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言语,第四十五天

文章来源:灵命日粮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声播读:以晨

第45日 阅读经文:30章1-14节

 

亚古珥和以铁是何许人?我们对出现在1节里的这两个人所知甚少;只知道亚古珥是雅基的儿子,除此之外,圣经里再也没有提到他的名字;而以铁这个人只出现过两次,一次在箴言30章里,另外一次则是在尼希米记11章7节。然而,我们从亚古珥在2-3节对以铁所说的话中,得知他是一个谦卑敬虔的人。在圣经中,智慧的传授教导通常是藉由作者鼓励他的听众留心聆听他的智慧之言开始的。不过亚古珥却在一开始就承认自己对智慧的无知,以及自己需要上帝的智慧;这才是领受由上帝而来之真见识的第一步。在4节中,亚古珥观察到没有人可以做到那些唯有上帝才能完成的事。上帝启示真理,并亲自来到我们当中传讲真理,这是基督信仰的独到之处。主耶稣基督说,祂就是前来告诉我们有关天国事物的那一位(约翰福音3章12-13节)。因为一切属灵的启示都来自上帝自己,而不是由人所发现的,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这样的启示是绝对真实可靠的。因此,亚古珥断言上帝的话语是完美无瑕的(5-6节),是智慧最完美的源头,因为它们是全备的,不需加添任何所谓的人工智慧(都是有瑕疵的)。事实上,箴言警告我们,不可在祂圣洁的话语中画蛇添足(箴言30章6节;启示录22章18-19节)。

为此,亚古珥祈求上帝让他远离虚假谎言,赐给他知足常乐的心,以及一个仆实中庸的生活(7-8节)。智慧人深知过多的财富会让人志得意满而忘记倚靠上帝,而极度的贫穷则可能诱发人的偷盗之心(9节)。耶稣在教导我们的主祷文中(马太福音6章9、11节),提到我们要荣耀上帝的名,并且满足于上帝赐给我们的日用饮食。

在10节中,亚古珥警告人们不可在主人面前对仆人做出不实的指控。他特别指出这么做恐怕会招致主人的咒诅。在11-14节的经文中,亚古珥继之列出四项傲慢人的特质或行为,是我们需要避免的:

  • 咒诅父母(11节)。第五条诫命说得很清楚,我们当孝敬父母(出埃及记20章12节);出埃及记21章17节及箴言30章17节也清楚地告诫我们不可嘲讽和轻蔑我们的父母。
  • 虚伪(12节)。骄傲的人自认公义正直,却对自己的罪视而不见。
  • 傲慢自大(13节)。傲慢的人轻视他人,自认高人一等。
  • 残酷和贪婪(14节)。骄傲的人用他们的言词和行为伺机破坏,剥削贫穷和需要帮助的人。

基督徒作家路易斯(CS.Lewis)视骄傲为「完全敌对上帝的心智状态」;”而教会改革家约翰·加尔文则形容骄傲是无神论的双胞胎兄弟。12傲慢的丑陋可见于对至亲的缺乏尊敬、视而不见自己的过错、自视清高,并对有需要帮助的人无动于衷。相反地,对上帝真诚的相信和倚靠则让人心怀谦卑与同情;因为我们藉此才能真正理解我们对祂的全然信靠,并知道我们需要关爱他人。

 

灵程反思

  • 亚古珥对他的罪和所需有着深切的认知,并展现无比的谦卑(2-3节)。他的态度与你的态度有何不同?祈求上帝帮助你,按照祂话语的亮光诚实地评估你自己的态度。
  • 请反思亚古珥对傲慢的描述。你在思想、言语或行为上,是否有任何地方如他说的那样?请分享你的经历。
 
