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試探誘惑

關於真實的試探,我的一些真實思考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      翻譯:奇奇

 

你有每個月都會犯一次的罪嗎?我覺得我有一個。也許還不止一個月犯一次。

我的家人們需要在每個月的那幾天逃避我和自我保護。荷爾蒙往往會讓我失控,一不小心,我就變成了那個狂怒的「綠巨人」。

我希望這是唯一一個會像漩渦一樣把我吞噬的習慣性罪惡,但遠非如此。以下是一些我每一天都會經歷的試探。

對人的敬拜(討人的喜歡)

自我崇拜(自私的野心,自負)

莫名其妙的覬覦(比如羨慕別人的幸福)

還有很多其他說出來會很難聽的罪。

因此,我一直在真實地思考試探,下面是我的一些得著:

1.上帝不會因為我受試探而輕視我;祂和我一起走過試探。

試探是真實的,耶穌知道——因為祂也被試探過。但耶穌不是暴君。祂說得很清楚:在耶穌基督里的我不再被定罪了(羅馬書 8章1節)。

為什麼這一點那麼重要?也許我看到的一個表情包表達得最到位:「宗教讓我說:『 我搞砸了!我爸會殺了我的!』但是兒子身份卻讓我說:『 我搞砸了!我得打電話給我爸。』」

牢記我們的天父不會因為我們受試探而拒絕我們,有助於我們奔向那唯一真正可以在靈魂層面給予我們幫助的源頭。

思考一下上帝為何選擇出生在穀倉的馬槽里,我們就會明白祂是在我混亂的處境中與我同在的上帝。祂不需要我在來找祂之前先修正自己的行為,無論我經歷的試探多麼不堪。祂是猶大的獅子,是與我並肩作戰的戰士。

2.我經受的試探顯明了我內心裡已經存在的慾望

雅各書1章14-15節解釋說,「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

美國牧師兼作家提摩太·凱勒將此比作我從未聽說過的一種現象:你知道如果你在鋼琴內部大喊,與你大喊的音高相匹配的琴鍵會給你應和嗎? (聽起來很酷,對吧?)

凱勒解釋說,試探是撩撥我們心中已經存在的「琴鍵」。

最近,我意識到容易讓我產生焦慮的環境常常會觸動那些已經在我心中生長的不信。

我們會想責怪魔鬼,但正如凱勒所說,魔鬼不能讓好人變壞。但魔鬼會讓一個本來就有缺陷的人變得更糟。魔鬼會在你裡面已經存在的東西上做文章。

但好消息是,上帝不會任由我被試探而不管:「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

3.效法耶穌的榜樣:用經文還擊。

在我最近經歷的試探中,我試圖用一句經文——就像我的孩子們拿著他們的玩具寶劍一樣,只是更加真實——來奪回我心思的戰場。因為心思基本上是一切罪開始的地方。

因此,我努力保持警覺(彼得前書5章8節),將所有我心思裡面抵擋上帝和自高的想法奪回,使它們順服基督(哥林多後書10章5節)。

當我掙扎在取悅他人這個試探中時,我會在腦海中背誦加拉太書1章10節:「我現在是要得人的心呢?還是要的上帝的心呢?我豈是討人的喜歡嗎?若仍舊討人的喜歡,我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

如果樂於比較的試探驅使我覬覦別人的「輕鬆」之路,我會想起耶穌為彼得和約翰計划了不同的道路,祂問彼得,「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約翰福音21章22節)。

4.效法約瑟:逃離現場

我不斷提醒自己(因為這是一場思想的遊戲,朋友們)要抵擋魔鬼,牠就會離開你逃跑了(雅各書4章7節)。我想起約瑟如何逃離波提乏的妻子,她手上還抓著他的外套。 「逃跑」這個詞與「逃亡者」來自同一個詞根,這提醒我遇到試探要跑得遠遠的,直到危險不再。

我最近容易陷入憂慮的試探中,因此我會找時間放下手中在做的事情,好讓自己可以默想上帝——不再滿腦子總是恐懼的想法。

老實說,要寫一篇關於試探的文章又不讓自己聽起來像是一個因為做錯事而戰驚發抖的蠢貨真不容易。

但是你知道嗎?如果我們看到了罪的本質是靈魂之癌,是我自己選擇的手銬和監獄,我們就會逃離,因為我們不會樂意接受癌症和監獄。

5.GPS原理

可以從這個場景來理解:一個人可能會在自家門口迷路,但如果你一直堅持使用 GPS,就不會那麼容易迷路了。

保羅提醒我們要堅持使用我們裡面的GPS:

「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加拉太書5章16節)

「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 (羅馬書 8章5節)

把你的注意力放在聖靈這個GPS之上——而不是迷路。這樣你就不太可能不小心開下懸崖了(這是我自己的理解和翻譯)。

實際上要如何操作呢?我想就是需要當下專心專註來仰望上帝。我需要將我的「心眼」轉向那位真正能滿足我心的,而不是讓我空虛的(耶利米書2章13節)。

本周,願上帝幫助你緊緊跟隨你的GPS。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10月漫畫特輯:馬上離開

 

繪畫:Chin

*內容取自靈命日糧文章《馬上離開》

 

面對試探,你一般如何面對?

