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扩张境界

/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位乡村牧师拒绝了一小群美国士兵的请求,不允许他们将殉职的同袍,葬在教堂旁围着篱笆的墓园里。因为教堂的墓园只许教会会友安葬,所以士兵们只好将挚友葬在围篱外,此事让这位乡村牧师彻夜难眠。 但隔天早上,士兵们遍寻不着坟墓。有位士兵问牧师说:“发生了什么事?坟墓怎么不见了?”他回答:“还在那里啊!”士兵正感困惑,他接着解释:“我后悔拒绝了你们,所以我昨夜起床挪移了围篱。” 只要我们寻求,上帝也可能会给我们新观点来看待人生的挑战。这正是先知以赛亚向受压迫的以色列民所传讲的信息。他们不应回头渴望红海的救赎,而是需要新的眼光,看见上帝正在做又新又奇的事,展开新的道路。上帝劝诫他们:“不要思想古时的事。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以赛亚书43章18-19节)。当我们心生疑惑和面对争战时,上帝是我们盼望的来源,正如祂说:“因我使旷野有水,使沙漠有河,好赐给我的百姓,我的选民喝。”(20

灵命日粮:翻转人生

/
达里尔 · 尤金 · 斯塔比雷是棒球界传奇人物,却因吸毒几乎自毁人生。但耶稣使他戒毒并得释放。如今他帮助别的吸毒者,领他们走上信仰之路。回首前尘,他宣称是上帝拯救他,让他脱离捆绑,从一位吸毒者转变为福音的使者。 在上帝没有难成的事。一天晚上,当耶稣与门徒同在船上时,在加利利海遭到暴风袭击,耶稣平静风浪之后,便与门徒来到对岸。那附近有个墓穴,一个被鬼附的人立即跑向耶稣。耶稣斥责那人里面的群鬼,并将牠们赶出去,使那人得释放。 后来,那人求耶稣让他随行,但耶稣却不允许,并吩咐他说:“你回家去,到你的亲属那里,将主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样怜悯你,都告诉他们。”(马可福音5章19节) 虽然圣经不再提及那人,但却记载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当时看见这事的众人都惧怕,恳求耶稣“离开”他们(17节),但后来耶稣重回此地时,却有许多人聚集(8章1节)。是因耶稣叫那人回家去而改变了群众吗?还是这位曾被鬼

灵命日粮:上帝塑造的器皿

/
任天堂的《萨尔达传说:时之笛》可说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电玩游戏之一,全球销量超过七百万套。这款游戏也使那古老,小型,马铃薯状的黏土制陶笛,成为流行的乐器。 奇形怪状的陶笛虽不太像个乐器,但当人按着笛身不同的笛孔,向着笛口吹奏时,就能产生出奇平静又充满希望的声音。 制作陶笛的工匠拿一团黏土,巧妙地运用压力及热力的原理,将其转化成一件美妙的乐器。这让我联想到上帝如何塑造我们,就像以赛亚书64章6,8-9节说:“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耶和华啊,现在祢仍是我们的父!我们是泥,祢是窑匠,……求祢不要大发震怒。”先知的意思是:上帝啊,祢掌管一切,我们都犯了罪,求祢将我们塑造成合祢所用的美妙器皿。 这正是上帝的作为!上帝怜悯世人而赐下祂的儿子耶稣,为我们的罪而死。现今,当我们每天与圣灵同行时,祂就不断地塑造并改变我们。正如制作陶笛的工匠吹奏乐器而产生美妙的音乐一样,上帝也透过我们,就是祂所塑造的器皿

灵命日粮:出到营外

/
在我成长的加纳农村小镇上,每星期五都有市集。多年后,我仍记得一个特别的摊贩,她因患麻风病而失去部分的手指和脚趾。她常蹲在席子上,用空心的葫芦舀出她的农产品。虽然有些人会避开她,但我母亲却经常特意向她买东西。我只有在市集摆摊时才会看到她,其余时间她都消失于镇外。 古时的以色列人若患了麻风病,就要住在“营外”,过着孤独凄凉的生活。旧约律法明定,这些人“要独居营外”(利未记13章46节),而献祭公牛的尸身也是在营外焚烧(4章12节),那显然并非你我愿意去的地方。 这个残酷的事实,鲜明地刻画出希伯来书13章13节有关耶稣的描述:“这样,我们也当出到营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耶稣在耶路撒冷城外被钉十架,这是我们研究希伯来人献祭制度的重点之一。 我们都希望受人欢迎,被人尊重,也期盼能过舒适的生活,但上帝却呼召我们“出到营外”,去到蒙受耻辱之处。在那里,我们会遇到患有麻风病的摊贩;在那里,

灵命日粮:活泼的真理

/
彼得 · 克罗夫特(Peter Croft)在纪念他祖父所做的事工时,写道:“我极其希望拿起圣经的人,无论阅读哪个版本,不但能明白这些经文,且能亲身经历圣经的真理乃是又真又活的。就像数千年前一样,这些真理仍适用于现代,具挑战性,又令人兴奋。”彼得的祖父菲利普斯(J. B. Phillips)曾是一位负责青年事工的牧师,并在二次大战期间将英文圣经(英王钦定本)重新释义,好让他教会里的学生明白圣经活泼的真理。 正如菲利普斯的学生一样,我们在阅读及体会圣经真理时都会遇到困难,但未必是圣经翻译的问题,或许是由于我们未能固定花时间研读圣经,或缺乏适当的工具书所致。但诗篇第1篇告诉我们:“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这人便为有福!”(2节)无论我们正面对何种困境,每日默想经文能让我们所做的“尽都顺利”(3节)。 你如何看待圣经?圣经真理对于今日的生活仍然适用;对于信靠并跟随耶稣的呼召,仍具有挑战性;对

灵命日粮:一次的义行

/
在俄勒冈州的马卢尔国家森林许多树木的树根上,生长一种通称为蜂蜜蘑菇的真菌,蔓延的面积广达900万平方米,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生物体。两千多年来,这真菌在整座森林织就的“黑色鞋带细丝”,在生长过程中导致树木死亡。那有如鞋带细丝的“根瘤菌”,可深入土壤内3公尺。尽管这是个庞大的有机体,但刚开始时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孢子! 圣经告诉我们,因一个不顺服上帝的行为而导致世人都被定罪,但另一个顺服上帝的行为,却翻转了整个结局。这就是使徒保罗在亚当和耶稣之间所做的对比(罗马书5章14-15节)。亚当的罪,使“全人类”都被定罪,并面临死亡(12节)。因一个不顺服的行为,所有人都成为罪人,并在上帝面前受审判(16节)。但上帝有一种处理人类罪恶的方法。透过耶稣在十字架上的义行,上帝让人得着永生,得称为义,能与祂和好。耶稣基督的爱与顺服的行为,远胜过亚当那一个不顺服的行为,以致耶稣能使众人“得生命”(1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