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順服

原來我一直誤解了恩典(有聲中文)

作者:Nelle Lim,新加坡

翻譯:Anna,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20出頭的我,曾坐在教會屬靈導師的對面,請求她告訴我如何在生命中經歷到上帝的恩典。那時我的生活不那麼盡如人意,我在潛意識裡努力地想要在上帝面前好好活,希望以此博得上帝的恩惠。我努力到精疲力竭,卻仍舊看不到上帝在我生活中的作為。

恰恰相反,我周圍的人卻經常談及成為討上帝喜悅的人會讓我們脫離罪惡和咒詛,痛苦和憂慮(也因此能經歷到上帝額外的恩惠)——這聽起來太棒了,但是沒人能跟我解釋如何才能做到;這就彷彿是我經常聽人說起一家美味的免費自助餐廳,但卻沒人告訴我那家店怎麼走。

我對恩典有一些認識。我知道恩典是得到了自己不配得的。我相信並感恩耶穌為我釘在十字架上,祂成就的義遮掩了我的罪(哥林多後書5章21節),祂為我承擔了罪的刑罰(羅馬書6章23節),所以我從現在到永遠都能夠聖潔沒有瑕疵地來到上帝面前(歌羅西書1章22節)。這就是恩典,一個我不需要、也不能通過做什麼而得來的禮物。

但這也許是為永生而預備的恩典。

而現在,我們還活在地上。面對每日生活中的瑣碎和各種試煉,聖經中的作者們似乎在靠著另外一種恩典生活。

當保羅面對著無法擺脫的困境時,上帝給了他足夠的恩典來戰勝軟弱(哥林多後書12章9節)。保羅知道如果他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會放縱肉體的情慾(加拉太書5章16節)。希伯來書的作者知道,他能夠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尋求上帝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耶利米哀歌的作者每早晨都尋得幫他度過困難和痛苦恩典(耶利米哀歌3章22-23節)

這就是我想得卻得不到的那種恩典。

雖然我的導師言簡意賅地告訴我:恩典就是從上帝那裡得到你處境中正需要的夠用恩惠。但我還是琢磨不透其真意。儘管我很願意相信她的話,但受成長環境和周圍文化的影響,我一直認為我若想要成功,就需要自己努力去獲得(尋求幫助意味著被慣壞)。儘管這樣活很累,但這種價值觀讓我在學校和過去有限的生活經歷中應付自如。這是我堅信的價值觀,而恩典讓我感覺難以接受。

那時的我才20歲出頭,我的生活一直處在被保護的狀態下,因此給我一種可以憑自己應付一切的錯覺。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走投無路是什麼滋味。這種自傲也不是完全因為自恃強大,更多是因為對於真正的苦難或生活的需要沒有親身經歷。

當時,只要我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遵行自己的道德規範或依靠自己的能力和知識水平,就沒有什麼事能難倒我。所以怎麼會有我憑著現有資源應對不了的事情呢?也許尋求上帝的恩典不過是想走捷徑,為懶惰找借口吧。

而且,我想像不到完全靠聖靈來引導我的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難道我什麼都不要做嗎?我走錯路時真的應該等著上帝來提醒我嗎?萬一我沒聽到祂的提醒呢?還有我正需要幫助時祂要是沉默怎麼辦?

我想要與上帝同行並獲得因此而來的一切祝福。如果上帝沒能及時解決我的軟弱問題而因此讓我錯過了祂所賜的豐盛生命怎麼辦?絕對不能這樣!所以我最好還是根據自己的計劃先開始自我提升。如果祂對我講話了,那就是額外的得著。畢竟,如果我不知道祂什麼時候以及會以何種形式來幫助我,我該如何確定祂真的會幫我呢?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我的獨立自主其實是源於我對任何人,甚至是對上帝的不信任。我不相信有誰會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出來幫我。

從小在一個專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我很難相信任何權威人物會在乎我,更不用說會滿足我的情感需要了。所以,要我依靠恩典並依賴他人來得到我真需要的東西聽起來太冒險。

被困在「自己努力太累了,卻又不相信恩典」的焦灼狀態下,我最終找到了一個折中方案。我的生活還是主要倚靠我的主動權和努力,而恩典可以當做是佐料和補充來讓我更有優勢和增強我的力量。當然它並非是必須的,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因為萬一沒有恩典怎麼辦 ?)。

但是我二十歲以後的生活完全不像我期待的那樣一馬平川。我以為的萬能公式「努力等於成功」完全無法應付生活的變數。洶湧難測的生活完全打亂了我精心建構的計劃。

我倚靠的「豐富資源」灰飛煙滅了。現實完全超出了我的掌控。盡我最大努力工作也不能保證我能得到想要的職位。盡最大努力地做合乎上帝心意的選擇也不一定能保護我免遭他人行為帶來的惡果。當我的軟弱使我糾結在一段並不適合我的感情中時,選擇跟隨上帝幾乎成為不可能。

