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我就要你好好的》阅读感想

01

作者:雪伦,马来西亚

最近有一部电影特别吸引我的注意,就是美国6月上映的《我就要你好好的》(Me Before You)。我是在脸书(Facebook)上看到这部预告片的,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男主角对女主角说:“你是我每天醒来的唯一理由。”我很好奇,是怎样一种情况或绝望才会让一个人将他每天醒来的动力都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虽然很想看,但我并没有到电影院看爱情片的习惯,于是当我得知它是改编自小说时,我便立刻买了原著小说来读。

小说述说的是一位再平凡不过的女孩——露薏莎。因为失业,露薏莎不得不接下一份看护工作,并因此邂逅了她的看护对象——威尔,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威尔热爱冒险和挑战,却因一场车祸而四肢瘫痪。威尔觉得再也没有活下去的意义,一心只想死去,因此他决定再活六个月后便安乐死。当露薏莎知道后便一直试图改变他的决定,例如带他去看赛马、去旅行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两人相爱了。看到这里我本以为露薏莎可以改变威尔,让他有勇气选择活下来。万万没想到,威尔改变了露薏莎对生活的态度,自己却仍执意进行安乐死。看完结局之后,我难过了一整天。

书中的威尔总让我想起圣经中的一位人物——约伯。约伯跟威尔一样,都遭遇了十分痛苦的事。约伯一直以来都活得很正直,就连上帝也称赞他是位完全人。然而因着魔鬼的攻击,约伯一夕之间遭受到了极大的苦难。他原本有很多财产,却都被抢光;仆人也被杀了;原本美满的家庭,却因为一场风暴,十个孩子都死了。不只这样,他还全身长满了毒疮,亲朋戚友都遗弃他。他极其痛苦,痛苦到诅咒自己的出生,厌恶活着,认为死亡是最好的解脱,他甚至也因此埋怨上帝。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即便约伯这么说,却从没有选择死亡来结束一切,更没有对上帝绝望。他虽然极其痛苦,但却没有离弃上帝,就连发泄和诉苦的对象都是选择上帝。这是因为他心中有上帝,并且清楚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上帝在掌权,在祂那里面有盼望。而最后,上帝也确实加倍赐福与约伯。

威尔虽然四肢瘫痪了,以及要忍受许多并发症的痛苦,但他身边有爱他的女主角和家人,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安乐死。我并不是要比较威尔和约伯两人谁遭遇的苦难更痛苦,因为这是我无法了解的,我光想象一下就觉得很可怕。但是我们确实可以从中了解到,若我们将人生活着的意义和目标放在物质或其他世俗的事上,当这一切都失去时,还真是眼前一片绝望。圣经教导我们:“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哥林多后书4章17-18节)同样是面对苦难,但结局却大不同。

死亡永远都不是一个解决方法。约伯曾诉苦说到,他已经失去了气力、结局、帮助和智慧(约伯记6章11-13节)。或许许多人就是因为看不到苦难之后的结局所以选择自我了结。然而基督徒是知道结局的,我们是有盼望的,纵使苦难再苦,再怎么绝望,我们仍有那天国的盼望。因为上帝应许我们:“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章33节)

另外,诗篇46篇1节也说:“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上帝更是在诗篇121篇1-8节应许祂必会保护我们。因此,虽然人在世上难免会遇到苦难,我们要晓得上帝是真实的,祂是信实的上帝,必不会给我们遭遇过于我们所能承受的苦难(哥林多前书10章13节)。

虽然这只是一本小说而已,但我还是会忍不住去想,若威尔的生命中有上帝的话,若他将生命的价值放在上帝里的话,结局或许就会不一样。所以,期望我们都能常以上帝的话语,以约伯所说的“气力,结局,帮助和智慧”来装备自己,让自己不要在苦难到来时轻言放弃。

图片来源:《我就要你好好的》电影官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面对苦难)


submit_article

 

推荐一部圣经题材电影——《复活》(Risen)

Movie-Review-Risen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译:Jaslyn See,新加坡

