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爸爸的那个晚上,我哭了

Why-I-Cried-Over-A-Dream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译:苗苗,中国

早上醒来的时候,晚上的梦依旧清晰。这个梦既不坏,也没有让我很悲伤。实际上,这是我这段时间里做的最甜的梦了。

梦中我和爸爸在一起吃巧克力冰淇淋甜筒(注意,不是因为梦里有冰淇淋我才说这个梦甜的)。不知为什么,我记得很清楚冰淇淋花了50新币。梦醒后,我就只记得这些了,却足以让我潸然泪下。

刷牙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为什么流泪。因为梦醒的那一刻,我已经知道,梦中一起吃冰淇淋的快乐时光再也不会在现实中发生了。

爸爸去世两年半,我以为终于习惯了他的离开,但那天早晨的经历却证明,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梦见爸爸,但梦中看到他的音容笑貌,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思念他,也意识到我并没有从悲痛中完全走出来。

记得爸爸刚去世的那几周,整个世界都让人有一种离奇感。那时,我觉得自己丧失了所有的感知能力。没有什么能吸引我,让我高兴,也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到沮丧。除了泪迸肠绝的丧亲之痛外,我的感觉彻底麻木了。失去了爸爸,生活就突然变得没有意义,未来也仿佛一个有大又黑的空洞。有时,我甚至希望耶稣快点再来,或是母亲、哥哥和我一起突然死掉,这样我们一家就可以在天上团聚,而不用在地上过没有爸爸的日子了。

但上帝用时间和日常琐事来帮我们度过每一天。渐渐地,我开始恢复正常的情绪:快乐、愤怒、沮丧、嫉妒、恐惧,等等。每当取得成功时,我会很开心;别人工作不用心害我多做事时,我也会生气;坐错公交车浪费时间时,我更会感到沮丧……

生活恢复了常态,我仿佛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接受了爸爸去世的事实。对我来说,谈论起以往共度的快乐时光已经不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翻看他以往的照片也不再让我忍不住掉眼泪;即使是纪念他的逝世周年和诞辰(几周前),也变得更加容易了。

但是,那天早上的小插曲却让我发现,原以为早已消失的悲伤竟然从未离开过。过去的这些日子里,它只不过是休眠了,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爆发出来。

一方面,我很惊讶为何这么长时间了,这种丧亲之痛依然如此强烈。在父亲的葬礼上,朋友送我一个挂件,上面刻了一句话:“这一切也都会过去”。我本来以为“这”应该是指悲伤,现在我有点怀疑。

另一方面,这种疼痛感的继续,在某些方面倒让我松了一口气。这种感觉一回来,就让我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生活中的优先次序、担心及顾虑。之前我会因为朋友说过的某些话而恼怒,为别人取得了我没有取得的成就而心生嫉妒,现在看来,这些都无足轻重了,全都是自寻烦恼。悲伤真实地提醒我们,最终,在我们生活在地上的日子里,没有什么比与天父以及他人的关系更重要了。剧烈的悲痛提醒我,失去是我们每个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都必须经历的人生转折。每个人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痛苦和失去。同时,失去也深刻地提醒我们,我们的人生并非正常。死亡和失去家人或朋友不应该是“正常”事件;它们是这个偏离上帝心意的世界里罪的结果。

同时,这也严肃地提醒我,生命何等短暂。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会产生永恒的影响。这让我开始专注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而不是那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事。也激励我去活出信仰,在我活着的日子里同我所爱的人们分享耶稣,免得以后来不及。

这些日子以来,我学着接受悲伤作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当它发作时(我确信它会再来),我要充分认识到,因着耶稣所做的一切,这份疼痛变得只是暂时的。我会在荣耀中再次与爸爸团聚,在那之前,我要好好地生活。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世界真正的问题)


投稿

世界冷清的时候,找间教会去坐坐

church-1010300_640

作者:Iris Ding,中国

那一年的圣诞节,从12月起初,就满大街已经彩灯闪烁,圣诞树林立。到12月中旬时,假扮的圣诞老人们也开始临街表演或分发礼物了。整座城市那么热闹,如此浪漫,充满童话色彩……一个人走着,都感觉怪怪的。

朋友拿着火车票,前往另一座城市。她要去见心爱的他。路边的张灯结彩在车窗里飞驰而过时,好像是甜蜜的光芒,照亮了前方。

她的旅程,其实一个月前早已筹划好,却没有告诉他,连通电话的时候都装做很忙,为的是要给他一个惊喜。的确,他们的关系不是那么顺利。三个月前他母亲冷漠的表情和话语现在都还历历在目。那时,他脸色很难看,与母亲争吵,又牵着她离开。不过,他叫她不要担心,他说他会处理好这些,他说他们一定会在一起。于是,她感动他的坚定,相信他们会有未来。

坐上火车后,她开始给他发信息。一小时过去,却没有回复。这让她担心。打电话过去,竟然是关机。她开始不安,开始打电话给他的朋友,却都说不知道他在哪里。慌乱中,她只好不停地安慰自己——或许只是在忙,忘记手机没电而已。

