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娛樂

基督徒享樂,該還是不該?

popcorn

作者:Ansy Wong,英國;翻譯:覃函涵,中國

我覺得無聊,無事可干。電視劇也沒什麼好看的。每天狂看《權利的遊戲》的日子我也受夠了。我的臉書上也沒什麼新鮮事,不管我怎麼刷狀態似乎每天都差不多。周圍的朋友們不是太忙就是太累,要不就是沒錢出來玩。

我們似乎每天都被一股強大的慾望牽引,想找些樂子。我們每天醒來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機。不管是臉書,還是Instsgram, Snapchat,還是推特,我們總是在不停地刷屏,再刷屏。我們得跟上最新的資訊,得不停的看文字,看消息,點東西…我們就是得找點兒樂子。

找樂子享受生活有什麼不對嗎?我想尋找一些美妙的事物,欣賞那些能放到Instagram上炫酷的美照有什麼不可以嗎?我在You Tube上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的遊戲必殺秘技,我就想玩這個遊戲試試手,難道不可以嗎?

有什麼問題嗎?

找樂子本身並不是罪。從天地創立開始,上帝創造我們就給了我們情緒和感官。是祂讓我們有知覺、觸感、味覺、嗅覺等官能的能力。上帝甚至還告訴我們「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詩篇 34章8節)

找樂子是一種工具和方法,讓我們感受到奇妙和敬畏。樂趣能讓我們自己和他人們感到高興開心,甚至能解開緊鎖的眉頭。我們沒有被創造成機器人,只能每天埋頭苦幹。上帝造天地的時候也在第七天休息了。我們也如此,應該有休息和放鬆的時候。

度假是非常美好的經歷,可以讓我們靜下來,讓身體從緊張和壓力之中解脫出來,得到修復。運動和玩遊戲也可以讓我們的身體,精神和情緒都得到釋放和鍛煉。我們可以展現出自己好勝和頑皮的一面,讓我們的大腦在玩樂中學習如何更好的運籌帷幄,排兵布陣。我們的身體是上帝給我們的,在玩樂中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也能讓我們更好地侍奉他。

聽音樂會,看錶演,或者僅僅是看電影也能讓我們深深體味到人類深邃的創造力,也提醒我們造物主上帝是何等的偉大,竟能賦予人類的大腦如此豐盛的創造力。複雜的故事情節峰迴路轉,音樂的樂章層層遞進直到那最後一刻的華章完美落下,這些都能讓我們細細品味音樂和藝術的魅力,但最終,讓我們體會到上帝的偉大並獻上讚美和敬拜。

「因為萬有都是靠祂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歌羅西書 1章16節)

我們被造的時候就有感官,用來體驗事物。我們是藉著上帝所造的,也是為祂而造的,為著敬拜祂,歸榮耀給祂。

享樂本身如果變成終極目的就不對了

如果我們沒有節制地享樂,把找樂子本身變成終極目的就不對了,會引發很多問題。我們經常聽人說:「萬事中庸為上。」父母如此說,師長如此說,營養師如此說,醫生也是如此說。任何事情都切忌太過。玩遊戲太多會導致反社會行為。吃太多糖會得糖尿病。看太多Netflix電視劇會讓人變傻。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哥林多前書 6章12節)

從這節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僅僅是要中庸,有節制,還要明辨事理。當然,我們有自由,但是並不是自由範圍里的所有事情都對我們有益。另外,被身外之物所轄制是不明智的,這樣一來就是上癮了。

如果享樂只是為了取悅自己,那就不對

流行文化告訴我們應該:「吃喝享樂,開心至上」,但聖經的教導卻截然相反。「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書 10章31節)

沒有人不喜歡看情節豐滿的電影。但如果我們因為看了最新的電影,就帶着炫耀的心態,那就不對了。如果我們拍下自己吃到的美味漢堡是為了得到很多人點贊,並想告訴別人:「看看我,多酷」,這是罪性的一種,叫自傲。自傲讓我們的「自我」膨脹。在我小時候有一位牧師講過,「放大自我」就等於「讓上帝渺小」。所以當我們以自己,或者以外物為榮,而不是以上帝為榮的時候,享樂就不對了。

