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信靠

信心之路(有聲中文)

 

作者:鄭琮萌,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疫情之後,我開始了一份新的工作。在新的辦公樓不遠處,有一個非常漂亮的海邊。我知道方向,卻不記得確切的地點。最近,我決定下班之後去跑步,所以規划了路線從辦公樓跑到海邊,之後再跑回原點。

 

計劃總是美好的。我按著自己的記憶,往海邊的方向跑,可是卻越跑越沒有信心。半途中,我看到我的左手邊是一棟尚未完工的建築,右手邊是一片未開發的樹林。我膽怯了,開始懷疑是否跑錯了路線。我慢慢地往前走,但仍看不到有任何的標誌或大海。我沒有信心繼續往前,萬一不是海邊,我又需要花更多時間跑回原點,而且天色也不早了,所以就決定放棄了。

 

隔天,我想再嘗試一次,或許昨天是我進錯了路口,所以這一天我決定試一試另一個路口。沒想到結果還是一樣,跑到半途就發現似乎也不是這個路線。為了避免再浪費時間,我打開了導航,發現原來昨天的路線是正確的,只是我沒有跑到最後就先放棄了。當我照著導航跑到海邊的時候,看著一片蔚藍的大海,聽著海浪的拍打聲,心中非常平靜。那一刻,我突然有一個很深的感觸。人的一生有多長?沒有人知道,只有上帝知道。

 

從前我在想,如果我的人生很短暫,我不想浪費時間走許多冤枉路,可是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不一定有很清晰地指標來告訴我下一步該怎麼走。我害怕面對未知,掌控不到自己的人生讓我覺得沒有安全感。但自從我接受了耶穌基督成為我生命的救主,我學習把我的手伸給祂,讓祂牽著我走人生的每一步。漸漸地我的安全感變成來自我深信的上帝,祂必牽著我,永不離棄我。人生總有許多未知,就算我把自己的人生計劃的多完美,總會有許多的變化是我預料不到的,就像我預料不到這一年會有疫情,各國的天災也都不在人的預料之中。既然如此,那就把人生交給上帝吧!讓祂帶領,安心地跟著祂走,因為知道一路上祂都一直與我同在。

 

我不希望我的信仰旅程如同我跑步的路線,當我在路途中看不見任何的指標告訴我前面就是海邊時,我就因此而膽怯、退縮、放棄。但是我們可以依靠上帝這位人生的導航,引領我前方的道路,如同我開了導航之後,知道並堅信這一條路就是通往海邊的路,勇敢地往前走,最終美景就在前方。同時,這個經歷也激勵我,當我還沒有走到最後,永遠不知道結果會是什麼。信心亦是如此,即便是未知的未來,有上帝是我人生的導航,跟著祂走絕對不會迷路,必能到達那應許之地。因為在馬可福音5章36節耶穌說:「不要怕,只要信。」不論這個信仰的路程多麼起起伏伏,都不要放棄。這就是信心的旅途——奔跑永不放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門徒訓練

救命,我的身體失控了!(有聲播讀)

作者:Robyn Scott,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那天我和其他晚上做的事情沒什麼差別,你知道的:看電視、滑手機社交媒體以及在新聞和網路上獵奇。我不確定我是怎麼點過來的,但最後我讀到一篇關於身體集中重複性行為(BFRBs)的文章。我讀到的內容令我崩潰。

我發現,BFRBs通常用來描述一組會導致人們反覆觸摸頭髮和身體,從而導致身體損傷的失調行為,如拔頭髮、摳抓皮膚或咬腮。讓我深受打擊的是,這些不同的BFRBs癥狀是相關聯的,而我已經表現出了其中的一些癥狀——可能是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與抑鬱和焦慮作鬥爭的結果。

打我記事的時候,我就總是在摳抓我指甲根部的那層皮——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個習慣而已,就像咬指甲一樣。但我沒意識到它有一個名字叫強迫性皮膚搔抓症(dermatillomania)。幾年前,我發現自己開始把汗毛從手臂上拔下來,而且越來越頻繁,直到我每天都會拔。我發現這叫做拔毛髮癖(trichotillomania )。在此之間,我注意到了我咬腮幫的習慣(咬腮症morsicatio buccarum)。我想它也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隨著另外兩個BFRBs的確認,咬腮幫也變得更加明顯。

從文章中,我發現對一些人來說,這些行為可以帶來滿足感,減輕壓力和焦慮,或者是一種完美主義的表現。我把這看作是一種心理障礙,是由我大腦中的某些東西引起的,而不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習慣。我不明白為什麼這對我的打擊這麼大,但意識到這一切讓我感到如此無力和挫敗。突然間,我覺得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但卻被我錯亂的大腦所控制。

看完這篇文章後,我發現自己在問:「我的狀況怎麼這麼糟糕?\”我離做個正常人太遠了,我從來就沒正常過,也不知道怎麼回到正常狀態。

一個正常的狀態,一個沒有抑鬱、焦慮和精神障礙的狀態。

 

我們生來就是破碎的

不管是因為童年坎坷,還是經歷悲痛,又或是身體激素失衡,我們所有人的破碎都必然會在某個時刻顯現出來。事實上,從亞當和夏娃的孩子開始,世上的每一個人生來都是破碎的(羅馬書5章12節)。我們會這樣是罪造成的。

