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主同在的家庭是最好的

作者:陈明惠,新加坡

signs-416441_640

我来自一个五口之家——爸爸、妈妈,两个姐姐和我。我们一家人有时彼此闹得很僵,有时散漫,有时懒惰,有时还很疯狂,但是总体来说,我们是十分相爱的一家子。所以,“家”这个字总能触及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每天踏入家门、投入家这个温暖怀抱的那一刻,迎接我的是桌上美味的家常菜,对我而言,家是爱的本质,是舒适的代名词。

虽然因为在海外工作的关系,我已经离开家将近两年了,但是距离并没有消磨我对父母和姐姐的感激,我依然珍惜家人之间的彼此支持。也多亏了美妙的现代科技,我动动手指就可以给家人发短信,这让我觉得家人就像在身边一样。从家人那里收到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每一条短信都是我的宝贝。没有家人在身边其实也很辛苦,但感谢上帝,祂给了我一个“大家庭”——我的亲戚,我教会的朋友还有同事。

但是正如我们大部分人知道的那样,家庭其实并不是完美的。父母喋喋不休的唠叨,跟兄弟姐妹为了鸡毛蒜皮的蠢事争吵不停,当然,有时我们还比较容易发脾气,说话很冲……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会经历的。但是很感恩的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学着对这些不愉快的事一笑了之,我们彼此原谅,继续结伴前行。有人虽然知道你所有的缺点,但还是一样无条件地爱你,这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吗?

有一天,当我站在饭厅里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了多年以来一直高高悬挂在饭厅正中间的那块匾。匾上写着:“基督是这家之主;吃饭时看不见的客人;对话中安静的聆听者。”

在我们每一个家庭当中,基督都与我们同在,并且祂比任何一个家人都更亲近我们。基督耶稣完美地诠释了我们在家庭中的每一个角色:祂像一个完美的母亲,给予孩子照顾和关爱;祂像一个完美的父亲,供养并管教孩子;祂像一个完美的姐姐,善解人意而值得信赖;我确信,祂也像一个完美的哥哥,保护弟弟妹妹并且是个非常好的玩伴。

虽然有人曾说我家看起来“挺完美”,但实际上我们家离“完美”还差十万八千里呢,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不住地感恩,并且很自豪地说,这些年来都是基督的爱维系着我们的家庭。毕竟,家怎能没有爱?一个亲密的家庭怎能没有上帝的爱?就像圣经歌罗西书3章14节写的那样:“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 当我回想自己的家庭,想到上帝是我们的一家之主时,我很感谢上帝让我有幸成为祂的家庭中的一员。正如约翰福音1章12-13节所说:“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上帝生的。”

今天,在你的家中或者你身边的人当中,有什么是值得你感谢上帝的吗?

家人,一直在那儿的家人
朋友,像家人一样的朋友
教会,像家一样的教会
家,无需多言的家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家庭关系)

投稿

爸爸,想说爱你不容易

作者:柯雄伟,新加坡

signs-416441_640

不管是在成长阶段,还是在叛逆的青春期,在我的记忆里,爸爸都没有在我的生命中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总是忙于工作,为了照顾家庭而努力谋生。当时我无法理解他为什么总不能陪伴家人。我大概是尊敬他的,但是我不爱他。

当然,我们之间并不是只有争吵。事实上,我们也度过了一些很美好的时光,比如一家人一起出去吃晚餐或者在节假日期间走访亲戚。

但是每当我们争吵的时候,那些美好时光背后隐藏的怨恨便不断涌出。我们常常因着各样的事情争吵:我糟糕的学习成绩,我做不到他要求的最简单的事情,他不理解我,他对我说一些伤人的话。结果,我和爸爸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爸爸五十多岁的时候被诊断出患了癌症,而且发现的时候已经到了晚期。随后半年,他寻求专家的治疗,但并没有效果。无奈之下,他只好听天由命。然而,即便到了那个时候,我仍然对他漠不关心。表面看起来没什么,但实际上我内心的苦毒不断蔓延,我对他没有多少同情可言。

