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深渊

/
圣弗罗托索修道院位于义大利西北部的一个海湾,只有乘船或徒步才能到达。这座古老的建筑物是镶嵌在海湾中的隐密瑰宝,但在那片海湾里还隐藏更多宝藏。当潜水员潜入海中约15公尺深,一座人形雕像便映入眼帘。这座青铜雕像就是《深渊中的基督》,是世界上第一座水下雕像,于1954年摆放于此。这座耶稣的雕像站在深海中,向天高举双手。 或许你也曾经历过苦难的深渊。正如诗人哀叹:“我深陷在淤泥中,⋯⋯我因不住呼求而疲倦”(诗篇69篇2-3节,新译本)。诗人面对敌人的嘲弄,家人的疏离(4,7-12节),没有任何人能安慰他(20节),他也害怕苦难会将他“吞灭”(15节)。不论是罪恶或悲伤让我们陷入淤泥,都会使我们落入黑暗的深渊与绝望之中。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不会一直陷在深渊中。尽管当我们身处困境时,会感到寒冷,孤寂,但上帝一直与你我同在(139篇8节)。祂会救我们脱离困境,正如诗人说:“耶和华啊!我要尊崇祢,因为

灵命日粮:上帝的大能

/
我居住的城市曾经历一场大规模的冰暴,数公里长的电线全都毁坏了,整座城市几乎一片漆黑。这也导致许多朋友在严寒的冬天,因缺乏电力供应而开不了暖气设备。那时,家家户户都渴望看到电力维修车进入社区,期盼电力能尽早恢复。后来,我得知某间教会的停车场成为临时指挥中心,负责安排调度电力维修车,好让家家户户尽早恢复电力。 当我听到大家都需要电力维修车,令我想起耶稣在使徒行传中应许赐给门徒的能力。耶稣复活后的四十天内,屡次向门徒显现,鼓励他们,并向他们讲述上帝的国度(使徒行传1章3节)。耶稣升上高天之前,给了他们最后一个应许:“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8节) 基督向门徒承诺,当圣灵降临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能得到上帝无以伦比的能力。但上帝赋予他们能力不是要他们将此据为己有,而是要使他们有能力去传福音,告诉别人如何重新连结上帝的能力和慈爱,因为罪已经破坏了我们与上帝的关系。 当我们走进社区,

灵命日粮:你们要去

/
益德热衷于向人传讲耶稣。他在一个南亚国家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向一群教会领袖讲解提摩太后书。益德要他们留意使徒保罗给提摩太的临别赠言,劝勉他们不要以传福音为耻,反倒要像使徒保罗一样,为福音的缘故忍受苦难和逼迫(提摩太后书1章8-9节)。几天后,益德才知道那个国家严禁人们传福音和相信基督。他深切关心这些领袖的境况,便恳求上帝让他们能持守信仰,也能大胆,热切地继续传扬福音。 使徒保罗深知传福音所面对的危难。他曾为了福音被关在监狱里一段时间(8,16节);为了传道遭受许多苦难(11-12节),包括被殴打,受鞭打和被石头打(参阅哥林多后书11章23-29节)。但没有任何事能阻止使徒保罗向人传讲耶稣。他秉持着什么理念呢?他说:“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立比书1章21节)。使徒保罗活着是为了向人传讲基督,他知道自己若死了,就与耶稣同在。使徒保罗提醒提摩太,圣灵会使他得到能力(提摩太后书

灵命日粮:惊叹!

/
在参观一个灵修营地时,那里极好的环境让我们一行人不禁连连惊叹:“哇!”有人以巨资购得这个营地,是为了让教会和机构同工有一个休息和重振活力的地方。那些具有设计美感的大号双层床(或上下铺),以及有特大号床的套房,真是令人叹为观止。那设备完善的厨房和用餐区,也让所有人大开眼界。我们以为这就是所有令人惊叹之处,却没想到还有更多让人惊艳的地方,包括一个符合标准尺寸的室内篮球场。这个灵修营地处处都令人由衷惊叹:“哇!” 当示巴女王去古城耶路撒冷拜访所罗门王,也发出类似“哇!”的惊叹。她“看见所罗门的一切智慧和他建造的宫殿,⋯⋯就惊奇得不知所措”(列王纪上10章4-5节,新译本)。几百年后,大卫王的另一个后裔耶稣,以不同的方式让人惊叹。凡祂所到之处,人们都因祂的智慧和所行的奇事感到惊讶(路加福音4章36节),祂要众人看到“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11章31节)。耶稣那令人惊叹的事工是让人的罪得到赦

灵命日粮:唱新歌

/
美国雕塑家萨宾·霍华德(Sabin Howard)于2024年完成一个栩栩如生,血泪交织的雕塑作品《士兵的旅程》。在这约18米长的浮雕上,霍华德雕刻出38个立体青铜人像,生动描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士兵的生涯。霍华德依序刻画出士兵与家人心碎地告别,出发时的意气风发,以及战争的恐怖场景。最后我们看到士兵退伍返乡,他女儿凝视着他翻转过来的头盔,预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 霍华德试图找到贯穿人性的主线,即人类能成为伟大,也能堕落到有如禽兽一般。战争便揭露了这个事实。 诗人大卫深知战争血淋淋的结果,但他也明白为对抗邪恶而发动战争的必要性,因此他赞美这位教导他的手争战的上帝(诗篇144篇1节)。然而,他也畏惧战争,祈求上帝救他脱离杀人的刀(10节)。诗人大卫希望有一天年轻人不再死于战争,男子“都像旺盛的树木”,女子“如同殿四角的柱子”(12节,新译本)。到那日,“没有人闯进来抢夺,也没有人出

灵命日粮:重燃盼望

/
腾辉很纳闷,为何18岁的儿子晓风最近会花这么多时间待在图书馆?晓风患有自闭症,很少与人交谈,通常放学后就直接回家。是什么改变了他?一番追问之下,晓风终于回答说:“我跟哲文一起读书。” 哲文是晓风的同学,注意到晓风有学习障碍,便邀他一起念书。哲文是晓风十八年来的第一个朋友。这段刚萌芽的友谊大大鼓舞心灰意冷的腾辉,因他早已不敢盼望儿子会交到朋友。 因著有人愿意关心另一个有需要的人,并在对方身边提供协助,便能使对方重新燃起盼望。使徒保罗在服事初代教会时,也明白众信徒要持守对耶稣的盼望,也是如此。信徒要“警醒谨守”(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6节),盼望耶稣再来,就必须彼此扶持(11节),特别是帮助那些面对困难的人。 因此,尽管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活出爱,过着讨上帝喜悦的生活(4章1,10节),使徒保罗仍提醒他们,要“勉励灰心的人,扶助软弱的人”(5章14节)。当我们注意到,有些基督徒活在恐惧,焦虑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