《箴言》研读简介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间统治以色列国的所罗门王。他撰写了箴言中一大段谈论智慧的部分(1-9章),还编辑了10章1节-22章16节中言简意赅的箴言名句。22章17节-24章34节收录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来的25-29章,则又是出自所罗门王所写的箴言。30章是亚古珥所写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们对亚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节的作者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犹大国之君,我们对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母亲,他把母亲对他的教化传承下来。31章10-31节是箴言的结尾,赞扬才德兼备的妇女。旧约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誉(路得记3章11节),这巧妙地把这卷书与路得记连接起来(在希伯来经典中,路得记就编排在箴言的后面)。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章7节,9章10节),提醒我们真知识和智慧只存在于尊敬和敬畏上帝的关系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须敬畏上帝,并以祂的话作为生活的依据。《箴言》的架构:1章1-7节 试探、祝福、诱惑、信仰与智慧1章8节-9章18节  信心与行动如何结合10章1节-22章16节  言语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决定我们生活的进程22章17节-24章34节  呼吁:顺服上帝、转离世界25章1节-29章27节  贪心的危险;忍耐及祷告的重要性30章1-33节  亚古珥之言31章1-9节  利慕伊勒之言31章10-31节  结尾:有智慧的妇人关键经文:“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1章7节)
*点击图片进入原文网站阅读或免费索取印刷版

智慧的言语,第四十四天

文章来源:灵命日粮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声播读:以晨

第44日 阅读经文:言29章

 

1.人屡次受责罚,仍然硬着颈项,他必顷刻败坏,无法可治。
2.义人增多,民就喜乐,恶人掌权,民就叹息。
3.爱慕智慧的,使父亲喜乐,与妓女结交的,却浪费钱财。4.王藉公平,使国坚定;索要贿赂,使国倾败。

5.谄媚邻舍的,就是设网罗绊他的脚。

6.恶人犯罪,自陷网罗,惟独义人欢呼喜乐。

7.义人知道查明穷人的案,恶人没有聪明,就不得而知。

8.亵慢人煽惑通城,智慧人止息众怒。

9.智慧人与愚妄人相争,或怒或笑,总不能使他止息。

10.好流人血的,恨恶完全人,索取正直人的性命。

11.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

12.君王若听谎言,他一切臣仆都是奸恶。

13.贫穷人、强暴人在世相遇,他们的眼目,都蒙耶和华光照。

14.君王凭诚实判断穷人,他的国位必永远坚立。

15.杖打和责备能加增智慧,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

16.恶人加多,过犯也加多,义人必看见他们跌倒。

17.管教你的儿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里喜乐。

18.没有异象(或作“默示”),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为有福。

19.只用言语,仆人不肯受管教,他虽然明白,也不留意。

20.你见言语急躁的人吗?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

21.人将仆人从小娇养,这仆人终久必成了他的儿子。

22.好气的人挑启争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

23.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里谦逊的,必得尊荣。

24.人与盗贼分赃,是恨恶自己的性命,他听见叫人发誓的声音,却不言语。

25.惧怕人的,陷入网罗,惟有倚靠耶和华的,必得安稳。

26.求王恩的人多,定人事乃在耶和华。

27.为非作歹的,被义人憎嫌;行事正直的,被恶人憎恶。

 

在29章里,我们看到那些选择智慧和拒绝智慧的人所呈现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和态度,以及其选择所造成的结果,它们包括:

  • 爱慕智慧的,会成为父母的祝福;拒绝接受智慧的,则花天酒地,浪费钱财(3节)。
  • 智慧的王行事公平,会为国家带来安定;索贿贪污的领袖将使国倾败(4节)。
  • 选择行恶的,将自陷罗网;选择智慧的,则欢呼喜乐(6节)。
  • 那拒绝智慧的好用亵慢及轻率的言论兴起争端;而智慧人,则带来和平(8节)。
  • 拒绝智慧的骄傲自大,但最终必被降为卑;心怀谦让的,最终必得尊荣(23节)。

 

除了比较选择智慧和拒绝智慧之人的行为与后果之外,29章也对选择愚顽生活的人做了一些观察:

  • 他们冥顽不灵屡劝不改,终必自招毁灭(1节)。
  • 他们好用谄媚(或许是为了设计陷害他人),其结果就是自食其果(5节)。
  • 喜好行恶的人常常敌对喜好行义的人(10节)。
  • 昏庸的君王无法分辨事实与谎言,必会助长腐败与邪恶(12节)。
  • 懒惰、悖逆或顽固的仆人不肯接受他人口头的训诲,可能需要更严格的管教才能使他转离愚蒙(19节)。
  • 言语急躁冲动的,是最愚昧的人(20节)。
  • 与恶人狼狈为奸的,在审判作证之际必落入困境;他们不是说实话为自己辩证,就是说谎话违背他们当初的誓言(24节)。

