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全然渴慕
/
0 评论
每个夏日的早晨,我们家后面的公园几乎都会上演一出有趣的戏码。主角是一个洒水器,还有一只我们都叫它“菲菲”的斗牛犬。早上六点半左右,公园里的几个洒水器便开始喷水,接着菲菲就上场了。
只要主人一解开狗炼,菲菲就会全力冲向最靠近的洒水器,让四溅的水花把它淋得全身湿透。这是一幅充满活力的景象,菲菲似乎极其渴望在清凉的水花中沐浴,即使全身浸透仍觉得不够,它巴不得能将洒水器给吃了!
圣经虽未提及洒水器和斗牛犬,但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3章的祷告,不禁让我联想到菲菲。保罗祈盼以弗所的信徒能充满上帝的爱,“能和众圣徒一同领悟基督的爱是多么的长阔高深”,好使信徒“被充满,得着上帝的一切丰盛”(18-19节,新译本)。
上帝无限的爱过于人所能测度。直至今日,祂仍邀请我们去经历祂的大爱,沐浴在祂各样的美善中,得着完全的满足。我们可以挣脱一切的束缚,满有喜乐地享受与上帝亲密的关系。因为唯有祂能使我们的心灵和生命,充满
灵命日粮:另眼相看
/
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带未婚妻与家人见面的场景。当时我的两个姐姐带着狡黠的目光问她说﹕“妳到底看上这小子哪一点?”未婚妻微笑着告诉她们:“因着上帝的恩典,他已经转变为我所爱的男人了。”
我喜欢这个充满智慧的答案,因为这反映了我们的主如何看待我们,在基督里祂所看到的并不只是我们的过去。在使徒行传9章,上帝指示亚拿尼亚去医治扫罗这个迫害教会,却在遇见主时而双目失明的人。亚拿尼亚起初并不相信上帝要他去医治扫罗,因扫罗不断拘捕,迫害基督徒,甚至杀害他们。但上帝却吩咐亚拿尼亚,不可只看扫罗过去如何逼迫教会,反倒要看他将来要成为福音使者,要使万民听见福音,包括犹太人,非犹太人和世上的君王(15节)。亚拿尼亚将扫罗视为法利赛人和迫害者,但上帝却将保罗视为使徒和福音使者。
有时候,我们也会以过去的失败和缺点看待自己。但上帝却将我们视为新造的人,不再看我们的过去,而是看你我在耶稣里得着了新生命,并且靠圣灵的能
灵命日粮:有待复兴
/
当年我跟着部队驻军在德国,我买了一辆全新的1969年甲虫车,深绿色的车身搭配棕色的人造皮革座位,真是美极了!但几年后,车子开始出现问题,还因一次意外撞坏侧边的踏板和一扇门。如果我的想像力够丰富,我应该会想﹕“这辆老爷车绝对值得修复更新!”如果我的资金够充裕,就可以让车焕然一新,可惜我两样都没有,最后只好放弃了。
幸好,我们的上帝有无限的想像力和资源,祂绝不会放弃心灵破碎,忧伤的人。诗篇85篇描述了那些极需被复兴的人们,以及那位有能力复兴他们的上帝。当时的背景,可能是以色列民被掳70年后回归故土(他们被掳乃是因悖逆上帝)。他们回顾过去,看到上帝的恩惠中包含上帝的赦免(1-3节),他们因此能更有信心地向上帝寻求帮助(4-7节),并渴盼祂赐福施恩(8-13节)。
我们有谁不曾憔悴,伤痛或心碎?虽然有时这些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我们的上帝是那位满有复兴大能的主,乐意赦免我们,凡谦卑来到祂面前的人,
灵命日粮:恶性循环
/
海洛英成瘾绝对是个悲剧。吸毒者会产生耐药性,每次都需要更大的剂量才能达到快感,很快地他们所摄取的剂量便足以致命。上瘾者若得知有人死于吸食浓度过高的海洛英,第一个反应或许不是恐惧,而是“我可以在哪里找到这样的海洛英?”
鲁益师在《地狱来鸿》中提醒读者要小心这种恶性循环,他以丰富的想像力描写了魔鬼的诱惑伎俩。魔鬼会先让人感到快乐,而且尽可能是合乎上帝心意的快乐,但享受快乐的方式却是上帝所禁止的。一旦人们上钩了,魔鬼就会减少一点愉悦感,诱发人想要得到更多。这种不断减少的愉悦感,让人不断地想要得到更多,一直到最后,魔鬼得着那人的灵魂,而那人却一无所得。
箴言7章用这种恶性循环来形容性犯罪的诱惑。性关系本是上帝所赐的礼物,但在婚姻关系以外寻求性满足,就像是“牛往宰杀之地”(22节)。许多看似坚强的人,因追求不当的快感而毁了一生。因此我们要“留心”,我们的心“不可偏向[错误]的道”(24-25节)。罪
灵命日粮:为主辛勤苦干
/
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1761-1834年)在英国的乡村长大,同乡的人可能都想不到他日后会有如此成就,甚至被誉为“近代宣教士之父”。克理的双亲皆为织布工,他自己则是个鞋匠,也曾当过短期的教师,并自学希腊文,希伯来文和拉丁文。多年后,他实现了去印度宣教的梦想,但却面对极大的困难。他的儿子离世,妻子因受打击而精神失常,而他服事多年的民众对福音依然冷淡。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为何克理还能将整本圣经翻译成6种语言,并将部分圣经译为另外29种语言呢?他说:“我可以辛勤苦干,只要有明确的目标我就会坚持到底。”不论遭遇何种试炼,他总是忠心地事奉上帝。
忠心服事基督,正是希伯来书的作者对信徒的劝勉。他呼吁读者,要使上帝得荣耀就不可“懈怠”(希伯来书6章12节),而是要殷勤(11节)。他重申上帝并没有忘记他们所做的工,以及他们为祂的名所表现的爱心(10节)。
威廉·克理在晚年时回顾上帝如何
灵命日粮:在职训练
/
巴西一间公司的经理要大厦所有的清洁人员都提交书面报告,因为她想要知道每天谁负责清理了哪些房间,哪些房间尚未清扫,以及打扫每个房间需要多少时间。一周后,她才收到这些理应每天都呈上的书面报告,而且并不完整。
这位经理调查后,才发现大部分的清洁员都不识字。她大可辞掉他们,但她却为他们安排了识字班。五个月后,每个人都有基本的阅读能力,且能继续工作。
上帝经常使用我们的缺点或不足,成为装备我们的机会,使我们能继续为祂作工。在彼得的一生中,他经常犯错也经验不足。他试着在水面上行走,却信心动摇;他不确定耶稣是否应该纳丁税(马太福音17章24-27节);当基督预言,祂将被钉十架及第三日复活,彼得却拒绝接受(16章21-23节)。耶稣透过这些事情让彼得更加明白,耶稣就是上帝所应许的弥赛亚(16节)。彼得从这些事件中学习并领受耶稣的教导,使他日后得以建立初代教会(18节)。
倘若你今天因失败而气馁,别忘了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