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不分裂的家

/
在1858年6月16日,亚伯拉罕 ‧ 林肯以伊利诺州共和党新提名参议院候选人的身份,发表了著名的演说《自相分争之家》,特别提到了美国不同派系之间因奴隶制度而产生的紧张关系。这番言论在敌友双方阵营都掀起了波澜。在演说中,林肯引用了耶稣在马太福音12章25节所说的话,提到一个自相分争的家必站立不住。林肯会使用这个比喻,是因为它不但广为人知且浅显易懂,可以打进听众的内心,让他们意识到国家当前的危机。 自相分裂之家必站立不住,反过来说,一个团结合一的家才能站立得稳。原则上,这也是上帝的家应有的样式(以弗所书2章19节)。上帝的家虽然是由背景各异的人们所组成,但我们都是藉由耶稣在十架上的牺牲,得以与上帝,与人和好(14-16节)。基于这个真理(参阅以弗所书3章),保罗教导众信徒说:“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4章3节) 如今,当紧张的关系加剧,威胁到原本合一的群体,例如我们的

灵命日粮:被大鱼吞下

/
迈克正在潜水捕龙虾,没想到却被一条座头鲸一口吞下。在黑暗中,迈克感觉到鱼嘴的强大肌肉挤压着他,以为自己就要命丧于此。其实鲸鱼对他根本没兴趣,30秒后,鲸鱼将迈克吐出去。迈克也奇迹似地一根骨头都没有折断,只是身上有大片的瘀青,以及被大鱼一口吞下的奇特经历。 类似的事早有先例。约拿就曾被“一条大鱼”吞下肚,在鱼腹中待了三天,才被大鱼吐到陆地上(约拿书1章17节,2章10节)。但两者却有不同之处,迈克是遭鲸鱼误吞,而约拿被大鱼吞下是因他恨恶以色列的仇敌,不愿他们悔改。当上帝要约拿去尼尼微宣讲真理时,他竟坐船朝相反方向而去。最后上帝差派了一条如鲸鱼般的大鱼,要将约拿唤回。 我明白约拿为何憎恨亚述人。亚述人在过去不断侵扰以色列人,甚至在五十年内他们会将北国的以色列民掳走,并让他们消灭殆尽。约拿不愿意看到亚述人罪得赦免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也显示约拿忠于上帝的选民,更胜过忠于那位万民的上帝。上帝

灵命日粮:信靠祂名

/
在我小时候,曾有一段时间害怕上学,因为有些女生会欺负我,以残酷的恶作剧捉弄我。所以每当休息的时间,我都会躲到图书馆去。在那里,我读到了一系列与基督教有关的故事书。我记得第一次读到“耶稣”这个名字时,不知怎么,我就知道耶稣深爱着我。在随后的几个月,每当我踏进学校,害怕将会被人折磨,捉弄时,我就会祷告说:“耶稣,请保护我。”因为知道耶稣正看顾着我,我就会比较坚强与镇定。慢慢地,那些女生也因为厌倦了欺负我而罢手了。 许多年过去了,信靠耶稣的名继续支撑我度过许多艰难时期。信靠祂的名,就是相信祂所说关于祂的特质都是真实的,这使我能全然仰赖祂。 大卫也深知信靠上帝的名所带来的安全感。当他写下诗篇第9篇的时候,已体验到上帝是公义信实的全能掌权者(7-8,10,16节)。因此,大卫在战场迎敌时,展现出对上帝之名的信靠,他倚靠的不是他的武器或战术,而是相信上帝终会介入,因祂“要给受欺压的人作高台”(9节)。

灵命日粮:怜悯胜过苦毒

/
当纽约世贸双塔在2001年9月11日轰然倒下时,格雷格 · 罗德里格斯是受难者之一。他的父母在悲伤欲绝之际,仍谨慎思考自己对这种恐怖攻击的反应。隔年,他的母亲菲丽思遇到了艾莎 · 瓦菲(她儿子被指控协助恐怖分子)。菲丽思说:“我展开双臂走向艾莎,抱着对方一起哭泣……我们彼此没有隔阂,因为同样都是伤心的母亲……同样为儿子伤心哀痛。” 菲丽思与艾莎面对相同的痛苦与悲伤。菲丽思相信,如果自己因为儿子的罹难而心怀忿恨,虽然合于情理,但却无法治愈丧子的锥心之痛。菲丽思听了艾莎讲述的家族故事,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抵挡了内心只想将他们视为敌人的诱惑。菲丽思渴望公义,但仍相信我们必须停止想寻求报复的诱惑,因这种报复心理会在我们受到伤害时,不断啃噬我们的心灵。 使徒保罗也有同样的看法,他劝诫我们要除去“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并一切的恶毒”(以弗所书4章31节)。当我们除掉这些破坏性的力量时,上帝的灵将赋予我

灵命日粮:独特的纪元

/
罗马皇帝康士坦丁(公元272-337年)虽然大半生都是异教徒,但却执行一些改革,阻止了对基督徒一连串有计划的迫害。他甚至设立我们如今所用的历法,将历史划分为主前(before Christ,缩写BC)以及主后(拉丁文anno Domini,缩写AD,又称主的纪年)。 后来,学者为了淡化这套历法系统的宗教色彩,将之改为公元(Common Era,缩写CE)与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缩写BCE)。有些人认为,这是世人将上帝排除在外的另一个例子。 但上帝从未消失,无论纪年的名称是否提及主耶稣,我们的历法仍然以耶稣的降世来作为分水岭。 在圣经中,以斯帖记是一部与众不同的书,因其内容没有明确提及上帝,但整卷书却是讲述上帝解救祂的子民。犹太人亡国之后,被掳到一个不敬畏上帝的国家。一位权势滔天的官员想将犹太人赶尽杀绝(以斯帖记3章8-9,12-14节)。但藉由皇后以斯帖和她的

灵命日粮:天家重聚

/
我在撰写母亲的讣闻时,为了表示我们与她不是永别,并且我也持有上帝应许将来会在天堂重聚的盼望,于是我写下了:“她已安息主怀,被主接回天家。”尽管如此,有时我看到近期家族的合照都少了母亲的身影,还是会感到悲伤。然而,最近我发现有一位画家能描绘包括过世亲人在内的全家福。这位画家照着我们过世亲人的相片,将他们画进家族画像里。藉着画笔的一笔一划,这名画家呈现了上帝所应许的天堂重聚的景象。一想到能再次看见母亲在我身旁微笑,就让我感激地潸然泪下。 使徒保罗也很肯定地告诉我们,基督徒无须“像那没有指望的人一样”哀伤(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3节)。因为“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14节)。保罗不仅保证耶稣必会再来,并且宣告所有相信耶稣的人,都将和耶稣团聚,永远与祂同在(17节)。 当我们因为信主的亲友离世而哀伤时,我们会因上帝已应许信徒将在天家重聚而得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