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求职期间学到的3个功课(有声中文)

 

作者: 谢葆芳

翻译:Nancy

有声播读:杨澜

 

 

葆芳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从事与语言相关的职业;化学是她的最初所爱。当她在15岁接受耶稣为她的救主,并向祂表达她想要创作触动生命的书籍时,转折点出现了。目前,她是灵命日粮事工新加坡办公室的总编辑。

大学刚毕业,我决定先花一年的时间在一个非营利组织服侍,参与青年外联工作。我想,我还很年轻,也有一个好大学、好学位,以后再找工作应该不会有困难。

然而我错了。

一年后,我的国家新加坡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找工作的人比工作多。而我就是那些求职者中的一个。我花了整整九个月才最终找到一份全职工作。

也许现在你的处境和我当年一样,在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担心你的工作前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希望我将要分享的经验能帮助你度过这个不确定又艰难的时期。

 

你会怀疑自己…..这是正常的。

 

当你发出无数份简历,参加面试(在这段时期很可能是通过视频),等待潜在雇主的消息时,你可能一会儿充满希望,一会儿又感到失望。随着这个循环的继续,也许你会像我一样,开始怀疑自己的技能和能力。难道我不够好吗?

在经历了无数的面试,并且现在我也已经站在了面试的另一端——成为面试官之后,我向你保证,如果你已经获得了面试机会,那就表明你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技能。但招聘过程是一个高度主观的过程,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比如你如何推销自己,或者你是否适合公司的目标和当前的团队。所以,你没有得到这份工作,并不意味着你不够好。

在我没有找到工作的时候,诗篇139章14-18节中熟悉的诗句鼓励了我:“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处被联络,那时我的形体并不向你隐藏。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上帝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宝贵!其数何等众多!我若数点,比海沙更多。我睡醒的时候,仍和你同在。”

当我们自我怀疑的时候,提醒自己:我是上帝所造的,我的生命在祂慈爱的手中。我一直在祂的心里,祂一直与我同在!

上帝知道你在经历什么,祂知道你的担心和忧虑而且祂关心你。因为祂创造了你,把你握在手中,祂会引导你在正确的时间做最适合你的工作——就像祂在我生命中所做的一样。

 

你会怀疑上帝…..这是可以的。

 

在那段不确定的日子里,我写了一本日记,其中有一篇是这样写的:“对于不认识主的父母,我是不是成了他们的绊脚石?爸爸认为我把毕业后的几年都浪费在了非盈利机构里……我不想成为任何人的负担,但我觉得我现在就是一个负担。我非但不能用我挣来的钱孝敬我的父母,反而仍然在用他们的钱。”

那时,我想知道上帝在马太福音6章33节中所应许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是不是真的。虽然我觉得我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但上帝似乎并没有遵守祂的诺言,给我“这些东西”。

我真的能相信上帝的话吗?甚至上帝值得追随吗?当时,我们的灵命日粮事工制作了一本名为《为什么基督徒会怀疑(Why Christians Doubt)》的小册子,给了我很多鼓励。它使我确信,我可以诚实地把我的疑惑带到上帝面前,祂愿意帮助我们信靠祂。

先知哈巴谷的一生印证了这一真理。在哈巴谷觉得上帝的属性与祂的行为不一致时,他向上帝哀告(哈巴谷书1章1节),上帝并没有拒绝他。相反,上帝耐心地向他解释祂的计划,因此,在书的结尾,哈巴谷可以自信地宣称,“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上帝喜乐”(3章17-19节)。

当我在疑惑中与上帝摔跤的时候,祂也通过祷告和读经带我进入更深层次的信心和与祂的关系。我学会了从祂不变的属性中观察环境,而不是让变化的环境来决定我对上帝属性的判断。

后来,我在日记中写道:“‘靠信心而不是靠眼见生活’要求我们放弃可预见性所带来的舒适和把握,放弃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做成某事的选项。”当我们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时,它意味着完全的信靠和完全的顺服。”

