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勇敢站立

/
在纳粹恐怖统治时期,德国多数教会领袖都妥协让步,但神学家马丁.尼莫拉牧师(Martin Niemöller)却英勇抵抗邪恶的纳粹。有一则故事讲到在1970年代,有一群年老的德国人站在一间大饭店外面,当中一个看来年纪较轻的人则忙着处理大家的行李。有人问这群人是谁,旁人答道:“是德国的牧师团。”又问说:“那个忙进忙出的人是谁?”答道:“是马丁.尼莫拉,其实他已经八十岁了,他很有活力,因为他一直无所畏惧。” 尼莫拉牧师无所畏惧,并不是因他拥有超乎常人“不会害怕”的基因,而是因着上帝的恩典。其实他也曾经持有反犹太人的观点,但在他悔改后上帝再次使用他,帮助他传讲并活出真理。 摩西鼓励以色列民不要惧怕,按着真理跟随上帝。在百姓得知摩西即将离开他们之后,开始心生畏惧。摩西便坚定地对他们说:“你们当刚强壮胆,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惧……因为耶和华你的上帝和你同去”(申命记31章6节)。即使面对不可知的未来

灵命日粮:存心谦卑

/
美国爱荷华大学篮球校队后卫乔丹.博安农(Jordan Bohannon)故意不进罚球。他已经投进了34个罚球,若再进一球,便可打破学校保持了25年的纪录。他为何这么做?因为在1993年,该校主帅克里斯.史崔特(Chris Street)连续命中34个罚球,几天后却因车祸丧生。博安农选择放下个人荣誉,不打破史崔特的纪录,以此向他致敬。 博安农显然清楚了解,有些事情比自身的成就更重要。我们在青年战士大卫身上,也看到类似的价值观。有一次,大卫和他疲惫不堪的战士们一起躲藏在洞穴中,大卫渴望喝到故乡伯利恒城的井水,但那地却被令人闻风丧胆的非利士人所占据(撒母耳记下23章14-15节)。 跟随大卫的三名战士知道这件事,出奇英勇地“闯过非利士人的营盘”取水回来,呈献给大卫。然而大卫却不肯喝,反将水浇奠在上帝面前,说:“这三个人冒死去打水,这水好像他们的血一般”(16-17节)。大卫心存谦卑,将这象征

灵命日粮:别放弃

/
在企业界工作使我能与许多才华洋溢,冷静睿智的人共事,但是和一位外地的主管共事却并非如此。无论我们团队有何进展,在每周的电话会议中,他都会严厉地批评我们的工作成果,并要求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些磨擦让我感到沮丧恐惧,有时候甚至想放弃。 当埃及惨遭黑暗之灾,我想摩西与法老会面时,或许也想要放弃。那时上帝已在埃及地降下八个灾难,法老在盛怒之余对摩西说:“你离开我去吧!你要小心,不要再见我的面,因为你见我面的那日,你就必死!”(出埃及记10章28节) 尽管受到这样的威胁,摩西最后还是能靠着上帝,带领以色列民脱离法老的掌控。“他因着信,就离开埃及,不怕王怒;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希伯来书11章27节)。摩西能胜过法老,因他相信上帝会成就拯救以色列人的应许(出埃及记3章17节)。 今天,我们无论遇到哪种情况,都能靠着圣灵的帮助,倚靠上帝必与我们同在的应许。祂能赐给我们刚强,仁爱

灵命日粮:自我价值

/
在一个电视节目里,几个年轻人扮成高中生,想更了解青少年的生活。他们发现,社交媒体会深切影响青少年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其中一人说:“这些学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交媒体息息相关,乃取决于有多少人会在自己的照片按‘赞’。”这种期盼被人接纳的渴求,可能会驱使他们在网络上采取极端的行为。 我们都渴望能被人接纳。在创世记29章,利亚渴望得到她丈夫雅各的爱,这是可以理解的。她前三个儿子的名字,都隐含她的孤寂(31-34节)。但遗憾的是,雅各似乎从未给予利亚所渴望的接纳。 然而,利亚生了第四个孩子后,她开始转向上帝而不是她的丈夫。利亚为孩子取名为犹大(“赞美”之意)(35节),她似乎终于选择在上帝里面寻找她的生命意义。后来,利亚的这个儿子犹大成为大卫王的祖先,而且也是耶稣的祖先。 我们可以试着以不同的方式和事物,追寻生命的意义,衡量自己的价值。但只有在耶稣里,我们才能界定自己的身分是上帝的儿女,与基督同作后嗣

灵命日粮:了解体会

/
华凯斯(Keith Wasserman)是一家福音机构的执行董事,从1989年开始,他每年都会花几天的时间和流浪汉一起露宿街头。凯斯表示,在街头的生活能让他充分体验和了解无家可归者的感受,好让他能对人有更多的爱心和怜悯。 凯斯为了要了解他所服事的对象而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这让我想到,耶稣为我们所做的远不止如此。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竟然愿意成为一个脆弱的婴孩来到世上,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亲身感受我们所有的经历,最后还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使我们能与上帝建立关系。 希伯来书的作者说,耶稣“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2章14节)。耶稣是永活的主,祂创造了天使,但却暂时比天使低微一些(9节),而且成为人的样式,受死。祂虽是全能的上帝,却为我们承受苦难。祂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当我们经历试探的时候,祂就能帮助我们,使我们可以与上帝和好(17-18节)。 愿我们今天

灵命日粮:车辆改道

/
不会吧?我已经迟了,正打算驾快车,没想到前方路段竟然有道路施工,出现“车辆改道”的路标,使我不得不改变计划。 我不禁失笑:我只期待一切照自己规划的时间表进行,却没有预料会遇到道路施工。 从属灵的角度来看,我们很少人会预先想到可能有危机发生,使我们不得不放慢脚步或改变人生的方向。然而,我记得有好多次,生活中一些不期然的境遇都或多或少改变了我的方向。 所罗门从未见过“车辆改道”的告示牌,但在箴言16章,他将人所定的计划与上帝的引导作对照。所罗门在第9节进一步说明,我们制定精心计划,但上帝保留最终决定权。换句话说,纵然我们做了规划,但有时上帝为我们安排的却是另一条路。 我怎会忘记这个属灵真理呢?我拟定计划,但有时却忘了寻求上帝对我的旨意,因此当计划被打乱时,我便感到泄气。 但我们也无须为此感到忧心,正如所罗门的教导所说,只要我们祷告寻求上帝,等候祂的引导,让祂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方向,便能继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