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完全公义
/
0 评论
在1983年,有3名青少年因谋杀一名14岁少年而被逮捕。根据新闻报导,这名少年是因他的运动外套而遭射杀。这3名青少年被判终身监禁,在监狱待了36年,直到有证据证明他们无罪,凶手另有其人。法官在判他们无罪释放之前,向他们公开致歉。 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执法人员如何尽职,人的公义总有缺失。我们永远无法掌握所有讯息,有时不诚实的人会操弄事实,有时我们会判断错误。若在有生之年冤屈得以平反,恐怕也是多年后了。但感恩的是,上帝不像人如此易变,祂完全正直公义。摩西说:“祂的作为完全,祂所行的无不公平”(申命记32章4节)。上帝看到事物的真相。即使在我们尽力之后仍然失败,但总有一天,上帝会带来最后的终极公义。虽然不确定是在什么时候,但我们知道必会实现,因我们服事的是“诚实无伪的上帝,又公义,又正直”(4节)。
我们可能会因不确定对错而感到困惑,也可能担心我们或至亲好友受到的冤屈,将永远无法获得平反。但我
灵命日粮:哀叹无妨
/
我双膝跪下,泪流满面,向上帝哭诉说:“上帝啊,祢为什么没有看顾我?”那是在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我被解雇将近一个月,但申报失业证明却出了问题,使我没有收到失业补助,而美国政府承诺的纾困津贴也迟迟未至。在我内心深处,我知道上帝能解决一切困境,也相信祂真的爱我,并会看顾我。但在那一刻,我却觉得祂弃我于不顾。 耶利米哀歌提醒我们,悲伤和哀叹是无可厚非的。此书写成的时间,可能是在公元前587年,巴比伦人摧毁耶路撒冷期间或不久之后。当中描述人们面临的困苦(3章1,19节),压迫(1章18节)和饥饿(2章20节,4章10节)。但在这卷书中间的部分,耶利米提到他盼望的缘由:“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祂的怜悯不致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祢的诚实极其广大!”(3章22-23节)尽管经历苦难和打击,耶利米没有忘记上帝依旧信实。
有时候,我们很难相信“凡等候耶和华,心里寻求祂的,耶和
灵命日粮:非凡的一生
/
从凯瑟琳 · 哈姆林(Catherine Hamlin)的讣闻,我认识到这位澳大利亚外科医生非凡的一生。凯瑟琳和她丈夫在非洲埃塞俄比亚待了大半辈子,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产科瘘”医院,专门治疗在发展中国家常见的妇女分娩损伤,以及随之带来的身心创伤。在凯瑟琳医生的努力和监督下,有超过六万多名妇女获得治疗。 她在92岁高龄仍然为病人施行手术,并且习惯以一杯茶和阅读圣经开始每一天。面对好奇者的提问,凯瑟琳表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基督徒,只是去做上帝交给她的工作。
我很感恩能有机会认识到她非凡的人生,因为她有力地为我示范了圣经鼓励信徒应当活出的生命。这种生命让即使极力排斥上帝的人,也能“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归荣耀给上帝”(彼得前书2章12节)。
上帝的灵以大能呼召我们脱离属灵的黑暗,与祂建立关系,进入祂奇妙的光中(9节),这能力也可将我们的工作或服务的领域转化为信仰的见证。无论上帝赐下何
灵命日粮:公义的上帝
/
它或许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替罪牛”。我们不知道它的名叫黛西,玛德琳或格温朵琳(这些名字都有人提过),但在1871年造成三成居民无家可归的芝加哥大火,欧立瑞太太饲养的一头母牛被指为罪魁祸首。当时木材建造的房屋加上强风助燃,使火势延烧了3天,夺去了近300人的性命。
多年来,很多人都认为火灾的起因是这头母牛踢翻了在牛棚内的油灯。但经过深入调查,在126年之后,芝加哥市警察与消防委员会通过一项决议,免除了这头母牛和它主人的罪责,并建议仔细审查当时附近一个邻居的活动。
彰显公义往往需要时间,圣经也认同这并非易事。在诗篇13篇,“要到几时呢?”这句话就重复了4次。1-2节说:“耶和华啊,祢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祢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我心里筹算,终日愁苦要到几时呢?我的仇敌升高压制我要到几时呢?”但大卫在哀叹中,找到信心和盼望的理由:“但我倚靠祢的慈爱,我的心因祢的救恩快乐。”(5节)
然而,
灵命日粮:暗中付出
/
德富是名退休老兵,身体的残疾使他越来越难进行日常活动,因他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完成每个动作,同时亦增加他的疼痛。尽管如此,他仍尽力地为妻儿付出。每个星期,途经的路人都会看到他迟缓地推着割草机,修割屋前的草坪。
有一天,德富收到一位匿名捐助者的来信,以及一台昂贵的驾驶式割草机。这位神秘的给予者视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为一种殊荣。
耶稣并没有说我们所有的付出都要在暗中进行,但祂确实提醒我们,在给予时要省察自己的动机(马太福音6章1节)。祂还说﹕“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2节)。上帝期盼我们成为慷慨的给予者,也鼓励我们不要为了得人称赞或特别的褒奖,而刻意在别人面前行善(3节)。
当我们明白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从上帝而来,我们就会乐意成为神秘的给予者,而无需表扬自己或得到别人的赞赏。这位全知的上帝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供应者,祂会喜悦祂子民真
灵命日粮:值得或配得?
/
英国籍罗海伦医生在非洲刚果宣教时,于1964年辛巴叛乱(Simba Rebellion)期间被叛军俘虏,受尽毒打和虐待,承受极大的痛苦。从那时候开始,她就一直问自己﹕“这值得吗?”
当她开始思量跟随耶稣的代价时,她感到上帝对她说话。多年后,她接受采访时谈到﹕“在叛乱期间,我经历许多可怕的事,觉得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但主对我说,改变妳的问题吧,不是问‘这值得吗?’而是问‘我配得吗?’”她总结道:“尽管遭受苦难,但我的答案是‘对,祂是配得的’。”
虽然罗海伦医生历尽痛苦的折磨,但上帝的恩典在她里面动工,使她认定无论遭遇什么境况,那位为她受苦至死的救主仍然配得她全心跟随。罗海伦医生说:“祂是配得的!”这句话正呼应了启示录的记载,那些围绕在耶稣宝座的,呼喊道﹕“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5章12节)
这位救主为你我承受苦难,流血舍命,祂将自己全然摆上,好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