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作者:提子
有聲播讀:佳音
我很不喜歡自己的名字,當我意識到我配不上它的時候。
我的名字中有個「卓」字。卓,指傑出、不平凡,常見組詞:卓越、卓著、卓絕。
小時候憑藉孜孜不倦的學習一直保持拔尖的成績,很受老師喜歡、同學羨慕,以及親戚朋友的讚賞,那時候覺得,我不卓越,誰卓越呢。
進入高手如雲的高中後,光環消失,我的成績顯得平平無奇,高考也發揮失常,上了個很一般的大學。但內心中的驕傲仍在繼續,但我並不自知,我覺得自己只是一次考試沒考好罷了,我仍然個優等生,比別人都強。那時候,我用成績定義自己——我是個優秀的學生。
後來進入團契和教會,我的理性被上帝光照,開始認真地去認識母親口中的那位上帝和祂的獨生愛子,也於大二時決志受洗。
如果把大學比喻作一個溫室,那麼大學時的團契就像溫室中的溫室一樣。告別高中繁重的課業壓力,遠離社會的殘酷競爭。與此同時,不僅有家裡的經濟來源,也有弟兄姐妹的接納與關愛、團契出遊的歡聲笑語,日子過得輕省且舒適。由於每周小組與主日的牧養,我聽到了很多新鮮的屬靈知識、理念,並且假裝謙卑。然而知識叫人自高自大,我自以為聽了就是會了,自以為自己的生命很好,實則活在驕傲中。那時候,我用幻想出來的「好的」生命來定義自己——我是個好基督徒。
直到大四時,我遇到人生第二次大的挫敗(第一次是高考)——感情受挫,我喜歡的男生不喜歡我。
我一直為此禱告,原以為上帝會成就這段感情,原以為他會喜歡我,因為我那麼追求主那麼火熱。但沒想到,最終以我的一廂情願收場。我陷入大約半年的低迷期,覺得人生黑暗。聖靈光照出我內心的驕傲,我看到過往一幕幕假裝謙卑敬虔的外表下,那顆驕傲詭詐的心,甚覺羞恥。那時我天天覺得自己是一個被上帝唾棄的人,每天活著就是虛度光陰白佔地土,後來一位姐姐和我一起讀以弗所書第二章,我才重新相信上帝的憐憫。從那時起,我開始在實際經歷而非理論頭腦中去認識上帝。
大學畢業後,我誤打誤撞進了一家財務公司,幹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覺得工作內容過於機械和虛浮,於是離職,休息一段時間,梳理過去,規劃未來。
離職到現在已經快四個月。中途在兩家公司待了一段時間,第一家設計公司,我順利通過面試,卻只幹了兩周,因為忍受不了同一個辦公室老會計對我工作能力的冷嘲熱諷。我又辭職了,接著陷入好幾天消極情緒中:我為什麼這麼忍不住氣、耐不住性子?我真的像她說的那樣腦子不好使嗎?又因為自己情緒居然如此消極而更加沮喪。
緩過來,我又入職了一家試用期不簽勞動合同的公司(試用期不簽勞動合同是不合法的),帶著騎驢找馬的心態上了一周的班後,我被辭了,因為公司覺得我工作態度懶散、工作速度慢。強忍難過辦好離職手續,我去教會一位阿姨家崩潰大哭。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工作能力。而且,與生俱來的性格,原生家庭的影響,使我很難融入群體。這幾次的工作經歷,也讓我看到自己在公司時的心態像個怯生生的孩子,恐懼著、防備著,我害怕再進入工作環境,因為我害怕和別人說話。
「上帝一定會為你預備合適的工作。」舍友如此說。坦白說,我相信上帝愛我,祂掌管一切,看顧一切,我有這樣的理論確信,但不相信上帝會在我很具體的事上看顧引導我。祂讓我遇到很多令我痛苦和難過的事,我覺得祂只是在熬煉我、訓練我、試煉我,讓我成長。面對祂我其實很痛苦,但我又必須相信祂,因為相信祂的動機是為我好,是一件「政治正確」的信仰。
「祂是你的天父爸爸啊,怎麼可能不為你預備最合適的呢,祂一定會引導的,你要去尋求。」自從看了《尋求引導》,舍友的生命似乎在慢慢變得堅固有力。
看著她堅定的表情,我受到莫大的鼓舞。我開始帶著迫切尋求天父的心去禱告,把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和想法告訴祂,也帶著認真的心去讀聖經上的話語。我開始把上帝當作我天上的一位慈祥有憐憫的爸爸去對待,而不是一位嚴苛的喜歡道德綁架的訓練師。
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借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以弗所書1章5節)
靈修中,我讀到這裡,若有所思,突然屬靈的眼睛被打開:原來父上帝愛祂所揀選的人,父上帝喜悅人藉著基督成為祂的兒子,人本性的邪惡,並不會影響上帝待人的態度,因為愛是從上帝發出的。在基督里的人,藉著基督的血,得到了兒子的身份和地位。我突然明白了,我所有感受、所有失敗、所有情緒、所有性格、所有缺點、所有羞恥、所有不堪、所有黑暗、所有見不得人的、所有不被他人喜歡的、所有不被自己接納的、所有的私慾…..這些都不會使父上帝不愛我,都不會使我失落因基督寶血所帶來的兒女的名分。
也許我是被聖靈光照了,我的內心涌流出一陣寧靜的狂喜……
此後,我感到自己有一些不一樣了:念自己的名字時羞愧感少了,寫過的文章敢自己再看了,和別人說話更有底氣了,敢一個人聽之前的面試錄音了,開始自我鼓勵了,能正視自己的一些缺點而不感到自卑了,遇事情緒低落時也不會想要結束生命了……曾經無論我擁有什麼都不覺得心安,無論做什麼似乎都會否定自己論斷自己,但現在我心裡卻常常有平安和膽量,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深深相信背後有一位支撐我的上帝,祂超越時間和空間,祂全知全能。最重要的是,雖然我配不上,我依然那麼糟糕,但祂愛我,這愛是從祂發出的,並不取決於我,祂在基督里給我兒女的身份地位,什麼都撼動不了。原來,「做什麼」、「有什麼」,都比不上「我是誰」重要。
正如瑜姐妹一眼參透那般,「你的名字里有十字架,是基督在支撐你呢。」破碎不堪的自我,再一次被上帝建立起來了,不是建立在別人對我的期望和評價上,不是建立在自己的努力或頹廢上,而是建立在基督里。希望未來,不論何時何地,能夠相信天父爸爸,常常仰望基督,常常確認自己上帝兒女的身份,並用這個身份來面對遇到的所有事情。
原來只有當一個人認識上帝並相信祂時,這人的自我才能夠被穩固地建立,因為他得到了搶不走的愛和生命。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