聖經告訴我們萬事都要為上帝的榮耀而行。我的所吃,所喝,所看是否讓上帝喜悅,榮耀上帝?還是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

享樂變成偶像就不對

任何代替上帝的事物就是偶像。甚至我們的手機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偶像。我們沉迷的漫威電影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偶像。如果我們重視這些東西過於我們重視自己與上帝的時間,這些東西就是偶像。

我的看法是:當我們痴迷於社交軟件,手機,Netflix電視劇,或沉迷於得到更多「點贊」,或在意某樣東西比我們與上帝的關係還要多時,我們就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偶像了。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麼形象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上帝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埃及記20章3-5節)

享受樂趣不是罪。上帝創造萬物,使之成為美好。我們也能看見萬物之美。但如果我們崇拜受造之物而不是造物主的時候,我們就大錯特錯了。比如說性關係。性關係乃是為婚姻而設,是丈夫和妻子之間表達愛意和親密的行為和方式。可現在性關係被封為至寶,成了人人必須的日常品。

問題就是,我們越是追求享樂(而不尋求上帝),我們就越容易沉迷其中,而享樂就越容易成為我們的偶像,但我們卻不會從中得到滿足。我們會不停地填補內心那個黑色的空洞,周而復始。我們會不停地想找尋新鮮樂子,等待新鮮驚喜,因為舊的東西我們都會逐漸厭倦,喜新厭舊。

如何在享樂的同時榮耀上帝?

把我們驚嘆和敬畏的眼光重新對準上帝。記住,上帝才是這些美妙事物的創造者。

轉向上帝,敬拜上帝。因為最終只有上帝才能讓我們滿足。

尋找屬靈的追求來榮耀上帝。問問自己:這件事是讓我得榮耀還是讓上帝得榮耀?這件事有沒有幫助我親近上帝,讓我的靈命增長?還是讓我陷入罪性,或者讓教會弟兄姐妹跌倒?

最後,問問自己:我能不能與人分享這個經歷並帶領他們敬拜上帝?

偶爾讓自己遠離享樂也是個不錯的主意。暫停對屬世享樂的渴望,轉而去渴望上帝的同在。花時間與上帝相處,渴望從上帝來的驚喜,給予上帝完全的讚美和榮耀和祂應得的敬拜。感謝上帝的慈愛和恩典。放下手機,拿起聖經。讓上帝的話語給你喜悅。你會發現上帝的話語你會越讀越愛,而且祂話語中的新意是延綿永恆的,不會讓你厭倦。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英文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你娛我樂)

迷上Super Junior的我差點迷失自己

5-Signs-that-Something-is-an-Idol-in-your-Life-1024x613

作者:Grace Debora ,印度尼西亞;譯者:Fish Lin,香港

2009年,我沒抵擋住韓流的侵襲,不可自拔地成為了K-pop的狂粉。那時,我瘋狂地愛上了由12位成員組成的男團——Super Junior。一下課,我便會跟幾個朋友興奮地聚在一起討論我們喜歡的成員、前一天晚上看過的Youtube視頻,還有各類關於他們的消息。

流行文化早已成為年輕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有誰沒聽說過流行天後Taylor Swift,英國天團One Direction,還有最近大熱的韓劇《太陽的後裔》里的國民老公宋仲基呢?在這個資訊時代里,我們可以分分鐘掉進對「偶像」的迷戀里,迷失在他們的動態當中。拿我來說,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差不多一年,直到上帝最終將我拉回正軌,讓我意識到之前自己的人生重心發生了偏移。

現代社會,「偶像」被用來形容名人,抑或是一些我們尊重並視為英雄的人。但在聖經里,「偶像」指的是別的神或是取代上帝在我們生命中地位的任何事物。事實上,上帝給以色列人的第一條誡命便是:「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埃及記 20章3節)。在那個拜偶像的時代,上帝明確地要求祂的子民只可敬拜耶和華。