爸爸接受化疗几个月后就过世了。然而,无论是为他守夜的时候还是在葬礼上,我都没有流一滴泪。

爸爸的葬礼结束一周后,我搭乘公交车,上车时看到人们跟身边的朋友聊天。我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忽然想起爸爸以前常常坐在我旁边:他的笑声,他的幽默,他的话语,他的笑容,还有我们在餐桌旁度过的时光。不知不觉,我的脸颊已经湿了。我立即下车,坐在路边哭了起来,这是爸爸去世后我第一次哭。我为失去爸爸而哭泣,突然意识到自己永远都看不到他了。

那天晚上,我告诉妈妈回家路上发生的事情。她告诉我,爸爸曾笨拙地用自己的方式想要弥补那些我成长期间遗失的时光。他努力让自己融入我感兴趣的事情中,但是我固执地认为他在干预我的事情,而不明白那实际上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

直到今天,有关爸爸的回忆一直伴随着我。我还记得他以前对我说的话,尽管当时的我认为那些话没有任何意义或者只是“垃圾”。现在我才发现,愤怒是我和爸爸的关系之间的障碍,让我忽视了爸爸为我所作的努力,以致过于傲慢地回应他。我没有做到保罗在以弗所书4章26节中所说的:“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也许我永远都无法见到爸爸了,因为他去世时还没有相信耶稣。但是如果上帝愿意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想对爸爸说:“我爱你,爸爸。”这是他在世时我没能说出口的话。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家庭关系)

投稿

耶稣如何把盼望带给我绝望的家

作者:Vilcon Tauning,马来西亚

signs-416441_640

我出生于一个破碎的家庭。从小,我就生活在仇恨、嫉妒、愤怒等诸多使我们家庭状况不断恶化的不良情绪当中。我父母常常闹离婚,但因为我们兄弟姐妹年纪还小,妈妈并没有同意。

我十一岁时,哥哥和姐姐因为受不了家里的问题就离家出走了。我们家没什么宗教信仰,所以那时我还是个非信徒。虽然我有很多基督徒朋友,但我对耶稣还是一无所知。

在我读中学的时候,父母又想要离婚。不过真正让我生气的是我的弟弟和妹妹竟成为他们怒气的受害者。有一次我妹妹在我阿姨家住了好几个月,而我弟弟几乎被一对夫妻领养(但我妈妈最终没有把弟弟交给他们)。我叔叔亲自负起责任照看我的弟弟,确保他在家不受到任何伤害。我父母每次吵架,妈妈都会到我舅舅家住一晚或几天。当我13岁时,我就自己搬到离家很远的旅馆去住了。但每次想起家里,我心里都会很痛,感觉被困于一个没有盼望的绝境。

有一天,我到一个基督徒朋友的房间借他的手机来听音乐。因为他是一位基督徒,并且是教会的乐手,所以手机上大部分都是福音音乐。当我听到Hillsong的《向主欢呼》时,我立刻感觉好多了,也平静了许多。说实话,我并不清楚当时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我特别感动,并开始流泪。我开始经常借那位朋友的手机听这首歌。每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都会好受一些,得到安慰。

当我14岁时,我第一次来到教会。我记得当时牧师正在分享人类的盼望。当他说要为所有生命中需要盼望的人祷告时,我站了起来。我模仿朋友闭上眼睛,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毕竟,我从来没祷告过,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牧师祷告的时候,我开始泪流不止,心中立刻感觉好受很多。我意识到有些事情在我身上发生,但我却不明白那是什么。

从此以后,我经常去教会,想要更多了解耶稣,也常常到主日学听耶稣的故事。我学得越多,就越经历到我寻求多年的盼望。15岁时,我明白了,耶稣是唯一能改变我生命的盼望。于是,我终于决定接受耶稣作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

