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对待“工作”

work

作者:希の梦,马来西亚

上帝创造人类,并没有让人类闲着没事做,而是吩咐他们管理世上万物。因此,上帝看工作是美好的。我们能夠工作是上帝给予的祝福,祂喜悦我们殷勤地工作,但我们也要注意不要因为眼前的事务繁重,而成了工作狂,让自己陷入“忙碌、盲目、茫然”的工作状态中,也忘记了上帝的话:“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诗篇46篇10节)

如何正确地对待工作呢?希望以下几点可以帮到你!

1.脱“忙”

以前的人没有电灯,所以天一黑,他们就歇了手上的工,去休息了。如今的我们却常常忙到忘了正常的休息。比如,学生为了能顺利交出好作业,可以连续几个晚上熬夜做作业;上班族为了得到好业绩,再晚也要去应酬等等。久而久之,工作便成了我们人生的中心和目标。我们变得会在工作里找寻认同及安全感,结果让工作成为了我们的偶像。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妥当地管理时间来避免自己陷入“忙”碌的工作习惯。

如何当个时间的好管家呢?答案是:信靠上帝,靠主去做工。歌罗西书3章23节说:“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从上帝的眼光来看待你的工作。这样一来,你不仅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同时也不会过于看重如何赚取更多金钱、如何更快速地达成目标等而忽略了在主里面的歇息。现时代的价值观——“人的需要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工作”是不对的,我们需要休息,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休息当中与上帝建立关系。

2.脱“盲”

当你勤劳工作时,上帝会祝福你的生活必得丰裕(箴言12章27节)。努力工作賺取工资的人,可以为教会的事奉提供物质或金钱的资助,把有余的分给需要的人,这也是一种分享爱的方法。但是,人心往往是自私的,得到越多,就越难舍下。盲目地工作只会使我们变得只会关心自己,对周遭的事物毫不理会,就如拉撒路和财主的比喻当中的财主一样(路加福音16章19-25节)。财主很富有,对自己很大方,享尽世上的荣华富贵,死了并埋葬起来,可是他的灵却到了阴间;然而贫困生病的拉撒路死了,却有天使来接待他回到亚伯拉罕的怀抱里。上帝并不是不喜欢富有人,乃是因为那财主对贫穷的人没有怜悯的心而不得进入乐园。耶稣曾说:“倚靠钱财的人进上帝的国是何等地难哪!”(马可福音10章24节)。所以,工作不是为了要当个守财奴,更不是要尽情地挥霍,而是学习给予及分享。

3.脱“茫”

上帝创造亚当的时候,不是茫然地吩咐他管理其他的创造物。全能的上帝绝不是因为担心自己管理不来,而需要助手。祂的特意安排是为了让人可以与祂同工来完成祂的旨意,是因为祂视我们为宝贵的的一份子,想让我们参与到祂伟大的计划里。

《俗世天职》一书中有一则小故事,或许这能帮助我们了解到祂的旨意:

有位园丁向牧师炫耀自己所管理的花圃。当牧师看到美丽的花时,他禁不住赞美上帝,但却让园丁很不高兴,因为好像上帝占了他所有的功劳。于是他对牧师说:“你应该看看之前的花圃,若只有上帝的照顾,它只会铺满野花野草。”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到,上帝乐意借着人的同工来得荣耀。上帝创造土地,让人来耕种和治理,就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参与到祂的工作中,与祂一起经历、分享工作与收获的喜悦,并在一切事情上彰显出祂的荣耀来(哥林多前书10章31节)。就算你不是全职的神职人员,我们也可以把个人属世的职业看为天职或呼召,在当中为主敬业地工作、存钱或投资。因为,在职场上你仍然是世上的光,把上帝的爱带进人群中;你也依旧是世上的盐,为其他人的生命添加养分。