現在,上帝對我們的要求也依然如此。不過首先,我們必須搞清楚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哪些「偶像」。對我而言,以下幾點便是幫我辨別自己是否有「偶像 」的參考因素:

1.時間

從我們為某件事所付出的時間可以看出此事對我們的重要性。當我沉迷Super Junior時,我會把所有的課餘時間都用來下載並觀看他們的視頻,瀏覽他們的消息。

2.精力和財力

跟時間一樣,我們會發現自己心甘情願地為自己的興趣愛好花費大量精力和金錢。我記得自己當時就花了很多錢買Super Junior的專輯,參加他們的演唱會,並收集他們的周邊,甚至參加了一些國際粉絲俱樂部舉辦的節目。情感上,我已經如此投入,以至於要是有人敢說我最喜歡的藝人的壞話,我就會翻臉 ,甚至厭惡這些人。

3.手機內容

從我們平時上網瀏覽的內容,播放列表裡播放的歌曲或視頻,以及社交賬號上關注的信息都可以看出我們在為什麼着迷。之前,我手機里所有的圖片都是Super Junior,播放列表裡收錄了他們幾乎所有的歌曲,社交賬號里也都裝滿了偶像和粉絲俱樂部發出的各種更新。我關注了超多的K-pop新聞網站,甚至為了隨時看到他們的動態而註冊加入了一個外文網站。

4.事態

當上帝不再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一位時,我們的生命狀態便不一樣了。它變得雜亂無序,事情往往都是朝着最糟糕的方向發展。當我全身心地投入Super Junior時,我變得失眠,課業亂七八糟,對教會的侍奉也提不起精神;雖然堅持了一個聖經閱讀計劃,卻根本沒有讀進去上帝的話語。

5.交際圈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在我的生活當中再明顯不過了。我所有的好朋友都愛着同一個男團,一起做着相似的事情。起先,我們聊得熱火朝天,特別玩得來,但後來發現其實這讓我一無所獲。

我減少了在教會的時間,除了一起追星的好朋友之外,也懶得去結交其他的朋友。我覺得沒有必要跟其他朋友在一起,因為我覺得追星的小團體是最棒的。漸漸地,我發現有些人不願意再和我們一起玩了,因為他們覺得被我們遺棄了。

儘管上帝通過朋友、教會講道和靈修來警示我,我卻依然選擇無視這些跡象。直到一次講道逼着我質問自己「我是誰」,「我為什麼而活」,我才醒悟自己之前一直在浪費生命。當發現上帝其實已經不是我的敬拜對象了時,我充滿了悔恨與罪疚。我竟將Super Junior當成了自己的偶像。

於是我悔改了。我刪除了所有的視頻。扔掉了收藏的周邊,基本上清空了關於Super Junior的一切。起初這很艱難 ——不過這種感覺只持續了一個禮拜。最困難的地方其實是聊天再也跟不上話題了。我試着換話題,有時候很成功,有時候卻沒那麼走運。不論怎樣,還是感謝上帝幫助我維持了和朋友們的友誼,甚至還帶回了那些我曾以為失去的好朋友們!

偶像可能有許多不同的呈現形式,它們可能是我們的工作、社交媒體、電視劇,甚至教會的事工——任何使我們失去人生焦點並影響我們與上帝單獨相處的事情。在大學里,我還迷上過電影。好在上帝告誡了我,並使我改正。

上帝不會允許祂的孩子們一直活在罪里。祂想要我們按照祂的計劃和要求來生活。因此,上帝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讓我們迴轉歸向祂。如果我們意識到上帝正在催促我們回家,便馬上迴轉吧。讓我們將上帝擺在自己生命中最靠前的位置!

