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享樂

作為一個基督徒,享樂的界限在哪裡?(有聲中文)

作者:Jonathan Malm,美國

翻譯:沙漠中的綠洲,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事實是,我從沒有像過去幾年這樣玩得那麼嗨。這幾年,我自己給自己打工,太太在學校上學。因為我們的時間比較自由,又沒有孩子,所以我們安排了幾次非常令人驚喜的旅行。

比方說,我們剛從拉斯維加斯回來。我們在那兒呆了一周,看了不少表演,參觀了當地幾乎所有的賭場。還有幾個月前,為了吃當地的卡津美食(Cajun food),我們說走就走,飛去了新奧爾良。我們當天來回,就為了秋葵燉鍋(Gumbo )和法式甜甜圈(beignets)!今年,我們還去了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我們真是認真入了“玩”這個圈。

但是我要去多少次拉斯維加斯才算真的玩夠了呢?在玩樂這件事,上基督徒的界限在哪裡?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享樂呢?

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聖經也給出了一些對我們有幫助的行為原則。一方面,提摩太前書6章17節告訴我們,上帝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而另一方面,我們是因着一個更高的目的而蒙召的,那就是行公義,愛憐憫,做事謙卑,培訓門徒,關懷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以及過聖潔的生活。

這兩者看起來好像是相互衝突的,但實際上並不是。事實上,我認為享受生活可以使我們更加親近上帝。享譽盛名的神學家魯益師(C.S. Lewis)在《詩篇擷思》(Reflections on thePsalms)中寫道:「一切的享樂都會自然地生髮出讚美。」所以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應該是「我們透過享樂在讚美誰呢?」

當我們知道是誰賜予了我們所享受的百物之時,我們就有機會讚美我們的造物主。因着基督徒們能讚美一切美好事物的源頭,我們會不會是有能力在最大程度上享受生命每一個點滴的群體呢?

娛樂本身是一件好事,是一份恩賜。

然而,如果我們不注意,到了一個程度,娛樂就變成了享樂主義。享樂主義的意思是我們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享受樂趣。對於信徒來說,那絕對是一種廉價的生活方式。它完全無視上帝放在我們生命中的計劃。

那麼問題來了,享受生活樂趣和享樂主義的邊界到底在哪裡呢?答案因人而異。

為了幫助我們檢視自己是不是有陷入享樂主義的危險,下面這三個問題我們應該經常問問自己。

 

我是否變得沉迷於玩樂?

玩樂太容易使我們分心了。酒精、旅行、電視、糖果傳奇…..不要太多。它們可以輕而易舉地讓人忘記現實。但這種逃避心理很快就變成了癮症——成為了我們的捆綁。在加拉太書5章1節中保羅告訴我們:「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雖然在這段經文中保羅所指的是割禮,但這個原則可以應用於任何形式的挾制——律法的挾制,嗜好的挾制,或是被任何上帝沒有呼召我們去做的事挾制。

享受本應該使我們感到自由,而不是被捆綁。

 

我是否忽略了我的使命?

如果對玩樂的追求讓我們無法完成上帝給我們的使命,它就變成了享樂主義。這並不是說我們不可以去度假。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位牧師,休一周或兩周的假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上帝的呼召是永恆的,但並不是說你得連軸轉。即使宣教士也有假期。我的爸爸就經營着一個宣教機構,而他要求他的宣教士們必須去休假和充電。這是一種安息的方式,使他們在侍奉的時候更加有效率。

但是如果大量的假期花費讓我們無法再去慷慨解囊幫助他人,或是阻礙我們在所蒙召的事上發揮影響力,我們就是在忽略我們的使命了。上帝呼召我們,讓我們在所處的環境做光做鹽。千萬不要讓追求玩樂阻礙了這一點。

 

想到追求玩樂,你是覺得理所應當還是出於感恩呢?

在生活中基本上每個人都曾在某個時候說過「我應當有個假期!」但是,事實是,真的沒有什麼是應當的。反而,是上帝的恩典讓我們能夠擁有美好的事物。我們有假期不是應當的,而是因着恩典,上帝賜給了我們度假的機會。作為信徒,擁有這種對待享樂的心態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能否以感恩的心來看待生活中的享樂呢?這樣的話,我們將會更加享受生活,並且有機會來讚美賜予我們美好生活的上帝。

享樂有時,工作有時。「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傳道書3章)這段經文是要我們在不同的時節都能享受生活。多多地去享受生活中的樂趣吧。但是當其他時節來臨時,讓我們也盡情投入其中。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認識自我

基督徒享樂,該還是不該?

popcorn

作者:Ansy Wong,英國;翻譯:覃函涵,中國

我覺得無聊,無事可干。電視劇也沒什麼好看的。每天狂看《權利的遊戲》的日子我也受夠了。我的臉書上也沒什麼新鮮事,不管我怎麼刷狀態似乎每天都差不多。周圍的朋友們不是太忙就是太累,要不就是沒錢出來玩。

我們似乎每天都被一股強大的慾望牽引,想找些樂子。我們每天醒來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機。不管是臉書,還是Instsgram, Snapchat,還是推特,我們總是在不停地刷屏,再刷屏。我們得跟上最新的資訊,得不停的看文字,看消息,點東西…我們就是得找點兒樂子。

找樂子享受生活有什麼不對嗎?我想尋找一些美妙的事物,欣賞那些能放到Instagram上炫酷的美照有什麼不可以嗎?我在You Tube上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的遊戲必殺秘技,我就想玩這個遊戲試試手,難道不可以嗎?

有什麼問題嗎?