只有當創造我們的那一位走進我們的生命,我們才是完整的。耶穌來醫治罪留在我們裡面的創傷。作為我們的救主,祂來拯救我們脫離罪。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再破碎了,而是意味著,在基督的再來之前,我們都是有盼望的,因為耶穌已經勝了這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祂是我們安慰和醫治的源泉。

此外,耶穌在約翰福音10章10節中說,祂來這裡不僅是為了拯救我們的靈魂脫離地獄,更是為了給我們更豐盛的生命。我過去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祂會給我們夢想中的工作和渴望的家庭關係並把我們從掙扎中解救出來——但我後來明白這也可能是學會如何享受我們現在的工作,或者學習如何與我們的家人建立更好的關係。在我與BFRBs的鬥爭旅程中,這意味著我可以在掙扎中學習倚靠上帝。

 

我們不必獨自一人面對

我已經接受了我靠自己不能解決我的問題。對於那些與上癮、癮症、強迫性行為或其他各種類型的紊亂作過鬥爭的人來說,你應該知道,要從自己裡面找到力量來讓它們停止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了,藥物、草藥和其他治療都可以成為對治療非常有益的資源。但我們總會在自律和誘惑之間掙扎。因此,我發現我需要自己以外的力量,需要能夠持久的力量。這才會是長期安全有效的方法。

我知道我需要上帝的力量,它可以在我的軟弱中顯得完美(哥林多前書12章9節)。這有時是在我強迫症發作時,為尋求力量而做一個快速的禱告。有時是逃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尋求上帝的幫助。有時候則是我需要跟上帝傾訴,告訴祂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及為什麼這會如此困擾我。有時則是相信上帝是我所需要的力量,並且祂會幫助我。

不僅於此。我仍然在與BFRBs作鬥爭,但我不再覺得被它壓垮了。

我知道上帝創造了我的身體,當我向祂求救的時候,祂就在我身邊。和一些身體疾病一樣,精神疾病通常不會一勞永逸地被治癒。它們需要持續的得到關注和治療,有時甚至需要一輩子。但沒關係。因為倚靠耶穌是每一天、持續一生的旅程。即使我們自己變得強壯起來,也不應該忘記耶穌。

所以,當我掙扎著想要去抓、拉、咬的時候,我知道,靠著每天的禱告和從上帝而來的力量,我或許能夠找到從BFRBs的堅固營壘得痊癒和解脫的辦法。但最重要的是,因著我每天都越來越倚靠祂,我與上帝的關係越來越近,並在基督里成長地日益強壯。

 

 

閱讀原文請看雅米英文網站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不平淡的2018讓我學會單單愛主祂自己!(有聲中文)

作者:Nico,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馨寧,中國

 

踏入全新的2019年,代表著一個全新的旅程。如果你要我用兩個字形容2018年,我想「考卷」會是最恰當的詞語。 以前,我驕傲地認為自己是專心一致愛著上帝的。然而上帝藉著生命中一道道的考題來試驗出的我信心。

2018年,我完成了為其四個月的實習生活。我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踏入校園面對一張張稚嫩的臉孔,也第一次做著沒有收入的工,靠自己的儲蓄度過那漫長的四個月。我一直是個好勝的人。在實習生活中我力求準備最好的教材給我的學生,也希望讓我的指導老師看到我優秀的一面。可在第一次教學評估中,我嘗到了滑鐵盧。指導老師不留情地指出我教書的缺點。那天下午,我失魂落魄地拿著評估單,回到租屋處,躺在地上,心裡難過得想大哭一頓。

為什麼?!我心裡大聲地問上帝。我付出了這麼多,卻只得到這個分數。想到其他實習的同伴表現平平,也沒我付出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可他們的分數卻高過我,我心裡滿是委屈。我看著評估單上的數字,想到了我的未來。我害怕這些分數會影響我畢業後的前程,畢竟實習的表現會影響以後被派遣去學校任教的機率。

當我好不容易安靜下來時,我的心裡忽然出現了一個溫柔卻嚴肅的聲音:「你的一生難道要永遠被一堆數字捆綁著?」 頓時,我的心被這銳利的聲音刺穿。上帝繼續透過我的心對我說話:「你愛我,還是愛偶像+我?」

偶像?不,我是不會下跪於木製偶像的。可我忘記了分數和金錢也是生命中最大的偶像。雖然不願意承認,可我心裡相當清楚我愛上帝,也愛金錢。在單親家庭長大的我不知覺地把金錢放在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上。為了免去那數額龐大的貸學金,我努力考取第一的成績;因為希望自己一畢業就可以被聘請,有穩定的收入給家人和自己過上最好的生活,我盡最大努力完成實習。

這些都沒錯,可上帝卻指出我愛這些偶像更甚於愛祂。我心裡湧起一股不服,因我一直認為我很愛上帝,可上帝竟然說我更愛這些偶像,更信靠這堆數字可以改變我的一生,而不是萬王之王的祂!