圖片來源: mduangdara via Foter.com / CC BY-SA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你娛我樂)

悼念一個美好的聲音和靈魂——Christina Grimmie

15668879210_941db9e381_b-1024x682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譯:鍾林君,中國

過去的這個周末對音樂界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時刻。

Christina Grimmie突然遭遇槍殺,這讓我與全世界許多人一樣倍感震驚,內心久久不能平復。年僅22歲的Christina Grimmie是美國Youtube上的翻唱明星,第六季美國好聲音的前三強。上周星期五的晚上,在與流行搖滾樂團Before You Exit結束弗羅里達奧蘭多的巡演后,Christina Grimmie在簽名環節被一名男子連擊三槍,不幸身亡(警察已證實兇手名叫Kevin James Loibl,27歲,可能是一名瘋狂粉絲)。

雖然我算不上Christina Grimmie的忠實粉絲,但聽到她的死訊還是讓我很吃驚,很難過。或許是因為我覺得自己已經認識她。我觀看過她早期在Youtube上發布的翻唱音樂視頻,她總是一邊彈着鍵盤,一邊用靈魂在歌唱。之後,我也看着她一點點成長,最後在美國好聲音第六季闖入決賽。我記得當時很驚嘆她那麼年輕竟如此有才華。好聲音第6季過後,我還會時不時地重溫她對Jason Mraz的《I Won’t Give Up on Us》和Drake的《Hold On, We’re Going Home》這兩首歌曲的翻唱,因為實在是太好聽了。

雖然我沒有特別關注她近期的活動,但是Christina是讓我聽過就永遠不會忘記的歌手之一——對我來說,她是《美國好聲音》上出現過的最美的聲音(除了第一季之外,我全程關注了其他9季《美國好聲音》)。所以,跟其他人一樣,對她的突然遇難,我感到很氣憤。我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也無法接受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她身上,特別是在這樣一個花樣的年紀。

跟其他人一樣,這兩天我也是一遍又一遍翻看Christina Grimmie的Youtube視頻,緊跟每一個與這件槍殺案有關的新聞,希望可以為心中的疑問找到一絲答案。為什麼上帝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她身上?她還那麼年輕?兇手的動機是什麼?為什麼現場的保安工作不做得更嚴密一點?

讓人難過的是,我並沒找到想要的答案,而是找到了其他一些信息。比如Christina Grimmie「對每一個人都很友善」,她很愛主,也很愛她的家人。實際上,2013年,她在推特上發表了一條推文(現在很多粉絲重新把這條推文轉了起來):「有時,你並不知道為什麼上帝會允許糟糕的事情在你的生命里發生,但這並不意味着你要因此停止信靠祂(Sometimes God allows terrible things to happen in your life and you don’t know why. But that doesn’t mean you should stop trusting Him)。」

哇哦。

雖然我確信她在三年前寫這條推文的時候並不知道這會在今天這樣的時刻產生怎樣的意義,但我相信,在這個難過的時候,我們需要聽到這樣的話語,並從中得到安慰。

最終,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為什麼上帝會允許悲劇發生在我們的生命中,或其他人的生命中,但是我們可以信靠祂,因為當祂的愛子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時,祂也經歷過同樣的,因失去心愛之人與遭遇不公而帶來的心痛與悲傷。我們可以信靠祂,因為雖然不好的事情發生,死亡也會將我們與心愛之人分離,但我們會再復活,再重聚,因為耶穌已經從死里復活(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4節)。我們可以信靠祂,因為有一天,祂會讓這個世界恢復秩序(詩篇135篇14節;啟示錄21章4節)。

Christina,謝謝你這樣驚人的提醒。雖然我們會十分想念你和你美好的聲音,但是知道你現在在一個更美好的地方了,願我們的心就因此而受到安慰。在我們繼續為你的生命慶祝,也為你的去世悲傷的日子裡,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被提醒,要時時轉向上帝,一如既往地信靠祂。

圖片來源:Disney | ABC Television Group via DesignHunt / CC BY-ND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你娛我樂)

娛樂讓我變得「傻」、「盲」、「弱」

How-Entertainment-Made-me-FAT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譯:Iris Ding,中國