4.殷勤做工

“不用工作,因为上帝会预备!”的心态绝对不是上帝所喜悦的。箴言22章29节说:“你看见办事殷勤的人吗?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必不站在下贱人面前。”若不工作,久而久之我们会成为懒惰人,总是羡慕,却无所得(箴言13章4节)。上帝赏识勤劳工作的人,祂不希望我们成为懒惰虫,更不希望我们的心因为无所事事而胡思乱想,甚至妄想能不劳而获。

一个健康的生活是少不了工作的,因为除了可以赚取金钱之外,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培养良好生活态度的途径。透过工作,我们可以学习到某项技能、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获取经济独立等,能在认识自己的能力之余,更造就自己,成为一个更成熟的人。

因此,上帝要我们工作的美意是要我们能与祂一同做工、在祂那里休息、并与祂一同享受。这有没有让你更明白一点呢?一起认真地拥抱“工作”,也平衡地对待“工作”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功成名就)


投稿

放下自己

hands-269273_1280

作者:Sandy Zhuang, 中国

在中国有句老话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对于这句话,我在婚姻中深感体会。我跟我丈夫的个性都是属于偏固执的那种,我们的“老我”更是有如千年顽石般“又臭又硬”。有时想想,难怪圣经里说圣灵要像“火”一样给我们施洗,因为似乎唯有这样才能改变我们。而我们俩的婚姻就像是两块顽石碰撞在一起,需经过敲打、磨砺,才能彼此融合,但这过程实在是太令人难受了。

在彼此“磨砺”的过程中,我一直努力学习要放下自己,凭爱心去优先照顾他人的需要,因为圣经教导我们要“爱人如己”(马可福音12章31节)。然而在这努力“爱人”的过程中,我却发现,当两个人的关系越是亲密时,就会越发觉得不再需要努力经营这段关系。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认为既然关系已经很“牢固”了,那么就无需再费心“加固”了。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放下自己的感受、权利等等原本就不容易,在最亲密的人面前就更难做到这一点。可能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会对陌生人心存怜悯,却把最伤人的话、最令人心寒的行为留给了自己最亲近的人。

但试想,耶稣基督本是上帝的儿子,却道成肉身,降世为人来服侍我们这些罪人。祂已经为我们彰显了完全“放下自己”的最佳样式。祂把自己浇奠在上帝的祭坛上,以宝血洗净我们的罪,对我们全然接纳,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舍命了。我们每一次跌倒,祂都没有嫌弃我们、撇下我们,反而是用无止境的恩典搀扶我们起来。那么,作为祂的门徒,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放下的呢?放不下自己的感受?被拒绝、被轻视甚至被背叛,有哪一种滋味耶稣基督没有体会过?放不下权利?还有哪一种权利比自身性命更加要紧呢?

所以,当我们常常思考主耶稣基督是如何为我们舍命时,我们就会发现,放下自己或许不再那么难。放下自己并不代表自己一点也不重要,而是当我们面对各种挑战时,我们是否可以选择放下对自己的关注来爱对方,使事情得以圆满。这可能是被工作领导教训之后的反思;可能是被父母抱怨之后的谅解;可能是夫妻意见不合时的谦让;也可能是面对不知感恩的孩子时选择包容等等。只要我们愿意这么行,主耶稣基督就一定会加给我们所需的力量和智慧。而那原本并不可爱的“顽石”,也会因着圣灵奇妙的工作,散发出属耶稣基督的馨香之气。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福音1章14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爱是什么)


submit_article

压力山大?试试这五招!

5-Ways-To-Deal-With-Stress

作者:Hans Anthony,印度尼西亚;翻译:小雨,台湾

“遇到问题了就说明你还活着。”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必然会遇到问题,不是吗?如果哪天我们不用再面对问题了,那说明其实我们也不再活着了。

问题本身的问题在于它们经常把我们的焦点从重要之处转移,搞得我们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身心俱疲。生活变得一团糟,我们也觉得被卡住,压力山大。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突出重围呢?根据我自己处理压力的经验,我想鼓励你尝试以下五件事情。