漸漸地,不依靠上帝而單靠自己掌控的生活最終讓我在29歲時走到了人生絕境。

距離第一次和屬靈導師談論恩典已經過去了十年,如今我又坐在了她面前。我這次真的無計可施了。我預備好了自己的心,準備接受她話語的智慧。她說:上帝比我們更知道我們的需要,並且祂是良善的,會將預備的給我們。

已經一無所有也沒有任何可倚靠的內在資源的我決定信靠上帝一次。於是,我以禱告開始每一天的生活:「上帝啊,請給我度過今天所需要的恩典。」我就這樣向上帝禱告,什麼備用計劃都沒有,也不去想祂給我的恩典究竟會以怎樣的形式出現,甚至我也沒有精力去推測。

當我蹣跚地走過今年——因失去了我最愛的那個人而傷心,丟掉了工作,還因著我在教會遭受到的性騷擾而接受調查——上帝在每一件事上都給了我夠用的恩典,而且這些的恩典又及時又具體。

在我最孤獨的時刻,有時就在我向上帝哭訴不到半小時的時候,我就突然收到密友們搞笑又有趣的簡訊,讓我突然就可以跟他們開心交談。

上帝也開始讓我更喜歡花時間和祂在一起,讓我在讀聖經和寫靈修筆記時收穫更深的喜樂。很多次在我恐懼驚慌時祂都及時地以祂的話語帶給我安慰和盼望。

祂從我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為我預備了工作,甚至都沒有要我發簡歷。在接受審查的時候,上帝給了我超出想像的公正評斷,也讓我得到了來自家庭和朋友的最大幫助,使我安然度過這個過程。祂甚至修復了我和父母的關係。

祂還修復了我的性格。過去,我想要靠自己的意志做一個正直的人,最終卻反而丟失了自己最想擁有的:我的安全感、正直、自製、無私和清晰敏銳的判斷力。我之前所不知道的是,其實是上帝給了我恩典,讓我可以去做早先那個正直的人。

我的這份品格在我年輕時因尋求上帝而很自然地被培養起來,我卻誤以為自己本性如此。但是當我那幾年任性地遠離上帝的時候,我裡面所冒出的就全是自私了。

現在,每天我都來到上帝的面前,祈求祂的恩典。每次我需要祂的引領時,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內心那堅定而安靜的聲音在提醒著我。

我什麼也不需要做,只需要順服。單靠上帝的供應就夠了!我完全謙卑下來了——說起來相當尷尬——我曾經居然以為我比上帝更知道如何活得更像基督。

幾天前我剛過完自己的30歲生日。距離我開始向上帝尋求恩典已經有一年時間了。我終於明白我曾經不理解恩典(從上帝那裡得到我處境中正需要的夠用恩惠)是由於我不知道恩典源頭的那位上帝全然美善。我不知道原來上帝那麼關心我的需要,並且祂可以那麼有創意地供應我。更重要的是,祂深深地愛我,想把最好的給我。

我20幾歲的日子讓我看到了我自以為可以掌控生命是多麼愚昧並意識到人性的軟弱和有限。還好現在我蒙了憐憫,看到上帝是如此愛我。面對30歲之後的日子,我期待經歷信靠上帝、每天從上帝得力的嶄新生活。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旅程

雅各書靈修 | 聽道和行道是一回事嗎?(有聲中文)

作者:Kezia Lewis,菲律賓

翻譯 :Maggie,中國

有聲播讀:Angel,香港

讀經:雅各書 1章22-25節

我們經常說( 或聽到別人說)我們想知道上帝對我們生命的旨意是怎樣的。

可是有多少時刻我們會想起去行出上帝的旨意呢?聽道和行道是一回事嗎?

如果我們真的以為聽道與行道一樣的話,那就是在自欺欺人了。在這兩點之間還有一座橋樑需要跨越,它叫做:順服。

上帝的旨意並不對我們隱藏。祂全備的律法已在聖經中向我們顯明了,而聖經對於很多人和很多地區來說幾乎人手一本,並且隨手可得。祂對我們說話,並敦促我們遵守這些律法。但多少次我們視而不見,只滿足於從研經中獲得的那一點亮光,生活卻沒有任何切實的改變?