刚成为信徒的时候,我遇到很多阻拦。当我跟父母说我想受洗,并问妈妈愿不愿意作我的受洗见证人时,我爸爸变得非常愤怒。他甚至说如果我要成为基督徒,他就把我赶出家门。当我尝试解释只有靠耶稣的名,我们一家才能得医治时,他竟打了我一巴掌。

但我继续去教会,并常常为我的家人可以敞开心扉接受福音而祷告。

有一天,我问我爸爸比较喜欢我的旧我(喝酒、毁坏东西、坏他的名声、常常顶嘴),还是比较喜欢我的新我(参加团契和祷告会、放弃恶劣的态度、戒烟、戒酒)。我告诉他,我尊重他是我的爸爸,因为耶稣教导我们孝敬父母。我感谢上帝,我爸爸终于接受了我信主这件事,还请我妈妈代替他去见证我受洗。从那时起,我继续跟妈妈和几个兄弟姐妹分享耶稣带来的盼望。我告诉他们,如果我们相信耶稣并依靠祂所赐的盼望,我们的家就能得医治。我的兄弟姐妹开始去教会,而我妈妈看到我们一家的改变,也接受了耶稣作她的救主。这段时间,我们不断互相鼓励、互相代祷。我看到了家里明显的改善。

现在,八年过后,我可以满怀信心地说,我们的家庭的确被主耶稣的恩典和怜悯医治了。我妈妈喜欢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新的将要到来。”我爸爸开始去教会,而我妈妈也经常为他祷告。妈妈现在在教会委员会侍奉,而我的姐姐和妹妹则活跃于音乐和青年事工。我现在在教会里担任乐手并主领敬拜,之前也担任过青年福音事工的主席。

我曾经是一个绝望的人,但我在给我力量的那位耶稣里找到了盼望。我得救的故事开始于那首《向主欢呼》,而现在我百分之百确信耶稣是我的力量、我生命的主、我的救主和我永远的盼望。我希望我的分享能见证上帝的大能!无论我们在什么情况之中,祂都能医治我们。祂是绝望中的盼望。

如果你现在正面临困难或觉得没有盼望,相信并依靠耶稣吧!你会发现,祂就是你所寻找的盼望!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确实的指望  家庭关系)

 

投稿

冲突和争吵

作者:方慧贤,新加坡

一天,在等待家人一起灵修时,我决定先翻看一下我们的灵修材料。翻着翻着,我读到一则故事,像极了自己的经历。那是关于两个男孩经常争吵的故事。有一次,其中一个男孩儿的妈妈告诉他,唯一能让一场争吵开始的方式就是有人挑起它。接着,妈妈给他读了箴言20章3节:“远离纷争,是人的尊荣;愚妄人都爱争闹。”

我读着这节经文,想起了自己和妹妹的争闹。

我和妹妹可以说是每天必吵。当我说了妹妹不喜欢听的话时,她就和我争论,“教训”我不能那样说。而我则一定会告诉她:她没有权利教训我,因为我比她年长。通常我会怒火中烧,气急败坏。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愚蠢,明知道只会挑起争端,还对妹妹嘴不留情。更愚蠢的是,我竟然认为反击妹妹会止住争吵。现在,我知道事情并不是那么回事了。

同时,这个故事也提醒我,要按着马太福音5章39-41节所说的去做:“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这教导我,如果有人现在或是过去做了我不喜欢的事情,我不应该和他争吵或争辩,而是任凭他们,默默走开。如果真是羞辱上帝或是对他们自己也有害的行为,我也要冷静后去纠正他们。是的,这样做开始会很难,因为我总是被引诱去还击;但是,如果我常常操练,就会越发容易做到。

现在,我在控制自己不与人发生争吵这一方面好多了。每当我想对妹妹恶语相加时,我总会保持沉默,然后事情很快就会解决。如果我妹妹跟我说什么或训斥我,我就让她去说,而不是回嘴。几分钟后,我们又成了最好的朋友。

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要知道,
人人都应该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一点动怒;
——雅各书1章19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