一、祷告
听起来很老掉牙吧?作为基督徒,我们知道,祷告是我们与上帝沟通的渠道。当遇到困难与压力时,就会有人提醒我们要祷告,祈求上帝的帮助。但实际上,我们做到了吗?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其实都是试图自己找出路,或者找别人来帮我们解决问题。

我记得在2012年,我遇到了一个很紧张的局面。当时因为我对进口货品税收估算错误,导致自己的公司要支付大约1亿印尼盾(大约7572美金)的罚款。从逻辑上来讲,问题越大,理应越快投奔上帝,不是吗?然而,我却浪费了好几天,总想自己解决,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对此,我束手无策。

我们都知道圣经教导我们要把忧虑卸给那位有能力背负我们重担的上帝(诗篇55章22节)。圣经也告诉我们“应当一无挂虑,将我们所要的告诉上帝”(腓立比书4章6节)。但我们或许并不真的相信上帝在乎我们。这个世界问题那么多,又有那么多的人提出他们的需求,上帝会不会懒得听我的祷告?而且,即使祂很关心,祂能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呢?除了祷告之外,似乎有更好的事情可以做。

因此,上帝只好给我一个天大的难题,好叫我屈膝来到祂跟前。我走投无路,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并祈求上帝,赐我清晰的思路,好使我能够找到解决办法。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感觉就像一个沉重的负担从我肩上卸了下来。的确,当我们降服在上帝面前时,祂就赐下出人意外的平安充满我们,取代我们的挫折感(腓立比书4章7节)。我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不过我已不再陷在焦虑不安之中了,因为我知道我并不是独自一人在面对问题。

二、与敬虔的人为伍
我们和谁在一起影响了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在我们身旁的是一群乐观的人,即便是面对难题,大概也不会让人觉得那么可怕。但是,如果我们被消极的人环绕,最后就有可能变得沮丧和失望。我很庆幸我有敬虔的朋友,在艰难的日子里他们是我倾诉的对象。虽然他们不是“专家”,不能充分了解与分析我的问题,他们却给了我很多鼓励,并用祷告扶持我。当我与他们分享自己所经历的压力时,我开始用不一样的眼光来看待自身的情况,我的压力指数也显著下降。

要对抗压力,你得找一群能够建造你的伙伴。要和爱上帝、渴望生命活得像基督的朋友在一起。如此一来,我们就“得以彼此扶持丶互相帮助”(传道书4章9-10节;箴言18章24节)。

三、感恩
你可能听到这句话很多次了:“不要告诉上帝你的困难到底有多大,而要告诉你的困难你的上帝有多大。”当我们只专注于我们的问题时,我们很可能就只会感到压力大而不知所措。

当我以祷告来到上帝面前,让自己接触敬虔友人及其忠告之后,我感到有很多事情值得感恩。我感恩当我的生意尚小时,上帝给我机会学习这重要的一课。我无法想象,如果这个危机发生在我的公司成长得更大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后果。可能不仅是我面临巨额损失,甚至会牵连到其他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以及他们的家庭)。

美国哲学家及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对抗压力最大的武器就是我们控制自己想法的能力。”这也是我所操练的。我选择把注意力从一件事(我面临的问题)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帝)身上。而且,你知道吗?即便是在困难之中,我们也能够数算恩典。毕竟,不论顺境逆境,献上感恩是上帝向我们所定的旨意(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8节)。

四、从上帝的角度看事情

因着人类有限的理解力,我们经常下错误的结论。 12个探子的故事,总是提醒着我,从上帝的角度来看事情是多么的重要。当10个探子回报说,他们所窥探的那地充满坚固的城池和高大的巨人时,以色列人的结论是,上帝已经抛弃了他们,这让他们无路可走(民数记14章2-4节)。约书亚和迦勒则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他们认为那地是良善的上帝要赐给以色列百姓的佳美土地,他们对上帝的保护满有信心(民数记14章7-9节)。

与其被压力和绝望淹没,我学会了思考这个问题:“上帝想要借着我所面对的难处,在我生命中或透过我做些什么呢?”我发现,就是在这些难处当中,我的性格变得更坚强,处理问题更有智慧,管理公司也更加谨慎。这个过程也模塑我,为了上帝的缘故,成为一位更优秀的商人。