上帝邀请我们去信靠祂,意味着要把我们的全部担子都交给祂。上帝是完全可靠的。

当你在制作你的简历、为面试做准备和参加面试时,把你全部的压力都放在上帝的肩上!这会使你不那么紧张,让你不再认为是否能得到那份工作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你会感觉自己犹如在坐过山车…..但上帝与你同在。

 

求职的过程将是一个加深我们信仰的旅程,但它也是一个情绪的过山车。有些时候,你会充满信心和希望;但有些日子,你会充满怀疑和绝望。我还记得,当我接到工作面试的通知时,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期待的可能性,而当一切归于平静的时候,我却感到彻底的绝望。但在这一切的事上,上帝与你同在。

也许你担心你的积蓄会被用完,或者你的钱不够让你在找到工作之前度过难关。我们中大部分人希望上帝给我们多过我们每天所需的。但我们慈爱的父亲低声说:相信我。

就像祂用乌鸦和寡妇供养以利亚一样(列王纪上17章1-9节),对祂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依靠祂的爱和大能,祂会供应我们的日常需要。

经过9个月的求职,我最终找到了一份营销主管的工作。说实话,这份工作并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预想的职业发展方向。但我接受了,因为我遵循基督徒作家伊丽莎白·埃略特(Elizabeth Elliot)的建议,“做接下该做的事情”,对我来说,那就是谋生。

但是上帝从不犯错,祂的计划是完美的。事后,我意识到这对我来说是完美的工作,因为我学到了重要的技能:如电子邮件礼仪,以及如何在大型组织中与各部门合作,达成最终的目标,进而装备了我真正的梦想——即我的目前工作,在灵命日粮事工中担任主编。

所以,如果你正在这个时节找工作,我要鼓励你:亲近上帝并多读祂的话语,祂会带领你度过难关。在这段旅程的最后,你不仅会找到一份工作,还会与祂建立更深的亲密关系!相信祂!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祢的话语so yummy! -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多彩的世界

6月主题:无限公司offer

 

找工作很难,特别是现在。

一边刷招聘网站,一边算银行卡余额;你可能已经体会过投简历没回应、面试被“已读不回”、甚至入职后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做的事。

我们努力进“好公司”,追求稳定收入、有清晰发展路径、体面的职称,渴望从这些地方获得一种“确定感”和“保障”。但你我都知道——这些公司,其实都是 “有限公司”。它们能给的,是有限的资源、有限的保障、甚至有限的尊重。

但,有一间公司,祂开的职位没有裁员风险,给的身份不是打工人,而是家人;祂不是看你的学历履历,而是认识你是谁,知道你的名字、恩赐、使命。

这间公司,叫做“无限公司”。祂的创办者,是创造天地的主,是那位永不动摇的上帝。

祂发出的 offer,不是用短期合同衡量你,而是用永恒的眼光邀请你加入祂的计划。哥林多后书 5章20节 说:“我们是基督的使者。”也就是说,祂不仅让你“被雇佣”,更是派你出去执行祂国度的使命。

我们在这有限的土地上做工,但我们真正效忠的是那位无限的老板。

所以,当你为工作忧虑时,别忘了:你已经收到了一个来自“无限公司”的 offer。祂的供应不会短缺,祂的计划不被经济波动左右。正如诗篇23篇1节:“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这不是一句“灵性口号”,而是一个可以站稳的真理。是你在投出第88份简历仍然没有回音时,依然可以不慌不乱的底气。

当然,我们仍然要努力、学习、打拼,因为在“无限公司”的岗位说明书里,写着:“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书10章31节)

你的工作也许看起来平凡无奇,但你在其中的忠心与真实,会成为一种“荣耀上帝”的方式。

所以,让我们换一个视角看自己的人生——

我们不是在茫茫人海中投简历求一份认可,而是已经被“无限公司”录取,正在这个世界各个角落执行祂的计划。

你的身份早已确定,你的价值不靠绩效打分,你的未来不被裁员定义。

愿你带着“无限公司”的 offer,在“有限公司”的世界中,自由地、勇敢地、荣耀上帝地工作与生活。

你的岗位,上帝早已为你预留。

我们期待你也来分享:你是怎么活出这份 offer 的?创作题材不限,绘画、短视频、文章、漫画、音乐……只要能表达你的观点,我们都欢迎!