我其实不是特别热衷圣经题材电影。打着“创意自由”的牌子,这些电影的情节十有八九都会偏离圣经原本的叙述。例如2014年的《法老与众神》(Exodus: Gods and Kings)以及《诺亚方舟:创世之旅》(Noah),就其实都对信仰持怀疑观点,并尽可能地削弱了上帝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自然而然,我对《复活》(Risen)这部电影也持谨慎态度,虽然大家将其定位为梅尔·吉布森2004年广受好评的《耶稣受难记》之续。

《复活》由美国导演Kevin Reynolds执导,讲述了一位名叫Clavius(Joseph Fiennes饰)的罗马士兵,奉本丟·彼拉多(Peter Firth饰)的命令去调查耶书亚(耶稣在电影中的名字, Cliff Curtis饰)的尸体失踪之谜,并要迅速找到尸体,以防止犹太人起义。在这样一个情节下,电影以最有争议的方式——透过非信徒的视角——探讨了基督教最重要的信息——耶稣基督的复活。

这样做带来了非常好的效果。电影邀请观众以一个有充分理由怀疑耶稣所说的局外人的角度来观看耶稣的死亡与复活。无论对信徒或非信徒来说,这都是相当棒的主意,能激发大家的兴趣。

除了制作精良,并且脚本很大程度上都遵循圣经记载以外,以下是我强烈推荐这部电影的五个原因。

1.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耶稣是电影的中心

从始至终,耶书亚在屏幕上出现的时间不到电影的五分之一,对白总共也不到20行。然而,电影情节每时每刻都没有离开过祂。彼拉多、该亚法、Clavius不是在谈论祂的时候,就是在忙着找祂。

这种间接的表现手法在此类电影中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之前大家就经常批评圣经题材的电影情节过于简单,并且对耶稣与门徒的呈现太直白。在这部电影中,由于每个人都好像看到或听到耶稣,却没有人能确定祂在哪里,当祂终于出现在屏幕上时,观众会禁不住想大声欢呼。

2.观众能在Clavius身上看见自己的身影

不同于易怒的彼拉多和爱操控的该亚法,一心想确保耶稣没有从死里复活(而不是想知道事实是否如此),Clavius被刻画为一位精干、理性的战士。他更加关心查明真相,而不是迎合政治。尽管他最初是个硬心肠的非信徒,但还是让人很难不喜欢他。

在查找耶稣是否真的从死里复活的过程中,他追寻到众多证人,包括给他隐晦答案如“打开你的心”的抹大拉的玛利亚,和坚称自己在街道上听见了耶稣的声音的失明女人。当然,Clavius还是持怀疑态度。当你有的只是道听途说和含糊的回答时,谁又能相信呢?不过,Clavius坚持了下去,就算彼拉多告诉他停止调查,他还是继续寻求真相。

你不禁会为Clavius的坚持打气,因为其实这也正是你想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多数人都有一点点Clavius的影子——我们也想知道弥赛亚是否真的已经复活。不管是信徒还是非信徒,我们每个人在某个时候都必定曾思考过这个史上最伟大的故事是否属实。所有非信徒都是Clavius,而大多数信徒,若不是全部的话,一开始时也是Clavius。和他一样,我们是理性和思考的个体,在相信基督前,我们想要确凿的证据。但是,当我们最终看见的真相与我们从前的认识完全对立时,我们将如何回应?

3. 这部电影会让你想成为耶稣核心圈的一员

当门徒们终于隆重登场时,你会被他们之间紧密的关系,他们的与众不同,以及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所吸引。他们拥有那种单单与耶稣同在就好的知足和喜悦,即使这意味着他们要不断地面度他人的反对和生活的不确定性。同时,他们对受到压迫的人有一种友情和爱,并且他们看似没有家,却有一种归属感。

这是一幅诠释团体生活的美好画卷,让你也想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4.看完电影,你会想要重读圣经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跳过诸如彼拉多、该亚法、亚利马太的约瑟、西门彼得和抹大拉的玛利亚这些人物的细节。但这部电影的独特视角迫使我慢下来,去对每个人物和细节发问。 “等等,这个部分在圣经里有吗?”“该亚法是什么人来着?”“圣经的记载里有天使吗?”

