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观大反转:《圣经》教会我如何看待钱

 

作者:奇奇

 

面对现代社会中“赚钱第一”的追求,我曾和大家一样感到迷茫。尤其是当在我们的生活中,财富似乎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时。但圣经教导我们,财富的真正意义远比数字上的多寡更加深远。我想和大家聊聊我自己的一些体会,分享真理是如何塑造我的财富观,以及如何让我在这个物质主导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平衡的。

如何赚钱:勤劳与踏实是根基

我也曾陷入过那种“忙碌就是成功”的陷阱。刚大学毕业时,我觉得只要不断工作,不断追求晋升,不断进深专业知识和学习理财,财富就会源源不断地来。直到有一次,在我对这一切感到异常疲惫和空虚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圣经的教导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

《箴言》10章4节说:“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这句话让我想到,成功并不是靠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也不是一味焦虑索取就能有结果,而是通过踏实的努力和上帝的祝福。记得那时我决定重新调整自己的态度,不再一味追求“更多”,而是专注于做好每一件事手上的事,靠着上帝的引导去走我自己的路。自此,我才找到了真正的力量。

 

如何用钱:慷慨与智慧同行

赚到钱后,怎么用也很关键。过去,我可能会觉得自己工作了这么久,应该犒劳自己一番。于是,常常会去消费那些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感到一时的满足。然而,随着我对圣经的理解加深,我开始明白,财富并不仅仅是用来消费的工具,而一时的消费带来的快乐也是稍纵即逝,毫无永恒意义的。我们需要学会智慧地用钱。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朋友因为突发的医疗费用陷入困境,而我自己刚好有一些储蓄。虽然那时我也在考虑自己的财务规划,但我决定伸出援手。结果,除了帮助朋友走出困境,我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安。分享财富,原来不只是对他人的帮助,更是对自己心灵的滋养。

之后,我渐渐学会理智地管理财富,避免盲目消费。我用定期储蓄和预算控制,确保自己不会过度消费,也能用所拥有的财富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这让我更能把焦点放在永恒的事物上,而不是眼前的短暂欲望。

 

如何看待财富:心态决定一切

财富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过去,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当我看到身边的人通过努力赚钱,并且生活得越来越好时,我也曾幻想过,如果自己能赚得更多,生活也许会更轻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财富并不能满足我内心深处的真正需求。

《提摩太前书》6章10节警告我们:“贪财是万恶之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为曾经自己很穷时,我深信有了某个标准的存款我的人生便会幸福。但在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也积累到了我曾经渴望的那个数字的存款时,我却依然感到空虚和不满足,因为身边的人有很多比我更富有,总有人比我更有钱,而钱也并不如它承诺的那样可以给我幸福。它或许能给我带来一些短期的享受,但这种快乐很快就化为泡影,无法填补我内心真正的缺失。这时,我明白了,真正的财富是心灵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积累。

上帝告诉我们:“倚靠钱财的,必跌倒;义人却要像叶子发旺。”(《箴言》11章28节)我决定转向上帝,而不是倚靠财富。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依赖上帝的供应,我们才能在这个动荡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平安。

 

财富的真正意义:追求永恒的财富

回首过去,我发现,无论我们怎样努力积累财富,地上的财富总是有限的。《马太福音》6章19-20节教导我们:“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这段经文大大地提醒了我。财富不是永恒的,真正值得追求的是那些不会朽坏的东西。

我开始慢慢调整,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永恒的事上,通过教会和公益活动帮助他人,或者在日常生活中传递上帝的爱。在奉献中我感受到了曾经没有过的幸福,远远超越了金钱的价值。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也在金钱上有挣扎和困惑,我鼓励你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做调整:

勤劳与诚信: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尽心尽力,做事有始有终,荣耀上帝。

慷慨待人:当你看到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不妨伸出援手,哪怕是一点点微薄的帮助,也能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智慧理财:学会精打细算,合理规划自己的收入与支出,不让金钱成为你生命的束缚。

心态调整:在每天的祷告中,求上帝帮助我们保持正确的财富观,避免被物欲所捆绑。

财富本身并不邪恶,它只是一个工具,如何使用它,才决定了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一起活出智慧与敬虔的财富观,用上帝喜悦的方式,成为世界和身边人的祝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祢的话语so yummy!- www.ya-mi.org”

 

基督徒可以追求“财富自由”吗?(有声中文)

作者:希の梦,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Yibin,中国

*封面图片来自PEXELS

“厌倦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吗?快来报名免费课程,教你如何自己当老板!”