  1. 关于职场、求职、工作相关的真实故事和心路历程。
  2. “我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也看不到什么特别的恩赐”,我要怎样改变?
  3. “不是我不想事奉,是我下班只想瘫着。”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对事奉的热情?有没有一种不靠“燃烧自己”的方式事奉?
  4. 我的工作无聊、成长慢、薪资低,我想问:“这真的是上帝让我做的工作吗?这有意义吗?”
  5. 我如何从“工作给我确定感和安全感”走向“完全信靠上帝”?
  6. “我拿到的 offer好像不是我真正想要的,现实和理想有可能都要吗?
  7. “我想有影响力,但我不想卷。”自媒体、创业、个人品牌,年轻人渴望活出意义,但又被“输出焦虑”困住。信仰如何帮助你活出真实的影响,而不是被流量模式挟持?
  8. “我怕一旦‘慢下来’,就被世界甩掉。”如何面对不拼命就会掉队的焦虑?
  9. “我也想回应呼召,但我也要生活糊口,怎么办?如何面对这种两难和挣扎、如何抉择?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祢的话语so yummy! -www.ya-mi.org”

微小说:穿过衣柜,遇见我

 

作者:Nico

 

安柔望着镜子里的自己。那张曾经白皙的鹅蛋脸,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添了几条细纹;饱满的苹果肌如今也有些下垂,脸上还多了几颗在阳光下陪孩子们在游乐场玩耍时晒出的雀斑。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捏了捏肚子上松垮的肉,不禁苦笑。此刻,她穿着一身宽松的黑色上衣和短裤,正洗着奶瓶。

这样的对话,她问过镜子里的人无数次:“你是谁?我又是谁?我是我丈夫的妻子,我女儿的妈妈。除了这些,我还能是谁?”

“我回来了!”丈夫爽朗的声音从大门传来。安柔连忙收起她的思绪,抹干手,然后挤出了一丝笑容,回应她的丈夫:“回来了?晚餐在桌子上了。你洗澡后就可以吃了哦。”

“妈妈,抱抱!”两岁的小女儿张开手,用稚嫩的声音向安柔撒娇着。另一边,六岁的大女儿拿着一张照片跑到安柔身边,好奇问道:“妈咪,这是你吗?”安柔凑近一看,那是她和丈夫结婚前在湖边拍的照片。照片里的女孩穿着淡蓝色的短裙,嘴角扬起时,仿佛有人在她唇边撒了一把星星,亮得让人移不开眼。

“我都差点忘记我以前的模样了呢……”安柔嘟囔着,没有发现此刻丈夫正站在她的身后安静地看着他。

凌晨,是安柔难道的一个人时光。哄好女儿入睡后,安柔就动手折叠好已经累积了两天的衣服。凌晨也是安柔喜欢一个人和上帝聊天的时光。她会像和好朋友聊天一样,慢慢和上帝说起她今天发生的每件事。有时她会想上帝是否会厌烦听她每天千遍一律,日复一日的家庭主妇生活?可有些心情就算在爱她的丈夫和孩子面前,她都不懂怎么开口。唯有在夜里,她才有这个空间好好整理她一天的情绪。

她打开衣柜。里面塞满了丈夫的西装衬衫,和孩子们色彩鲜艳的衣服短裙。她的衣服在最角落。那里只有宽松家居服和几件“妈妈专属”打折T恤。当她要关上衣橱时,她发现衣橱里贴着一张便利贴。上面写着”小柔,你知道吗?《圣经》上说‘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但我觉得——你两样都有。”她的手指微微颤抖,顺着便利贴的箭头往下摸索,在叠放整齐的毛衣后面触到一个墨绿色的丝绒盒子。掀开盒盖的瞬间,一条闪亮的银手链静静地躺在里面。安柔从衣柜里拿出那个小巧的绿色盒子,轻笑一声,转头看着床上打着呼噜的丈夫。