我心裡翻騰著,因為不喜歡上帝的責備。可是愛必管教。像往常一樣,這位慈愛的天父並沒有放任不管這個性格叛逆的女兒繼續賴在地上自暴自棄。祂教導我如何釐清自己的問題。我反思自己的禱告,去發現什麼東西是我抓得最緊的,在什麼事情上我並沒有全然信靠祂。

以前讀《出埃及記》時,我常覺得以色列人很過分。一時要求吃肉,一時埋怨沒有水源,可他們卻渾然忘記上帝的恩典。他們忘了不管白天還是黑夜,上帝都派雲柱火柱指導他們的路途。他們也忘了嗎哪從天而降,足以餵飽他們每一個人。他們只會一昧地抱怨,卻不知上帝一直在危險的曠野中保護他們。然而,當我再重新讀一遍,赫然發現我就是在曠野中的以色列人,總是不滿於上帝為我所預備的,因此我的生命里充滿不安。我總是害怕我不夠努力,以後賺不夠錢給自己和家人;我總是很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因此我小心翼翼地表現自己。不管是在家庭,人際和事奉上。

直到,上帝問我,我到底更愛的是誰? 我追求的又是什麼?上帝知道我的努力。可祂更知道我最大的問題。祂一針見血,讓我看清自己生命里糟糕的光景。

原來,我並不是單單愛上帝。

我重新回到上帝的面前,想要更了解祂對我的心意。原來上帝渴望我單單來愛祂。祂讓我知道原來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依賴錯誤的人與事,而這些錯誤的人與事不能帶給我真正的平安。幽默的上帝借著一盤學生們的蛇梯棋給我上了一課。

在實習里的某一天,學校舉辦了一場小型的蛇梯棋比賽,而我則是比賽的監督老師。其實蛇梯棋的輸贏無關技巧,全憑運氣。我饒有興緻地看著學生們輪流擲骰子。幸運的話,如果遇到梯子可以往上爬到梯子的上面,一下子前進很多步;但是如果遇到蛇頭,表示遭蛇吻,就得回到蛇尾那格。一開始有位男孩遙遙領先,在距離終點的前兩步卻遇到蛇吻,回到起點。另一邊,一個離終點有點距離的女孩因為前進的方向遇上梯子,一躍爬上了終點,成為這盤棋的贏家。

當收拾散落在桌面的棋盤和骰子時,我不禁思考什麼會是我生命的梯子和蛇。我的生命是否如這變化多端的棋盤?也許一開始就拋到很好的數字,遇上很棒的機遇(梯子)讓我遙遙領先於其他人。然而,一個倒霉,遇上了攔路的大蛇,就得回到起點,重新開始。在面對梯子與蛇之間,我難道只能單靠運氣走到終點?我的努力難道只能在大蛇的面前化為烏有?

正這麼想的當兒,我聽見我腦袋裡的聲音對我說:「你只要單單倚靠我就足夠了,因為一切的勝敗在於耶和華。不是倚靠骰子上的數字,而是倚靠我。」

「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撒迦利亞書 4章6節)

透過上帝對我說的話,我心裡長期的不安全感終於被祂醫治好,也終於明白單單愛上帝的重要。因為心在哪裡,財寶就在那裡。在曠野行走的以色列人不是單單愛上帝,而是更愛自己的需要,更愛上帝完成他們的需要。所以他們才會被環境欺騙,他們相信眼見過於上帝所應許的。怎樣才算單單愛主呢?就是你不只是愛祂的恩典,祝福,帶領和醫治,而是愛主自己。如果有一天上帝不再幫你解決你的困難了,你還會來親近祂嗎?

在某一天向上帝禱告時,我向主說出我對未來前途的憂慮。我深怕畢業等於失業,我向上帝自嘲,同齡人已經有車有屋,而我卻一無所有。上帝卻透過約書亞記13章33節再一次對我的心說話。祂讓我看到我不是一無所有,因為就像利未人以祂為產業一樣,我也可以以耶和華為產業。

透過環境一張張的考卷,我終於明白上帝要試試我與祂的關係到底到哪裡。我已經過了信主的蜜月期,一波波的爭戰也接踵而來。透過爭戰,上帝讓我明白得勝的秘訣是單單來愛祂。利未人並未分到一片地,可是利未人知道有上帝的同在比擁有那一片片看得到的地更豐富。可是人往往追求外面看得到的產業,反而不在意是否和主在一起了。當我們和上帝有生命的關係,我們才會知道有祂比一切都更寶貴。上帝正是使用生命里的磨難讓我們更認識祂,從而更加愛祂,而祂將會成為我們最親密的父親、朋友和良人。

2018年,我不僅經歷了實習的甜與苦、經濟上的難處,也經歷了一位愛我的親人離世所帶來的傷痛。她是我家庭里唯一的另外一位基督徒,失去了她讓我倍感寂寞。可信實的上帝讓我始終記住祂給我的應許,堅固了我的信心。後來,也曾站在感情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一張張看起來難熬的考卷卻也堅固我的信仰,也讓我真心地,單單來愛我的這位阿爸天父。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面對人生的變動,我只需要信靠祂(有聲中文)

作者:Hannah Spaulding,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三年前,我在一個叫加爾文學院的小型基督教學校開始了我的大學生涯。剛開始的時候,我充滿了焦慮——要搬到離家很遠的學校,又不認識任何人,還需要結交新朋友…..但是到了第二學期,我已經適應了環境,並感謝上帝保守我在學校的第一年過得很好,也為祂賜予我的朋友們而感恩。

 

經歷上帝的恩典

然而到了二月份,父母告訴了我一些壞消息。我父親的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以及多年前一場車禍遺留下來的關節炎疼痛惡化了,他可能不再能繼續現在的工作。這將意味著我們家的收入會下降,我們可能無法負擔起私立基督教學校的高昂學費了。

