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基督徒的人生没有窍门

Confessions-of-a-Christian-Life-Hacker

作者:Karen Kwek,新加坡;翻译:曹琴琴,中国

朋友打开一包薯片,把袋子下面的两个角往里掖起来,然后不停地顺着两个角往里卷薯片袋,一瞬间,袋子就摇身变成碗状,方便大家从里边拿薯片。我看得目瞪口呆,他真是太有才了!我老公也很有才。他是我们家的科技高手,不仅把我们家所有的无线设备联网了,还把我们所有的娱乐资讯整合到用一个遥控器就能操作。哈,生活就是可以这么便捷!

我非常喜欢生活中的这些小窍门,它们都是一些很有创意的方法和捷径,能非常高效地解决问题。在过去,这些节省时间的妙招都是由父母传授给孩子或由各个领域的导师传授给学徒。但是,你可能已经猜到,计算机行业将这一传统的理念进行了创新,并让其迅速流行开来。

2004年,科技记者丹尼·奥布莱恩(Danny O’Brien)对计算机高手(通常称为“黑客”)们的工作流程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有某些共同的小窍门,能大大简化编程任务。“生活小窍门(Life Hacks)”这个词应运而生,并被引申用来描述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好、更经济地完成更多事情的各种方法、窍门或技巧。如今,互联网和一些媒体分享平台(比如YouTube)使得几乎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能获取生活小窍门(Life Hacks)。

谁不喜欢便捷的生活小窍门?

从电脑键盘上的快捷操作到各种给水果削皮切片的小妙招以及能帮我们省钱的旅游攻略,我都喜欢,为什么呢?

第一,生活小妙招能让我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享受生活。我可以很快搞定棘手的问题,就能有更多的时间放松自己,享受成果。

第二,如果我不用请专业人士帮忙,就能既省时又省力地解决问题,我会觉得自己很聪明,很有成就感。其实,只要在网上看一些实用的文章或视频,我们几乎都能成为“专家”。

第三,我也跟大家一样,渴望得到即时的满足感。我们都想立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这会让自己感到很满足。谁都不愿意等待,因为等待会让人压力山大,坐立不安。广告公司和营销人员就常常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比如,他们会打出一些标语(“赶紧抢购,售完即止”)或者提供按需服务。

这些原因确实会让我们爱上生活小窍门(Life Hacks),因为如今有太多可供选择的产品或服务,让我们常常无从下手。有太多东西耗费我们的精力和金钱,所以现在的消费者就像皇帝一样,习惯采用既迅速又简单的解决方法。我们已经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比如,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立即看到事情的结果。

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讲求“即时”性,比如速溶咖啡、即时信息以及极速信贷。生物技术也在研究能让动植物快速生长的方法,以便尽快让我们食用。就连新闻和建议类的文章也在力图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你有没有经常看到这样的标题:“致富5步曲”、“成功人士的7大秘诀”?不管是通过实践经验,还是通过阅读指南全集或文章,我们都能获取一些基本的生活小窍门——我们甚至在用小窍门来获取小窍门。

我说的没错吧?

基督徒生活有小窍门吗?

既然可以从“解决问题”的视角来看待工作、任务,我们常常也禁不住用这样的心态来看待生活。作为一位技术作家,也是“生活小窍门 (Life Hacks)”这个词的创造者,丹尼·奥布莱恩(Danny O’Brien)表示:“对大多数人而言,现代生活就是一个没有简单解决方案的超复杂问题。但我们可以从小的方面入手;我们可以创造一些捷径……所以生活小窍门这个概念真的非常吸引人,因为它承载着巨大的希望,让我们相信可以通过一些小窍门来改善人生。我们不需要完全理解或掌握人生就可以让人生变得更能让人忍受一些。”

很多人下意识里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之所以喜欢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许是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才不会对生活这团乱麻手足无措。不过不要误解,我完全赞成以好的方法解决问题,赞成缩短银行排队的时间(其实应该缩短所有地方排队的时间!)。但是生活真的就只是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吗?快速解决问题是否真的是我们面对人生最好的办法?就在我反思自己对捷径的喜爱、对聪明方法的热衷时,我突然意识到,圣经所展现的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生活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关系。

睿智的所罗门王一生致力于探索世界,尽管他富有智慧,却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生深不可测。“在日光之下所发生的事,人不能查明;尽管人劳碌寻查,总是查不出来;即使智慧人以为知道了,还是查不出来”(传道书8章17节,圣经新译本)

