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彼此服事

/
在阿米什(Amish)农村文化中,建造谷仓是一项社会活动。一个农民和他的家人建造一个谷仓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但阿米什人会一起建造谷仓,让工程很快就能完成。木材会提前入库;工具会准备妥当。在开工的日子,整个阿米什社区里的民众会早早聚集,分配任务,并一起投入建造谷仓,有时甚至一天内就可以完工! 这正描绘了上帝对教会的期盼以及我们在其中的角色。圣经说:“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作肢体”(哥林多前书12章27节)。上帝以不同的恩赐装备我们,并分配任务,让我们成为基督身体的各部分“完美地结合”且“各尽其责”(以弗所书4章16节,新普及译本)。圣经还鼓励我们这些主内肢体“要互相担当”彼此的重担(加拉太书6章2节)。 然而,我们却常常独自行动。我们不愿把自己的需要告诉别人,想要靠自己来解决问题;或是我们没有向别人伸出援手,分担他们的需要。但上帝渴望我们能与人连结。祂知道当我们寻求别人的帮助,并为

灵命日粮:见证标记

/
来家中维修一座古老落地钟的师傅说:“看到了吗?”他用手电筒照了粗略刻在老爷钟里的一个小标记。他说:“另一个修理师傅可能在一个世纪前就把标记刻在那里了,这叫见证标记,能让我知道如何设定这座老爷钟的机械装置。” 在还没有技术指南和维修手册之前,“见证标记”能让技术人员于日后进行维修时,精确地对准移动的零件。这些见证标记不仅能节省维修的时间,也给下一位技术人员带来方便。 当我们在这破碎的世界中,透过服事人来服事上帝的时候,圣经鼓励我们留下自己的“见证标记”。使徒保罗写信给罗马教会说:“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好让他得到益处,得到造就”(罗马书15章2节,新译本)。我们的上帝正是如此,祂是“赐忍耐,安慰的上帝”(5节),而在天上,地上凡属上帝的子民也当如此! 我们留下的“见证标记”可能看起来很微小,但却能给一些人的生命带来重要的影响。无论是说一句振奋人心的话,以金钱帮助有需要的人,或是倾听对方的心

灵命日粮:上帝的大使馆

/
露美勒是住在捷克共和国的82岁寡妇,她宣称:“我的家是天国的大使馆,是基督国度的延伸。”她以爱心款待伤心和有需要的朋友及陌生人,以怜悯和祷告的心对待他们,有时也会为他们提供食物及住宿。她倚靠圣灵的感动来帮助她款待客人,她也乐见这些人因她的付出而感谢上帝。 露美勒开放自己的家和接纳各种不同的人,以此来事奉耶稣,这与当年那法利赛人的领袖于安息日在家中款待耶稣形成对比。那时耶稣对那位邀请祂作客的律法师说,应该邀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来赴宴,而不是只邀请那些可以回报他的人(路加福音14章13节)。当时耶稣所说的这句话暗示法利赛人的邀请是为了炫耀(12节),但相反地,在若干年后露美勒邀请人们到她的家,却是要让自己成为分享上帝慈爱和智慧的器皿。 正如露美勒所说,谦卑地服事他人能展现出我们是天国的代表。无论我们是否能为陌生人提供一张床,我们都可以优先考虑他人的需要,透过不同和创意的方式向

灵命日粮:上帝洁净污秽

/
如果我们的衣服更具功能性,在染上番茄酱,酱油或咖啡后能够自行清理干净,那就太好了!其实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中国的工程师研发了一种特殊的涂料,当暴露在紫外线下时,可使棉织布料自行清除污渍和气味。你能想像衣服拥有自洁功能所带来的影响吗? 具有自洁功能的涂料可能对衣物上的污渍有效,但只有上帝能洁净心灵上的污秽。在古犹大国,上帝对祂的子民发怒,因他们离弃了上帝,任凭自己堕落和行事邪恶,并且敬拜假神(以赛亚书1章2-4节)。更有甚者,他们企图藉着献祭,烧香,重复地祷告,并举行庄严的聚会来洁净自己,但伪善的行为和犯罪的心态却仍然没有改变(12-13节)。其实他们应当醒悟过来,以忧伤痛悔的心将灵里的污秽带到圣洁慈爱的上帝面前。祂的恩典将能洁净他们,使他们的心灵“变成雪白”(18节)。 我们犯罪时是没有自洁方案的,只能存谦卑痛悔的心,到圣洁的上帝面前认罪,求祂光照和赦免。我们必须转离罪恶并回转

灵命日粮:超越认知

/
当丈夫得悉他会像许多人一样,因新冠疫情而将被公司解雇时,我们一时都很难接受。虽然我们相信上帝会照顾我们的基本需求,但有太多未知的因素却令我们忧心忡忡。 在梳理混乱的情绪时,我重新读了一首喜爱的诗(I Went In, I Knew Not Where),是16世纪改教者十字约翰所写的。这首诗大意是说,当处于未知的世界,一切都超越我们的认知时,我们要学习在各种逆境中辨识上帝的作为,顺服祂的带领。因此,我们夫妇俩在这段时期要学习的功课,就是要转移焦点,从我们所能操控及理解的事情上,转移到从我们周遭看见上帝那出人意表,难以理解,但却美好的作为。 使徒保罗邀请信徒进入一个旅程:从看见的到看不见的,从外在的身体到内在的生命,从短暂的苦楚到“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哥林多后书4章17节)。 保罗敦促信徒这样做,并非因为他没有体恤他们的苦楚,而是因他深知唯有放下理性的认知,信徒才能经历他们迫切需要的安慰

灵命日粮:祂的平安

/
我应付激烈的办公室政治及勾心斗角的问题,已有数月。我向来很容易忧虑,所以当我发觉自己心中满有平安时,不禁感到十分惊讶。我竟然没有感到焦虑,反而能以平静的心思做出回应。我知道这种平安只能来自上帝。 相反地,在我诸事顺遂的另一个人生阶段里,我内心深处却感到非常不安。我明白这是因我依靠自己,而非信靠上帝及祂的带领。回顾过去,我认识到真正的平安乃是上帝所赐的平安,它并非取决于外在环境的好坏,而是取决于我们对祂的信靠。 当我们坚心倚赖上帝时,祂的平安就会临到我们(以赛亚书26章3节)。因为当我们坚定地倚靠上帝时,就能经历有祂同在的平安。我们可以全然信靠上帝,并谨记祂能够使高傲及邪恶的人降为卑微,而对于那些爱祂的人,祂更为他们修平道路(5-7节)。 我经历到上帝的平安时,正处于逆境而非顺境,这使我明白上帝的平安并不代表不会遇到冲突或困难,而是即使在痛苦中仍有深刻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超越人的理性所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