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传递恩惠

/
在被我们领养之前,儿子是住在儿童之家。当我们准备带儿子回家时,也要求带走他的个人物品。但叫人感到难过的是,他竟然一无所有。我们让他换上特别为他购买的新衣服,同时也把一些衣服留给其他的孩子们。当我为他所拥有的竟如此之少而悲伤时,也为我们今后能满足他身心的需求而欣慰。 几年后,我们看见有人为需要帮助的家庭募集各种物资时,我儿子很热心地捐赠自己的绒毛玩偶跟一些硬币来帮助他们。按一般人的理解,以我儿子的背景来说,应该更倾向于抓紧自己拥有的一切。 我想,他会这样慷慨付出,或许跟初代教会的信徒有相同的原因:“众人也都蒙大恩”,以至当中没有一个缺乏的(使徒行传4章33-34节)。那时,人们愿意变卖自己的田产房屋来供应彼此的需要。 当我们察觉别人需要帮助时(无论是在物质或心理层面),愿上帝的恩惠大大运行在我们心中,让我们能像初代信徒那样甘心乐意地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这样我们就能像他们那般“一心一意”(

灵命日粮:不明白时

/
一个男孩渴望成为职业运动员,当他的梦想受挫时,他对母亲说:“我不明白上帝的计划。我已经将生命交托给祂了,怎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们当中谁没有经历过出乎意外或令人失望的事?就如一声不响就断绝往来的家人;健康亮起红灯;公司突然搬迁;遭逢意外事故以致生活剧变等等,有谁不会因这些事感慨万千,满腹疑问呢? 约伯记1-2章记载了约伯遭遇到接踵而来的不幸与灾祸。从人的角度来看,若说谁有资格过平静安稳的日子,那肯定是约伯,因他“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约伯记1章1节)。然而,生活并不总是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进行,约伯没有事事称心如意,我们也一样。当约伯的妻子劝他:“弃掉上帝,死了吧!”(2章9节)约伯回答说:“难道我们从上帝手里得福,不也受祸吗?”圣经告诉我们,“在这一切的事上,约伯并不以口犯罪”(10节)。显然地,约伯对他妻子所说的话充满智慧和启发,就是如今我们遭逢各种大小变故时,也十分适用

灵命日粮:爱的本质

/
在新冠疫情封城期间,杰瑞经营的健身中心被迫暂时歇业,好几个月没有收入。有一天,他收到朋友的讯息,要他下午六点在健身中心碰面。杰瑞不知道朋友要做什么,但仍开车前往。不久后,他发现许多车涌入停车场。开着第一辆车的人在健身中心旁的人行道上,放了一个篮子,后面跟着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大约多达50部车)。每辆汽车里的人都向杰瑞挥手,大声地给他加油,打气,并停在那个篮子前面,把事先写好的卡片或金钱投进篮子里。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献出金钱,但每个人都愿意付出时间来鼓励杰瑞。 使徒保罗说,爱的本质就是牺牲和付出。他对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说,马其顿众教会所付出的甚至“过了力量”,好补足使徒和其他人的需要(哥林多后书8章3节)。他们甚至“求”保罗给他们这个机会,能为使徒和上帝的百姓献上金钱。他们愿意如此的付出是因耶稣牺牲的爱。耶稣舍弃天国的富足,甘愿降世成为奴仆,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正如第9节说:“祂本来富

灵命日粮:要聆听

/
在1912年4月15日凌晨12点25分,卡帕菲亚号的电报员哈罗德 · 科塔姆(Harold Cottam)收到正在下沉的铁达尼号发送的讯息:“快来救援,我们撞上冰山了!”卡帕菲亚号成为第一艘赶往事故现场的邮轮,拯救了706人的性命。 几天后,在美国参议院公听会上,卡帕菲亚号的船长亚瑟·罗斯特龙(Arthur Rostron)作证说:“整件事完全是巧合。电报员科塔姆当时是在自己的船舱里,并非在执勤。他只是一边换衣服,一边听无线电,可能再过十分钟就会上床睡觉,而我们也就不会听到这个求救的讯息了。” 聆听确实很重要,尤其是聆听上帝的话。诗篇85篇的作者(可拉的后裔)劝勉我们要专心听从,正如他说:“我要听上帝耶和华所说的话,因为祂必应许将平安赐给祂的百姓,祂的圣民;他们却不可再转去妄行。祂的救恩诚然与敬畏祂的人相近”(8-9节)。这番忠告格外令人警惕,因作者的祖先可拉背叛上帝而在旷野灭亡(民数

灵命日粮:人人都能得到

/
加勒比海的伊柳塞拉岛(Eleuthera)上,有一座人造桥梁,游客可以在桥上同时欣赏大西洋的汹涌深蓝,以及加勒比海的平静翠绿,两者形成壮观的对比。那里曾有座天然的石拱桥,但随着暴风雨冲刷渐渐侵蚀。后来便建了这座人造桥,名为玻璃窗大桥,它成为伊柳塞拉岛的观光胜地,因其分隔太平洋与大西洋,而被誉为“地球上最窄的地方”。 圣经告诉我们,通往永生的那条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7章14节)。通往永生的门也是窄的,因为有罪的人必须透过圣子这唯一的桥梁,并倚靠圣灵的能力,才能与天父和好(13-14节;参阅约翰福音10章7-9节,16章13节)。但圣经也说,来自各民,各国,各种社会阶层的信徒都可以进入天国,在这位万王之王的宝座前屈膝敬拜(启示录5章9节)。这充满差异却彼此合一的景象,融合了上帝所造来自各方的多元子民。 我们虽因自己的罪而与上帝隔离,但上帝期盼祂所造的每一个人都能与基督建立个

灵命日粮:爱的管教

/
她用力甩门,又一次用力甩门。我就去车库拿锤子和螺丝起子,走到她房间,冷静而轻声地说:“女儿啊,妳必须学习控制自己的脾气。”然后,我把她的房门拆下来,希望暂时拆了她的房门,能帮助她记得自我控制的重要性。 在箴言3章11-12节,这位睿智的教师邀请读者接受上帝的管教。管教也可翻译为“纠正”。这位良善又慈爱的天父,透过圣灵与圣经对我们说话,纠正我们伤害自己的行为。上帝的管教是基于祂和我们的关系,是出于祂的爱,也是为了我们的益处。有时上帝的管教看起来像是承受后果,有时上帝也会让人指出我们的盲点。这通常令人感到难受,但上帝的管教其实是一份出于爱的礼物。 但我们通常不会这么认为,所以这位智者警戒我们:“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11节)。有时我们会害怕上帝的管教;有时我们会将不幸的事误当成是上帝的管教。但这位慈爱天父的心意绝非如此,祂施行管教是因祂看我们为宝贵;祂提出纠正是因祂爱我们。 与其害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