所罗门试过所有的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他明白这不是人生的答案。所罗门寻找人生的意义,但无论知识、享乐、奋斗、进步还是财富,都不能让他感到满足。直到后来,他才意识到上帝是我们所有人的创造者和审判者,我们的生活因此与上帝紧密相关。所罗门总结道:“在你壮年的日子,当记念你的创造主……当敬畏上帝,谨守他的诫命,因为这是每一个人的本分。”(传道书12章第1、13节,圣经新译本)

然而,按照我们的本相,我们不可能得到上帝的喜悦,因为我们无视上帝,不听祂的话,理应受到祂的责罚。但好消息是,耶稣基督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拯救我们,借着祂,我们可以恢复与上帝的关系。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已经修复的关系。这个关系真实存在,直到永恒。因为这是一个关系,所以没有捷径可言。

事实上,人生会经历困难是有原因的,因为上帝要用磨难来培养我们的品格。正如使徒保罗所言:“(我们)知道患难产生忍耐,忍耐产生毅力,毅力产生盼望”(罗马书5章3-4节,圣经新译本)。圣经告诉我们:“你要在耶和华面前静默无声,耐心地等候祂”(诗篇37篇7节,圣经新译本),要相信上帝会在对的时间出手相助。但是对于习惯即时满足的我们来说,等待是何等的难。

的确,做耶稣忠心的门徒需要耐心,需要我们尽上本分,没有捷径可走。

我发现我 “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对我跟上帝的关系其实并无帮助。有多少时候,我只在饭前向上帝嘀咕,睡前再咿呀两句,误以为这就是常常祷告的健康属灵生活,误以为这就是在谦卑地依靠上帝。有多少时候,我只是有选择性地匆匆瞥一眼一些安慰人的圣经经节,而没有深入研究圣经,还以为自己这就是读圣经了。有多少时候,我虽然知道上帝的话,却没把它付诸实践?又有多少时候,做完礼拜,我就会觉得万事大吉,觉得离开教会我就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因为我已经完成了一到两个小时的“敬拜”任务。颇具讽刺的是,当我沉迷于这些以及其它的“基督徒生活小窍门”时,我最终忽略的是与上帝的关系,无法享受祂的同在。

从上帝而来的人生小窍门

我们已经意识到基督徒的生活没有捷径可言,但我依然想说,如果生活小窍门是指把我们从许多麻烦和挫折中拯救出来,那么耶稣对我们的拯救才是真正的妙招 !祂的死一次性并永远地担当了我们的罪,祂实实在在是我们的救主。除此之外,我们在基督里能够得到从上帝而来的一切智慧和力量,得到我们所需的一切,得到基督永恒的生命。

这意味着上帝的话语也能为相信祂的人提供当下的生活帮助。所以当我们好好读圣经时,我们就会受益。因为上帝“赐给人智慧……看顾正直人的路径”(箴言2章6-11节,圣经新译本)。祂没有向我们承诺会有捷径可走,但祂的智慧和远见能保护我们不犯后果严重的错误——“当敬畏上帝,谨守他的诫命,因为这是每一个人的本分。”

我依然会去我最喜欢的网站获取便捷的小窍门,并学习更有效地使用谷歌,但现在我意识到,睿智的所罗门王所传递的信息可能才是我们生命中最好的窍门。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生活小窍门)


submit_article

雪夜中的身影

fir-1073236_640

作者:小雨,台湾

营会的最后一天,敬拜团里长得高高帅帅的男神吉他手兼主唱麦特上台说话了。

他开口说第一句话时有点结巴,带着大男孩般的腼腆,微笑地说:“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关於‘洗鞋子’的故事。 ”

在大家充满好奇的注视下,大男孩深呼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他曾在中学时期染上毒瘾,而且嗑药长达四年。那四年中,他过得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觉得人生毫无意义。

“噢!”此时台下传来一阵骚动,大家都没想到,原来歌声优美,弹吉他时侧脸是那么酷帅的麦特居然会有这么一段不堪的过去。

麦特说道,他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从小,他就跟着母亲去教会,上主日学,参加各种活动。这一直到他青少年叛逆期的到来,他成了教会的逃兵。妈妈见从小乖顺的儿子忽然变了样,心急有余,却无能为力。麦特哽咽着说,在他迷失自己的时候,她的母亲始终坚定地相信上帝,从未定罪于他,只是不停地为他祷告,陪在他身旁,就好像他还是从前那个乖巧的男孩一样。

直到四年后的某一天,麦特从外面的狂欢派对回到家里,内心感到无比地疲惫。他突然很想要结束这一切荒唐的生活。于是他敲了敲妈妈的房门,告诉她说:“妈妈,我明天想跟你去教会。”妈妈听了点点头,带着又惊又喜的眼神打量了他几秒,然后说:“好,不过你记得洗一下鞋子。明天穿上干净的鞋子,我们一起去教会。”