终于到达他的城市。大雪纷飞的地方,出租车塞在路上无法动弹。电台里播放着欢快的圣诞乐曲。朋友不停拿出手机查看,每一次按亮屏幕却只有空荡荡的桌面,什么消息都没有。

忽然手机响起,熟悉的号码,熟悉的问候。原来世界还安好。

“你在做什么?”那边的声音响起。

“我。。。打车在路上。”她想还是不要告诉他,一会可以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可是电话那头却开始沉默。

忽然,电话断掉了,进来一条信息:“对不起,我实在说不出口,希望你幸福。”

那一刻,她仿佛听到琴弦断掉,耳边突然安静地好像都能听到窗外雪花落在地上的声音。很久很久,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满脸泪水。她对司机师傅说就到这里吧,然后默默下车。手里的行李突然变得好重,好重,现在,让她去哪里才好呢?

身后忽然涌过来一群年轻人,走进路边的一个小楼,叽叽喳喳说着热闹的话语。他们在说马厩的婴儿,圣诞的故事。小楼门口有一个男孩在发传单。他满脸笑容地对她说:“耶稣爱你。”她突然不知道哪来的力气,生气地回答说:“没有人爱我!所有的爱都是骗人的!那些打着爱的名义的懦弱和伤害。你们这些懦弱的、永远长不大的男孩怎么懂得什么是爱!”

男孩愣住了。她也愣住了,羞得无地自容。

男孩忽然笑了,塞给她一张传单,把她介绍给旁边与他一起负责迎接大家的女孩,并回复她说:“只要相信,有一份爱会一直与你同在,进来看看吧!”。迎接她的女孩也开始给她讲他们的教会,他们的活动,他们的种种种种。

突然,她被一种热情传染了。在人群里,那种被遗弃的孤独感好像暂时远离,她跟着他们一同走了进去。是啊,反正已经无处可去了。

外面依然大雪纷飞。屋子里,他们却说:“马厩里的婴孩已经出生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圣诞节中的基督)


投稿

小说:因爱而生

lifeforlove

作者:秦丽,中国

刘有才的父亲给他们兄弟四人分别取名为:刘生才、刘旺才、刘秀才和刘有才。他常常对此感到十分恼火,并埋怨父亲的不用心,竟为他们取了如此俗气的名字。他认为,纵使不识字,大可请一位有文化的人来为他们取个响亮的名字。

然而,一介农民的父亲,对子女的爱虽过于含蓄而深沉,但却是那么的浓烈而细致。看似俗气的名字,其实包含着对孩子的祝福与期望,希望他们毕生才华横溢、用之不竭,不再过农民的生活。但事与愿违,兄弟四人似乎并没有与才华结缘,基本上都继承了父亲的特长——以务农为生。唯有刘有才不甘于现状,总觉得俊朗的自己走在田埂间显得不搭调,认为自己虽然才华不出众,但至少相貌不凡、头脑灵活,不应该过农民的生活。因此,他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只会吃、喝、赌的习惯。

父亲对他感到万分焦急,于是跟刘有才的哥哥们竭尽全力、倾其所有,在他成年之际帮他建立起一番家业,希望能借此磨砺他的责任感。然而,家中的娇妻和家业仍然无法满足刘有才的心。平淡的日子只过了数日,他便变卖家业,带着妻子去另寻更加广阔的天地。

刘有才的父亲为此再度倾其所有地为他预备了远行的资本。当刘有才即将踏上启程的客车时,父亲将一本《圣经》塞进他的怀里,告诉他:“不管未来的日子过的怎么样,一定要把人做好!当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圣经》或许可以帮助到你……”但刘有才却不屑一顾地将《圣经》掖进行李的最底层。

正如他所料,他才华不够出众,头脑却灵活过人,没几年的时间,他就成功地成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水泥经销站。但同时,他也把之前所有的不良嗜好发挥到了极致,对家人只有给予金钱上的满足,自己则在外头尽情地享受着多姿多彩的生活。直到法院的传票送到他手里,告知他,他的儿子以抢劫罪被捕时,他才霍然停止了他“丰富”的生活。

“儿子?”“抢劫?”“被捕?”“破获赃款2000元?”他急切地揉着眼睛,一字一顿反复读着传票上的内容:“刘泽辉,父亲:刘有才,母亲……”

妻子在恸哭,父母在抽泣,亲友在叹息,他却感到复杂的思绪在猛烈地冲击着自己的胸膛,仿佛快要将他炸毁。对于儿子抢劫这件事,刘有才感到难以置信。因为自己对儿子在生活物资上的需求从来都是加倍赋予,不曾有过丝毫的吝啬。恍惚间,他突然忆起儿子出生时,肉嘟嘟的只有几斤,长得比他俊美,性格也斯文。他一度期待儿子长大后能够才华横溢、智慧超群,但……怎么就突然成了罪犯?20年来,他在这个家中从未缺席过,却唯独对儿子的成长历程感到有些模糊。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对于儿子的性情、人品和思想观念一无所知。

纵使儿子已经成年,其行为也造成了社会危害,但身为父亲的刘有才,不能接受儿子即将遭受到的痛苦。因此,他转让了水泥经销站,出售了房子,筹备资金,奔走于法院、检察院和派出所之间,动用一切想到、或想不到的关系,试图替儿子缓解劫难。然而儿子的命运并没有因他的努力而有丝毫改变。10年有期徒刑,成了儿子的判决结果。刘有才陷入了无边的懊恼与沮丧中,他绝望而茫然地目送儿子那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高墙后的身影,眼角不禁奔涌出滴滴的眼泪。他想,对儿子倾其所有却落得如此下场,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挽回失足的独生爱子?