看完电影后,我对里头的人物、所涉及的利害关系,以及围绕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政治背景,产生了好多疑问。这些问题让我主动回到了圣经(马太福音28章11-15节)。再次阅读四福音书的记载后,我对耶稣所做的一切有了更深的体会。

5.电影会提醒你耶稣复活的重要性

这部电影让我最有感触的几点之一是,在耶稣所在的时期,钉十字架其实是非常普遍的刑罚。虽然耶稣被钉十字架那么残忍,并且是祂完全不应得的,但祂死的方式却没有什么特别。罗马统治时期,许多人遭受了同样的惩罚,其中包括挂在祂身边的两个盗贼。

所以,当被证实死亡、被埋葬并封在坟墓里的耶稣第三天连带祂手和侧面的伤痕出现在众人眼前时,这一定是件不可思议,甚至是有点恐怖的事情。《复活》把这些情愫完美地表现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耶稣出现在当时的非信徒当中所必然造成的混乱和恐慌,也让我们看见了信徒见到祂时的喜悦与惊奇。

这部电影十分强调耶稣的复活,而事实上也就应该这样。毕竟,耶稣复活是基督教的整个信仰核心(哥林多前书15章14节)。就像这个真相在《复活》中挑战了Clavius一样,基督的复活也要求我们做出回应——任何见过耶稣复活的人,生命无法不发生改变。就如这部电影,这好像是对观众的一个提醒:认识真理后,你将再也无法对自己的信仰漠不关心。

也正因为这最后一个原因,我强烈推荐大家观看这部电影。愿这个故事鼓舞我们,激励我们重新爱上耶稣,并与他人分享祂的故事。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英文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你娱我乐)


submit_article

爱上《愤怒的小鸟》

ab_gallery1920x1080_3

作者:上帝的小鸟,中国

当然,我说的并不是游戏,而是前阵子上映的《愤怒的小鸟大电影》。虽然我并没有真的认真玩过这款游戏(我承认我蹭别人的玩了一小会儿),但萌萌的愤怒小鸟造型总能吸引我的眼球。并且单看预告片就让人觉得电影本身好像超爆笑。红色愤怒鸟胖红(Red)出场的各种戏剧冲突,黄色愤怒鸟飞镖黄(Chuck)与黑色愤怒鸟炸弹黑(Bomb)在无敌神鹰水池边陶醉的喷水(尿)场面,外加各种萌萌小鸟的出场,还未上映,就已经让身为家庭电影爱好者的我迫不及待想要一睹为快了。只要能让我开心地从头笑到尾,我都会觉得这电影很值得看。万万没想到的是,这部想象中应该是纯搞笑的电影居然让我落泪了,还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几只各具特色的愤怒小鸟。

ab_gallery1920x1080_5
图一:胖红出场

其实,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得上简单。从小脾气有点暴躁的胖红与大家不合群,终于有一天被法官判决要去参加情绪管理课程。情绪管理课上,胖红遇到了跟自己一样气质“相对独特”,不容易被大众接受的飞镖黄、炸弹黑和大红(Terence)。很快,飞镖黄、炸弹黑和胖红成为了好朋友,虽然他们彼此碍于面子都不承认。有一天,阴险的绿猪王带着它的猪猪军团抵达了小鸟们的小岛,摧毁了胖红海边的小屋,又借着各种好玩的道具博得了其他小鸟村民的信任,并当成贵宾被邀请逗留在岛上。胖红从一开始就怀疑绿猪的动机,因为它们摧毁了胖红的房子却没有道歉。可是因胖红的不合群,大家并没有太在意它的话,即便它后来与飞镖黄、炸弹黑一起找到了可疑的证据,也没人相信它。因此,三个“不合群”朋友就历尽千辛去寻找传说中的小岛守护者——无敌神鹰帮忙。没想到无敌神鹰太久没运动,都飞不动了,跟本派不上用场。而此时绿猪们已在小岛上设下圈套,用派对把所有的小鸟吸引到一起,然后再偷偷把所有小鸟宝宝——鸟蛋偷走了。接下来不用我说,大家应该都已经猜到结局,小鸟们各展绝技,斗智斗勇把小鸟蛋救了回来,这其中当然少不了那个必备的弹弓。

ab_gallery1920x1080_2
图二:绿猪与胖红

这么简单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好几部电影的痕迹,我为什么还会哭呢?那是因为,欢笑当中好多温情,暖暖地有点感人。

