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点帮你我应对2020年的焦虑(有声中文)

 

作者:Kelly Wiarda,美国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婷婷,中国

 

我的同事昨天转头问我:“你听到关于……的消息了吗?”我心里一颤,根本不想听他说完整个句子。我预料到又有负面消息来扰乱我本来就已经很艰难的一周。

随着夏天接近尾声,秋季开始登场,我本来希望大环境对每天的餐厅营业时间、社交聚会和旅行限制的影响会减少。

相反,我发现自己已经习惯长期陷在靠求生本能生活的状态里,这让我筋疲力尽!等着弄清楚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规则会如何发生变化然后再相应地进行调整和适应——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一直以来,关于未知事物的焦虑想法充斥着我的脑海,因为不确定性现在已然成为了常态。

我觉得就这一点来说,我并不是孤独的。根据Barna调研网的《Connected Generation(互联世代)》报告1,全球有百分之四十18-35岁的年轻人在做重要的决定时感到焦虑。也有同样比例的人对未来持不确定态度。想想看,这些统计数据是在当前全球疫情情况发生之前获得的!我无法想象现在比例有多高。

当生活不像我们计划的那样进行时,我们很容易变得不知所措,但上帝从来没有打算让我们独自承担这个重担,祂在圣经中提供了一些智慧来鼓励我们,减轻我们的负担。

以下是上帝最近启示给我的五点。

 

首先,上帝与我同在,祂关心我。

 

彼得前书5章6-7节说,

 

“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祂必叫你们升高。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上帝,因为祂顾念你们。”

要做到放下重担,我需要很多的谦卑。我更愿意认为自己能够应付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但上帝不断提醒我:祂没有让我独自应对生活,祂希望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体会祂的同在。

虽然我内心的挣扎不会因着我一祷告就消失,但上帝邀请我与祂亲近,并把我的重担卸下来给祂。然而,这需要我降服在祂给我的计划和安排下。虽然我们的处境可能不会因此改变,但祂应允与我们同在并在祂的时间将我们举起。

 

上帝听见了我的哭泣。

在《诗篇》中,我们读到许多关于哀恸和呼求耶和华的记述。

虽然有些祷告听起来几乎是不敬的(诗篇13篇)和近乎是在发牢骚(诗篇102篇),但它们提醒我,上帝要我们把一切都带到祂面前。

在诗篇34篇中,大卫正面临困境,但他写道:“我曾寻求耶和华,祂就应允我,救我脱离了一切的恐惧。”(4节)。

圣经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上帝听见了我们的哭求,祂聆听我们也给我们回应。

然而由于某些原因,我常常犹豫是否要把一切都带到上帝面前,或许我觉得我需要先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再去求问。然而,正如我们在诗篇中所看到的,上帝知道我们所关心的,祂会将我们的忧伤变为赞美。

 

我需要界限。

虽然上帝并没有应许给我们一个无忧无虑的一生,但是祂用箴言书中的智慧提醒我们:“人心忧虑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欢乐”(12章25节)。

当我注意到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变得非常消极时,我会评估一下我都把时间花在了哪里——我与谁交流过以及我阅读了哪些类型的书籍或信息。

通常,我会得出结论:自己需要暂停关注社交媒体、某些新闻媒体或有毒的人。

取而代之的是,我会利用我的时间,一边听敬拜音乐,一边在大自然中散步来清理我的头脑,或者特意去联络一位可以把我带回到盼望和真理中的朋友。当我能够训练自己有意识地辨别内心的触发因素时,就可以避免陷入更深的抑郁中。

 

每天都可以发现美。

腓立比书提醒我们:“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立比书4章6-7节)。

当我们的心被所经历的所有消极事件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要看到生活中的积极面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圣经却呼召我们过一种感恩的生活。