曾经辉煌的过去瞬间消失殆尽,刘有才感到人生似乎了无生趣,一辈子在不知不觉中便会过去。他不禁怀疑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等着死去、为了感受苦痛吗?

当刘有才强压着烦躁整理家中那些看似有用,实质毫无价值的家产时,他突然发现一本父亲在20年前送给他的《圣经》。

他想起当初父亲所说的,当日子过不下去时,《圣经》可以帮助到他。因此他情不自禁地翻开,想看看《圣经》到底可以如何帮助到他,他可以从中找到“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的答案吗?

当一页页的文字、一个个的故事呈现在刘有才眼前时,他才恍然发现,原来这本泛黄的《圣经》里竟然讲述的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也就是天父上帝对我们──祂的孩子的爱。

刘有才泪如泉涌、泣不成声,他这才知道有一位天父上帝是何等地爱我们,竟愿意用自己独生子的生命来拯救得罪祂自己的我们。而人活着本身就是出于上帝的爱。祂渴望我们接受祂的“爱”,在这份“爱”中摆脱罪的束缚,并活出这样的“爱”。他也了解到,原来所谓的爱,并不是只是物质上的供给与满足,更是对一个人灵魂和生命的关心。

此时,刘有才开始感恩,因为他开始看到希望,看到日后自己的孩子还有机会,可以重新做一个正直的、自由的人。更让他感恩的是,如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也有机会,可以在上帝的爱里面悔改、重新在上帝面前做一个自由的人,开始全新的、正直的生命,开始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原来,人活着,是因为我们因爱而生。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投稿

去教会,不再是因为贪玩

gotochurch

作者:小宇宙,马来西亚

我是个二代基督徒,从小在教会长大,教会对我来说就像第二个家。小时候我总是很期待去参加教会每周六午间的儿童会,因为在那里可以跟我的死党们见面,和他们一起捣蛋、玩游戏等。到了少年时期,我也常期待每周六晚上的团契时间,因为可以与弟兄姐妹们一起玩。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见到心仪的对象。如今,青年阶段的我仍然对青年小组充满期待,因为在一周忙碌的工作结束后,能回到小组与弟兄姐妹们一同聊天、分享生活经历、彼此代祷,这种感觉很美好。因此,教会对我来说就好像是个游乐园,是一个能让我在其中玩乐、放松的地方。

但倘若当天的聚会内容是祷告会或小组查经,我就会觉得“很闲”(马来西亚用语,表示很无聊、很闷的意思),不想去。每周的主日敬拜对我来说更是例行公事。然而若不去主日敬拜的话又仿佛少了些什么,心里会有股莫名的空虚感,而且也担心不去的话会挨骂。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上的改变,我开始问自己,心里期待着去教会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又该为了什么而去教会呢?

高中毕业之后,小组的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有着不同的计划。有人选择出国留学,有人选择步入社会,有些人则因着某些原因不再来到教会。而这时候的我,对于未来并没有太多的计划,所以决定留在本地,先打工挣点零用钱。短短几年间,身边熟悉的人、事、物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决定留下来的我开始担心自己在教会变得孤单寂寞。

然而在18岁那年,一个长辈推荐我担任少年团契的团长。我本是一个吊儿郎当的人,但上帝透过我担任团长的经历让我的生命得到成长。我学会了如何承担责任,关心团员们的需要,并且尽我所能帮助他们。我发现自己期待去教会的原因变得不再只是因为能与弟兄姐妹们见面聊天,而是期待能看见弟兄姐妹们享受一起团契、一起敬拜赞美,在主里成长的时光。看着这样的画面,我就会有莫名的感动与喜乐。

回首过去,我发现上帝在我身上赐下了许多恩典。上帝透过这些经历提醒我,来到教会的真正目的不该是像从前那样,只关心有多少精彩的活动与朋友的多寡,而是回到天父上帝的面前亲近祂,与弟兄姐妹们一同来敬拜祂、赞美祂和认识祂。

我也相信上帝把每个人放在不同的位置都有祂最美好的旨意,就如同上帝透过把我留在本地改变了我去教会的心态,使我的焦点回到祂身上。祂更让我明白真正的喜乐并不来自外在事物,真正的喜乐是从耶稣基督而来!因此,若你正处于对未来不知所措的阶段,担心自己在教会感到孤单寂寞的话,让我们一起安静自己,谦卑地来到上帝面前,将自己完全交托在祂手中——让祂帮助你重新聚焦于祂,从而得到真正的喜乐。

“教会是祂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以弗所书1章23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