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骄傲,不如一起建造教会吧!

tool-belt-739152_640

作者:Sandy Zhuang,中国

圣经中提到教会与耶稣基督的关系时,常把教会类比为“耶稣的身体”(哥林多前书12章27节、歌罗西书1章24节、以弗所书5章23节),并强调每一个肢体的不可或缺(哥林多前书12章25-26节)。可当我们这些肢体组合到一起时,却常常发现彼此摩擦不断,无法自然融合。我明白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我们每个人自身的骄傲——因为骄傲,我们无法看到自己对他人的需要;因为骄傲,我们无法意识到彼此间的差异也是宝藏;也正因为骄傲,我们对人的关心常常停留在“错”与“对”,“是”与“非”的表面,而忽略了他人更深的需要。

有一天,当我发现与人连接比一个人强,彼此搭配比一个人单干美好时,我终于明白,与其骄傲,不如一起建造教会。希望以下几点亲身体会可以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

一、要与他人连接。圣经上说:“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拉太书6章2节)我曾经是个埋头做事不太重视关系的人,后来我才意识到,我也需要朋友来陪伴和安慰我,需要关系的滋养。当我与他人连接时,我也发现关系所带来的满足感实在是“完成事情”所带来的“成就感”不能替代的。

二、要珍惜彼此的不同。美国作家查尔斯·博伊德牧师(Charles F. Boyd)将人的基本行为模式归纳为四种:掌控型、影响型、谨慎型和稳定型。而比分类更重要的是,不同类型的人彼此需要。比如,我们需要掌控型的人定制蓝图并督促实施;需要谨慎型的人在每个具体的问题上提出更为周全的建议或坚持原则;需要影响型的人活跃团体关系;最后,我们也需要稳定型的人照顾到不同人的需要,维持彼此的关系,使之牢固。我相信上帝的教会也需要每一位不同类型的信徒共同参与。我们需要欣赏彼此的差异,并珍惜这差异,好让我们可以互相补足,一起来建造教会。

三、要坚守圣经原则,也要关心彼此的心。在教会,我们若只讲道德而忽略彼此内心的需要,难免会做出过于简单的道德审判。当我们不了解一个人的过往、不站在他/她的立场分析、不接纳他/她的软弱或痛处时,所提出的建议往往会让人难以接受。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要毫无原则地接纳一切“个人选择”,因为上帝的原则是出于爱,放弃上帝的原则不但不会让人快乐,甚至会招来当事人无法承担的痛苦。我们需要的,是学习如何在接纳别人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圣经的建议来帮助对方,而不是在毫不了解对方的情况时就用圣经真理去要求对方,更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当成“正确”的标准。

四、要彼此配搭。每每看到基督徒在职场中发挥着不同的恩赐与才能,共同建造更美好的社会时,我都备受鼓舞。基督徒医生凭借良好的技术和医德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基督徒商人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无论才能大小,上帝都能借着我们不同的才能,让众多的人受益,彰显出基督的荣耀。所以不要再纠结谁强谁弱,为彼此感恩、加油,一起配搭服事吧!

建造上帝教会的方式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你愿不愿意放下自己的骄傲,一起来参与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教会生活)


submit_article

来来来,3招教你安心享受微信朋友圈

touch-screen-1023966_640

作者:Sandy Zhuang,中国

对于微信朋友圈(Wechat Moments),大家一般有几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这是朋友之间保持联系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身处异地的好友更是如此;第二种看法则是认为朋友圈的文章夸张、虚假信息多,刷朋友圈根本是在浪费时间;第三种就是,朋友圈可以用来发广告和微商信息。微信朋友圈上的讯息多姿多彩,常常令人一不小心就沉迷其中,而我自己也经历过从“沉溺朋友圈”到试图“戒掉朋友圈”再到“自由享受朋友圈”的过程。当然,我偶尔还是会出现不自律的情况,但在这番过程中却还是有几点不错的收获。

