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当上帝说“不”

/
新加坡所有年轻男子都要服兵役,我18岁时也被征召入伍。那时我迫切祈求能分派到轻松的岗位,如行政人员或司机。我没有强壮的体魄,只希望能逃过艰苦的战斗训练。但某天晚上阅读圣经时,一节经文映入眼帘:“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哥林多后书12章9节) 我的心犹如高空坠落,但实在不应该。因为上帝确实回应了我的祷告,并且应允我,即便接到艰难的任务,祂也必供应我所需。 最终我成了装甲步兵,常要做些自己不喜欢的事。现在回想起来,我感谢上帝没有照我所求的应允我。服役的训练与经历,使我的身心健壮刚强,也让我有信心迈入成年阶段。 在以赛亚书25章1-5节,先知预言以色列民将遭受刑罚,再从敌人手中被解救,随后就颂扬上帝的计划。以赛亚指出,所有这些“奇妙的事”都是“古时所定的”(1节),即使其中也有许多艰难的时刻。 当听到上帝说不的时候,我们确实会感到难受,甚至难以理解,尤其当我们所求的原是美事,例如求上帝将某人从

灵命日粮:甩包袱日

/
从2006年开始,在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有一群人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年都举办一项不寻常的庆祝活动,称为“甩包袱日”或“解脱日”(Good Riddance Day)。这是源自拉丁美洲的传统,人们写下一年当中不愉快或不堪的回忆,以及不幸的遭遇,然后扔进工业用的碎纸机。有些人甚至亲手用长柄大锤,将他们想要摆脱的事物敲碎。 甩开不愉快回忆的包袱固然不错,但诗篇103篇的作者更进一步提醒我们,上帝可以让我们身上罪恶的包袱完全解脱。诗人以文字构成图像,诠释上帝对祂儿女的大爱,诗人以天与地之间的距离来比喻上帝长阔高深的爱(11节)。接着诗人又从空间的角度谈到上帝的赦免,从日出到日落之地的距离有多远,上帝也使过犯离祂的儿女有多远(12节)。诗人要让上帝的百姓明白,上帝的爱与赦免是完全的,无穷尽的。上帝全然的饶恕,使祂儿女得以脱离罪恶的权势。 这实在是大好的消息!我们不必等到新年才能“甩包袱”或“解脱”

灵命日粮:至尊至荣

/
我丈夫邀朋友来教会,礼拜结束后,他朋友说:“我喜欢这些诗歌和这里的气氛,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们这么尊崇耶稣呢?”我丈夫向他解释说,基督信仰就是与基督建立关系。若少了祂,基督信仰就毫无意义。我们之所以聚在一起赞美耶稣,乃是因祂在我们生命中所成就的一切。 耶稣是谁,祂做了些什么呢?使徒保罗在歌罗西书1章回答了这个问题。没有人见过上帝,但耶稣来到世上,显明了上帝的形象(15节)。耶稣是上帝的儿子,祂来到世上为我们的罪受死,让我们可以不再受罪恶捆绑,得以自由。罪使我们与上帝的圣洁隔绝,因此只有透过圣洁无罪的耶稣,我们才能与上帝和好(14,20节)。换言之,耶稣所赐的是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的,祂使我们能进到上帝面前,且让我们得着永恒的生命(约翰福音17章3节) 。 为何耶稣配得我们尊崇?因为祂已经战胜了死亡,用爱与牺牲使我们心悦诚服,祂每天都赐给我们新的力量,祂是我们的一切! 我们尊崇耶稣是因祂配得,

灵命日粮:又是圣诞节?

/
在豪威尔斯(William Dean Howells)所写的故事中,说到一个小女孩希望天天过圣诞节,结果美梦成真,在漫长又可怖的一年里,每天都过圣诞节。到了第三天,圣诞节不再令人感到欢乐,没多久大家都厌恶糖果,火鸡供不应求,商人漫天喊价,人们收到礼物不再心存感谢,因礼品已堆得满坑满谷,人人怒气相向。 还好,这只是一则讽刺寓言。虽然整本圣经处处都让我们看到耶稣的踪影,但这位圣诞欢庆的主角却从未使我们感到厌倦,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份祝福啊! 耶稣升天之后,使徒彼得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告诉群众,摩西曾预言“上帝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们兴起一位先知像我”(使徒行传3章22节;申命记18章18节),指的就是耶稣。上帝应许亚伯拉罕“地上万族都要因你的后裔得福”(使徒行传3章25节;创世记22章18节),也是指着耶稣说的。彼得更表明,“从撒母耳以来的众先知,凡说预言的,也都说到这些日子”(使徒行传3章24节),就

灵命日粮:冬雪

/
每到冬季,早晨纷飞的白雪将大地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常为刚睡醒的我带来美丽的惊喜。轻柔的雪花悄然飘落,不像春雷总在夜里轰隆隆地宣告它的存在。 福音歌手奥黛莉·阿萨德(Audrey Assad)在她的一首歌(Winter Snow Song)中唱道,耶稣本来能以雷霆万钧之势临到世界,但祂却沉静无声地降临,就像夜里在我窗外轻柔飘落的冬雪。 耶稣沉静的降临让许多人意想不到。祂并未降生在富丽皇宫,而是在伯利恒城外一个卑微的马棚里,以马槽为床(路加福音2章7节) 。祂没有皇家或政府侍卫队的照护,只有地位卑下的牧羊人来迎接祂(15-16节) 。祂的家境并不富有,因祂父母在圣殿将祂献上时,只负担得起一对价格不高的班鸠为祭物(24节) 。 耶稣的降世是如此低调,这一点先知以赛亚早已预言。他说这位将要来临的救主“不喧嚷,不扬声”(以赛亚书42章2节),祂所展现的能力不会折断压伤的芦苇,也不会吹灭将残的灯火(3

灵命日粮:反复思想

/
章伯斯在伦敦的圣经训练学院教书时(1911-1915年),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常使学生惊讶。有位年轻的女士提到,章伯斯总是等到课堂结束与大家一起用餐时,才会进行讨论,以致常在用餐时被许多问题和反对意见轰炸。她回忆说,章伯斯常常只是微笑着回答学生:“现在暂时这样吧,以后你就会想通了。”他鼓励学生反复思想那些问题,好让上帝向他们显明祂的真理。 反复思想一件事意味着全神贯注深入思考。从马利亚看到天使向她显现,一直到耶稣在伯利恒降生,天使报信,牧羊人前来朝见弥赛亚,这一连串的事发生后,马利亚“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路加福音2章19节)。新约学者范隐(W. E. Vine)说,“反复思想”的意思是,将各种相关的情况,事件,因素做为考量,加以分析和比较。 在我们努力要明白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时,我们可以学习马利亚的美好榜样,寻求上帝和祂的智慧。 如果我们像马利亚一样,愿意顺服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