我曾經和一個與我信仰不一樣的人有過一段認真且長期的戀愛關係。儘管我們對上帝的看法有分歧,但當時的我卻認為這無關緊要。然而多年來,上帝派了很多人來提醒我。

然而即使從祂的話中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段關係會影響到我和耶穌的關係,但我仍然不想聽從主。我懷疑上帝的智慧並拒絕順服祂。

我當時的反應就像是雅各在第23節中所描述的那個人一樣:他對著鏡子看到自己所有的缺陷,卻隨即走開,完全沒有為改變做出任何努力。

到最後,我承受了我堅持的後果。我不能禱告,不能讀經,不能去聚會,甚至不能跟他提起上帝。同時我們沒完沒了地爭吵,不能決定到底該去哪裡滿足靈里的需要。以至於最後我們經常為關於上帝的事情甚至我服事的呼召而爭吵。雖然我最終結束了這段關係,但結果我身上也留下了傷疤。

上帝的話語就像照出我們真實自我的鏡子。它反映了我們裡面的樣子。它向我們揭示了我們內心的真實狀態,並告訴我們需要怎樣調整而使它更接近上帝的心意。我們聽到了多少或理解了多少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我們順服我們所聽到的去行。

雅各在第25節中描述的第二個人,他不僅聆聽和理解了上帝的話語,也將話語活了出來。這個人在上帝話語的光照下看到了他靈里的缺陷,結果他採取了實際的行動去遵行上帝的話。他聽了道就去行。因此他是有福的。

雅各說,我們要行道,不能只聽道。讓我們審視自己的生活,按照我們所聽到的真理而行吧。(22-25節)。

 

問題反思

1.上帝的話告訴你要去做哪些事?你有照著做嗎?

2.是什麼阻止或妨礙了你按照上帝的話去行事?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

當我走上順服就蒙福的恩典之路(有聲中文)

作者:何怡君,台灣

語音播讀:Jojo,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從小,我在自由民主的家庭氛圍中長大。凡我想投入的事,父母在給了建議后,多數會讓我自行決定。所以我在生命中的每個階段,便很清楚自己的目標,每個年紀都追求着屬於自己的興趣嗜好、情感和夢想。然而我很專註於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至有時會忽略身處的規範與環境。

從小我就不喜歡規律,不喜歡被約束,更不喜歡服從權威。求學時期都曾因不想上課就翹課。我覺得,喜歡創作的自己,就該擁有藝術家性格,自由自在地活着;而情緒也該自由奔放,想笑的時候就笑,想哭的時候就哭。即便大學時,雖然我認識了基督信仰,明白和感受到上帝的愛,但上帝的尊榮和威嚴卻離我好遠,總是有聽卻沒有懂。

一直到我大三時,自己隨意跳入的感情以分手收場,我才開始意識到,人生不是只求愛我的上帝、愛我的人護着我,跟着自己的感覺走,就能順着我的意願過下去。上帝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祂的道路高過我的道路,我這才真正明白我好需要上帝的指引,才能繼續前行。也在不久后,我找到一間教導較為嚴謹的教會,開始學習靈修,每周參加主日、小組、主日學、禱告會、事奉等。我剛開始很不習慣,覺得整個人都被這些規矩綁死了;但漸漸地,卻因着這些規矩,我才得以投入更多的時間在主身上,也因此變得更加認識主,自然而然地內心更渴慕主。當我這麼做時,我才看見自己那顆浮躁、驕傲的心,是多麼需要學習安靜和謙卑下來,被祂改造。

於是當我要踏入職場時,我積極尋求主,求祂引導我下一階段的方向。結果上帝卻要我看清現實環境,打破我曾懷抱五年的記者夢,轉而進入社福團體作文字工作。這是屬靈里一次關於「順服」的大考,感謝主,我以感恩的心通過考驗。

上帝不只讓我在工作上順服祂。之後,我亦開始感受到,自己難以順服上帝在地上所設立的頭,例如家中的頭——父親,公司的頭——主管。與他們相處時,我常太過執著於他們的缺點,像是主管的決斷明明不盡正確,卻又以職位壓着我,要我一定要聽她的;或是與父親訴說最近的煩惱時,他沒有耐心聽我說完,就開始以他自己的想法解讀,長篇大論又文不對題地回應。每每遇到類似的形況,都讓我心中升起好多的委屈和自憐自義,每次都只想抵抗他們、不願順服他們,反而以怒氣回應。

然而有一次,我對於被激怒就以怒氣回應,這樣的惡性循環感到無比厭倦。小信的我實在別無他法,因此決定轉向主求告,求主救我脫離這樣的苦毒。結果在跪下的迫切禱告中,上帝放下經文,作為教導與提醒。從彼得前書第二章到第三章,我與當時一同禱告的姐妹逐節禱告,經文說:「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彼得前書2章18節);「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彼得前書3章9節)讓我得以大大地從主那得着力量。當我願意順服主的教導與提醒,來去面對父親和主管時,雖仍非盡善盡美,卻漸漸多了些愛心,少了些批判。後來更是能存心在生活和工作上順服他們,喜樂地相處。