找樂子本身並不是罪。從天地創立開始,上帝創造我們就給了我們情緒和感官。是祂讓我們有知覺、觸感、味覺、嗅覺等官能的能力。上帝甚至還告訴我們「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詩篇 34章8節)

找樂子是一種工具和方法,讓我們感受到奇妙和敬畏。樂趣能讓我們自己和他人們感到高興開心,甚至能解開緊鎖的眉頭。我們沒有被創造成機器人,只能每天埋頭苦幹。上帝造天地的時候也在第七天休息了。我們也如此,應該有休息和放鬆的時候。

度假是非常美好的經歷,可以讓我們靜下來,讓身體從緊張和壓力之中解脫出來,得到修復。運動和玩遊戲也可以讓我們的身體,精神和情緒都得到釋放和鍛煉。我們可以展現出自己好勝和頑皮的一面,讓我們的大腦在玩樂中學習如何更好的運籌帷幄,排兵布陣。我們的身體是上帝給我們的,在玩樂中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也能讓我們更好地侍奉他。

聽音樂會,看錶演,或者僅僅是看電影也能讓我們深深體味到人類深邃的創造力,也提醒我們造物主上帝是何等的偉大,竟能賦予人類的大腦如此豐盛的創造力。複雜的故事情節峰迴路轉,音樂的樂章層層遞進直到那最後一刻的華章完美落下,這些都能讓我們細細品味音樂和藝術的魅力,但最終,讓我們體會到上帝的偉大並獻上讚美和敬拜。

「因為萬有都是靠祂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歌羅西書 1章16節)

我們被造的時候就有感官,用來體驗事物。我們是藉著上帝所造的,也是為祂而造的,為著敬拜祂,歸榮耀給祂。

享樂本身如果變成終極目的就不對了

如果我們沒有節制地享樂,把找樂子本身變成終極目的就不對了,會引發很多問題。我們經常聽人說:「萬事中庸為上。」父母如此說,師長如此說,營養師如此說,醫生也是如此說。任何事情都切忌太過。玩遊戲太多會導致反社會行為。吃太多糖會得糖尿病。看太多Netflix電視劇會讓人變傻。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哥林多前書 6章12節)

從這節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僅僅是要中庸,有節制,還要明辨事理。當然,我們有自由,但是並不是自由範圍里的所有事情都對我們有益。另外,被身外之物所轄制是不明智的,這樣一來就是上癮了。

如果享樂只是為了取悅自己,那就不對

流行文化告訴我們應該:「吃喝享樂,開心至上」,但聖經的教導卻截然相反。「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書 10章31節)

沒有人不喜歡看情節豐滿的電影。但如果我們因為看了最新的電影,就帶着炫耀的心態,那就不對了。如果我們拍下自己吃到的美味漢堡是為了得到很多人點贊,並想告訴別人:「看看我,多酷」,這是罪性的一種,叫自傲。自傲讓我們的「自我」膨脹。在我小時候有一位牧師講過,「放大自我」就等於「讓上帝渺小」。所以當我們以自己,或者以外物為榮,而不是以上帝為榮的時候,享樂就不對了。

聖經告訴我們萬事都要為上帝的榮耀而行。我的所吃,所喝,所看是否讓上帝喜悅,榮耀上帝?還是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

享樂變成偶像就不對

任何代替上帝的事物就是偶像。甚至我們的手機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偶像。我們沉迷的漫威電影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偶像。如果我們重視這些東西過於我們重視自己與上帝的時間,這些東西就是偶像。

我的看法是:當我們痴迷於社交軟件,手機,Netflix電視劇,或沉迷於得到更多「點贊」,或在意某樣東西比我們與上帝的關係還要多時,我們就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偶像了。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麼形象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上帝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埃及記20章3-5節)

享受樂趣不是罪。上帝創造萬物,使之成為美好。我們也能看見萬物之美。但如果我們崇拜受造之物而不是造物主的時候,我們就大錯特錯了。比如說性關係。性關係乃是為婚姻而設,是丈夫和妻子之間表達愛意和親密的行為和方式。可現在性關係被封為至寶,成了人人必須的日常品。

問題就是,我們越是追求享樂(而不尋求上帝),我們就越容易沉迷其中,而享樂就越容易成為我們的偶像,但我們卻不會從中得到滿足。我們會不停地填補內心那個黑色的空洞,周而復始。我們會不停地想找尋新鮮樂子,等待新鮮驚喜,因為舊的東西我們都會逐漸厭倦,喜新厭舊。

如何在享樂的同時榮耀上帝?

把我們驚嘆和敬畏的眼光重新對準上帝。記住,上帝才是這些美妙事物的創造者。

轉向上帝,敬拜上帝。因為最終只有上帝才能讓我們滿足。

尋找屬靈的追求來榮耀上帝。問問自己:這件事是讓我得榮耀還是讓上帝得榮耀?這件事有沒有幫助我親近上帝,讓我的靈命增長?還是讓我陷入罪性,或者讓教會弟兄姐妹跌倒?

最後,問問自己:我能不能與人分享這個經歷並帶領他們敬拜上帝?

偶爾讓自己遠離享樂也是個不錯的主意。暫停對屬世享樂的渴望,轉而去渴望上帝的同在。花時間與上帝相處,渴望從上帝來的驚喜,給予上帝完全的讚美和榮耀和祂應得的敬拜。感謝上帝的慈愛和恩典。放下手機,拿起聖經。讓上帝的話語給你喜悅。你會發現上帝的話語你會越讀越愛,而且祂話語中的新意是延綿永恆的,不會讓你厭倦。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英文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你娛我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