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沟通无碍

/
我通常将阅读资料及工作文件存在平板电脑。一次当我在亚洲出差时,平板电脑却突然无法操作,就是人们所说的“死机黑屏”。我好不容易找到一间卖电脑的商店,却遇上另一个麻烦,那就是我对中文一窍不通,而维修人员不会讲英语。怎么办呢?没想到,他竟找到一个软体,当他键入中文,我却能读到英文;当我键入英文,他却能读到中文。这个软体,让我们双方就算语言不通,仍沟通无碍。 有时候,当我向天父祷告时,也会觉得很难沟通,无法将自己的心意完全表达出来。相信许多人也和我一样,有时不知要如何向上帝倾心吐意。但使徒保罗写道:“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鉴察人心的,晓得圣灵的意思,因为圣灵照着上帝的旨意替圣徒祈求。”(罗马书8章26-27节) 上帝赐给我们的圣灵真是奇妙,甚至远胜于任何一种电脑软体。祂能清楚地传达我的想法与渴望,以配合天父的旨意。圣灵的工作让祷告

灵命日粮:不过是⋯⋯

/
在1877年的一个聚会中,罗德尼·史密斯(Rodney Smith)走到礼拜堂前方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有人轻蔑地低声说:“不过是个吉普赛男孩。”没人看重这个双亲未受过教育的吉普赛青少年。但罗德尼并未理会那些冷言冷语,他深信上帝对他的生命有个计划,所以他买了一本圣经跟英文字典,自学阅读与写作。他曾说:“通往耶稣的道路,并非经由剑桥,哈佛,耶鲁或诗人,而是藉着那座古老的各各他山。”最后,罗德尼排除万难成了传教士,在英国和美国带领许多人归向耶稣基督。 彼得也不过是个普通人,从未接受犹太拉比的训练(使徒行传4章13节)。当耶稣对他说:“来,跟从我!”(马太福音4章19节)他只是一个来自加利利的渔夫。尽管彼得的出身卑微,在信仰的旅程中常受挫败,但之后却能肯定地指出,所有跟随耶稣的人都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彼得前书2章9节)。 所有的人,无论什么教育背景

灵命日粮:除去帕子

/
玛丽·安·弗朗科因一场严重的车祸而双目失明,她说:“我的眼睛就像被黑幕遮盖了。”21年后,她因摔倒导致背部受伤,需接受手术治疗,而这场与眼睛完全无关的手术,却奇妙地使她恢复了视力!过了这么多年,她又可以看见女儿的容貌了。神经外科医生坚称,她的视力恢复没有任何科学理论可以解释。美好与光明取代了看似无法改变的黑暗。 圣经的话语和个人的经验都告诉我们,这世界被一层无知与邪恶的帕子遮盖了,以致人们看不见上帝的爱(以赛亚书25章7节)。自私贪婪,自大自满,渴求权力或外在形象,这些欲望都会阻碍我们的视线,使我们无法清楚看见这位“以忠信诚实行过奇妙的事”的上帝(1节)。 新普及译本将“帕子”译为“乌云”。的确,我们若靠自己只会经历乌云密布的日子,面对黑暗,困惑与绝望。我们时常感觉受困在黑暗中,踉踉跄跄,看不见前路。幸好以赛亚说,上帝应许要“除灭遮盖万民之物”(7节)。 上帝不会任由我们活在绝望中,祂

灵命日粮:万民的上帝

/
新闻男孩乐团(Newsboys)的前主唱彼得·富勒(Peter Furler)曾描述他们乐团在演唱《祂掌权》(He Reigns)时的情景。这首歌生动地描绘了来自各族各国的信徒,聚在一起同心敬拜上帝的景象。每当乐团唱这首诗歌时,富勒都可以感受到圣灵在会众当中运行。 富勒的这种体会,或许能与五旬节在耶路撒冷聚集的群众起共鸣。当使徒被圣灵充满时(使徒行传2章4节),发生了众人意想不到的事,以致来自各国的犹太人都感到困惑,因每个人都听见有人用自己的方言宣讲上帝大能的作为(5-6,11节)。彼得向群众解释,这是要应验旧约先知的预言,就是上帝说:“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17节) 这个神迹完全展现上帝的大能,使大批群众愿意接受彼得传讲的福音信息,单单那天便有三千人归信耶稣基督(41节)。在看到如此惊人的神迹之后,这些初信者便带着这些好消息,回到世界各个角落。 直到今日,福音的好消息仍不断

灵命日粮:分享披萨

/
史平今年62岁,是一名无家可归的退伍军人。为了避开寒冬,他前往气候温暖怡人之地,因为那里一整年都能在户外过夜。一天傍晚,他正在摆摊贩售自己手绘的艺术品,希望能攒点钱。有位年轻女士走过来,给了史平几片披萨,他感激地收下。过后,他将食物与另外一名饥肠辘辘的游民分享。很快地,那位年轻女士看到史平慷慨与他人分享的举动,又给史平端来另一盘披萨。 史平的故事体现了箴言11章25节的教导。我们若愿慷慨待人,可能也会经历别人慷慨地对待我们。但我们不应该期待有所回报,而且我们慷慨的行为通常也很少像史平一样,那么快就得到明显的回报。事实上,我们帮助人是本着爱上帝的心,并遵行上帝的教导(腓立比书2章3-4节;约翰一书3章17节)。我们若愿助人,便得上帝的喜悦。虽然上帝没有义务重新补满我们的钱包,或填饱我们的肚子,但祂却会用各种方法赐福给我们,有时是物质上的,有时是精神上的。 史平仍然慷慨地与人分享了第二盘披

灵命日粮:艾比的祷告

/
艾比高二的时候,她和母亲从新闻报导得知,有个年轻人在一场空难中身受重伤,他的父亲和继母也同时罹难。虽然艾比和她母亲并不认识这个年轻人,但她母亲说:“我们可以为他和他的家人祷告。”于是,她们便为这个人祷告。 几年后,艾比上了大学。一天她走进教室,有位男同学空出旁边的座位给艾比。这个男同学是奥斯汀·海奇(Austin Hatch),正是艾比曾为他祷告的那位空难幸存者。不久后,他们开始交往,并在2018年结为连理。 艾比在婚前的访谈中提到:“想到我那时竟是为我未来的丈夫祷告,就觉得很不可思议!”我们祷告的范围时常局限于个人需求,或是身边亲近的人而已,几乎很少花时间替别人代祷。然而,保罗在写给以弗所教会信徒的书信中,却劝勉他们:“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以弗所书6章18节)。在提摩太前书2章1节,保罗也告诉我们要“为万人恳求”,而且包括一切在上掌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