在特别艰难的时期里,我会经常用手账本或在手机里记录下一天中发生的好事情。有时是我的孩子们说的让我发笑的话;有时,是看似微不足道的时刻,比如为阳光而感恩。

每次我开始写这张清单,尤其是当我继续养成这样的习惯时,我的单子似乎会随着我对美好事物的意识和期待而越来越长。

通过与上帝交流并以感恩的态度生活,上帝鼓励我:祂不仅给了我平安,还承诺保护我的心灵,使我远离未来的焦虑。

 

我可以联系我的主内团契。

保罗在写给帖撒罗尼迦会众的信中,称赞信徒的灵命成熟:

“所以,你们该彼此劝慰,互相建立,正如你们素常所行的”(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1节)。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经历悲伤、失去、健康问题或其他生活因素所带来的一系列痛苦,这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无法承受。圣经在给我们希望的同时,也鼓励我们与主内肢体团契交流。

帖撒罗尼迦所遇到的问题与我们今天的情况不同,但是今天的信徒仍然可以通过与主内肢体在一起、并寻求明智的建议而得到鼓励。

在这个自己特别需要代祷或从其他主内肢体那里得到建议的时期里,拥有一小群可信赖的朋友对我来说是让我重获生命的事。

今天,我在自己家里舒适地工作,免受外界的压力,但明天又是另一番景象。我将会非常忙碌,在通勤路上经历很长时间、开会、看体育比赛和管理家庭日常事务。但我不会害怕。

因为上帝在我的心中动工、背负我的重担,祂也教导我,在我们所有人都在经历这史无前例的一年时,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更有恩典。

 

1 Barna, “Only One-Third of Young Adults Feels Cared for by Others,” October 15, 2019, https://www.barna.com/research/global-connection-isolation/.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同坐席

你为什么活着?(有声中文)

作者:方友望,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自从疫情开始缓和后,急诊室恢复往常热闹的日子,病人和家属拥挤在治疗和等候区,造成水泄不通。这天轮班交替之后,我见病人档案中有个年轻的女孩吞药自杀不成,被父母送进来。类似的个案只需要转介精神科医生,让病人入住病房,就能够把急诊室的床位腾空出来。想到这里,我即刻采取行动联系当值的精神科医生,马上处理女孩的案件。

 

女孩戴着口罩,独自一人安静地坐在房间角落的床上,目光凝视着手机的屏幕。她今年仅十四岁,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披肩,皮肤白皙,打扮时髦,圆溜溜的大眼睛里充满调皮的神情,微笑起来甜美得就像任何一位正值青春期的天真少女一样,一点儿也不像因为抑郁而意图轻生的病人。她的思路十分清晰,回答问题从容、镇定,然而充满稚气的脸庞上却流露出对生命毫无任何眷恋的疑惑。

 

我皱起眉头,十分不解地问她:妳为什么要死呢?

 

她抬起头来,想也不想地问我:妳为什么要活呢?

 

我怔了一下,一时哑口无言,不晓得该如何回答她。匆匆离开之前,我只能答道:因为爱。勇敢活下去,因为知道自己被爱。精神科医生接手后,我把她的档案搁在一旁,继续处理其他的案子。后来女孩被安排入院观察,但她的疑问却留在我的脑海,让我久久无法忘却。

 

回到家后,我仍然在思索该如何更加慎重、更有智慧地回答女孩的提问。我大可以巨细靡遗地从神学观点讲解生命的价值,但是在这个场合视乎不太可能。我也可以选择使用生活的见证简洁有力地向她阐明活着的意义,但是情急之下的我毫无头绪。再不然,如果我将福音简单扼要地告诉她活下去的盼望,这也不失为一个基督徒当尽的责任,但我并没有这么做。那一刻,她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呢?