“愤怒”的另一面可能是勇敢

在电影当中,有一个片段讲述了胖红小时候的经历。它生来大粗眉,跟其他小鸟不一样,因此常常被嘲笑。而它天生脾气比较硬,或者说“热血”,再加上没有爸爸妈妈,孤独的它不得不用“武力”来捍卫自己,来与他人交流。可是拨开这一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渴望成为英雄(超级崇拜并相信无敌神鹰的存在)、渴望守护大家的勇敢小鸟。让我无比感动又备受鼓舞的是,虽然大家并不喜欢胖红,也没有很好地接纳它,连它的房子都被移到了村外的海边,胖红却没有因此而心存苦毒,仇恨大家。当感觉到绿猪给小岛带来的威胁时,胖红第一个提醒大家;当意见没有被采纳时,它也第一时间去找证据;找到的证据被人嘲笑时,它又立马去找无敌神鹰求助。最关键的是,当无敌神鹰都无法帮助它们的时候,它没有大喊被骗,而是第一时间冲到事发现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大家。总之,从头到尾,它都没有时间想自己或顾影自怜,而是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关注着大家,关注着小岛的安危。其实飞镖黄和炸弹黑都是一样,虽然从未被理解,却依然有一颗没有包袱的心,可以随时去爱大家,为大家赴汤蹈火。这样的小鸟,谁不爱呢?虽然“愤怒”或“热血”成为了它们的标签,毋庸置疑,隐藏在这些标签下的是一个个真挚、滚烫的生命。你身边有没有这样被误解的个体?或者你就曾经被误解?你会那样勇敢地去爱和付出吗?保罗也在圣经中鼓励大家说:“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加拉太书6章9节)一起努力吧!

ab_gallery1920x1080_7
图三:寻找无敌神鹰的三只小鸟

我们都是一家人

影片当中让我落泪的另一个场景是小岛居民们最后给胖红的惊喜——它们帮胖红重建了房子,并且将它的房子搬回了村里!要知道,想回到村子里,一直是胖红的梦想。因为之前有个镜头是胖红没有朋友,也不再轻易拥抱友谊(飞镖黄和炸弹黑想跟它一起玩的时候,它都是装作酷酷地拒绝)。可是当它回到家的时候,它真的很渴望回到村子里,并拥有一个家,所以它会透过窗户看村里的热闹生活,想象着把自己的家安放回村里。再“暴躁”或者表面上看起来再“硬朗”,不需要他人的人,其实都是需要一个家,需要归属感的吧。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需要彼此相爱,彼此连接,彼此支撑,而这也正是上帝给我们设计社会、群体的美意。小岛上的小鸟最终将胖红接回村庄,胖红也接受了飞镖黄与炸弹黑的友谊,这样温情的画面,让人不得不爱。你认不认识还住在村庄外,或在村外徘徊的朋友?为他们祷告,也向他们传递爱,用爱将他们接回大家的身边吧。如果你就是那个“不合群”的,不要放弃与大家和好,要真心地去爱大家,并积极地等待大家的接纳。因为约翰福音15章12节说:“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

ab_gallery1920x1080_16
图四:胖红、飞镖黄和炸弹黑

该愤怒时就愤怒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胖红对小岛上的村民说:“该是愤怒的时候了,它们(绿猪军团)偷走的是我们的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容忍这样的做法!”要知道,除了胖红和它的不合群小伙伴,其他小鸟都是性情温和的典范,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不能接受胖红的原因。可谁说愤怒一定是不好的呢?连耶稣看到大家在圣殿买卖都会愤怒(约翰福音2章13-15节)。不管你相不相信,圣经当中,上帝经常因为罪愤怒至极(罗马书 1章18节、诗篇 2篇12节、以弗所书 5章6节等)!或许,有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脱掉好好先生或温柔小姐的面具,对于不公不义的事情,该愤怒时就愤怒!当然,愤怒不是无止境地发泄,不是报复,而是采取行动,维护真理。因为最终,全体愤怒的小鸟们并没有以复仇为目标,你甚至都感受不到一丁点这方面的意思。它们全神贯注的,只是去把小小鸟们救回来。它们的目的不是要去惩罚绿猪,而是做该做的事情,恢复正义公平。这样敢怒敢为又不怀恨在心的愤怒小鸟,谁能不爱?你是否也愿意勇敢站起来拒绝不公义,并维护真理呢?

ab_gallery1920x1080_1
图五:被救回来的小小鸟

因此,爱上《愤怒的小鸟》,也就不是那么意外的事情啦!