1. 认识到“我并不需要靠微信朋友圈来维持社交关系”。

微信的重要功用之一就是维持社交关系。可能是因为我平时太“孤单”了,缺乏与人面对面的互动,所以才会过分依赖网络上的联系。后来我发现,很多时候朋友之间在微信朋友圈上只会发布一些开心的事,然后大家一起热闹一下;当心情失落和抑郁时反而不会选择发朋友圈,即便有人选择透过微信朋友圈轻描淡写地说出来,网络上只言片语的安慰也会显得苍白无力。于是我便意识到深度交流的重要性,也就是主动关怀、深入沟通和面对面陪伴,才能给人带去真正的安慰、鼓励和帮助。彼得前书4章8节说:“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那些平日交流多、爱我的朋友们,因为心系彼此,所以即使在朋友圈里没什么互动我也不在意。

2. 制定时间计划

微信的便利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零碎时间”,无论是课间休息还是午饭后闲暇的片刻,都可以透过微信了解各种信息,看看朋友们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等等,让自己放松一下。但是,对于一些相对完整的时间——比如睡前两小时,如果一直用来刷朋友圈,玩手机,就显得可惜。而且也有人认为过度阅读朋友圈上的“零碎信息”可能会导致阅读能力下降,以至于对篇幅略长的文章就看不下去。所以,在一些可预见的完整时间里,我会自己定出计划,并严格执行——比如利用这睡前两小时看完某书的前两章、仔细读一读某个医学权威公众号最近推送的信息、准备好隔天招待客人的点心,等等。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平时不刷朋友圈,而是预留出周末晚上的时间,专门看看朋友圈里各种最新动态。关键是,要有智慧地使用时间,因为诗篇90篇12章说:“求祢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

3. 选择暂时关闭朋友圈。

有时候我们很难保证可以完全做到自律。万一克制不住,花很多时间来刷朋友圈的话,该怎么办呢?那么我建议你可以暂时把它关闭。把它关闭之后,你将体会到与别人真实地相聚是多么重要;你也将感受到专心学习或工作给你带来的满足和喜悦;你更有机会重新衡量网络社交对你的重要性。虽然你可能会因此错过一些热点新闻,但请相信我,真正的热点不会错过你。身为自由职业者,我明白在时间上不自律会有多严重,那简直是自毁前程。所以当我需要赶稿子时,我为了不分心,会干脆一整天把手机放得远远的。然而,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对网络社交有了更多反思。

最后,希望网络社交是成为你的祝福,而不是你的牵绊。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生活小窍门)


 

submit_article

 

那天,我被告知再也不用回家了…

worried-girl-413690_1280

作者:佳恩,台湾

我从小就生长在一个思想封建、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因为父母只生下了我跟妹妹这两个女儿,所以祖父母完全无法认同母亲,并时常刁难她,而爸爸更是常常对母亲言语暴力。除了母亲之外,他们更会限制我跟妹妹的生活,例如他们不让我们跟邻居交朋友;不准我们吃好吃的东西;甚至认为女孩子未来总要嫁人,所以便不让我在该上学的年纪时上学。

直到有一天,在我小学寒假到外婆家住的期间,父亲打来了一通电话,告诉我们以后都不必再回家了。而且在我们被迫离开家里之后不久,父亲就再娶了,为的是可以生个儿子来传宗接代。此事之后,妈妈一直都感到非常自责,担心我们没能在一个健全的家庭长大。但感谢上帝的是,外婆和舅舅们都很乐意接纳我们,帮助我们,让我们有个地方可以落脚。虽然这看起来是一件很不幸的事,但这个生活上的转变却成为我们日后生命中的祝福。

妈妈在我和妹妹还未出世前就已经信主,但因为之前家庭的缘故,无法进入教会聚会。当我们被逼离家之后,反而使妈妈有机会带着我和妹妹走进了教会。从此我的生命也开始改变。

1.上帝是完全的爱
我原本以为离开了祖父母的家就可以摆脱原生家庭所带来的痛苦。但慢慢长大之后,我才发现这些伤害给我在家庭和人际关系上带来了很深的负面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常常觉得没人爱我,并且时常想知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为什么要活在这世界上呢?我又是谁呢?
感谢上帝,自从我去到教会后,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教会的牧师、师母还有弟兄姐妹们,一直不断地关心我和我家人,让我从中慢慢体会到天父的爱。我这才明白,原来上帝就是那完全的爱,我人生的价值并非由世界来定义,因为我是祂眼中的至宝,是祂最宝贝的女儿,而祂是我最完美的父亲。唯有上帝,才能让我百分百地信靠祂。