隔天中午,她收到好友,林雅的电话。“安柔,我们今天一起去吃晚餐好吗?明天是休假呢。”安柔想着,家庭主妇可没有假期。不过她也好久没有和林雅出去了。结婚前,她们总喜欢在假日里吃甜品和逛街。可是她又想到,她的衣柜里只有几件普通的T恤,并没有适合出街的衣服和裙子。

正当安柔脑袋快速运转盘算是否要答应林雅时,林雅又抢先继续说:“今晚先把孩子交给你的丈夫照顾。就陪我两个小时。”

“好吧……”见拗不过林雅,安柔答应了。挂完电话后,她的目光落在衣橱的一角。

安柔在看到林雅的那一刻,心里对聚会的期待像被戳破的气球,悄悄瘪了下去。

她出门前在衣柜前犹豫了很久,最终选了一条洗得发软但还算整洁的牛仔长裤,搭配去年优衣库打折时买的圆领褐色T恤。而眼前的林雅,却像从时尚杂志里走出来的:一件红色丝质吊带裙,外搭一件剪裁利落的纯白西装外套。当她挥手向安柔迎来的时候,她的自信像是被阳光镀了一层边,灵动中带着不容忽视的锋芒。安柔不自觉地捏了捏自己的T恤下摆,那里有一块去年大女儿吃草莓时蹭上的淡红印子,怎么洗都没能完全褪掉。

林雅亲切地牵起安柔的手,走进以前她们常去的甜品店。闲话家常一会儿,安柔才鼓起勇气对林雅说:“雅,我好羡慕你呀!你总是穿得这么美丽,又那么会打扮自己。而我……”安柔摸了摸衣服上有点松垮的领口。

林雅怔了怔,挖了一勺巧克力蛋糕送进嘴里,慢慢咽下后才开口:“你是不是觉得……我穿成这样,就一定很自信?”

安柔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林雅忽然笑了,伸手握住她的手腕:“其实我一直很佩服你,钟安柔。”

她的指尖沾着一点奶油,声音却异常清晰:

“你还记得大学时我失恋,躲在宿舍哭了三天三夜吗?那时候你对我说——”

她顿了顿,一字不差地复述:

“‘你的价值从来不是由任何人来决定的。你本身的美丽是上帝早早就放在你的里面。犹如一颗钻石。就算它安安静静,识货的人也会看到属于钻石独一无二的宝贵。’”

蛋糕叉在盘子上轻轻一敲:“现在,这句话该物归原主了。”

安柔的记忆回到十年前的晚上,那个林雅在她面前哭得唏哩哇啦的凌晨。她还记得林雅一直重复:“像我这么糟糕的人是不是就不值得被人爱?”而那个时候的安柔大声坚定地对她喊话:“有一位上帝无条件爱你。祂看人不看外表,而是看内心。祂是第一个先爱你的人!”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林雅认识了上帝,成为了天父的宝贝女儿。

安柔叹了一口气,终于忍不住道出了她结婚后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和常常在镜子前的对话——她是谁?

“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听完安柔的心事,林雅站起来结账。她突然想带她的好姐妹做一件事。

她们来到一家服饰店。林雅指向门口的芭比粉紧身露背装,朝着安柔做了一个鬼脸:“我之前疯狂跟风,很喜欢模仿网红的穿搭。结果我就买下了这件衣服。我拍了一张照片,给你看看。”