我最近心情不大好,當然不是因為Taylor Swift和Calvin Harris分手了這事兒(雖然說確實挺意外的)。

其實,我不開心完全是因為Johnny Depp的事情。很明顯,我是忠實粉絲。我對德普叔的迷戀始於2003年他主演的迪斯尼傳奇電影《加勒比海盜:黑珍珠的詛咒》。而現在,你應該已經讀到了關於他與前妻Amber Heard的離婚鬧劇——有傳言說Amber Heard在德普叔母親去世不久就申請了離婚。就在前不久,我還了解到他最近的新片《愛麗絲夢遊仙境2:鏡中奇遇記》在媒體的一片叫罵聲中票房一敗塗地。

你要是對這些事情完全無感,我也不怪你。明星八卦本來也不是所有人的菜——我的同事就似乎完全不關心德普叔的窘境。

不幸的是,對我來說,關注娛樂新聞已經成為我生活中最浪費時間的活動之一了,其他還包括刷Facebook和Instagram,網購以及看在線視頻。我容易迷上選秀節目(例如《xx好聲音》)、各種綜藝節目以及極少量的韓劇——比如最近大熱的《太陽的後裔》。老實說,我原本昨天晚上就該寫這篇稿子了,結果卻在Youtube視頻封面上看到了宋仲基的臉,於是看了一晚上中國版「跑男」。煩!

其實,我覺得我已經沒有以前那麼著迷了。比方說,我不會再把每一個晚上都耗費在娛樂上,最多一周有個一兩天。而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最近忽然意識到娛樂把我便得「傻」(愚蠢)、 「盲」 (盲從)、「弱」(軟弱)了。

「傻」(愚蠢)

有那麼一段時間,我晚上的大部分時間都貢獻給了屏幕,不是電視就是電腦。 幾乎每天晚上下班后都是這樣的節奏:吃飯、洗碗(或者晾衣服),洗澡,然後窩在沙發里兩個鐘頭直到睡着。

這樣沒頭腦的日常,讓我的大腦不再靈光,也把我變成一個不加思考的懶蟲。 我不但沒有留心 「要愛惜光陰」(以弗所書5章16節)的呼召,反而還愚蠢地揮霍着自己寶貴的時間——這些時間原本可以用來與上帝及弟兄姊妹建立關係並幫助自己成長的。

好多次,我原本應該準備周末帶查經的材料或讀讀我那角落裡落土的書,可我卻依然無法控制地把時間浪費在一些毫無意義和價值的事情上。我知道我已經無法自拔了。

這樣一個晚上過去的時候,我總是充滿了愧疚,不住地禱告請求上帝的原諒。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並且第二天早上我總是無法專註於手頭的事情——我的思想和情緒還依然在前一晚的電視里。

「盲」(盲從)

我必須承認,在自己沉迷到這個地步之前,當個娛樂控還是多少有些好處的(對,你沒聽錯)。 首先,這是個非常好的開啟對話的話題。我對於流行事件和話題的了解讓我在朋友中非常受歡迎——也可能只是我的主觀認為。其次,這些話題對於我在教會和年輕人互動並用現代的例子來闡釋聖經中某些教導十分有幫助。

但是我很遺憾地承認我對媒體的過度消費已經深深地影響了我的思辨與闡述能力。我大多數時候都坐在屏幕前被動地接收電視上的信息,而很少去提問和過濾。任何一種想法和生活方式,被媒體刻畫為「正常」后,都變得可以接受了。 我還記得有一個美劇中,主角陷入三角關係,到最後,我都已經覺得這事兒太正常,甚至都開始同情主角。

不管我們喜不喜歡,我們對於不聖潔的行為已經不再「大驚小怪」,並且我們對「罪的公然歡慶」見怪不怪了。我發現我不再去質疑所流行的趨勢和行為,也感到很難去說明一些事情為什麼是不對的,只能簡單地說一句: 「聖經上是這樣說的」。 我已經漸漸失去基督徒看問題的視角,因為我每天都沉浸在媒體宣傳的垃圾信息中。

「弱」(軟弱)

我們都知道,娛樂業總是在描畫一種誇張的現實,無論是上層生活的浮華閃耀還是理想化的愛情,我們都會無法控制地去將我們的生活和銀幕上的做比較——然後感到小小的「羨慕、嫉妒、恨」。