“钱总是不够用吗?快来私讯我,教你如何赚更多外快!”

“还没投资股票?那你就out了!快来加入我们的团队,包你马上学会!”

“知道什么是财务自由吗?那就是无需工作就有钱入囊,且能够满足生活所需的状态。想知道如何办到?马上联系我!”…… 

打开我的社交网络,以上的广告比比皆是。很多类似“有钱,不只是为了拥有更多的选择,而是能够对不喜欢的事情说:不!”、“拼搏吧,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的自己”这样的“鸡汤”,我的心也开始对如何增加自己的财富蠢蠢欲动。再看看身边做生意和做投资的朋友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也慢慢感到自己不该满足于眼下的生活。我想要赚更多的钱,以便早点还清债务,也可以带家人到世界各地旅行。于是,我开始在网络上寻求商机。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在2016年,还在求学的我就已经写过关于钱的文章:《我要赚钱!》链接:我要赚钱!

这篇文章是仍在求学的我对待“赚钱”的态度。当时的我,因为没有收入,所以想赚些钱;而此时的我,已经开始工作并且有了稳定的收入,却又想赚更多钱。这是因为我不满足吗?仔细思考我的动机,我发现自己想要实现财富自由,并不是为了买奢侈品、过多么奢华的生活。而是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经济能力,让家人过得舒适一些。另外,我若有感动去某地短宣,也能立即奉上报名费而无后顾之忧地出发。这些理由看似都很合理,不是吗?然而,身为一名基督徒,我真的可以追求财物自由吗?抱着这样的疑惑,我开始查考圣经,想要知道上帝对财富有怎样的观点。毕竟“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后书3章16节)。以下是我的一些得着。希望我所得到的启发,也能为你解惑。

根据一份报纸的概述,圣经当中有关金钱的经文,大概有2000多句,而关于祷告和信心的,各有500多句。因此,金钱观是不容忽视的。本质上,金钱是中性的,它的好坏,因使用它的人而异。“钱不是万恶之源,贪钱才是万恶之根”。因此,圣经论到钱时,都是针对人怎么看待和使用它。

 

1.认清金钱是上帝所赐

首先,我们必须认定所拥有的一切,包括金钱,都是上帝赐予的。拥有极多财富且充满智慧的所罗门王曾如此说:“上帝赐人资财丰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份,在他劳碌中喜乐,这乃是上帝的恩赐”(传道书5章19节)。然而我们不要只在富足时如此认为,在贫穷时也当如此。约伯在失去儿女、家产和健康的情况下,仍然能说出:“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约伯记1章21节)。这说明了他对上帝的敬畏,远胜过对富足和平安的追求。约伯的信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后来,上帝也恩待他,赐予他财富与儿女,比从前更甚。

 

因此,我们应当相信上帝会供应我们的所需,并且为着我们所拥有的心存感恩。

 

2.我们只是金钱的管家

认清了金钱是上帝所赐之后,我们就当把自己放在合宜的位置上——上帝的管家。祂把金钱赐给我们,我们就当好好管理。而这一部分,就涉及到如何理财。我们的收入,分为两个部分,主动的和被动的。

 

a)主动的是我们做工后的收入:

提摩太前书 5章18提到“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自然,我们从所服务的公司得到应得的薪金是理所当然的。它也提醒身为基督徒的老板们,必须照着员工们所做的付出,给予他们配得的薪金。圣经并没有明示兼职开源是件恶事。可是,却道明了上帝不容许的赚钱方法,比如:贿赂(弥迦书3章11节)、靠碰运气(以赛亚书65章11-12节)、速得的产业(箴言20章21节)、偷盗、欺骗、说谎(利未记19章11节)等。

 

b)被动的是让钱生钱:

马太福音25章14-30节提及主人给管家各五千、两千和一千银子并让他们管理的故事。由于那管理一千银子的管家没有让银子增值,主人便把他的一千银子给了那把五千银子翻值一倍的管家。不仅如此,他还不用那无用的仆人了。这个比喻常常被解释为警醒我们善用上帝赐给我们的恩赐,但我认为对于金钱也同样是好的提醒:我们应当认真对待上帝所赐予我们的金钱。上帝喜悦我们用智慧的方法使金钱增值,无论是储蓄在银行里,还是投资在基金上。爱我们的上帝并非是把钱看得比我们还重要,而是让我们学会善用祂给的恩赐与资源。所以,在为着所拥有的感谢祂的同时,也要学习关于理财方面的知识,以便能善用祂的美意。

 

3.理财但不贪财

一旦踏进了理财的道路,我们就会越走越远。我们可能管理得当,赚的钱越来越多,因此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投资理财而忘记上帝;抑或是因着管理不当损失钱而埋怨上帝。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出自于我们的“贪婪之心”。潜意识里,我们对金钱的爱超过了对上帝的爱,金钱俨然成为我们的主人,而我们不自觉地把上帝当作“管家”,认为祂有义务让我们的财富升值。在贪财上,清教徒神学家巴克斯特如此说:“倘若谁企图依靠财产贪图安逸,那么上帝在今生今世就要惩罚他,自鸣得意地安享已经到手的财富,这几乎无例外地标志着道德上的堕落。”

要想厘清我们有没有贪财以及是不是不小心让金钱成为了我们的主人,从奉献的态度上就可以知道。奉献是测试我们心中金钱所属者的好方法。若我们觉得钱是自己赚来的,而奉献不能让金钱升值,那么哪怕是拿出1%的奉献,我们也会特别难受。若我们能乐意奉献,必然成为上帝所喜爱的人,因为“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哥林多后书9章7节)。

总结以上三点,我为“财物自由”设下了自己的新定义:

1.自由地赞美上帝,因为我所拥有的一切财产都来自祂。

2.自由地为上帝赚钱,自由地对上帝不喜欢的赚钱方式说“不”。

3.自由地为上帝理财,计算开支、不以上帝不喜悦的方式(比如:购买速得的投资组合、彩票等)增加收入。

4.自由地为上帝奉献:乐意地为上帝的国度奉献金钱。

 

约翰福音8章32节说:“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因此,不论我此生有没有可能达到属世的财务自由,我知道我若追求真理,便拥有了从上帝而来的真自由:自由地活在上帝的爱和恩典中,不被罪捆绑。能够拒绝金钱方面的诱惑,不做上帝所不喜悦的事。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彼此相爱

《我可以当个有钱人吗?》系列:从大卫的一生看待财富(有声中文)

 

作者:希の梦

有声播读:杨澜

 

 

我常常想,我想要当个有钱人是否不符合圣经的教导。提摩太前书6章10节说道:“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如果我能做到不贪财,有钱又能奉献许多钱在事工上来荣耀上帝,岂不是两全其美吗?圣经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大卫王或许就是其中一个。

 

1.因耶和华的同在而满足

大卫本是一个牧童。而且他在家里的地位也可以说是可有可无。撒母耳记上16章11-12节就记载,当撒母耳奉上帝的命令到耶西的家中要膏他的一个儿子作王时,耶西竟然忘记了叫大卫。甚至当撒母耳问耶西:“你的儿子都在这里吗?”,耶西这才回答说:“还有个小的,现在放羊。羊”。若撒母耳没说:“你打发人去叫他来。他若不来,我们必不坐席”,他可能都不会叫大卫来。可是,在上帝的眼中,他确是极为宝贵。我们后来也看到他勇敢地战胜非利士巨人歌利亚、忠诚地服侍后来追杀他的扫罗王、忠心地对待他的朋友约拿单,更是一名心中时刻把耶和华摆在首位的仆人(撒母耳记上7章18节)。因此耶和华称大卫王为合祂心意的人(撒母耳记上13章14节)。

