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羅馬書

羅馬書靈修 | 律法本是叫人知罪(有聲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亞

語音播讀:Jovial,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讀經:羅馬書3章9-20節

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羅馬書3章 20節

我的丈夫John,一天傍晚開着車,帶着孩子,暫停在交叉路口。因為清晨進貨和一天的勞累,他已非常疲憊。在等交通燈變綠的短短几十秒里,他腦袋發沉,幾乎要睡過去。這個路口十分複雜,沒有環島,是五條主路,十多個車道彙集的地方,也是John每天的必經之路。綠燈亮了,John一踩油門就開了出去,霎時警笛劃破周圍車水馬龍的嘈雜,John也被眼前迎面開來的車輛完全震醒,原來他在迷糊間開進了對面的逆行車道。恰巧一輛警車停在其中一個路口,目睹了這一切,鳴響的警笛和對面車輛及時的剎車,避免了一場可怕的事故。

John 有多年的駕齡,他知道交通守則嗎?當然。他觸犯了嗎?當然。雖然不是故意,但是不僅他逆行不對,疲勞駕駛其實也是違反規定的。當他意識到錯誤時,他糾正了嗎?當然,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他需要為自己的錯誤負責嗎?當然,他被警察叫到了一邊,接受盤問。

如果一個人不知何為罪,怎麼會悔改?羅馬書3章20節說: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所以上帝的律法告訴我們什麼是罪。「違背律法就是罪」(約翰一書3章4節) 。詩篇19篇7節說:「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蘇醒人心。」律法沒有稱我們為義,而是使我們在那位聖潔的上帝之審判席前顯出自己的罪來。世人必須明白自己已失落,才能來呼求上帝的憐憫;除非看見罪的工價乃是死,否則不會逃生。

那天,John 解釋了他的狀況后,靜靜等着巡警開一筆大額罰款單。那位巡警看看車裡的孩子和John 疲憊的面容,竟然只是嚴肅地警告了一番,就離開了。如果John不知錯,他不會甘心等待罰單;而當他願意接受處罰時,那位有權利定罪的巡警卻放過了他。

在普世的人都伏在上帝的審判之下時(羅馬書3章19節),「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章8節)。

查爾斯‧司布真曾說:“如果世人不在公義聖潔的律法前顫抖,他們將永遠無法領受(赦罪的)恩典。”我們原是那不配的,沉淪的,卻因着基督的十字架被赦罪,因祂的復活而稱義。

思考: 耶和華的律法是否成為你人生道路上的指引和亮光?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羅馬書靈修 | 勝過論斷(有聲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亞

語音播讀:舒然,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讀經:羅馬書2章1-3節

「你這論斷人的,無論你是誰,也無可推諉。你在什麼事上論斷人,就在什麼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這論斷人的,自己所行卻和別人一樣」(羅馬書2章1節)

難得有空全家一起吃香港點心,孩子翹首企盼服務員端來她們最愛的皮蛋粥。店裡很忙,等了很久,粥終於上桌了,我攪了兩下,盛給大家時,忽然看見一條黑色的蟑螂腿浮在白粥上,分外顯眼。孩子們失望極了,我正準備招呼服務員換一碗的時候,丈夫止住我說,「算了,算了,為什麼這麼計較,吃別的就好啦」。沒吃到粥本來就滿失望,還說我「計較」,我正準備申辯的時候,突然一幕幕我抱怨自己的客人「計較」的場景浮現在眼前。我們經營咖啡店,超忙的時候,總會碰到一些客人拿回自己的咖啡說「我的咖啡不夠熱」,或「我要少糖,這個太甜了」等等。一邊笑臉幫他們重做的時候,我常常一邊暗暗抱怨,「真計較」。

其實每個人都會不經意地在用某種標準、尺度量別人,卻常常忘記用同一把尺子量自己。這是人性,不是嗎?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自己卻常常有假冒為善的傾向,找借口脫罪。

他愛發脾氣;我只是忿忿不平。他吹毛求疵;我只是直言不諱。他話語惡毒;我只是心直口快。他野心勃勃;我是兢兢業業。他貪心;我是不進則退。他優柔寡斷;我是思維縝密。他一身臭味;我卻有「泥土的香氣」。

這個單子可以繼續列下去。我們常常在同樣的事情上論斷別人,卻有千萬個理由為自己開脫。正如保羅在羅馬書2章1節說的:「你這論斷人的,無論你是誰,也無可推諉。你在什麼事上論斷人,就在什麼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這論斷人的,自己所行卻和別人一樣」。

其實「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章23節),但那唯一可以定我們罪的基督「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當我們把眼光從別人身上轉向基督的時候,我們愈發看到自己的虧欠和不配。當我們仰望耶穌的榮美時,祂的愛也會在我們身上啟動,讓我們勝過論斷,更能夠以同情、憐憫的心,給予愛。

思考:你最近有論斷他人嗎?如何以基督的心為心,以憐憫代替論斷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羅馬書靈修 | 如何走上信心之路 ?(有聲中文)

作者:东尼叔叔,加拿大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讀經:羅馬書1章1-17節

經文因為上帝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羅馬書1章17節

《奇異恩典》是歷史上最美麗的詩歌之一。歌詞由約翰牛頓所寫。牛顿牧師從前是不信上帝的人,曾經在大西洋從事販賣黑奴的活動。1748年,他從非洲返回英國的船上,遇上狂風暴雨。在危難中,他向上帝禱告呼求憐憫,最後平安脱險。1764年,牛頓牧師開始傳福音的工作,並終身致力廢除黑奴的制度。《奇異恩典》是他重生的經歴,亦是他信主的見証。

其實年小的牛顿牧師,有一個非常敬虔的母親。四歲便教他讀聖經及拉丁文。可是,母親過世後,父親因經營商船的緣故,開始带他上船航海。他從水手那學到不少賭博、酗酒的壞習慣及放縱行為。當他從事黑奴販賣時,更是非常殘酷!運送黑奴的途中,奴隸被戴上木枷及鎖鍵、身體伸缩在污濁及酸臭的船艙内。而傳上傳染病的奴隸則活生生被投進大海淹死。所以,當人重新與上帝建立關係時,便得以靠着信,勝過罪惡,重新得到新生命!  就如經上所記: “義人必因信得生。” (羅1章17節下)

牛頓牧師逝世時,他為自己寫了一座墓誌銘,總结他的人生:  “约翰牛頓牧師,曾是一個放蕩及不信上帝的人,作非洲奴隸之僕;藉着救主耶穌豐盛的憐憫,得蒙上帝保守並赦免,指派去傳掦他曾致力破壞的福音。”我相信,當人領受到基督的救恩的時候,生命就如牛頓牧師般,得到一份祝福——渴慕上帝的教導及遠離罪悪,不再專注眼前的意慾;懂得放下,順服於上帝更美好的带领,行出一條全新的信心之路!因為上帝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来;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羅1章17節上)

今天當我們遇到罪的掙扎、恐懼及憤怒時,是否憑着一個堅固的信心来迎難而上呢? 堅固的根基,必須清楚基督救贖的確信、與上帝建立緊密闋係、從歷練中堅信不移,及樂意與别人分享!今天世上仍然有很多需要福音的人,求上帝幫助我們謹守祂的義,用信心行上信靠之路 !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