我的父母讓我做一個選擇:雖然說父親換工作的事還沒有確定,但我是不是願意在下一學年轉到另一所學校?具體來說,他們問我是否想轉學到普杜大學(Purdue University),這是我家鄉印第安納州的一所大型公立學校。去普杜大學會便宜很多,因為它是公立大學,而我是本州的學生。

我的第一個回答是「絕對不行」。

我的男朋友在普杜大學讀書,我探訪過他,因而知道普杜大學跟我的理想學校完全相反。我的小基督教學院有蜿蜒的小徑,校園裡還有許多美麗的樹木,普杜大學卻是擁擠的人行道,而且校園裡一年四季都在施工。它又大又吵,一點也不像我理想中自己會去上的那種大學。

結果上帝降下恩典供應了我在加爾文學院再待一年的資金。我能夠留在我喜歡的學校,同時也有時間來適應可能要轉學的事。

 

記念上帝的信實

我的父親最終還是離了職。在父親努力康復並尋找其他可做的工作時,我們家經歷了一些起起伏伏,我也不得不開始更認真地考慮轉學的事。

我研究了普杜大學的專業課程,並正式參觀了學校。同時,我也開始考慮和我的男朋友上同一所學校——這意味著我們再也不需要異地戀了。我開始為之禱告,我發現我越多禱告和思考這件事,就越有興趣轉學到普杜大學。

但是我有很多疑問。我能在大學生涯中途順利地轉學分嗎?我會不會要多讀一到兩年呢?我要住哪?

如果轉學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錯誤怎麼辦?

在這段不確定的時間裡,我回顧了上帝在過去是怎樣供應我的。儘管在上大學之前我很焦慮,但上帝一直陪伴著我,而適應大學的過程比我預期的要好。上帝也供給了我在加爾文學院多讀一年的費用。

當我仍然陷在懷疑和猶豫中時,這些回想帶給了我盼望。

雖然當時我還在擔心普杜大學是否是正確的選擇,但我盡最大努力去信靠上帝,因為我知道祂過去如何供應我,未來還會如何。

 

相信上帝的供應

正是在這個特別困難的時期,上帝以一種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為我預備了一切。我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在普杜大學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住。我不想和一個陌生的室友一起住宿舍。我想住在一個積極向上、有家的感覺的地方。

當我將我的憂慮告訴我在加爾文學院的宿管導師時,她提醒我要信靠上帝,她相信上帝會在這個過渡過程中供應一切。我承認她說得對,並在心中承認我需要信靠祂。結果她剛離開我的房間,我的手機就響了起來。我在拜訪普杜大學時遇到的一個人發來了簡訊。她想知道我是否還在找住的地方。

這個朋友幫我聯繫了另一個朋友。她正在找人合租一個四人公寓。最後,不僅我所有的室友都是基督徒,她們也都是善良親切的人,這使我的轉學適應期變得容易很多。她們的歡迎和接納讓我在普渡大學的生活變得很不一樣。

在看到上帝以那個簡訊的形式如此直接地供應了我的所需後,我能夠放下許多關於轉學的焦慮了。

當我還在緊張地查看要如何轉課程時,我意識到我可以信靠上帝,如果祂給我提供了住處,那麼祂也會幫我搞定學分的。

如今我在普杜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就要結束了。這個學期過得比我預料的要好太多。我不僅有很棒的室友,而且還加入了我男朋友參加的一個基督徒團契。在這段時間裡,這個團契里的人一直在我身邊支持我和愛我。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並經歷了耶穌的愛。這學期我一次又一次地見證了上帝的良善。

雖然去年我所面對的不確定性讓我難以承受,但我明白了信靠上帝、讓祂指引我的生活、擔負我重擔的重要性。我一次又一次地想起這句經文:「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章6-7節)。

無論你現在正經歷怎樣的變動,願上帝超乎一切的平安與你同在。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旅程

信靠上帝(有聲中文)

作者:Tim Gustafson

翻譯:晨光,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讀經:希伯來書10章38-11章6節

「因為上帝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羅馬書 1章17節)

關於上帝我們普遍相信的是,如果我們能「做足夠多的好事」,就能贏得祂的青睞。自然而然地,我們接下來就要問:多少才能算足夠呢?什麼時候我們才能確定已經做了足夠多的好事呢?好吧,我們不能確定!但值得慶幸的是,以上的概念並沒有出現在聖經中。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相信耶穌基督 (見以弗所書2章8-9節)。

我們可能會誤解這裡所說的恩典,或者對信心的理解也不完全。所以我們要麼認為反正有了上帝的恩典,我們做什麼都行;要麼相信,一旦我們開始相信上帝,就必須過着謹慎小心的生活,以免再次陷入罪里。然而這兩種態度都毫無聖經依據。

馬丁路德在修道院尋求靈里的安寧。然而,直到他理解了保羅對上帝救恩的描述,他才找到了真正的平安。「因為上帝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

(羅馬書1章17節)。為了強調這一點,保羅引用了《舊約》先知的話:「義人因信得生」(羅馬書1章17節;哈巴谷書2章4節)。相信上帝的存在很容易。很多人都信。但真正地信靠上帝——信靠祂所說的每一句話——卻很難做到。

《希伯來書》重申了這一點:「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經文繼續說:「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希伯來書11章1-2節)。他們的果效是通過信心得到的!