男孩懵了,心想:“妈妈想说的就这样?”之后,当麦特回到自己的房间时,他突然好想跪下来向上帝祷告,就像他小时候那样。他跟上帝祷告说,他再也不想过放荡的日子,他要把生命献给祂,一生只为祂而活,并且愿意为祂做任何事。

上帝马上回应了麦特的祷告。祂让麦特去做两件事情,第一,跟妈妈认罪;第二,请求妈妈的原谅。

“不会吧?上帝祢是认真的吗?要我去跟妈妈忏悔?我没想到祢要我做的事情是这个!”麦特虽然感到很讶异,但毕竟他说过愿意为上帝做任何事,所以他还是照着上帝的话去做了。

隔天早晨,麦特硬着头皮把妈妈找来,跟她有了一段尴尬的对话。他把自己的过错一五一十地告诉母亲,并请求她的原谅。妈妈听了只是平静地点点头,用满是泪水的眼睛望着他,说:“孩子,我原谅你。我们去教会吧,但别忘了清理一下你的鞋子。”

麦特得意地拿出他早已洗得干干净净的鞋子并穿上,和妈妈一起开心地上教会去了!

故事至此,我看见有不少人,包括我自己都拿出纸巾拭泪。这时,麦特清朗的声音响起,他问我们:“当你看见身边的浪子突然回头时,你们会怎么做?当得罪你的人向你承认错误并请求你的原谅时,你会不会立刻教育他,并趁机狠狠数落一番,以泄你心头之愤呢?我特别感谢我的母亲,她不仅接纳我的失败,并且在我愿意改变的时候,选择相信我。她没有因为我曾经伤了她的心,而使我难堪。清理一下脚上那双蒙尘的鞋子,便是我妈妈对於一个曾经失足的孩子的唯一要求。”

语毕,全体的听众们都站起来为麦特献上掌声。

四月初的美国东部还是冷得不行,昨晚甚至还下了一场雪。晚间的营区里,频频用广播提醒大家要当心地上湿滑,小心走路。然而我在清晨出门时,却发现小木屋的台阶上,已铺着一层止滑的粗盐。

后来,我们才得知,麦特就是那位贴心的洒盐者。他在风雪夜里,开了来回一小时的山路到邻近的卖场,扛回五大袋的粗盐粒。当我们蜷缩在棉被里取暖时,他一个人到各个小木屋去撒盐。不仅是小木屋的周围,营区里的主要道路上都能看得见麦特贴心的痕迹。

雪夜的身影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粒粒分明的透明结晶体,彷佛也在发光,跟每个路过的人们,再次诉说那个关于爱与饶恕的故事。

“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以弗所书4章32节)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submit_article

天生耳聋怕什么,上帝说不自怜

noselfpity

作者: Yahya A. Tioso, 印度尼西亚;英译中:孔晓慧,中国

我有一大把理由让自己自怜。其中最大的一个理由就是身体的缺陷:我天生耳聋。直到七岁那年,父母把我送到一所专门为残障人士开设的特殊小学后,我才学会说话。

整个童年,我只有在家与家人相处或在学校与跟我有同样境遇的小朋友相处时才感到轻松、自在。我缺乏自信,不敢在公共场合与人打交道。比如,每次点菜时,我都会让父母或姐姐帮我点,因为怕别人听不懂我说话或笑话我嗓音奇怪。

我经常摆出一副我是受害者的模样,觉得自己理应得到同情与帮助。我给自己的借口始终如一:“我有什么办法?我听不见,所以需要帮助啊。”那时,我并没意识到,如果持续活在这种心态中,我将错失良机去开发上帝赐我的潜能与才华。

但上帝通过祂奇妙的工作向我展现了祂无尽的慈爱和大能。祂教会了我如何摆脱自怜,又如何用祂的话语更新我的心思意念。

1. 凡事仰望上帝

从特殊学校毕业后,父母把我送入普通高中。那儿没有对耳聋学生的特殊照顾。尽管知道父母是在祷告寻求了上帝的引领后才做出的决定,我内心仍旧害怕,担心那儿的学生个个比我聪明,害怕课业跟不上。

真是说什么来什么。一入学,我就受挫了。正常孩子和聋儿之间的差异太大了。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外星人,孤立无缘、与人隔绝。没人愿意接近我。老师语速太快,根本跟不上。我什么都听不懂,常常躲到厕所里哭。

我开始怀念过去。那时在学校里,老师进度慢,我都能听懂。朋友也能听懂我的话,跟我一起玩,多么轻松愉快!