无论大卫在放羊,在服侍扫罗,在逃避扫罗的追杀,还是在做国王,耶和华都一直与他同在。他的平安不在他的处境中,而是在于耶和华的同在。我们也是一样。若我们常常在主里面,无论是贫穷或富足,我们都会因为与上帝同在而感到满足。当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处于无薪状态。我是一名研究生,之前每一个月都有足够的政府津贴来度日。然而因为某些原因,从这个五月开始,政府停发了给我的津贴。虽然我之前拿到的奖学金还是能够供应我现在的日常生活,我还是禁不住和同龄朋友比较。我常常想“如果我不读研究所,现在起码还有工作赚钱,能够减轻自己和父母的负担”;或者“我真没用,当奖学金用完了,我又要依赖父母了”…… 当这些负面想法开始涌入我的脑袋时,保罗的话及时地浮现:“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书4章12-13节)。我相信这是上帝要对我说的话。我现在应该要做的,是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上帝,把祂所交付我的任务——论文写好,而不是焦虑着奖学金用完之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我相信我所缺乏的上帝必定会供应。

 

2.积极奉献

大卫成为一国之君后,并没有因为拥有了财富和权势而蒙蔽了双眼,放纵地生活,夜夜笙歌。相反,他为自己住在豪华的宫殿里,上帝的约柜却在简陋的幔子里而感到很过意不去。他对上帝所赐予的一切恩典充满了感激,所以大卫王想要为耶和华建造圣殿。虽然最后,上帝拒绝了大卫建圣殿的计划,而是让他的儿子所罗门完成了大卫王的心愿,但他并没有因为被拒绝而感到沮丧或者生气。他反而积极且努力地为建圣殿的事做筹备。大卫王在未死之先,预备的材料甚多,历代志上29章就记载了大卫的奉献:“我为我上帝的殿已经尽力预备金子做金器,银子做银器,铜做铜器,铁做铁器,木做木器,还有红玛瑙、可镶嵌的宝石、彩石和一切的宝石,并许多汉白玉。且因我心中爱慕我上帝的殿,就在预备建造圣殿的材料之外,又将我自己积蓄的金银献上,建造我上帝的殿,就是俄斐金三千他连得,精炼的银子七千他连得,以贴殿墙,金子做金器,银子做银器,并借匠人的手制造一切。光是想象那个画面就觉得好富丽堂皇!

我反思了自己的态度:当我拿到奖学金时,我对上帝的供应充满了感激,但是,我并没有立刻把我答应的十分之一奉献出来。这并不是一笔多大的数目,但我的态度已经说明了问题。很难想象若以后我赚了大钱,是否还能够像大卫那样甘心乐意地奉献。求主怜悯我,教导我如何以讨祂喜悦的方式理财。感恩的是,这个月,我终于把该奉献的金额奉献出去了。说来奇妙,在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奉献,我的心中没有忧虑,反而是感到轻松和满有平安。

 

3.警醒犯罪

越有钱的人,受到的诱惑就越大,而人的私欲会因着金钱和权势而被诱发出来,或许这就不难解释为何赚大钱的艺人会去吸毒嗑药、政治家会贪污腐败等了。从撒母耳记下的第11章我们看到后来的大卫王,也因为眼目的情欲,先犯了奸淫罪——与自己下属的太太拔示巴同床,继而犯了杀人罪——设计陷害了下属赫人乌利亚。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在不明真相的世人眼中,大卫的这个举动或许让他看上去是一名好国王,因为他娶了为国家战死的军官之妻子,以便让其家人得到妥善的照顾。但是,没有一件事是能够瞒得过上帝的。当他的错误被先知拿单指认后(撒母耳记下12章),他顿时醒悟,并且当下就悔改了。

从大卫身上,我了解到:当一个人在拥有财富和权利的情况下,似乎会更容易被诱惑,犯了罪而不自知,即便是非常爱上帝的人也不例外。若大卫没有被拿单指认,他会悔改吗?我不知道。人一旦被情欲蒙蔽了心,就很难看见自己的罪。

因此,从大卫的一生中,我学到了两条宝贵的功课:

1.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能够因为心中有上帝而幸福、自足、快乐。

2.以大卫王的“拔示巴个案”提醒自己:不可因所享受的荣华富贵而不再对罪敏感。

最后,我也明白了,我要思考的不是“可以不可以”当一个有钱人,而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以上帝为满足,并在我有了财富之后,要保持对上帝的敬畏之心,成为合祂心意的人。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成长的身量

我可以当个有钱人吗?:从亚伯拉罕的一生看待财富(有声中文)

作者:希の梦,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关于财富的挣扎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身为基督徒的我,会对自己“想要变有钱”的想法感到不安,甚至有罪恶感。

圣经上说:“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马太福音6章19-21节)

“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所以,基督徒怎么可以一直想着钱呢?