這是個安慰人心的結論。上帝因我們的信心而喜悅我們。祂單單召我們「相信有上帝,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希伯來書11章6節)。

願我們相信祂,又因着祂的恩典信靠祂。

延伸閱讀:讀《希伯來書》10章26-38節,看這些經文中有哪些安慰,又有哪些挑戰。

思考應用:你信靠上帝嗎?還是你僅僅相信祂存在?這兩者有何區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異恩典

悼念一個美好的聲音和靈魂——Christina Grimmie

15668879210_941db9e381_b-1024x682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譯:鍾林君,中國

過去的這個周末對音樂界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時刻。

Christina Grimmie突然遭遇槍殺,這讓我與全世界許多人一樣倍感震驚,內心久久不能平復。年僅22歲的Christina Grimmie是美國Youtube上的翻唱明星,第六季美國好聲音的前三強。上周星期五的晚上,在與流行搖滾樂團Before You Exit結束弗羅里達奧蘭多的巡演后,Christina Grimmie在簽名環節被一名男子連擊三槍,不幸身亡(警察已證實兇手名叫Kevin James Loibl,27歲,可能是一名瘋狂粉絲)。

雖然我算不上Christina Grimmie的忠實粉絲,但聽到她的死訊還是讓我很吃驚,很難過。或許是因為我覺得自己已經認識她。我觀看過她早期在Youtube上發布的翻唱音樂視頻,她總是一邊彈着鍵盤,一邊用靈魂在歌唱。之後,我也看着她一點點成長,最後在美國好聲音第六季闖入決賽。我記得當時很驚嘆她那麼年輕竟如此有才華。好聲音第6季過後,我還會時不時地重溫她對Jason Mraz的《I Won’t Give Up on Us》和Drake的《Hold On, We’re Going Home》這兩首歌曲的翻唱,因為實在是太好聽了。

雖然我沒有特別關注她近期的活動,但是Christina是讓我聽過就永遠不會忘記的歌手之一——對我來說,她是《美國好聲音》上出現過的最美的聲音(除了第一季之外,我全程關注了其他9季《美國好聲音》)。所以,跟其他人一樣,對她的突然遇難,我感到很氣憤。我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也無法接受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她身上,特別是在這樣一個花樣的年紀。

跟其他人一樣,這兩天我也是一遍又一遍翻看Christina Grimmie的Youtube視頻,緊跟每一個與這件槍殺案有關的新聞,希望可以為心中的疑問找到一絲答案。為什麼上帝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她身上?她還那麼年輕?兇手的動機是什麼?為什麼現場的保安工作不做得更嚴密一點?

讓人難過的是,我並沒找到想要的答案,而是找到了其他一些信息。比如Christina Grimmie「對每一個人都很友善」,她很愛主,也很愛她的家人。實際上,2013年,她在推特上發表了一條推文(現在很多粉絲重新把這條推文轉了起來):「有時,你並不知道為什麼上帝會允許糟糕的事情在你的生命里發生,但這並不意味着你要因此停止信靠祂(Sometimes God allows terrible things to happen in your life and you don’t know why. But that doesn’t mean you should stop trusting Him)。」

哇哦。

雖然我確信她在三年前寫這條推文的時候並不知道這會在今天這樣的時刻產生怎樣的意義,但我相信,在這個難過的時候,我們需要聽到這樣的話語,並從中得到安慰。

最終,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為什麼上帝會允許悲劇發生在我們的生命中,或其他人的生命中,但是我們可以信靠祂,因為當祂的愛子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時,祂也經歷過同樣的,因失去心愛之人與遭遇不公而帶來的心痛與悲傷。我們可以信靠祂,因為雖然不好的事情發生,死亡也會將我們與心愛之人分離,但我們會再復活,再重聚,因為耶穌已經從死里復活(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4節)。我們可以信靠祂,因為有一天,祂會讓這個世界恢復秩序(詩篇135篇14節;啟示錄21章4節)。

Christina,謝謝你這樣驚人的提醒。雖然我們會十分想念你和你美好的聲音,但是知道你現在在一個更美好的地方了,願我們的心就因此而受到安慰。在我們繼續為你的生命慶祝,也為你的去世悲傷的日子裡,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被提醒,要時時轉向上帝,一如既往地信靠祂。

圖片來源:Disney | ABC Television Group via DesignHunt / CC BY-ND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你娛我樂)

我的面癱日記

face

作者:天堂鳥

去年聖誕節不久,我發現自己的臉部肌肉突然不聽使喚,甚至沒辦法眨眼和皺眉,就連咧嘴而笑都變成一種奢望。

那時醫生告訴我,我得了Ramsay Hunt綜合症。這是一種周圍性面癱,由潛伏在顏面神經內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當身體免疫功能降低時,潛伏的水痘病毒就會侵犯顏面神經。

當時,我感覺右側的臉部肌肉僵硬,半邊臉幾乎動彈不得,說話有點口齒不清,喝水嘴角還會漏水。最可怕的是一側的眼睛無法緊閉而變得很乾澀,視力也變得模糊。醫生特別囑咐我,睡覺時要用膠布把右眼皮粘起來,好讓眼睛能密合。如果眼睛過度乾燥的話會引起結膜炎,嚴重的話還可能傷到眼角膜,導致永久性視力下降。

醫生也沒信心
我問醫生,是不是病毒去除了,面癱的問題就會好了呢?他一臉同情地說,這很難說,治癒機率的高低全看個人的免疫力和自愈力。神經線的修復,沒有一個醫生能說得准。有些人只恢復了一些,有些人痊癒了80%已是很好的結果。也就是說,若我沒有百分之百的痊癒,我的臉部表情以後就會變得有點怪怪的。那位基督徒醫生竟然還對我說:“回去禱告吧,上帝是最大的醫生。”

剛發病的前幾天,我似乎還不怎麼感到害怕,因為我想上帝是能使瞎眼看見、瘸腿行走、甚至能使死人復活的主,我這個病對上帝來說是“小問題”,難不倒祂的。但隨着面癱的情況越來越糟,加上看到自己那歪斜的臉,我不禁越來越害怕:萬一我的臉從此就這麼難看怎麼辦?如果上帝讓我以後留下這張怪臉見人,我又怎麼受得了?