 

我想起福音书中的耶稣,祂总是有办法能够切入话题,把永生的盼望带给井旁打水的撒马利亚妇人,把救恩的喜乐带给敲诈百姓的税吏长撒该,把真理的自由带给官长和宗教师。祂在不同的场合(宴席、街道、圣殿、井旁、渔船),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经济条件、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年龄阶层的听众时,总有办法引导传福音的对象认识上帝,明白救恩。祂之所以能够这么做,是因为祂了解听众的需要,祂适时回应他们的需要,也因为祂深谙上帝的话语,懂得深入浅出,将福音融会贯通,不但高官显要、知识分子惊叹不已,就连平民老百姓也听懂了!

 

彼得前书3章15节提醒我们: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我恨不得自己能够在不同的场合对答如流,尤其在医院的急诊室值班时更不愿错失任何机会。虽然这里空间狭隘,步履匆促,却日复一日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浓缩着人生百态,交织着痛楚、泪水和无奈的叹息。防控疫情的行管期间,家庭暴力案件的倍增让人疼惜受害者的处境,精神病患更是因为长期被局限在家中而倍感压抑、焦虑、忧郁而直接导致情绪瞬间奔溃、病情爆发。精疲力尽的家人感到束手无策,被枷锁困住的心灵在黑暗的囚室中找不到出口。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药物的镇静功能,更是福音的大能光照指引出路。

 

如果重返现场,我要告诉这位女孩:活下去,因为我知道我的生命是一份礼物,是造物主赏赐给我并委托我好好使用的礼物。活下去,因为我知道我的生命并不属于我自己,曾经有一位爱我的耶稣为我死在十字架上,用祂的生命换取了我的生命,后来祂复活了。有一天,当我来到生命的尽头,我要见祂的面。所以,现在我要为祂勇敢地活下去,且要活得有意义、活得更精彩。

 

求主帮助我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把握每个机会用言语和行动去分享好消息,学效耶稣无论何时何地都在寻找、拯救失丧的灵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我有一个梦想

你知道你是谁吗?(有声中文)

 

作者:影千墨,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过去的10年,我一直在为着自己的身份争扎。我总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进而得到安全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例如我认为我一定要参与许多服事,才能证明我是个好基督徒。每件事情都做得完美,才能证明我是个好员工。即使我病了,状况不太好,我还是需要去牧养羊群,这样我才是个好牧者。以至于我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为此曾埋怨上帝说,“上帝,我知道祢是公平的,可是我心里还是很难接受。为什么我不能像那个某某,他的才干可以得到别人很好的重视。上帝啊,为什么我的性格大大咧咧,如果我能温柔一点就好,大家也不会取笑我像个女汉子。”

 

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我从来不会欣赏自己。我担心自己若表达内心的想法太负面的话,会让人对我反感,怕没有可取之处的我做不好事的话,别人以后便不会再交代事情给我。我也怕别人给我意见,纠正我,这会让我觉得我没有价值。有时为了掩饰我的不安和尊严,我会在话语上反击对方来保护自己。然而这并没有让我过得更好,大家反而觉得我很骄傲,很难相处。偶尔听到大家对我的评语让我感到非常难过,可是又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不去反驳。

不安感和害怕吞食着我,让我怀疑我信的是耶稣基督吗?圣经在哥林多后书5章17节不是说:“ 若有人在基督里,祂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为什么我没有变好?还会去嫉妒自己弟兄姐妹,去比较,觉得自己很糟糕?耶稣祢在哪里?

在祷告当中,上帝听到我的哭求了。有一次我所参加的教会分享了一个教导。这个教导一开始就讲到孩子的身份。我这才明白我一直都带着孤儿的灵,所以才会没有安全感。虽然我在知识上明白我是天父爸爸的孩子,但是心里却没有完全的相信。