五、从过程中学习
将重担卸给上帝并不等于我们要变得消极和掉以轻心。如果我们不应用我们从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教训,当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时,我们可能还是会面临同样程度的压力(甚至更甚!)。

想知道我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吗?祷告寻求上帝,并与敬虔的伙伴分享之后,我决定找出更多有关计算税务的讯息。有一天,当我上网浏览时,我找到一篇税务释疑的文章。依据该文——真是令我又惊又喜——我的计算方式其实是正确的!我把这篇文章拿给税务顾问看,证实了我的确不必支付任何罚款后,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当上帝允许祂的孩子遇见困难的同时,祂也应许,这些困难不会超过我们所能负荷的,祂会为我们开一条出路,好让我们可以承受得住(哥林多前书10章13节)。当我们用上帝的应许填满我们的思想时,就没有多余的空间存放压力了。我们将能够以感恩的心接受我们的处境,并敞开心胸从中学习。因为我们知道,上帝可以使用任何状况来塑造祂的孩子成为祂的样式。祂甚至会为我们预备更大的事情。

想想在成为埃及宰相之前, 约瑟所受的13年磨难。想想在被托付治理国度之前,在外邦国王手中,但以理的信心所受的诸多挑战(但以理书1-6章)。

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总是会遇见各样问题,经历各种压力。但我学会了,我们不用被压力击垮。我们可以紧紧抓住上帝的应许,依靠祂来应对压力。我们可以寻求敬虔朋友的建议,并且把我们的焦点转向上帝。我们的心思意念也可以充满感恩,并把我们的眼目定睛在上帝为了自己的缘故所要教导我们的功课上!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发表于雅米印尼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生活小窍门)


submit_article

君子爱财,花之有道

What-type-of-spender-are-you

作者:Ivan Kwananda 印度尼西亚;翻译:覃函涵,中国

从小,我就是一个节俭的守财奴。我家一直被各种财务问题困扰,因此我很早就学会了定期存钱,这样我才能付得起学费。我把钱看得很重,因为它能给我一种安全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金钱原来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上帝告诉我,重要的不是我能省多少钱,而是如何运用智慧支配金钱并相信上帝会看顾我的需求。在过去几年之中,我尝试挑战自己,定期做慈善,也开始了自己的捐赠计划。我会在特殊的节日,例如春节,情人节和圣诞节的时候专门存一笔钱,好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价值观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花钱的习惯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然而,圣经里说过:“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篇24章1节)这其中自然包含我们的钱财。上帝供给我们的一切所需,并希望我们成为良善忠心的仆人来管理好他交给我们的一切(马太福音25章21节)。有一天,我们的主,天下万物的所有者会归来并检查我们是否好好地管理了祂赐给我们的资源。

要用财物尊荣耶和华(箴言3章9节),我建议我们首先了解自己的花费习惯——懂得自身的优缺点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上帝赐给我们的资源。我学习的专业是财务管理,据此,我想给四种不同花费习惯的人提供一点小建议。

1.慷慨的给予者
这类人乐于用自己的钱财来祝福他人。如果给予可以让他人绽放笑容,他们会由衷感到高兴。他们喜欢请朋友吃饭,给他人买礼物,需要他们慷慨相助的时候他们也毫不犹豫。

优点:慷慨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圣经也教导我们要对他人慷慨,就像天上的父对我们慷慨一样(箴言 22章9节, 哥林多后书9章6-7节, 提摩太前书6章18节)。 一个愿意慷慨施予的人可以被上帝使用,去回应那些向上帝求助的祷告,让有需要的人感到被爱,被珍视。如今,这种爱的关怀越来越稀缺、珍贵,因为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的个人诉求,而对他人的需要选择视而不见。