於是我上網讀了很多資料,只要是對此病症有幫助的復建方法我都試着去做,像是嚼口香糖,用臉部按摩器刺激我的肌肉等等。但絕大部分的研究報告都說這個病的預後效果不佳,許多人會留下後遺症且無法完全恢復正常。當時我的禱告就是求上帝完全醫治我,且不要留下任何面癱的後遺症,然後我要將榮耀歸給祂。

煎熬和考驗的時刻
在生病期間,除了生理上的不適,更多的時候是心裡的煎熬和信心的考驗。我是要選擇信靠上帝還是相信那些評論呢?我要感恩的是,藉著這場病,我再次經歷到上帝的慈愛和祂的同在。上帝的話語在我最軟弱時候給予我極大的安慰和力量。在我最沮喪的時候,靈修時主給了我一段經文:“疲倦的人,我必使他振作;愁苦的人,我必使他滿足。”(耶利米書31章25節,聖經新譯本)

接着,在我服高劑量的藥物病情卻似乎不見好轉時,身邊有人來告訴我說,若我不照着她的方法去治療,我的病恐怕不會好。這時我的心情又再次跌落谷底,而上帝也再次讓我看到另一節經文:“‘女兒,放心!你的信使你痊癒了’。從那時起,那女人就好了。”(馬太福音9章22節,聖經新譯本)。這句話提醒了我,要憑信心不憑眼見,我不需太在意或相信人所說的話,唯有上帝的話語是可信的。

猜猜我最後究竟有完全好起來嗎?感謝讚美主,我在1個半月後痊癒了。在生病期間,有許多的基督徒朋友和同事都迫切地為我代禱,這也讓我非常感恩。上帝是垂聽禱告的上帝,祂顧念我的需要,憐憫我的軟弱,使我的病沒有留下什麼後遺症。最重要的是,我若不說,沒有人看得出我曾得過面癱,真是要大大地感謝主啊!

學習的功課
病好后,回想這次的經歷,我問自己:“上帝要藉此教導我什麼功課呢?”

看到病重時的那幾張照片,我還是會心有餘悸。我會得面癱,自己也該負點責任。我確實不在意自己的健康,讓身體長期勞累,卻不懂得喊停。發病前的半年,我感冒了好幾次卻繼續上班,不懂得放鬆,讓身體休息。聖靈提醒我, 身體是上帝的殿,不顧惜自己的身體也是得罪祂,這是不討上帝喜悅的。

再來,我學會要凡事交託,因為主說:“你們所有勞苦擔重擔的人哪,到我這裡來吧!我必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聖經新譯本)。身體免疫能力低,與心情有直接的關係。若總是情緒低落,身體的自愈力就不好,也較難康復。在生病的期間,主教導我要將一切的憂慮和重擔交託給祂。祂更賜下話語不斷地鼓勵我,使我不致灰心絕望。

最後,我學會了要完全信靠上帝,相信凡事都有祂美好的旨意,為要叫我得益處。這世界會有許多的聲音在影響着我們,許多人會說服我們他們是多麼有能力可以幫我們決解問題,但其實只有上帝才是大有能力的,祂是位那統管萬有的主宰,祂才是值得我們信靠的對象。我了解到,無論是順境或逆境,祂都在我的生命中掌權,我只要專心仰望主就足夠了。

願將一切頌讚和感恩都歸給那位最大的醫生。“ 耶和華啊!求禰醫治我,我就得醫治;求禰拯救我,我就得拯救;因為禰是我所讚美的。”(耶利米書17章14節,聖經新譯本)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教會生活)

由小昆蟲想到的……

作者:劉梅根,澳大利亞

From-Icky-Insects-to-our-Great-God

昨天在去教會的路上,我發現一條懸吊在樹上的小蟲。我走到樹旁仔細觀察,發現這條小蟲正沿著一條自己編織的隱形絲線慢慢往上爬。

剛開始,我不禁嘲笑這條還不如我拇指大的小蟲。那條絲線通往一根離地面6米多高的樹枝,對這條小蟲來說,這個終點看上去是遙不可及的。但它居然正在往上爬!它永遠都到不了終點的——真是個無可救藥的傢伙!