也就在那时,我开始对自己本来的身份有更多的认识。罗马书8章17节说:“ 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上帝的后嗣,和基督同做后嗣。如果我们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荣耀。”这句经文一再提醒着我的身份。真正被改变是在一个夜晚,我告诉天父我很难受,难受地想死了。为什么接纳自己那么难?为什么我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就在那时,我感到上帝回应我说:“因为你一直都不明白。你不明白我对你的爱。孩子我对你的爱不是你做了什么?我爱你是爱着原本的你。你的软弱,你的一切我都知道。你的价值不是建立在人身上乃是你在母腹里被创造那一刻就是宝贵的了。我喜悦你生命的一切,我在你里面有美好的计划,你有你的特别,你的特长无需和别人比较。”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别人对我的评价和看法真的都不重要。因为最伟大造物主已对我说祂爱我,无条件爱我,接纳我,祂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却依然爱我。当下我便感到被释放真正得自由。

感谢主,我能从自我身份的捆绑里走出来,并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和安全感。我不再在意别人如何看我,我也不再比较,我不再靠去付出些什么来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同。同时,我和天父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基督教对我来说,不再是仪式或宗教,乃是真正与主之间的关系。每一天的读经祷告变得不是履行义务而是我真实的渴慕。我渴慕更多认识天父在我生命里的计划,我也渴慕听见更多祂要对我说的话。

或许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正在寻找着自己的身份。今天我要大声地说:“你是天父的孩子,你是尊贵且有价值的,你是蒙喜爱,蒙恩宠的,阿们。”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我有一个梦想

我疯狂地追求外在的美丽,却忽略了内在的美好(有声中文)

作者:Feifei,中国

有声播读:Carol,中国

 

不知道什么时候,“小鲜肉”这个词汇开始出现,电视屏幕被各种男团、女团霸占,整容不再是藏着掖着的事情,而是变得光明正大……健身房一到下班时刻也爆满……
 
这是一个崇尚外在的时代,美被加上条条框框:锥子脸、高鼻梁、蜜桃臀、大长腿……长得美,便理所当然被众星捧月;长得丑,没关系,你还可以整得美。
 
于是我们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去追求这个世界的美。女孩子的化妆包里塞满了一支又一支网红色号的口红;无论男女一有空闲时间就去健身房励志练出八块腹肌和马甲线;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容保健品,更有甚者跑遍全世界来整出一张完全陌生的脸。
 
在未信主前,我也是这其中的一员,为了让自己更美,我花尽了心思和精力把自己塞进世界对美的定义里。我尝试各种减肥方法,好把自己塞进最小码的衣服里,我痛下决心改变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只为增肌减脂。我的心情随着体重的波动而起伏不定,每当减肥不成功,心里便是一片乌云……圣经说:“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以弗所书2章2节)。
 
我疯狂地追求外在的美丽,却忽略了内在的美好。
 
那么圣经中对美的定义是怎样的呢?“耶和华却对撒母耳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母耳记上章7节)。在现在的社会,想要博人眼球,你只需要有姣好的外貌。但上帝不同,在祂那里,关注的是人的内心。
 
在读上帝话语的过程中,我的“审美观”逐渐改变了。我对自己不再那么苛刻,因着上帝完全接纳我,我也可以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我不再把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与外在形象相关的事上,而是开始坚持固定的灵修和学习;我开始对自己的独特形象有信心,而不是让自己成为千篇一律的所谓美好形象;我的情绪逐渐稳定,不再因为体重的变化而波动不堪;我对别人的看法也发生了改观,不再以貌取人,而是认真体察对方的内心和为人。
 
圣经中说:“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约翰一书2章16节)。如今我们便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被“眼目的情欲”所捆绑。我不知道我们能否改变这个世界,但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能够靠上帝改变我们自己。
 
我们可以不再把人生的重点放在追求外在的那种“眼目的情欲”上,而是多花时间和精力亲近上帝,建造我们内在的生命。我们在判断别人时,也要学着不再只看外表那么肤浅,而是耐心地,花时间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这个世界的王,总希望用各种方式,诱惑我们沉溺在世俗的价值观里,我们总不要落在他的网罗里,而要住在上帝的真理里。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播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