林雅点开手机的屏幕,”你看——”她把手机转向安柔,”我买的’网红同款’,结果我像超市促销的气球!”林雅忍不住噗呲大笑起来。

安柔不敢置信地望着照片中有点狼狈的林雅,然后也被林雅的笑声感染,和她笑作一团。

林雅慢慢收起笑容,目光飘向远方。“后来我才懂,那些衣服只是在扮演别人,而不是我自己。我一直以为只要我穿得像网红一样,我就能成为她们,拥有那些闪耀的生活,被人看见,并且让我爱的人也可以选择我……我总想用衣服去填满我心里的洞。”林雅指向胸口,抿唇笑了笑,像是看见了曾经那个自卑的自己。“过了好久,才发现我还是我。我应该要更喜欢真正的自己才对——那个上帝希望我成为的我。当我越和上帝一起去更多了解自己,我就越知道什么才是真正适合我的样子。”林雅调皮地眨下眼睛,笑着补上一句:“这样也省了不少冤枉钱,不会再冲动买一堆不适合自己的衣服了。”

安柔一时语塞,不懂如何回应林雅。在林雅认识上帝后,她就改变了很多。可安柔现在才知道原来林雅也曾经在蜕变的过程中遗忘了自己是谁。

“安柔,这件衣服也许适合你,可以试试看。”林雅拿起了一件淡蓝色的碎花裙子。“我记得你以前可喜欢蓝色了。”

安柔轻轻抚摸裙子,低声说道:“我一个做妈妈的,不大方便穿裙子。而且这个款式有点太花俏,应该不适合我的年龄。”

林雅轻轻摇头,举起食指,温柔地反驳道:“这是你自己给自己设下的框架。上帝从来没有说过,做了妈妈就该有某种特定的穿搭标准。祂是那位充满创意的上帝,也盼望祂的孩子能勇敢地找回自己,穿出真正适合自己的样子。”

她深深看着安柔的眼睛,语气坚定地说:“你是你,你是钟安柔,是上帝眼中的宝贝女儿。不管到了几岁,我们女孩子都还是可以爱美。但别忘了,衣服永远不能定义你是否够好!

安柔看着林雅手中的裙子,犹豫片刻,终于轻轻点了点头。

她走进试衣间,脱下那件宽大的褐色上衣和牛仔裤,动作缓慢而笨拙。她把那件淡蓝色的碎花裙套在身上,布料柔软轻盈,贴在她的皮肤上,仿佛唤醒了她内心沉睡已久的某种感觉。

她站在镜子前,愣住了。镜子里的女人依旧有雀斑、细纹,还有不再紧实的肌肤。但那双眼睛,在柔和的蓝色裙摆映衬下,似乎亮了一些。她抬起手,轻轻地理了理头发,嘴角浮现一丝久违的微笑。

她好久没有这样认真地看自己了。不是以“妈妈”和“太太”身份,而是作为“安柔”——一个被造奇妙又独特的女人。

林雅在门外轻声问:“试得怎么样?”

安柔轻轻打开帘子,带着一抹羞涩却明亮的笑容走了出来:“这裙子……好像没我想象中那么不适合。”

林雅眼中一亮,笑着说:“我早就说了,这个颜色真的很像你——温柔、安静,却带着光。”

安柔低头看着裙摆轻轻晃动,心中某个角落像被悄悄点亮。她轻声说:“也许……我真的可以重新认识自己一次。”

回程的途中,安柔不再像之前一直用手小心翼翼遮掩衣角上被女儿沾上的草莓汁印渍。那一块的浅红是属于她和女儿的独家甜蜜回忆。夕阳洒在她的肩上,这次她觉得自己也随着光闪闪发亮起来。

“小柔——”一个熟悉而温柔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丈夫从车上走下来,手里牵着两个女儿的手。“我们来接你回家。你吃饱了吗?要不要去附近的Mamak档吃点宵夜?就像以前那个时候在大学忙完活动的我们……”

“好哇!”安柔笑着应了一声,挽起丈夫的手。她的手终于穿上了昨晚丈夫藏在衣柜里的手链。她低头看了看袋子里的蓝色裙子。结婚后,她总是以“实用”、和“方便”为自己设下穿衣的界限。但今天,她为自己挑选了一件带着温柔图案的裙子,不是为了讨好谁,也不是为了模仿谁,而是因为她知道:她的身份不是由衣服决定的,而是由天父亲自赋予的。