可是,不变得有钱一点,我的父母就要一直工作到退休。若不变得有钱一点,我所欠下的读书贷款何时才能还完?若不变得有钱一点,我该如何在宣教和神学的事工上奉献多一点?

然而这所谓的“一点”是多少?我心中也没有一个答案。

提摩太前书6章8-11节如此说:“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我是不知足吗?我是贪恋钱财了吗?为了避免自己的想法陷入死胡同,我常常祷告,求主告诉我想要变富有的想法是不是错的。我一直在花费时间,甚至不惜花钱去学习理财,是不是不讨祂的喜悦?

就在这个时候,我不确定是不是出于主的亮光,我开始想到从圣经中有钱的人物去认识财富观,并且写下我的心得。但愿我的心得,也能够帮助同样有此困惑的你们。

 

圣经中著名的有钱人——亚伯拉罕

我想到的第一个有钱人是亚伯拉罕。亚伯拉罕被称为上帝的朋友。因为他对上帝的信心,人们甚至给了他“信心之父”的称号。据创世记11章31节记载,亚伯拉罕和家人住在幼发拉底河东岸一座繁荣的城,叫做“迦勒底的吾珥”。

吾珥是一个很繁荣的城市,据考古资料记载,吾珥出产许多黄金和珠宝,其雕刻艺术、人造运河、建筑等,都曾经闻名于世。但是,此地却充斥着偶像的膜拜与迷信。吾珥最醒目的建筑物是一座高耸的金字塔,供奉着月神南那。而亚伯拉罕的父亲——他拉,也是侍奉别神的(约书亚记 24章2节)。虽然如此,当上帝向亚伯兰显现,要他离开家乡、亲属、父家,往上帝指定的地方去时,他立即选择听从(创世记12章1-3节)。后来他拉带着亚伯兰、撒莱和罗得来到了哈兰。

 

看重上帝的话胜于财富

我猜想亚伯拉罕的家庭背景应该很不错,并且在哈兰的时候小有积蓄(创世记12章5节)。启程之前,他需要变卖产业,而在匆忙之下变卖,他可能会损失不小一笔金钱,但他还是乐于顺从耶和华。这让我看到他真的是看重上帝的话胜于金钱的。

其实,当你有钱了,你不一定会甘心乐意地奉献。拿曾经的我自己为例,因着上帝的恩典,我得到了额外的奖学金。这对当时的我来说,算是一笔巨款。当初还没拿到钱的时候,我向上帝祷告说:“若是你给了我这笔钱,我会把十分之一奉献给你。”可拿到了钱后,我却拖了几个月都不愿奉献。很诚实地说,我不舍得了。拿到钱后我就很自然地以为这是我自己的财产,因此奉献变得很挣扎。很感恩祂的耐心提醒,也求祂饶恕我这个贪财的仆人。现在,我已经在分批将这笔钱奉献。我还在祷告,希望能把剩下的一半奉献在有需要的地方。

 

顺服上帝而蒙福

亚伯拉罕对上帝的完全顺服,也可以在创世记14章中看出。那时,他为了救侄子罗得与四王征战,凯旋而归。所多玛王为了感谢他的帮助,想要把财富赏给他,可是他拒绝了,还如此说道:“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华起誓,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创世记14章22-23节)想想看,能得到一国之君的赏赐,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亚伯拉罕却毫不动心,因为他只在乎上帝如何看待他。这绝对是一场信心的考验,而人的信心是在操练中不断成长的。我们可以从亚伯拉罕的一生看到,与他的财富相比,更突出的是他对上帝的顺服。

依据圣经的记载,亚伯拉罕从来没有向上帝求过财富和孩子。他只是兢兢业业地做着上帝要他做的工。在我们为着如何才能达到财富自由操心时,不妨学习亚伯拉罕,常常聆听上帝的声音,并以顺服来回应,一步一步,在祂的国度里得到真正的自由——不再为任何事忧虑。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祢的话语so yummy!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