當主管強勢作主時,上帝使我看見她的辛勞——擔任管理職的時間不長,很多溝通的拿捏、事務的判斷仍在學習中,我不該扯她後腿,而是應該為她的領導力禱告,並儘力成為一個幫助者;當父親急於回應時,我漸漸發現他那深切的愛——對於我的煩惱,比我自己還要更加擔憂,因此急着想用自己的歷練為我解憂,而我也反思自己,平常有沒有認真聽父親說話,要學習在愛中尊重與成全彼此。

一路過來,上帝真的讓我看見順服真是個祝福。順服主不但不會讓我失去自由,還會讓我得到由內心發出的真正的自由。當然,叛逆的人能順服,不是靠着自己,乃是靠主成事,走上順服就蒙福的恩典之路。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

最終,我們服侍和順服的不是我們的丈夫,而是我們的救主耶穌(有聲中文)

作者:Stacy Joy,美國

翻譯:奇奇,中國

 語音播讀:Zel,新加坡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前幾天,家裡的幾個孩子都生病了。我一方面要照顧孩子,一方面還要打掃房間和洗衣服。一天下來,我真的是又累又想發脾氣。我親愛的丈夫Andrew肯定知道我累了一天,因此我想,或許他會送我一束花或者給我寫張卡片(又或者做點別的什麼)來安慰我一下。

然而,他什麼都沒做。於是,我徹底崩潰了,完全陷入自艾自憐的情緒里。他已經很久沒有為我做過什麼浪漫的事了。我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無法自拔——一束花,一些專註的時間,一張手寫卡片,一次約會,一個愛撫,哪怕是一盒巧克力——就這麼簡單,這些就是女人想要的全部了,難道這點要求也太高了嗎?

就在這時,我停了下來。「等等,Stacy。這些事你有多久沒有為Andrew做過了呢?」

我瞬間發現自己的自私有多噁心。可是我的失望和挫敗感依然真實存在。我明白我沒有抓住重點,但是我卻不知道該如何用上帝喜悅的方式處理我此時的問題。

我瞬間發現自己的自私有多噁心。可是我的失望和挫敗感依然真實存在。我明白我沒有抓住重點,但是我卻不知道該如何用上帝喜悅的方式處理我此時的問題。

於是,我打開聖經,讀到的第一句就是腓立比書2章3節。這節經文勸勉我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也就是說我們要先求別人的益處,而非自己的。

所以,腓立比書說我應該思考自己有多長時間沒有為丈夫製造浪漫了,而不是丈夫有多長時間沒有給我製造浪漫。我要先尋求他的益處,而不是我自己的。正如哥林多前書13章5節中所說的,這才是真正的愛——不求自己益處的愛。這意味着我要在每天的生活中主動去為Andrew做些什麼(不一定需要太複雜),以表達我對他的關心和愛。

作為妻子,我們需要向丈夫表達我們的愛,努力依照他們愛的語言來舍己地愛他們。對男人來說,浪漫也許是策劃一次尋寶遊戲,或是在一家新的餐廳吃飯,與朋友聚會,晚上孩子們睡後點個蠟燭,早晨為他準備一杯咖啡,給他寫一張驚喜卡片……甚至可以是我和Andrew剛剛開始實踐的——晚上把手機放在一邊,給對方一個只屬於彼此的時間。

我知道我們這些做妻子的都是罪人,而我們所嫁給的先生們同樣也是罪人。他們自私,有些則就是很難讓人愛起來。但當我更深地思考這個問題時,上帝讓我明白了,為我們的配偶製造浪漫,這件事必須建立在對主的順服和獻祭之上。

這是我們要看到的更大的圖景。

當我們感到無法舍己地愛丈夫時,要記得耶穌基督為我們做的榜樣。祂雖然全然聖潔,卻為了我們能夠和祂相聚在永恆里而被殘酷地釘在十字架上。作為信徒,我們理應效法基督——祂為了祂自己的榮耀和我們的益處而完全地舍己,全然順服以至死在十架上。

打出這些話對我來說是很困難的事情——因為我在這方面實在很虧欠。我被我的自私牢牢地捆綁着。但是,為著基督的呼召的緣故,我們必須努力活出為他人(比如我們的丈夫)舍己的一生。即使他們從來不曾感恩或者認可我們,我們依然可以懷着喜樂的心去服侍他們,因為最終我們服侍和順服的不是我們的丈夫,而是我們的救主耶穌。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