 

作者比较了选择智慧与拒绝智慧所带来的后果,让我们见识到愚顽度日者的结局;也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让我们避免在生活中违背上帝的法则。此章的结尾,以强烈的口气表明恶人与义人是水火不相容的(27节),两者之间绝对没有中间的灰色地带。

这种存在于善与恶之间势不两立的分歧,在箴言中屡见不鲜,作者多次以「为耶和华所憎恶的」(3章32节,11章1、20节,12章22节,15章8-9 26节,17章15节,20章10、23节)来表达。正如耶和华憎厌邪恶,智慧人亦反映出祂的公义,也憎恶所有邪恶的人(27节)。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6章14-18节中,强调基督徒与上帝之间的连结,特别指出正义与邪恶之间不会有任何共同之处。保罗继续引用利未记26章12节和以赛亚书52章11节的经文,呼吁我们要行走在上帝的道路中、追求圣洁,彻底脱离邪恶。

耶稣也作了相同的呼吁。祂在约翰福音8章44节中,严厉警告那些与魔鬼结合、以它为父的人。反之,祂赞赏上帝的子民与天父连结,并且遵行天父的心意(马太福音12章49-50节)。

 

灵程反思

  • 再看看29章里那些选择智慧与拒绝智慧之人的对比。请分享有哪些是你可以应用在生活中的。
  • 与基督连结是什么意思?你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让自己的生活符合上帝的旨意?

 

 

《箴言》研读简介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间统治以色列国的所罗门王。他撰写了箴言中一大段谈论智慧的部分(1-9章),还编辑了10章1节-22章16节中言简意赅的箴言名句。22章17节-24章34节收录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来的25-29章,则又是出自所罗门王所写的箴言。30章是亚古珥所写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们对亚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节的作者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犹大国之君,我们对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母亲,他把母亲对他的教化传承下来。31章10-31节是箴言的结尾,赞扬才德兼备的妇女。旧约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誉(路得记3章11节),这巧妙地把这卷书与路得记连接起来(在希伯来经典中,路得记就编排在箴言的后面)。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章7节,9章10节),提醒我们真知识和智慧只存在于尊敬和敬畏上帝的关系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须敬畏上帝,并以祂的话作为生活的依据。《箴言》的架构:1章1-7节 试探、祝福、诱惑、信仰与智慧1章8节-9章18节  信心与行动如何结合10章1节-22章16节  言语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决定我们生活的进程22章17节-24章34节  呼吁:顺服上帝、转离世界25章1节-29章27节  贪心的危险;忍耐及祷告的重要性30章1-33节  亚古珥之言31章1-9节  利慕伊勒之言31章10-31节  结尾:有智慧的妇人关键经文:“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1章7节)
*点击图片进入原文网站阅读或免费索取印刷版

智慧的言语,第四十三天

文章来源:灵命日粮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声播读:佳音

第43日 阅读经文:言29章

 