2.选择饶恕带来改变与医治
歌罗西书 3章13节说,「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有一天,母亲透过这段经文,教导我和妹妹要饶恕父亲。当我因着上帝的爱选择去饶恕父亲,不再埋怨他时,上帝其实也在慢慢地医治我、改变我,使我懂得如何去爱我的家人。

某天,我们去探望因工作意外断了手的父亲。他向我们道歉,并表示他对当年的事情感到非常自责,而且也对我们有许多的亏欠。听到父亲这么说,我们就与他分享上帝的爱,也跟他说,“我们已经原谅你了。”如今我们常常与父亲保持联系,而且他以前易怒的脾气也已改变许多,变得温柔和善了。后来,我和妹妹也在事隔13年后再次回到祖父母的家去探望他们。他们很高兴能看到我们,并且对于过去的事情感到非常抱歉,希望能得到我们的原谅,还说要我们时常回去看他们。

感谢主,祂不只医治了我,也在我们家中作恢复关系的工。祂是那位恢复破碎的关系,全然医治我们的伤痛,改变一切不可能的全能上帝!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爱是什么)


submit_article

亲爱的,寂寞或许不是因为你单身

winter-283540_1280

作者:Sandy Zhuang, 中国

在生活中,结婚往往被看作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单身”对一个人的意义,逐渐从“自由”变为“尴尬”,甚至有些人还得面临长辈们的“逼婚”压力。但是,结婚就一定意味着幸福美满吗?单身就一定意味着有所欠缺吗?

如果我们在圣经里探讨婚姻的意义,就会明白,上帝设立婚姻不仅是对人类的祝福,更是以婚姻来预表基督与教会的关系(以弗所书5章22-33节)。换句话说,婚姻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让人得到完全的满足,而是帮助我们明白上帝愿意与我们所建立的一种爱的盟约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基督与教会的关系。难怪保罗论到婚姻时说:“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因为真正带来满足的既不是婚姻也不是单身,而是与耶稣基督互动的关系。上帝带给我们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是没有任何人事物可以替代的。

当然,很多人还是会把“单身”和“寂寞”联系在一起,仿佛结婚是排解寂寞的速效药。然而一个热衷于建立关系的基督徒,即便单身时她/他也会在教会里积极与别人互动,关心别人,就必然可以与志趣相投的人结下深厚的情谊;但若是对于特别看重工作或金钱的朋友,他们即便结了婚,婚后也可能会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些事物上,而忽略了用心经营婚姻关系。投入少,期待回报多,肯定会对婚姻失望。所以,一个人能否享有关系所带来的满足,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爱,而不是有没有结婚这个单一的“指标”。

提到“寂寞”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结婚好几年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有体会过那种“对视无言,心灰意冷”的痛苦。那不是简单没有人陪伴的寂寞,而是当两个不完全的人处在婚姻关系中,若不做出改变必将“同归于尽”的绝境。在婚姻里,我们需要相信上帝能令我们“绝处逢生”,靠着上帝的爱来经营婚姻,也从上帝那里汲取爱的养分;单身的人,也同样可以靠着上帝所赐的智慧和恩典直面一切困难。不论是结婚与否,都要与主同行,从与主耶稣的关系中得到最终的满足。保罗自己不是也说:“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以弗所书5章32-33节)吗?

因此,真正令我们满足的,就是在每日生活中仰望上帝,相信且顺服祂所启示的真理,欢乐中向祂感恩,痛苦中蒙祂怜恤。同时也因着祂的爱用心建造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可能是你的家人、朋友、教会里的弟兄姐妹,当然,也包括你现在/将来的配偶。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是什么)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