图片来源:《愤怒的小鸟大电影》官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你娱我乐)


submit_article

从《五十度灰》说起

It-Started-with-50-Shades-of-Grey

作者:Rebecca Chan,马来西亚;翻译:钟林君,中国

又是一个平常的上学日子,课间我偶然听到一位非基督徒朋友来邀请我的一些基督徒同学去看美国情色爱情电影《五十度灰》。让我感到惊讶并泄气的是,我的基督徒同学们听了竟然很兴奋,并且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

那天晚些时候,我鼓起勇气问其中一个男生(他之前还在基督徒团契里做带领工作),为什么他明明知道这部电影的内容与上帝对爱情与亲密关系的设计完全背道而驰,他还会想要去看。我的同学漫不经心地回答说:“嗯,没有那么糟糕吧。毕竟女主角是自愿被男主角那样虐待的呀”。听到这个回答,我惊呆了。以娱乐的心态观看这样的内容是一回事,但是认同这些内容所倡导的价值观并完全否认其中的错误之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着这位同学的回答,我开始去思考,在这个时代做一名基督徒究竟意味着什么。如今,我们面临一个挑战,那就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会找借口妥协基督信仰原则,同时让自己感觉不是那么糟糕。我们可能会认为用一些粗鲁的词汇或爆粗口不是大问题,因为“大家都在讲啊”;又或者我们会不介意妄称上帝的名,因为“反正我们又不是真的在用上帝的名”;也可能会去观看、阅读并沉浸在一些与巫术相关的内容当中,因为“反正不是真的”;更可能在周日的时候缺席主日赚外快,因为“我反正下个星期还可以去礼拜,没什么大不了”;或是支持同性恋运动,因为“反正上帝没有明确地提到同性恋这个词”。

可是,这些真的都没问题吗?上帝怎么看待我们的妥协呢?

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但以理书3章16-27节)是三位拒绝向社会压力屈从的年轻人。面对强大君王的威胁,众多民族的眼光,还有一个是平时窑温七倍温高的窑,如果他们这个时候选择屈服,我想没有人会怪他们。他们要做的不过是向一尊偶像屈膝,不是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其他犹太人都这么做呢,为什么他们不可以随大流?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不就应该是正确的吗?

然而,这三位年轻人决定不背叛那位拯救了他们种族并将他们带出埃及的上帝。他们不会违背那位在旷野中曾给他们族人丰富供应的上帝,也不会抛弃那位让他们赢得无数毫无胜算的战役的上帝。相反,他们选择了顺服上帝——也正因为如此,荣耀了上帝。

如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一般,让我们顺服那位为我们的救赎而忍受一切的上帝吧。因为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所做的,我们的身体现在得以成为圣灵的殿。如果上帝住在我们里面,如果祂与我们同在,难道我们不应该竭力活出圣洁的生活吗?我们难道不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讨住在我们里面这一位的喜悦,而不是去讨好在我们之外的吗?

坚守基督信仰原则并不容易。这就好比逆流而上。然而,我们并不是孤立无援。上帝已经将祂的圣灵赐给我们,来帮助我们过一个圣洁的生活。祂也已将祂的话语赐给我们,做我们路上的光(诗篇119篇105节)。当我们花时间去阅读并默想上帝的话语时,我们的心思意念就会被更新,不再去效法这个世界(罗马书12章2节)。

因此,让我们不要将上帝的恩典与怜悯看得理所当然,而是努力成为祂创造我们的样式,并将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来活,做认识上帝、也希望他人认识上帝的儿女。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英文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你娱我乐)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