1.人屡次受责罚,仍然硬着颈项,他必顷刻败坏,无法可治。2.义人增多,民就喜乐,恶人掌权,民就叹息。

3.爱慕智慧的,使父亲喜乐,与妓女结交的,却浪费钱财。

4.王藉公平,使国坚定;索要贿赂,使国倾败。

5.谄媚邻舍的,就是设网罗绊他的脚。

6.恶人犯罪,自陷网罗,惟独义人欢呼喜乐。

7.义人知道查明穷人的案,恶人没有聪明,就不得而知。

8.亵慢人煽惑通城,智慧人止息众怒。

9.智慧人与愚妄人相争,或怒或笑,总不能使他止息。

10.好流人血的,恨恶完全人,索取正直人的性命。

11.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

12.君王若听谎言,他一切臣仆都是奸恶。

13.贫穷人、强暴人在世相遇,他们的眼目,都蒙耶和华光照。

14.君王凭诚实判断穷人,他的国位必永远坚立。

15.杖打和责备能加增智慧,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

16.恶人加多,过犯也加多,义人必看见他们跌倒。

17.管教你的儿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里喜乐。

18.没有异象(或作“默示”),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为有福。

19.只用言语,仆人不肯受管教,他虽然明白,也不留意。

20.你见言语急躁的人吗?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

21.人将仆人从小娇养,这仆人终久必成了他的儿子。

22.好气的人挑启争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

23.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里谦逊的,必得尊荣。

24.人与盗贼分赃,是恨恶自己的性命,他听见叫人发誓的声音,却不言语。

25.惧怕人的,陷入网罗,惟有倚靠耶和华的,必得安稳。

26.求王恩的人多,定人事乃在耶和华。

27.为非作歹的,被义人憎嫌;行事正直的,被恶人憎恶。

 

第29章是犹大王希西家命文士抄写下来的最后一组箴言。今天我要从中挑出两组对照的箴言和两则单独的箴言来探讨。

2、16节把义人与恶人的兴起做个对比。一方衷心喜乐;另一方则哀声叹息(2节)。一方主持正义,而另一方毫不在乎(7节)。而其结果是,义人必得胜,恶人必自食恶果(16节)。

15、17节则是强调管教孩子的重要性。我们生来带着原罪,所以纠正与管教可以培育出不让父母蒙羞(15节),反而带给父母喜乐和平安(29章17节,22章15节,23章13-14节)的孩子。过度的体罚与虐待当然必须避免,然而完全缺少权杖则导致孩子任意妄为。

18节提醒我们,上帝的话语旨在指引我们的道路,是重要又有价值的;若没有祂的指引,我们将无止尽地走上罪恶的道路。听从上帝的教导,则让我们蒙受祝福。

上帝藉着圣经的话语把祂的价值观和道路指示我们,这是何等的感恩啊!想想看,没有上帝的带领,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司布真则强调恭敬研读上帝话语的重要性,他特别指明这是一个忠心委身的行动:“常常在研读经文的操练中运用恩典的力量,将使我们的生命得以改变,得以有祂的形像,上帝的话语就是一面反映祂样式的镜子”。9

25节特别指出全然信靠主的就得安稳(参18章10节)。如果我们不信靠上帝,反而信靠人,就会落入陷阱让他人主导掌控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由此可知对人的畏惧会成为吞噬人的网罗。

我们必须记得,最终掌管一切的是上帝;是祂指引君王的心,如21章1节所说:“王的心在耶和华的手中”。(这或许是圣经中最能抚慰人心的真理,罗马书8章28节提醒我们,上帝不只掌管一切,并且是为了我们的益处而行使祂的权柄。罗马书8章里提到的“益处”,指的就是祂的目标,就是使我们的言行都符合耶稣基督的形像(29节)。我们生命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无论好坏,都是上帝计划或允许的,为了引导我们敬虔成长。

我们要信靠掌管一切的上帝,而不要落入畏惧人的陷阱中。如同奥古斯丁(Augustine)所说的:“除非全能的上帝定意让事情发生,否则必然不会发生;是祂允许事情发生,也是祂亲自让事情发生”。10

 

灵程反思

  • 以上四组箴言,你认为哪一则对你现在的生活最具鼓励,并且是你最需要的?你要如何把它应用在你的言语、行为和思想当中?
  • 上帝话语中的知识、教导和指引(18节),如何改变了你的生活方式?此外还有什么是你需要做出的改变?