父親有他的方法。

有時,面對與別人意見不合,爭吵一觸即發,

他會選擇離開,避免陷入爭吵的試探。

以前父親酗酒,後來戒酒了。

之後要是遇上老朋友相聚要喝兩杯,

他會馬上站起來,向朋友告辭,

並再另擇他期與老友團聚 。

很多時候,只要稍微妥協,

試探就會使我們得罪上帝。

最好的方法有時就是「馬上離開」!

 

*此圖文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祂給我勇氣,我就能「自由」理財

作者:Swallow

有聲播讀:枝子

 

早上剛剛回到公司,我們部門的財務總監就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對我說,他現在有一個機會可以幫我增加一些收入:我們公司在一個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地方成立了一間新公司,如果我到新公司掛名為董監,每年可以申請一筆費用當補貼。他問我願不願意這樣做,如果願意的話就把身份證號碼發給他。

確實,這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很有誘惑力的機會,我什麼都不需要做,僅僅掛一個名就可以增加不小的一筆收入。作為一個財務人員,我知道這樣的做法是很普遍的,可以說市場上稅負比較高的企業都會這樣操作。我們去財務培訓時,行業內頂尖的老師還專門教我們如何去利用各個地方頒布的稅收優惠政策,幫公司做稅籌規劃。按照這個世界的價值觀,這個做法確實是沒有什麼不對的,能利用各地方稅收優惠政策去合理避稅,恰恰體現了一個財務人優秀的專業能力。然而,作為一個基督徒,我也很清楚,這中間還是會有虛假成分,雖然與這個世界的價值觀與法律法規不衝突,卻與聖經上的真理相反。

或許,這筆額外的收入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筆小錢,誘惑力不大,但對於生活拮据的我來說,這比我兩個月的工資還高,而且是白白得到的。一個早上,我的心彷彿都在對我說:答應吧,答應吧,這樣明年你就有錢去旅遊了。我和姊妹們有一個群,平時有什麼事,我都會在群上問她們的意見,唯獨這件事,我沒有問她們,因為我不想聽到她們攔阻的聲音。畢竟從早上得知有這個機會後,我就沒有想過要拒絕,我想答應,我想不告訴任何人,悄悄地拿了這筆補貼。這個想法太強烈了,那個時候我看見了自己內心的詭詐,貪婪。然而,心裡也有另一個聲音說: 這是上帝不喜悅的事情,難道我真的要為了這些錢去得罪上帝嗎?耶穌為了我捨棄了祂自己的生命,作我們的贖罪祭,但我卻不捨得為了祂捨棄這筆錢嗎?

一個早上,我都處在一種內心交戰,撕扯的狀態。我知道如果我拒絕的話,這個機會就會給到其他同事了,而且總監還會覺得我不知好歹,下次再有好的機會,他也不會優先找我了。這事又不是什麼害人犯法的事,在我們行業里不是很正常嗎?我好像一直在給自己內心的貪慾找各種借口。最後我打算放棄掙扎了,我計劃中午午睡起來就回復總監,答應接受這個機會。 但上帝真的非常愛我,我放棄了自己,祂卻沒有放棄我。當我睡醒在與總監的對話框里打下 「X總,我答應了」 的字眼時,我卻遲遲無法按下發送鍵。於是,我拿起手機,打開微信,開始編輯:「X總,不好意思,您還是找別人吧……但我還是很感謝您的心意,很感恩有這樣的機會您先想到了我,謝謝您。」

當我在微信上表達拒絕後,我就把在對話框里還沒發送出去的字眼一一刪除了。那一瞬間,如釋重負的感覺真的太棒了。「祂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希伯來書 2章18節)。感謝主耶穌搭救了我,這事雖不是害人犯法的事,但這事唯獨得罪了上帝。我算什麼?祂是何等地眷顧我,沒有任由我陷在罪里。

如果按著我個人的心意,我是想答應的,因為我真的很心動,也想要這筆補貼,一個早上我都在想我要答應,我應該答應的,這誘惑太大了,但我心裡也有一個聲音在告訴我,我是一個基督徒,聽命勝於獻祭。我不能因為金錢的誘惑,不能因為很多人都不會拒絕這樣的機會,我也這樣去做。如果我們凡事隨心所欲,是很可怕的事,因為我們人心是很貪婪的。今天這個事情也讓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內心的貪慾。因為我明明知道這不符合我信仰的,我卻一直想找到各種理由支撐自己去選擇答應。我想著,風險不大,白白地拿錢多好呀。但這都不應該成為我選擇的理由, 我應該看清自己的身份是一個得救的基督徒,我已經白白得到世上最大的恩典了。我也很明白對於我所在的行業來說,這是很正常的做法,只是能有選擇時,我希望自己還是按著信仰上的真理來做。

後來,有個姊妹推薦一篇文章給我,其中寫道,「這個世界的價值觀普遍認為財務自由就是: 無需工作就有錢入囊,且能夠滿足生活所需的狀態。但基督徒的財務自由應該是:一. 自由地讚美上帝(因為我所擁有的一切來自祂);二.自由地為上帝賺錢(自由地對上帝不喜歡的賺錢方式說不);三.自由地為上帝理財(計算開支,不以上帝不喜悅的方式增加收入);四.自由地為上帝奉獻(樂意地為上帝的國度奉獻金錢)。」感謝主,我雖生活拮据,但在基督里我可以一個財務自由的人,至少我今天靠著主能拒絕以上帝不喜悅的方式增加收入,至少我每月的工資足夠支付我生活上各種必需的支出,至少我還能奉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