作鬥爭。還意味着我會一次又一次的回到這個法庭,並聽到同樣的指控和辯護。

但也許這就是意義所在。有一次一個朋友跟我說了一番話令我印象深刻,簡單來說就是:基督信仰就是一個掙扎的過程。

如果沒有了掙扎,那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是的,我們不應該讓懷疑一點一點地擠走我們的信心。但是我們也需要不斷審查自己,來確保我們並沒有在與上帝同行的日子裡變得驕傲自滿。不斷地提問,審查,經歷屬靈問題——這些都表明我們的信仰是活的。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保羅敦促信徒在上帝面前將自己獻上,當作“活祭”(羅馬書12章1節)——被當作活祭的東西,是可以逃開的。我們每時每刻都面對着從祭壇逃走去追尋自己的渴望和走自己道路的誘惑;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努力才能堅守在那裡。但是我相信這是上帝喜悅的爭戰。

我現在走出了法庭。我是有罪的,但是因着耶穌,我無罪了。我想用不了太久我還會回到這個法庭來。

你們應當查驗自己是不是持守着信仰,也應當考驗自己。難道不曉得基督耶穌就在你們裡面嗎?——除非你們是經不起考驗的人。我盼望你們曉得,我們不是經不起考驗的人。——哥林多前書13章5-6節

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頭條大追蹤

每日旅程:選擇忘記

"An angry Indian businessman, wearing a suit and a tie, dressed formally is frustrated and an tearing up a document."

作者:Andy Rogers

翻譯:奇奇

讀經:希伯來書10章14-22節

我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愆,和他們的過犯。 ——希伯來書10章17節

「太痛苦了!我不想去回顧過去那些我至今都無法理解的事情。」Ian Mckellen這麼說。他因在電影《指環王》三部曲和《霍比特人》中扮演甘道夫一角兒而被大眾熟知。難怪他推掉了一個自傳的寫作合約。因為回顧過去實在太痛苦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願回首的痛苦經歷。保羅在羅馬書中最廣為人知的一段話說道:「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此外,我們也會被他人傷害——有時是無意的,但是大部分的時候是故意的。他人的罪行以及我們自己的錯誤選擇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寧願忘記的痛苦記憶。

上帝選擇不記念我們的罪行。祂並非是健忘,而是決定「不再記念」我們做錯的事(希伯來書10章17節)。在同一章中我們欣慰地看到我們在基督里的身份再一次被重申:「因為祂一次的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希伯來書10章14節)

你的生命中有沒有你寧願忘記的痛苦回憶?這一刻,希望上帝饒恕的愛能夠鼓勵你。藉着在基督里的信心和聖靈的大能,你「已經成聖」(希伯來書10章14節)。無論是你自己的罪行還是過去別人對你的傷害都無法奪走上帝給你的平安。「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基督的寶血潔凈了我們。」(希伯來書10章22節)

思考:哪些痛苦的回憶阻礙你得享上帝的平安?你身邊有哪個你可以信賴的、靈命成熟的信徒是你覺得能夠跟他/她談一談這些的?上帝的饒恕之愛如何鼓勵你?

就這樣,性傾向不再決定我是誰

Why-My-Sexuality-No-Longer-Defines-Me-1024x613作者:Risky Samuel,印度尼西亞 (原文以印度尼西亞語寫作);翻譯:覃函涵

我出生在一個基督徒家庭,從小生活的城市裡,大部分人也都是基督徒,但我的生活卻並沒有因此而變得輕省。跟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我也問題重重,特別是在自我認知這方面。我的家庭狀況很複雜。很小的時候,我就失去了父母的愛,尤其是父親的愛。因此,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一直對愛如饑似渴,也輕易受到周圍朋友的影響,常常到錯誤的地方尋找愛的供給 。我對父愛的渴望就讓我陷入了一段同性戀情。