 

9参史帝夫·米勒(SteveMiller)所著的C.H.Spurgeon on Spiritual Leadership(Chicago:Moody Publishers2008109)。

10参奥古斯丁所著,由路易士·亚兰德(LouisAArand)所翻译的Faith,Hope and Charity(New York: Paulist Press194789)。

 

《箴言》研读简介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间统治以色列国的所罗门王。他撰写了箴言中一大段谈论智慧的部分(1-9章),还编辑了10章1节-22章16节中言简意赅的箴言名句。22章17节-24章34节收录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来的25-29章,则又是出自所罗门王所写的箴言。30章是亚古珥所写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们对亚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节的作者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犹大国之君,我们对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母亲,他把母亲对他的教化传承下来。31章10-31节是箴言的结尾,赞扬才德兼备的妇女。旧约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誉(路得记3章11节),这巧妙地把这卷书与路得记连接起来(在希伯来经典中,路得记就编排在箴言的后面)。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章7节,9章10节),提醒我们真知识和智慧只存在于尊敬和敬畏上帝的关系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须敬畏上帝,并以祂的话作为生活的依据。《箴言》的架构:1章1-7节 试探、祝福、诱惑、信仰与智慧1章8节-9章18节  信心与行动如何结合10章1节-22章16节  言语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决定我们生活的进程22章17节-24章34节  呼吁:顺服上帝、转离世界25章1节-29章27节  贪心的危险;忍耐及祷告的重要性30章1-33节  亚古珥之言31章1-9节  利慕伊勒之言31章10-31节  结尾:有智慧的妇人关键经文:“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1章7节)
*点击图片进入原文网站阅读或免费索取印刷版

智慧的言语,第四十二天

文章来源:灵命日粮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声播读:洋澜

第42日 阅读经文:言28章

 

  1.  恶人虽无人追赶也逃跑,义人却胆壮像狮子。
  2. 邦国因有罪过,君王就多更换。因有聪明知识的人,国必长存。
  3. 穷人欺压贫民,好像暴雨冲没粮食。
  4. 违弃律法的,夸奖恶人,遵守律法的,却与恶人相争。
  5. 坏人不明白公义,惟有寻求耶和华的,无不明白。
  6. 行为纯正的穷乏人,胜过行事乖僻的富足人。
  7. 谨守律法的是智慧之子,与贪食人作伴的,却羞辱其父。
  8. 人以厚利加增财物,是给那怜悯穷人者积蓄的。
  9. 转耳不听律法的,他的祈祷也为可憎。
  10. 诱惑正直人行恶道的,必掉在自己的坑里,惟有完全人,必承受福分。
  11. 富足人自以为有智慧,但聪明的贫穷人能将他查透。
  12. 义人得志,有大荣耀;恶人兴起,人就躲藏。
  13. 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
  14. 常存敬畏的,便为有福;心存刚硬的,必陷在祸患里。
  15. 暴虐的君王辖制贫民,好像吼叫的狮子、觅食的熊。
  16. 无知的君多行暴虐,以贪财为可恨的,必年长日久。
  17. 背负流人血之罪的,必往坑里奔跑,谁也不可拦阻他。
  18. 行动正直的,必蒙拯救;行事弯曲的,立时跌倒。
  19. 耕种自己田地的,必得饱食;追随虚浮的,足受穷乏。
  20. 诚实人必多得福,想要急速发财的,不免受罚。
  21. 看人的情面,乃为不好,人因一块饼枉法,也为不好。
  22. 人有恶眼想要急速发财,却不知穷乏必临到他身。
  23. 责备人的,后来蒙人喜悦,多于那用舌头谄媚人的。
  24. 偷窃父母的说:“这不是罪”,此人就是与强盗同类。
  25. 心中贪婪的,挑起争端;倚靠耶和华的,必得丰裕。
  26. 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凭智慧行事的,必蒙拯救。
  27. 周济贫穷的,不致缺乏;佯为不见的,必多受咒诅。
  28. 恶人兴起,人就躲藏;恶人败亡,义人增多。

 

上帝永远都为贫穷人以及残弱、无力自保的人,保留了一席之地。在圣经里,穷人也常用来与富人比较。28章对贫穷人提出六方面的观察:

 

  • 贫穷人是受到统治者摆布的。对穷人来说,统治者可以成为护佑或诅咒他们的根源。考虑不周的政策对贫弱者深具杀伤力,就像滂沱大雨会摧毁田里的作物一般(3节)。有些圣经版本提到,是「穷人」在压迫同为贫困的人,而不是「暴君」在施压;这反映出该字的希伯来原文另一个可能的翻译。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穷困人在欺压穷困人–纵使我们期望的是他能对同病相怜的穷人展现更多的同情。