当我实在受不了时,我跟父母提出转至特殊学校。令我吃惊的是,父母没同意,而是问我:“你现在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我立刻回答:“朋友”。

他们让我迫切祷告,向上帝要一个伙伴。我照做了,上帝也应允了。

一天,一个同学向我走来,问我会不会说话。我回答:“会说一点儿。”

从此,他成了我的好朋友,喜欢与我交谈。听不懂我说什么时,他就让我重复一遍。如果我重复几次他仍不懂,他就让我写下来。如果我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他也同样先多重复几次,然后写下来。这样的一来一往让我逐渐有了开口说话的自信。

上帝这样的恩典真是让我惊奇。这段经历使我信心倍增,相信祂垂听祂子民的祷告。我也学会了在困境中向上帝求援,而不是耽于自怜。

2. 心怀感恩

自怜让我只关注生活中糟糕的一面,而忽视了上帝所赐的各样恩惠。自怜让我喜欢与人比较,不满自己所处的环境,怨天尤人。

“上帝为什么把我创造成这个样子?”
“为什么我没有其他人漂亮或帅气?”
“上帝为什么让我出生在现在的家庭?”
“为什么我的父母没有朋友的父母好?”
“生活要是能轻松点就好了。”

但上帝开了我的眼睛,让我看到生活中充满值得感恩的事情。祂给我一个充满爱的家,一个舒适的住处,又有好吃的食物,上学的机会,还能交到好朋友,遇上好的老师,等等。

最感恩的是上帝引领我认识祂,并经历祂的爱。圣经说我们都是祂手所造的,包括我自己(诗139章13-14节)。祂是如此爱我们,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我们,在十字架上为我赎罪,使我们成为祂的儿女(约翰福音3章15节)。

当我开始定睛上帝的爱和良善时,我的心如释重负,充满喜乐。相比于祂所赐的,我所有的问题都不值一提了。虽然有时生活不容易,可上帝不断加我力量,并与我一起面对。我的眼睛不再总是看到问题,而是看到上帝的伟大。

3. 把“人身权利”交给上帝

因为自怜,很微妙地,我开始相信,因为我不幸的遭遇,我有权利要求别人的照顾、帮助、服侍、和特殊对待。我开始以自我为中心,并且一旦别人达不到我的期待,我就万分失望。

比如我会抱怨:“为什么没人留意到我、帮助我或成为我的朋友?”潜意识里,因为我耳聋,我总期待他人为我做这做那。一旦没获得关注,不必要的压力和心痛便随之而来。

记得到马来西亚上大学时,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远离亲人和朋友。我很难过,新环境适应得也不是很顺利。虽然有祷告,但事情看起来并没有任何好转。就在那时,上帝向我的心说话。祂说:“我的孩子,把你的‘人身权利’交给我吧。你得到关照的权利,获取帮助的权利,还有你享有朋友的权利,都交给我。”上帝的命令听起来很奇怪,让我感到很意外。刚开始,我并不想听从。但是当我回想起,在过往的经历中,上帝是如何为我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时,我终于决定顺服。我把自己所有的“人身权利”交给了祂,即使那时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第二天,我的心彻底改变了,内心平安涌流,也终于明白上帝为什么让我把自己的“人身权利”交给祂。当我交出自己的“人身权利”之后,我不再期待他人因为我的特殊状况而给予我帮助和照顾,而是转向上帝,相信祂会在最恰当的时间供应我的一切所需。

4. 相信上帝和祂的计划

小时候,我经常问妈妈:“为什么我生下来就耳聋?”她每次都回答:“因为妈妈怀你的时候生病了。”但是她的回答从来都没有让我满足。

一天,我又问她同样的问题。这次,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回答我,而是打开圣经,让我和她一起读约翰福音9章1-3节。经上说:“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 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 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上帝的作为来。’”

很多人认为身体的缺陷是罪的结果……要么是那个人的罪,要么是父母的罪。但是耶稣在这儿明确地说上帝有时会容许人出生时带着缺陷,因为祂要在这个人身上有更大的计划。

读到这段经文,我内心释然了。原来我不是一个有“缺陷的产物”,即便我身患残疾,上帝在我身上也有自己的计划。虽然我不能完全了解上帝会如何透过我的生命来做工,但是我希望尽最大努力来过一个讨祂喜悦的生活。