一開始我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誰不想找一個能接納自己、愛自己、滿足自己需求的群體呢?”我就這樣為自己的行為辯護着。我尋找的其實是家人未能給予我的愛和關懷。我當時也很感激我的同性伴侶。因為當時我的信仰狀況岌岌可危,是我的伴侶邀請我再次尋求上帝。我跟着他去教會,甚至還接受了耶穌作我的救主。我倆還積極在教會服侍,我也和他的家人一起慶祝聖誕節。沒有人過問我們的事情,因為沒有人知道我們其實是一對同性戀伴侶。

但是上帝的話語卻一直責備我,讓我不安。聖經清楚寫明,同性戀情是違背上帝心意的罪,在上帝眼中為可憎之事(利未記20章13節, 哥林多前書6章9-10節)。但對於我來說,讓我離開那個我熟悉和依賴了那麼多年的生活圈子實在太難了。我試圖給自己找各種理由:“我之所以這樣,不都是上帝創造的嗎”、“何況我並沒有傷害任何人”、“活在‘愛’里難道不是更重要嗎”……

這時,箴言16章2節給了我嚴厲的訓誨 :“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清潔,唯有耶和華衡量人心。”上帝非常了解我內心深處的想法。上帝知道,我其實相信自己的心,勝於相信祂的話。上帝也知道,我愛我的戀情,勝於愛祂。我害怕自己已經陷得太深,無法回頭,更絕望自己是否還能恢復與上帝的關係。

我很感恩,上帝從未放棄我。當我最終決定全心全意順服上帝時,祂給了我力量,讓我從以前的生活中掙脫出來。整整有3年的時間,我都苦苦掙扎、對抗誘惑,努力不再陷入同性戀情。但讓我的狀況更加艱難的是,周圍讓我感到溫暖關懷的人,都是我從前同性戀圈裡的朋友們,而我的家人和某些知道我過去的人卻時常出口傷人。老實說,我現在仍會有掙扎,受到誘惑想回到同性戀,但是上帝的話語已經成為了我的避難所。

我也意識到,上帝對我的接納比世人對我的接納更重要。當我在絕望的邊緣掙扎,並開始指責都是周遭人事讓我變成這個樣子的時候,上帝的話語提醒我,即便我這樣的個人困境,也是可以被轉化的,這樣才“在他(我)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約翰福音9章3節)。於是,我受到鼓舞,繼續單單信靠上帝。我也認識到,生命的目的不是去滿足我自己的渴望,而是榮耀我的造物主——上帝。

當今的文化倡導即刻滿足。在這樣文化的影響下,我們期待所有事情都迅速開花結果,包括屬靈生命。我們指望藉著信靠耶穌,所有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所有人都會支持我們,而不費吹灰之力我們也可以馬到功成。然而,我們生活的世界卻不是一個完美的世界,上帝的話語也告訴我們,我們在世上的旅途不會一帆風順。

上帝改變我們每個人的過程都不一樣。我的經歷跟你的可能不盡相同。但我們要記住一個共通的真理,那就是“我們要對這個過程有耐心”。一件美麗的珠寶只有經過長時間的淬鍊、打磨才能最終光彩熠熠。很多時候,我們的生命毫無進展,很可能是因為我們缺乏耐心,要麼過早放棄,要麼永久地向上帝關閉了自己的心門。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們又回到了從前的生活狀態。箴言16章32節鼓勵我們忍耐到底:“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制伏己心的強如取城”。

無論你過去經歷了什麼,讓我們重新堅定自己的決心,按上帝的心意而活。也不管我們目前狀態怎樣,花些時間,熟悉和牢記上帝話語中的真理,這樣我們才不會輕易被屬世的思想動搖。在這過程當中,我們肯定會泄氣、會跌倒,但是上帝會一直陪伴着我們,用祂大能的手幫助我們重新站起來。上帝知道、也理解我們所有的掙扎,並且祂會一直都在,對我們不離不棄。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