缺点:乐于慷慨给予的人很难做到坚持定期存钱,因为他们周围一旦有人有需要,他们就很容易就被打动,然后慷慨解囊。这也使得他们很容易被爱占便宜的人利用。在极端情况下,他们的慷慨甚至会伤害到他们所爱的人的(包括他们自身的)利益。

建议:这类人需要妥善分配他们的钱财,给每一个花钱的名目固定一个配比,尤其是重要的名目,比如说十一奉献,供给捐赠,存款等等,并且严格按照配比去执行。捐赠的名目可以适当多分配一些,但是一定要保证定期有一定比例的钱放到存款里(例如,个人收入的百分之十或二十)。

这类人也应该学习谦卑下来,认识到他们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且识别哪些是他们也爱莫能助的情况。请求圣灵赐给他们敏锐的心和洞察力,帮助他们能充满智慧地给予,而不是冲动地给予。(箴言19章2-3节)

2.吝啬的守财奴
守财奴(比如说我)对待钱财非常小心谨慎,显得十分吝啬。我们的座右铭是:“每一分钱都很重要。”我们花钱非常精准仔细,需要的每一笔花销我们都有详细计划(不要想轻易让我们把零钱捐出来哦)。

优点: 守财奴们都擅长做预算和存钱。他们最适合做出纳,或者在财务部门工作来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得有理有据,没有被滥用。

缺点: 他们时常被认为很自私或者是过于保守迂腐。一不小心,钱财有可能就会成为他们的偶像,因为他们把钱财看得很重,容易信靠钱财更甚于信靠上帝。即使是对有需要的人,要他们捐赠钱财也比较困难。

建议:守财奴型的人要学会向他人散财,因为上帝呼召我们,是要我们关心周围有需求的人(箴言14章31节,28章27节)。我们需要认识到上帝希望我们与人分享,并真诚地赠予周围有需要的人(慢慢来,一开始可以少一些)。记住希伯来书13章5节所说的:“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3.恣意的消费者
恣意消费的人花钱很冲动,没有计划,也没有计算,心里喜欢的东西就要买。他们是广告商们最喜欢的目标客户,也很容易被打折冲昏头脑。他们买的东西往往都是他们想要的,而不是他们需要的。

优点:这类人懂得享受生活。他们是很好的旅游、购物和玩乐的伙伴。他们从不退缩,愿意抓住一切机会享乐,并永远熟知最新的打折信息、餐馆折扣等等。

缺点:无论他们有多少收入,他们都容易变成“月光族”,很少有存款。这类人很少长远地考虑自己的花销。他们很容易负债累累,特别是他们手中有张信用卡的时候。

建议: 恣意的消费者们需要学会分辨“需要”和“想要”的区别。买东西之前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吗?还是只是心里很喜欢想要买?”“不买它我的生活会受影响吗?”远离购物中心,尤其打折季的时候。购物之前写好详细的购物清单,不在清单上的东西一律不买,即使很便宜也不买。记住箴言21章20节的话语:“智慧人家中积蓄宝物、膏油,愚昧人随得来随吞下。”

4.精明的消费者
这类人比较谨慎,任何情况下花销之前都会仔细斟酌利弊。他们知道如何在对的时间花钱做对的事情,因此不管他们花钱干了什么,总能让自己和他人受益。

优点:他们的钱从来不浪费,都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这类性格的人在财务领域往往受人尊重,他们的意见看法也受人垂青。

缺点:这类人花钱可能充满算计和控制欲,很难真诚地施予。他们花钱可能期待着某种结果或利益,如果对结果不确定的话,他们可能就不愿意给予和捐赠了,对宣教和建立教会尤为如此。

建议:这类精明的人需要学习培养同理心。学习如何对自己不熟悉的人施予钱财(比如给小费,为老人买车票等等),或者是对那些没有机会回馈你的人们施予钱财。虽然在短期看不到任何结果,也还是要学习用财物支持教会的宣教事工。铭记路加福音14章13-14节里耶稣说的话:“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不管怎样,让我们把荣耀上帝和爱他人当做我们使用钱财的目标吧。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发表于雅米印尼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生活小窍门)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