慢慢地,我开始结识更多的朋友,也能够跟上课程。我甚至在学业中表现出色,从7年级到11年级,除了两次以外,我一直都是全班第一。最终,我有机会出国留学,并在大学里的一门课上获得了“最佳产品设计奖”,找到了一份好工作,甚至结婚成家。

现在回想起来,我能够看到上帝是如何通过我的生命来展现祂的大能和慈爱的。

如果一个正常人有所成就,那可能不足为奇。但是对于一个与人交流有障碍、课堂内容理解有困难的人来说,如果名列前茅,大家就知道不太可能是靠他的个人能力了。同样,我还见过一个用脚画画的人,比普通人用手画出来的还美。

我相信上帝拣选身体有缺陷的人或被世界定义为弱者的人来向世人彰显祂的荣耀和计划。(哥林多前书1章26-29节)

这样的认识带来了我心态上的改变,帮助我不再给自怜找理由。我可以信靠上帝,因为祂可以使用祂子民的软弱和任何境况,也包括我的软弱和境况,来彰显祂的荣耀。

点击此处关注作者网站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印尼文原文刊登于雅米印尼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生活小窍门)


submit_article

我想去天堂!你呢?

lookforwardtoheaven

作者: Tabita Cioloca,罗马尼亚;翻译:小雨,台湾

从小,故事就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识字以前,祖父和母亲会念故事书给我听。再长大一些,当我有能力自行阅读时,我就能一个人静静地读上好几个小时。有时,为了不打扰熟睡中的祖母,我甚至会拿起手电筒躲在被子里读书,这样也给阅读平添了一丝刺激感。我喜欢将自己想像成为书中一角,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历险,这样的乐趣,是非阅读所不能领略的。

我对科幻小说丶奇幻小说丶童话故事及圣经启示录特别感兴趣。不过因为太感兴趣,我有时也会恶梦连连,梦见可怕的怪兽与野兽。尽管我从小就知道上帝是大能的,可那时我还没有跟耶稣建立个人的关系。记得当时我最大的恐惧,就是害怕自己在敌基督毁灭世界时,逃不过末世的灾难。

等我再长大一些时,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关于世界末日,有这么多不一样的说法?众说纷纭,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的?又有谁真的能够预测未来?虽然阅读可以给我提供一些答案,但这些互相矛盾的说法,让我产生了更多疑问。有些书读起来像童话,或者说的跟圣经中上帝所应许的不一样。但由于我偏爱小说,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相信这些书上写的。

在我真正认识耶稣,经历祂的爱与平安,又祷告蒙垂听之后,我开始确信圣经说的才是真的。在心存怀疑或受试探的时刻,想起耶稣是如何紧紧抓住上帝的话语胜过试探,就让我得到极大的鼓励。上帝的话语和耶稣的应许,包括那些对世界末日的教导,也给我力量,让我胜过怀疑与试探。

最近,我们团契小组正在读启示录。这卷书里大量地运用文学上的象征、表象等手法来表达对未来的种种预见,让我感到赞叹不已。启示录中说耶稣将骑着白马再临——白马正是预表了耶稣的君王身份与祂的能力。另一个冲击我的事实,是关于对圣城新耶路撒冷的描述:城里没有教会。新耶路撒冷居然是一个没有大教堂的城市,这个描述实在特别!原来,在天堂,我们不需要到某一栋特定的建筑物里去遇见上帝。与上帝之间的沟通将比我们现在所能经历到的亲密得多。

耶稣什么时候会再来?怎么来?虽然并不是每个人对于基督再临的细节都持相同意见,但知道耶稣一定会再来就已经是一个有福的确据。想到我们现今目睹的世间一切美丽事物,例如那变幻的云彩丶绚烂的彩虹,在我们抵达天堂的时候,都会变得更加光彩夺目,就让我无比的平安。

现在在苏格兰读大学的我,一直梦想去看北极光。不巧的是,好多次我都与看极光的机会失之交臂。在失望之余,我提醒自己,我会在天堂看见比极光更美的景象。这样思想时,我又有了极大的安慰与喜乐。最棒的是,在天堂,我将看见耶稣活生生地出现在我面前,与我面对面。一想到这样的画面,我心里就暖暖的。

如果人世间的美景使你心醉,愿你知道,还有更美的在后头!是的,天堂是如此真实,超越我们的感受,并且近在咫尺,超乎我们的想像。

你准备好面见万王之王了吗?你预备好站立在祂预备的新天新地中欢喜雀跃了吗?你准备好要体验祂极深的、远超过你曾感受过的爱了吗?准备好,去感受祂的触摸与拥抱吧!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天堂与地狱)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