 

第二,经文说:「行为纯正的穷乏人,胜过行事乖僻的富足人。」(6节)这经文强调正直与美好的德行远胜过千万财富。

 

  • 缺乏正义之心的人以高息厚利来增添自己的财富,让穷困人痛苦不堪。然而,最终这些富人无法抓住他们的财富,因为这些钱财最后会流入有德性的人手中,再施舍到穷人身上(8节)。经文中并没有说明这些财富的循环始末,但我们可以推测是那关怀穷人与弱势群体的上帝让公义得到彰显。

 

第四,穷人可能拥有富人所欠缺的智慧资产(11节)。富足的人可能拥有错误的安全感,并且对自己真正的需求与状况视而不见;但贫穷而有智慧的人却别具洞察力,可以看出财富和傲慢真正的面目(23章5节)。

 

第五,贫穷也可能是做白日梦的后果,或是不肯勤奋工作,妄想采取捷径获得财富(19节)。再者,也可能因为自私贪婪而最终步向穷困潦倒的结果(22节)。

 

  • 慷慨助人必有回报(28章27节,11章24-25节)。我们的上帝是慷慨的:即使我们不配,祂仍无私大方地付出;因此祂也期望我们展现怜悯和慷慨。我们乐善好施是因为祂为我们无私地付出(哥林多后书8章9节)。因此,以色列人藉着奉献所得的十分之一,来表示认同上帝的拥有权和仁慈慷慨。不管律法主义与否,这都不失为一个恰当的奉献比例,当然我们更应当多多地乐意捐献。

 

兰恩(JohnLaing)是第二次世界战后的一位杰出的英国建筑商人。他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基督徒,靠着他的建筑公司赚进万贯家财;然而他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的慷慨解囊,乐于助人。据说兰恩总是左手进,右手出,把赚来的百万钱财都捐献出去。另外,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生活非常节俭;他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大小恰如其分可以作为家的房子。」8

懒惰不愿工作的人,从来不会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人分享;而工作的美好之处,是让我们有机会把所得的分享出去。约翰·卫斯理曾在他的讲道中提出三个管理钱财的原则:尽你所能地赚取;尽你所能地捐献;尽你所能地储蓄。大家要谨记:「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哥林多后书9章7节)。

 

8参盖瑞·威廉斯(GarryJWilliams)所著的SilentWitnesses(Edinburgh: Banner of Truth Publishers2013148-149)。

 

灵程反思

 

  • 默想28章里关于穷与富的讨论。这与你自己对贫富的看法有何不同?箴言如何教导我们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财富与资产?

 

  • 今天你可以怎么做,让自己更加地乐善好施?

 

《箴言》研读简介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间统治以色列国的所罗门王。他撰写了箴言中一大段谈论智慧的部分(1-9章),还编辑了10章1节-22章16节中言简意赅的箴言名句。22章17节-24章34节收录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来的25-29章,则又是出自所罗门王所写的箴言。30章是亚古珥所写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们对亚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节的作者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犹大国之君,我们对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母亲,他把母亲对他的教化传承下来。31章10-31节是箴言的结尾,赞扬才德兼备的妇女。旧约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誉(路得记3章11节),这巧妙地把这卷书与路得记连接起来(在希伯来经典中,路得记就编排在箴言的后面)。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章7节,9章10节),提醒我们真知识和智慧只存在于尊敬和敬畏上帝的关系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须敬畏上帝,并以祂的话作为生活的依据。《箴言》的架构:1章1-7节 试探、祝福、诱惑、信仰与智慧1章8节-9章18节  信心与行动如何结合10章1节-22章16节  言语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决定我们生活的进程22章17节-24章34节  呼吁:顺服上帝、转离世界25章1节-29章27节  贪心的危险;忍耐及祷告的重要性30章1-33节  亚古珥之言31章1-9节  利慕伊勒之言31章10-31节  结尾:有智慧的妇人关键经文:“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1章7节)
*点击图片进入原文网站阅读或免费索取印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