但是,當我繼續觀察時,我不禁驚嘆而欽佩。我剛注意到它時,它只爬到我肚子的高度;但一分鐘後,它已爬到和我眼睛一般高的地方了。

我想,上帝也希望我們如此努力前行吧。如果祂把某件事情的全景展示給我們看(比方說祂對我們的人生計劃),那麼我們可能會因氣餒而放棄;假如前方是漫漫長路,我們就更可能放棄了。所以祂只讓我們看到眼前的光景,好讓我們能定睛在眼下的道路,深信祂知道什麼對我們最好。

正如以賽亞書41章14節所言:

「你這蟲雅各和你們以色列人,不要害怕!耶和華說:我必幫助你。你的救贖主就是以色列的聖者。」

透心糧筆記:

人生路途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時甚至險阻重重。當我們觀看那浩瀚無垠的宇宙和紛繁複雜的社會時,我們也許會覺得自己就像小蟲子一樣渺小。我們的努力似乎永遠得不到回報,心中的目標變得越來越遙遠……在這個時候,讓我們別忘了,上帝對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計劃。當我們投靠祂時,祂必救贖我們脫離絕望的境況,並且一步一步引領我們到達人生最美好的終點。因此,讓我們不要輕言放棄,繼續持守心中的願景,向著主的標竿一路前行。

 (此文章譯自 透心糧英文版)

失而復得的愛

作者:洪羽晶, 台灣
lose to win of love
從小,我生活在和樂的家庭中,爸媽不曾給我施加壓力,只希望我能快樂健康地成長。然而奇怪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竟發展出完全相反的人格。內心的完美主義以及對未來的控制慾成了我成長路上莫大的羈絆。

在求學的過程中,我從來不參加自己沒有把握做得「好」的活動。我慣於給自己一個沒有其他選擇的目標,這其中包括選擇報考師大——我唯一的志向。我的生活既充實又空虛——充實到連休息的片刻都沒有——以確保我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一個目標達成後,緊接著我又會設立新的目標,但總覺得空虛,因為我找不到動力和最終目標。另外,擁有敏感的心思也使我必須在面對不同的人、事、物時處理複雜的情緒。我時常埋怨沒有人懂我,獨自承受許多重擔。終於,高中時,我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我漸漸失去食慾,身形迅速地消瘦,個性也變得更加偏激與固執,使我身旁的人擔心、難過。其實我自己也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因為我感覺自己再也無法掌握明天,並為此感到恐懼。

就在此時,上帝給我機會認識祂。當時,我在班上有一群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們在校園中遇到傳教的姊姊們,從此便和她們有密切的接觸。在與她們相處的過程中,我得著安慰。許多以前的抱怨與困惑突然都解決了,並且我也開始相信有人懂我,有一位神願意擔當我所有的重擔,而且祂可以成為我前進的動力。然而,隨著越來越深入瞭解她們所傳講的核心思想,我對於這個信仰反倒越發困惑起來。有一種奇怪且似真非真的感覺在我心中搖擺不定。這一位神好像是真的,但這些信念和思想又好像是假的。當時我很掙扎,想離開那個地方,但我最親近的朋友在那裡,我好不容易找到的耶穌——祂可以分擔我的重擔——也在那裏。終於,雖然我心中有著追尋的渴慕,但我還是再也無法說服自己繼續下去。我離開了……我以為這一次的決定將使我永遠地錯過祂。

那時候起,我又回到從前的生活,將自己當作生命的掌權者。經過這個插曲後,我對人生又增添了更多疑問。我不明白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強烈意識,使我毅然決然地拋棄了那個好不容易才有的依靠。也許,神真的只是人類文化下的產物,那陣子一股腦兒狂熱地投入,相信祂統管萬有,相信祂知道我的苦楚,都只是想為自己長久以來的疲憊找個代替的理由吧?!我帶著「又必須回到以前」的無奈心情進入大學。好像為了再次證明只有我才是自己的神一樣,我來到了師大。就如過去一樣,我毫無差錯地實現了我早已設下的目標。

才進入大一沒多久,學系的教授就組成禱告會,並邀請曾接觸基督信仰的同學參加。我當時沒有太多想法,只是陪著有興趣的同學去看看。然而,就是這麼奇妙,我從此又燃起一些想追尋真理的渴慕之情。透過學系的禱告會、師大團契、學園團契和學長學姊的分享,我再次有機會和上帝「連線」。大一那年的聖誕節,我隨著學長的腳步踏進教會,有了感動想好好重新認識基督信仰。但我漸漸發現此時接觸的信仰和高中時所接觸到的基督教有許多差異,尤其在聖經的解讀和基督再臨上存在著大大的不同。有次和學姊分享的過程中,我得知我先前接觸的原來是假借基督教之名而成立的異端——攝理教,這個訊息帶給我很大很大的震撼。我頓時明白上帝的心意,明白那股莫名奇妙的強烈意識從何而來,原來祂從來沒有離開我,反而是讓聖靈在我心中運行,救我脫離背離真理的歪路。又因著祂的奇妙大能,我如今得以走上真理的道路。

我的生命與信仰路程看起來不太順遂、且繞了個彎,但我為著所經歷的一切,向天父獻上感謝。祂讓我原先的個性受到磨練,今日得以在患難後尋得祂的寶貴恩典。在我驕傲地以為自己是生命掌權者並對祂發出大大的質疑時,祂竟沒有發怒,沒有離去,反而安靜謙卑地等候我回轉歸向祂。祂透過我身旁的人、事、物,使我再次回到主的面前,並讓我確信我正在走的道路是祂真正的應許。