「如果我能那樣生活會是怎樣的呢?」或者「要是我像X一樣漂亮、聰明就好了」,類似的想法總是會竄進我的大腦。有時候,我甚至會埋怨上帝為什麼不多給我一點才能和天賦。但我很快就會否定這樣的想法,並為自己沉迷於比較和不滿感動生氣。

每次我看到宣揚美貌、財富、才能的新聞或者電視時,這樣的想法就變成一個死循環。我知道解決問題的方式很簡單:避開一切會引起我對自己現狀不滿的節目和活動。聲明:這不是鼓勵大家從此切斷所有形式的娛樂,或者勸大家把電視、電腦以及一切電子設備燒掉——只是要有智慧地生活。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受到不同事物的試探,我們得明白是什麼讓我們的心緒搖擺。

這段時間,我開始關注自己的時間管理並且問自己:我對時間的花費是否讓我更愛上帝與他人?還是讓我變得「傻」、「盲」、「弱」?

對我個人而言,腓立比書4章8節幫助了我決定應該制定什麼樣的媒體播放列表:「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我再也不要「傻」、「盲」、「弱」下去了!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你娛我樂)

誰說娛樂一定是浪費時間呢?

ferris-731511_640

Sandy Zhuang,中國

對於24小時無間歇的全職媽媽,屬於個人的時間都非常有限,更不要提什麼休閑娛樂了。至少我曾經是這樣認為的。然而,隨着生活和教養子女的壓力增大,我竟然發現了休閑給我帶來的好處,這種好處甚至幫助我與上帝和別人擁有更好的關係。

第一,休閑提醒我,自己的終極價值不在於做了多少工作。事情永遠都做不完,所以如果任由我安排,我可以把時間表填得滿滿當當,沒有時間娛樂或放鬆。然而每當這樣安排,我總是在勞累了一整天之後,臨睡前為那些沒有做到或沒有做好的事情感到沮喪。後來我意識到,我把「做事情」看得太重要——無論是工作、服侍教會還是照顧家庭——以至於我把「做工」當成自己的價值,然後又因為做得不夠好而過度否定自己。但如果我不把事情安排那麼滿,比如預留時間健身,我就可以從壓力中緩一口氣,學會更好地照顧自己。而在放鬆的過程中,我更容易體會到什麼是「放手交給上帝」,在做工之餘享受平凡的樂趣,並為此向上帝感恩。

第二,「寓教於樂」的內容會引發我對上帝的思考。我平時很少看電視,但我一直非常喜歡介紹動物的節目。有一期節目內容給我印象非常深刻,講的是昆蟲的複眼結構,並用儀器模擬出複眼的視覺圖像——當然沒有人眼看得清楚。但這激起了我的思考:昆蟲是無法看清這個世界的,那人的肉眼就真能夠洞察一切嗎?「眼見」一定為實嗎?我看不到上帝,就可以確定祂不存在嗎?說來有趣,但那個電視節目確實在我歸向基督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近幾年我也接觸到與基督信仰相關的影視節目,比如電影《魔戒》(Lord of the Rings)、電視連續短片《聖經》(The Bible)等等,更是直接鼓勵我去思考真理。

第三,休閑娛樂活動似乎比工作更能增進我和別人的關係。我曾經納悶,為什麼我每天陪孩子學功課、彈鋼琴,他們還總是纏着我要我跟他們一起玩呢?有一天突然明白,在一起做事情的時候,必然有計劃、有目的,彼此之間會有期待,因而也難免對彼此失望。然而一起玩耍的時候,純粹是享受「在一起」的時刻,每個人都很開心。我不禁想到,跟朋友要好,也不一定是因為我們在一起做了多少重要的事情,而是彼此都付出了許多陪伴——一起看搞笑肥皂劇,一起喝咖啡談心,甚至是一起聊明星八卦。越是在輕鬆愉快的氛圍里,越能增進感情,拉近彼此的距離。

第四,娛樂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調節情緒,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我時不時也會受情緒困擾,這種情況我會放下不大緊急的事情,一個人聽聽音樂、看看搞笑視頻之類。我也會為自己禱告,但我不能期待禱告像「速效救心丸」那樣總是立竿見影。我需要在輕鬆有趣的氛圍里先讓自己放鬆下來,然後再面對問題,理智地尋求解決之道。

所以,誰說娛樂一定是浪費時間呢?誰說上帝不能通過休閑活動造就我呢?祝福你「樂」得更開心,也因此更愛上帝、愛身邊的人和你自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你娛我樂)

創意圖文:科技讓你難捨難分了嗎?