“我跟你讲,今天我和林雅啊……”她转头开心地对丈夫说起刚才小聚的时光,眼中闪着光。

她是钟安柔。除了是一个妈妈,一个妻子,也是一位在信仰中重新认识自己的女人。更重要的是——她是上帝深深爱着的女儿。

而现在的她,也被她所爱的人,好好地爱着。

当晚哄睡孩子后,安柔再次站在镜前。这次她没有数皱纹,而是对着镜中的自己轻声说道:“我爱你。”衣柜门微微晃动,银手链在微光中泛起柔和的光,像是一句无声的“阿们”。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祢的话语so yummy! -www.ya-mi.org”

天国女孩的穿搭学

 

作者:Ant

有声播读:木木

 

 

关于服装搭配这件事,我从小在妈妈的熏陶下,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认知。妈妈穿着讲究,也会把我和妹妹打扮得大方得体。这样的成长环境使我在服装搭配上耳濡目染,逐渐积累了自己的见解,也经常花时间去研究。

我想不只是我,对于几乎所有女性来说,姣好的容貌,匀称的身材,得体的装扮都是我们关注且期望有所提升的。对于多数女性来说,为了追求美丽而花心思研究妆容穿衣,进行身材管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作为清心跟随基督的姊妹,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对美的追求?

有些教会不允许女性穿裙子、染发烫发以及戴首饰,严重者甚至会被定罪。这些观念不是空穴来风,大多都以下两处经文作为依据:“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装饰,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装饰,这在上帝面前是极宝贵的“(彼得前书 3章3-4节)。“又愿女人廉耻、自守,以正派衣裳为装饰,不以编发、黄金、珍珠和贵价的衣裳为装饰”(提摩太前书2章9节)这么看来,难道粉妆玉琢只属于教外的女子,而姊妹们最好荆钗布褥,素面朝天?

这些经文都在阐释一个价值观,女性不应该以美为生活目的,而不是女性要以不打扮为美。圣经从来都没有强制美丽的姐妹们要穿最朴素的衣服,不要带任何的首饰,而是提醒我们,外在的美丽并不是最终的价值,颜值并不是最终的正义。而那些对“姊妹的打扮”一事提出批判的人才应当反思,“以打扮为美”和“以不打扮为美”都是注重外在的表现,这些提出批评的人才是把外貌当做衡量标准的人。

耶和华却对撒母耳说:“不要只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 (撒母耳记上 16章7节 )。上帝是不看人外貌的,但不代表外貌的美没有价值。如果一个人每天装束整齐,并且穿衣也总是给人惊喜,不仅可以让她自己保持自信有喜乐美好的状态,也使其他人赏心悦目,何乐而不为?

当代社会进入网络时代后,服装风格愈发多元:韩系简约、日系舒适、欧美张扬、港风复古…在这纷繁的时尚浪潮中,我们更需要属灵分辨力。当”骷髅头””露脐装”等元素成为潮流时,这些设计背后可能隐含着个人主义或情欲诱导。作为姊妹,我们既要拥抱和欣赏上帝创造的多样之美,也要谨慎选择,避免盲目追随潮流而使身边的人陷入到试探中。

追本溯源,我们当明白:人类最初的衣裳正出自上帝之手。当始祖犯罪后,上帝用兽皮代替无花果叶为他们制衣(创世记3章21节)。这启示我们:人靠自己的努力无法获得真正的体面,唯有披戴基督的义袍才能得着永恒的美丽。外在的装扮本可以用来赞美上帝的审美智慧,但若只为满足虚荣或标榜自我,便失去了根本意义,也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陷入网罗。愿我们能够看到和欣赏上帝的创造之美,追求外在得体的同时,更专注培育温柔娴静的心,让内在生命焕发出永恒之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祢的话语so yummy! -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