如今,上帝持續在我身上作工,祂要修剪那些不合乎祂心意的壞枝子,使我的生命更深地連結於祂。雖然到現在我還是時常會有軟弱,有時心中會出現過去我和上帝拔河的景象,但我想,祂不是那位要我們一夕之間就成為祂完美新婦的上帝。祂允許我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學習完全地交託與順服。感謝主,雖然脫去舊人換上新人的過程不容易,但在耶穌裡,我心中有踏實的確信與平安。這個歷程成為我的最佳見證,這是上帝莫大的祝福。在經歷這一切之後,我終於確定自己的心意。從此我要牽著主的手往前走,走過生命的點點滴滴,走向祂所應允的永恆國度。

搖櫓十里 邀主登船

作者:圓圓,北京
lighthouse-116524_590
「門徒就喜歡接祂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約翰福音6章21節)

記得很多年前,一首流行歌曲可謂紅極一時。其中三句歌詞是這樣寫的:「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這幾句話帶著一絲對過往回憶的憂傷和惋惜,又有著對世事無常,時間流逝的無奈與無助。

聖經中有一段經文記述耶穌登船的事,是上帝激勵我們的美好啟示。

「到了晚上,祂的門徒下海邊去,上了船,要過海往迦百農去。天已經黑了,耶穌還沒有來到他們那裡。忽然狂風大作,海就翻騰起來。門徒搖櫓約行了十裡多路,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他們就害怕。耶穌對他們說:『是我,不要怕!』門徒就喜歡接祂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約翰福音6章16-21節)

我們都像是門徒,心中有個迦百農——那個要抵達的目標或是目的地。這個目標可能是工作,婚姻,或是在服事中建立事工。我們上了船,按著自己的方式搖櫓划船,要努力達到這個目的地。我們搖啊搖啊,可能行了3里,可能行了5里,甚至可能已經行了10里,感到疲憊無奈,還沒到目的地,都想要放棄了——可能心裡甚至還想埋怨:我們的主耶穌現在在哪裡呢?我們本已經筋疲力盡,但屋漏偏逢連夜雨,海上又忽然狂風大作,海就翻騰起來。正如我們的生活,本已經困難重重,或是在諸多小煩惱之上又添各種不順利之事,心裡肯定特別沮喪、特別難過。

正在這時,門徒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哎呀,多麼激動人心。其實耶穌一直和我們同在,只是耶穌一直在海上,不在我們的船上。耶穌掌管萬有,勝過海上風浪(路加福音8章25節提到「連風和海也聽從祂」),更是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有時,耶穌暫時不在我們的船上,但祂不會拋下我們不管。上帝給予我們的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是在世上如同在天上的平安和喜樂(約翰福音15章11節:「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當耶穌漸漸近了船的時候,門徒就害怕。我不是很確定為什麼門徒會害怕。根據平行經文馬太福音14章22節和馬可福音6章49節的記述,他們害怕的原因是以為自己看到「鬼怪」。我想,大概還有以下幾種可能:也許是因為當時已經天黑,海上又狂風大作,海浪翻騰,他們看不清、認不出那人是耶穌,於是他們在慌亂中害怕;或是因為他們以為那個從海上走來的人是要劫船,於是感到害怕;或是因為雖然他們看見了耶穌,並且在之前跟隨耶穌的過程中也見過祂行神跡,但他們不明白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臨近船到底意味著什麼,於是他們感到害怕。不管如何,門徒沒有因為耶穌的臨近而歡喜,反倒害怕起來。

我常常試圖掌控自己的生活。在沒有接受耶穌基督作我生命的主,沒有決志一生跟隨耶穌之前,我完全認為我的人生我做主,我自己掌控自己,奮鬥可以改變命運。蒙恩信主以後,我也仍然會在各樣的事情中,常常信心軟弱,著急地抓取想要達成的目標,想靠自己獲取在世界中的好處。面對耶穌基督叩門臨近,雖然我知道那是從上帝而來的救贖和祝福,但我常常拒絕,因為我感到害怕,害怕被上帝掌管,失去所謂的「自主權」,害怕失去屬世界的好處,害怕失去對人生的預期,不知道上帝要帶領我去哪裡。但事實卻是,我在拒絕生命和祝福。

在這段經文中,耶穌對門徒說:「是我,不要怕!」多麼令人安慰的一句聖言。在新約聖經中,耶穌也多次告訴人:「不要怕」(路加福音5章10節),「不要懼怕」(路加福音12章32節)「不要怕,只要信」(路加福音8章50節)。

「門徒就喜歡接祂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約翰福音6章21節)

這又是一個神蹟。聖經中很多經文記載,當人們呼求耶穌、迎接耶穌、信靠耶穌時,他們就立時被醫治,立時被潔淨,立時被釋放得自由,瞎子立時得看見,瘸腿立時得行走……這裡的經文是:「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按我的理解,這絕不是耶穌如同動畫裡的阿拉丁神燈,實現人的欲望幻想。我們呼求耶穌、迎接耶穌、信靠耶穌,是立時得生命、永生。

約翰福音記載耶穌在海面上行走的神蹟之後,指出耶穌是生命的糧。耶穌告訴我們,不要為必壞的食物勞力,不要因世上的事缺乏而求神蹟(約翰福音6章22-64節),信靠祂要得的,是祂所賜的「生命」,永恆的生命。這是與天父連接、充滿屬天使命和方向的生命,充滿上帝所賜、在地如同在天的自由與喜樂的生命。

我們能如此充滿盼望,是因為耶穌已經宣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14章6節)。

願主話語入我心,喜得永恆生命;
蒙主恩典永跟隨,全心交托信靠。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