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上帝一直扶持
/
0 评论
丹麦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多数人都经历的现象: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更年轻。研究显示:无论我们现在几岁,都会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小20%,例如50岁的人会想像自己只有40岁。(这让我想到一个滑稽的场景,一个小孩说:哇,我五岁了,但我觉得自己拥有四岁时的精力和样子!) 有一个无需科学研究证明的事实:所有人都会长大变老,这是显而易见的。圣经有许多这方面的陈述,先知以赛亚对日益老化,疲累不堪的以色列民族,说了46章3-4节这番话。但有一位圣经注释家这么说:“这个应许不仅是给当时日益衰老的以色列国,也适用于每一位年长的基督徒。”
先知以赛亚提醒我们,每一个对上帝忠心的人,上帝会让他一生都得到供应。上帝说:“你们自从生下就蒙我抱,自出母胎便由我来背。”(以赛亚书46章3节,和合本修订版)
因此,当我们对于日渐衰老而烦躁难安的时候,当谨记上帝仍与我们同在。祂应许我们:“直到你们年老,我不改变; 直到你们发白,

灵命日粮:主里的款待
/
在美国民权运动期间,知名的纽奥良厨师莉亚·蔡斯(Leah Chase)也为此尽了一份心力。她准备食物给上街游行的民权斗士,喂饱这些为所有人争取平等权利的人。她说:“我只是提供食物,他们却是为民权而奋斗,他们不知道出去之后会发现什么,也不知道在街上会发生什么事。但每次来到我这里,他们知道我会喂饱他们,而这就是我能为他们做的事。” 有时,“款待”这种恩赐可能会被人忽略,但它与其他在基督里彼此服事的恩赐同样重要。使徒行传记载“一个卖紫色布匹的”女商人吕底亚(16章14节),热情款待保罗以及与他一起来马其顿传福音的同工们(11-15节)。吕底亚用她所拥有的──自己的房子为宣教队提供帮助。她在领受福音信息之后,坚持要为保罗一行人提供安歇之处。吕底亚说:“你们若以为我是真信主的,……请到我家里来住”(15节)。就像那些民权斗士一样,保罗跟同工们无需为饭食担忧,因为吕底亚会款待他们。
款待的恩赐可以

灵命日粮:两难之间
/
一般人每天会查看手机约150次。让我们对此冷静思考一下:某样事物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但未必对我们有益。谷歌前设计伦理师崔斯坦•哈里斯(Tristan Harris)也认同这一点。他在一部纪录片中提出他的看法,片中也包含一些科技界顶尖人物的见解,而正是这些人将人们带入社群媒体。在纪录片中,他们不是赞扬社群媒体,而是发出警讯,一语道破我们面对的事实,正如这部影片的名称《智能社会:进退两难》。片中提到:“我们才是产品,我们的注意力就是那卖给广告商的产品。”我们将注意力放在自认为有价值或看重的事物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关注的正是我们所尊崇的。 两难意味着我们面对必须做抉择的处境。不管你是否相信,你我在属灵旅程中,也处于两难之间,我们每天都必须选择:我要关注谁或关注什么?也就是我要尊崇谁或尊崇什么?在诗篇145篇中,诗人显然已经做出抉择:“我要天天称颂祢[上帝],也要永永远远赞美祢的名!”

灵命日粮:天父的珍宝
/
这是一把老旧的瑞士刀,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失去光泽,也严重磨损。刀刃有缺口,刀柄也有凹痕,但却是我父亲的宝贝之一,被他放在梳妆台的一个盒子里。后来父亲将这把刀送给我,并对我说:“这是你爷爷留给我为数不多的物品之一。”父亲还小的时候,爷爷就过世了。父亲很珍惜这把刀,因他的父亲是他所珍惜的人。 圣经告诉我们,上帝也有一件我们意想不到的珍宝。在启示录4-5章,我们看到“四活物”与“二十四位长老”围绕着天上的宝座,在耶稣面前俯伏敬拜,他们各拿着“盛满了香的金炉;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5章8节)。在古时候,香是供君王使用的珍贵之物(有如马太福音2章11节提到,献给耶稣的黄金,乳香和没药)。有时候在我们眼中,我们的祷告可能无足轻重,但上帝却要让你我的祈求呈到祂面前。
启示录5章强调耶稣配得一切荣耀,因祂是无罪的,却因着爱而为我们受死。耶稣配受敬拜,这让我们明白,为何上帝重视我们的祷告。对上帝而言,

灵命日粮:不要抱怨
/
亚力为了治疗牙齿的费用祷告,结果上帝回应了他的恳求,让他得到一笔意料之外的保险金,付清治疗费用。但此时,他必须进行另一次的牙科治疗。亚力不禁抱怨:我要去哪里找这笔钱啊?高昂的医疗费用令他十分不满。 然而,就在他需要付给牙医一笔预付款的时候,有位亲戚突然送了一笔现金给他。亚力说:“我觉得好羞愧,既然我已经看到上帝用保险金为我支付了上次的医疗费,我就应该寻求上帝的帮助,而不是埋怨。”
在以色列人进入书珥旷野时,他们已经历了上帝拯救他们走过红海(出埃及记14章)。然而,当他们因在旷野没有水喝而抱怨的时候,先前上帝奇妙的帮助似乎都被抛在脑后(15章22-24节)。翻译为“抱怨”的希伯来文是指违背上帝。但摩西的反应跟百姓的抱怨截然不同,他寻求上帝的帮助(25节)。过后,慈爱的上帝供应水给祂的百姓(25-27节)。
我们在有需要的时候,应该避免抱怨,我们可以像摩西一样向上帝求助。无论上帝的帮助是以

灵命日粮:完全赦免
/
海明威所写的一个短篇故事中,讲述了一个西班牙父亲渴望与久未联系的儿子重聚,就在当地的报纸上刊登一则启事:“帕可,星期二中午到蒙塔纳旅馆与我见面。我完全原谅你了。”当这位父亲于星期二来到了旅馆,发现竟然有一大群人正等着他,共有800个名叫帕可的人看到了启事而来到这里,渴望得到父亲的原谅。 这是个感人的故事,说出我们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饶恕。这让我想起耶稣说的一个比喻,有个年轻人离开父亲,“任意放荡”,很快便陷入困境(路加福音15章13-14节)。当“他醒悟过来”回到家时(17节),在他还未向父亲开口道歉之前,那被他离弃的父亲就跑过去拥抱他(20节)。这位父亲高兴地喊着说:“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24节)。在这个比喻里,父亲代表上帝,儿子代表我们,并让我们一瞥天堂的喜乐,当你我回转归向天父,天上也是如此欢喜快乐。
饶恕能挪开罪疚的心灵所背负的重担,但饶恕就像礼物一样,必须接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