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困境中仍同在

/
我们教会有位弟兄的家惨遭祝融,一家六口只有他和儿子侥幸生还。他的妻子,母亲和两名稚子都丧生火场,而他自己也需住院治疗。遗憾的是,诸如此类令人心碎的事件一再重复上演。每当这些不幸的事情发生时,人们都会问一个老问题:好人为何会遭遇坏事?众所周知,这个老问题至今仍没有新的答案。 然而,诗人在诗篇46篇所提出的真理,也不断被人重述,复诵和接受。诗人说:“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1节)接下来2-3节描述的是一场大灾难的景况,地裂山崩,海水汹涌翻腾。若我们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风暴中,必定会胆战心惊,但有时候我们的处境就是如此,例如:疾病末期反复的痛苦挣扎;严重财务危机的重大打击;所爱之人离世所带来的震惊和锥心之痛。 我们常以为遭逢困境是因为没有上帝的同在,但圣经却告诉我们:“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7,11节)当我们面临无法承受的

灵命日粮:软弱得帮助

/
安妮·薛佛·米勒(Anne Sheafe Miller)于1999年与世长辞,享年90岁。其实早在1942年,她就曾因流产引发败血症而药石罔效,险些送命。当时,和她在同一间医院的某位病患提到他认识一位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一种神奇的新药。于是,安妮的医生强烈要求政府特别通融,给予安妮一点这种新药。安妮使用轻微的剂量之后,体温竟在一日之内恢复正常!盘尼西林(青霉素)就这样救了她一命。 自从人类始祖堕落之后,罪恶使所有人的属灵生命都受到毁灭性的影响(罗马书5章12节)。惟有耶稣的受死与复活,以及圣灵的大能,才能使我们得医治(8章1-2节)。圣灵使我们能在世上享受丰盛的生命,并在永恒中享受上帝的同在(3-10节)。罗马书告诉我们:“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若住在你们心里,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藉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8章11节) 当我们罪恶的本性试图要使我们

灵命日粮:拯救坏人

/
漫画中的英雄人物总是受人青睐。单单在2017年,就有六部超级英雄的电影赚进超过40亿美金的票房。为何这些大型动作片如此大受欢迎呢? 或许是因为它们的剧情和上帝伟大的拯救有几分相似吧!在故事中有英雄,有坏蛋,有一群人需要拯救,还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情节。 在上帝的救援行动中,头号坏蛋就是撒但。它是我们灵魂的死敌,此外还有无数的坏人,像在但以理书中,就有统治大帝国的尼布甲尼撒王。他下旨任何人若不敬拜他的巨大金像,都要被扔进火窑里(3章1-6节)。然而,当三名勇敢的犹太官员拒绝敬拜金像时(12-18节),上帝行奇妙的事,将他们从烈火的窑中拯救出来(24-27节)。 接下来剧情发生惊人的转折,我们看到这名坏人的心开始转变。他亲眼目睹这不可思议的神迹,赞叹道:“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28节) 不过他接着又开始扬言要杀了亵渎上帝的人(29节),他不知道上帝其实并不需要他帮忙。到

灵命日粮:诚实无伪

/
我的谘商师也可说是我的朋友,她在纸上画了一个火柴人,把这个火柴人标注为“私我”。接着,她沿着火柴人的周围约1公分宽的部分,又描出另一个较大的火柴人,并标注为“公我”。她说,这“私我”和“公我”两者之间的差距,代表了我们诚信的程度。 她的话让我不禁思想:我在公开场合和在私底下是一样的吗?我是个诚实无伪的人吗? 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时,以爱和训诫来教导信徒要效法耶稣。在哥林多后书接近收尾的部分,他提到有些人质疑他的诚信,说他所写的书信严厉有力,但本人其实是软弱无能(10章10节)。这些批评保罗的人常用专业深奥的言语对众人演讲,以赚取金钱。但反观保罗,他虽在学术上有深厚造诣,话语却简单明了。正如他在哥林多前书2章4节写道:“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在哥林多后书10章11节,更展现他的纯全正直:“这等人当想,我们不在那里的时候,信上的言语如何,见面的时

灵命日粮:祂最了解

/
儿子坐在车子后座,问我说:“爸爸,现在几点?”我说:“5点半。”我知道他接下来会说什么,果然,他马上面露喜色说:“错了,错了,是5点28分!”看到他灿烂的笑容,我也很高兴,这种感受只有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才能体会。 像所有细心呵护子女的父母一样,我也了解自己的孩子。我知道叫他们起床时,他们会有什么反应。也知道他们午餐想吃什么,有哪些兴趣,渴望和偏好。 但尽管如此,我仍永远无法像上帝那样,能对他们有彻底的了解与认识。 在约翰福音1章,我们看到耶稣洞悉人心。就像腓力催促拿但业去见耶稣时,耶稣看见拿但业走过来,就说:“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47节)。拿但业就惊讶地说:“祢从哪里知道我呢?”耶稣告诉拿但业说,当他在无花果树底下时,耶稣就已经看见他了(48节)。 我们也许不明白,为何耶稣特别提到这个细节,但拿但业似乎知道且激动地说:“拉比,祢是上帝的儿子。”(49节) 正如你我所

灵命日粮:伤人的话

/
我自小就很瘦,记得有个男孩总爱嘲笑我是瘦皮猴,还有人说,我瘦得皮包骨,就像一根竹竿。我本来应该嗤之以鼻,或者一笑置之,完全不放在心上。但我那时年纪虽轻,仍然觉得这些尖酸刻薄的话很伤人,怪不得古人说:“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言语的伤害有时比利器造成的伤痕更深,持续的时间更长。 哈拿必定深知轻率的话语带来的伤害。她虽深得丈夫以利加拿的喜爱,却未能怀孕生子,反观丈夫的另一个妻子毘尼拿却有许多儿女。当时的文化认为,女人的价值就是传宗接代。毘尼拿总以哈拿没有小孩来奚落哈拿,使她痛苦,甚至哭泣,不思饮食(撒母耳记上1章6-7节)。 以利加拿看到哈拿的情况,原本是出于好意,但他不经意地说:“哈拿啊,妳为何哭泣不吃饭,……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8节)让哈拿听了更加伤心难过。 或许有时我们也像哈拿一样,觉得恶言恶语所带来的伤害总是挥之不去。我们有些人则可能因自己曾受伤害,反倒以言语伤害别人。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