作品標題:科技讓你難捨難分了嗎?
創作材料:鉛筆繪畫與數碼編輯
圖文設計:Wan Xiang,新加坡(繪畫)、雅米創意團隊(後期製作)
作品描述:無可否認,科技為這個世界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並且,你喜歡或不喜歡,科技就在那裡,滲透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核心問題是:「你如何運用科技?」

 

(1)TC_Are-you-in-sync-with-technology

有沒有嘗試過約會的時候不用手機?你可能會發現彼此的對話會因此完全不一樣哦?

科技取代了我們以前面對面的互動了嗎?

(2)TC_Are-you-in-sync-with-technology

你最近有跟朋友或家人視頻聊天嗎?相隔萬里卻猶如近在咫尺的感覺是不是很奇妙?

科技有沒有幫到你與他人報此聯繫?

(3)TC_Are-you-in-sync-with-technology

不想出門?打通電話,輕鬆搞定,美食送到家!

科技到底讓我們生活更便利了,還是把我們變得更懶惰了?

(4)TC_Are-you-in-sync-with-technology

從學校或公司回到家,通常你第一件事情做什麼?蜷在沙發上玩手機?等反應過來時,一小時可能就這樣溜走了哦……

科技是否控制了我們的生活?

*此作品為雅米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你娛我樂)

終於,愛上帝多過愛Big Bang

BIGBANG_Extraordinary_20s

作者:雪倫,馬來西亞

國中三年級那年,在好友的介紹下,我第一次接觸到了韓流明星。從此,我就像進入了一個新世界,那些偶像團體帥氣的外表、時尚的衣着、舞台上的勁歌熱舞,都讓我着迷不已。就這樣,我成為了一名韓流粉絲。

我最喜歡的韓國團體是Big Bang。在過去,我會花錢買專輯、買周邊產品、看演唱會、跟朋友聊他們有多帥等等。在大學,我甚至花了約七千台幣去看他們的演唱會。還記得當晚的氣氛十分火熱,每個人的情緒都非常高昂,並盡情地吶喊,彷彿這樣可以把所有煩惱都拋開。而我也越來越沉迷於當個韓流粉絲。你能想象嗎?我如果一天不打開手機搜尋他們的消息、聽他們的歌或逛逛他們的論壇就會覺得不對勁。朋友們都稱我為韓流百科全書,因為任何有關韓流的大小新聞我幾乎都知道。後來,我重生得救,我的基督徒生活自然和韓流粉絲的生活發生了不少碰撞。

剛重生得救的我對信仰十分火熱,大量減少了接觸有關韓流明星的一切,一心專註在耶穌基督身上。然而時間久了,熱情慢慢消退後,韓流又再次佔據了我的生活。

我曾問教會的牧者:「基督徒可以當韓流粉絲嗎?」當時他們表示我可以欣賞韓流文化,但不能盲目崇拜,不能讓其超越上帝在我心中的地位。話雖如此,我仍偶爾感到困惑。所謂的欣賞應該到什麼程度?我還可以買專輯嗎?還可以去演唱會或簽名會嗎?若明星的私人行為不符合聖經,我可以喜歡他的歌嗎?有時當演唱會和主日在同一天時,我會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欣賞表演視頻時,一個不留神讀經禱告的時間就被占走。我自知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這遲早會再超越上帝在我心中的地位。我不願意這樣,但似乎又沒辦法很好地控制自己。於是我做了以下幾件事情:

第一、向上帝禱告

生命中任何大小事都可以向上帝禱告。我不想讓韓流成為我的枷鎖,但卻又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更不知道該怎麼做。於是我選擇先向上帝禱告。我把我所面對的情況完全帶到主的面前,求祂幫助我可以擺脫這些枷鎖,讓我可以從祂那裡得到真正的滿足感,並且賜予我智慧去看待和處理韓流粉絲的生活。

第二、認識到偶像明星也是上帝的受造物

基督徒會有自己的喜好是很正常的。我們會欣賞、喜歡或關注那些看起來比我們厲害或有特殊才華的人。但聖經創世記1章26-27節告訴我們,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所創造的,明星也一樣。並且他們其實也跟我們一樣,是會軟弱,也有喜怒哀樂的公眾人物而已。只有認清這一點,我才會不過分地高舉他們,並以一個正確的心態去看待他們。任何人事物,只要將它抬高到與上帝同等的地位,都是不正確的。出埃及記20章3節說:「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唯有天父上帝才配得佔據我們內心的第一位,只有祂是永不改變的,是值得我們全心全意去敬拜的,也唯有祂能給予我們任何事物都給不了的滿足感。

第三、正視它、善用它

剛開始時,我拚命阻止自己去接觸有關韓流的一切,彷彿只要去碰它就是十惡不赦,結果反而令自己越來越痛苦,陷入了死循環。後來某天,我突發奇想地向上帝禱告,求祂賜給我智慧去看待韓流之餘,還可以將對韓流的了解使用在祂的事工上。

奇妙的是,我不是一個很會跟人聊天互動的人,更不用說去向陌生人傳福音。但是教會的牧者卻派我去做高中生的事工。我一開始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跟高中生相處,後來我發現高中生中有不少人喜歡韓流,於是便以此話題為切入點,與他們建立關係,進而向他們分享福音。這讓我不禁想到,真的是凡事都要為祂效力,即便是韓流也一樣。

我不是說接觸或喜歡韓流是完全沒問題的,更不是鼓勵大家為了傳福音而多多去接觸韓流。因為「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哥林多前書10章23節)。當我藉著上帝的幫助,選擇正視並正確地看待韓流時,我才了解到,其實它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萬事都要回到上帝面前。這更堅定了上帝在我心中的地位。

第四、多去戶外走走,親近主

除了向上帝禱告,祈求祂的幫助之外,我們自己也要有所行動,以保守自己的心。其中可以做的就是別老呆在電腦或手機前,多出去走走,看看上帝偉大且美好的創造,並且以這作為親近主的時間。雅各書4章8節說,「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你會發現,親近主比你看再多的演唱會都來得心滿意足和放鬆。當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夠親密,我們才不會擔心,或輕易地被世俗給牽着走。

第五、為喜歡的明星禱告

如果你真的很欣賞某位明星,或許你可以試着為她/他禱告。就像前面所說的,他們也是人,也會軟弱,更會需要主。因此我們可以為他們禱告,讓他們可以認識到那位美好的上帝,並成為主的好見證。當初,因為Big Bang團員太陽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並多次在節目上表明自己基督徒的身份,我備受鼓勵。雖然現在很少聽他們提起了(這不是重點),但不可否認這多多少少對我有一些影響。誰知道呢,說不定某位明星的信主會讓很多人開始對基督徒感到好奇,然後開始有所接觸。所以,為我們喜歡的明星禱告吧,願他們認識上帝,也用自己的生命彰顯出上帝的美好,好讓更多人看見。

感謝主,祂知道我的困難與掙扎,當我願意將這些問題交託給祂時,祂也透過一系列的情況和帶領來幫助我走出這枷鎖。現在的我仍喜歡韓流,也喜歡Big Bang,但也僅僅是喜歡了。這些對我來說已經不再是迷戀,更多是消遣,不會一天不看就渾身不對勁,反而是一天沒讀經親近上帝就會覺得不對勁。

偶爾情況允許,並且跟我與上帝相處的時間不衝突的話,我還是會去聽聽他們的演唱會或看看他們的消息。但我已經不會擔心他們會成為我的“偶像”,因為我內心深知道,他們絕對代替不了我的上帝,唯有天父上帝才是我生命中的主宰。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你娛我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