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风暴中的避难所

/
我住在奥克拉荷马州时,认识一位“追逐”龙卷风的朋友,他透过无线通信与其他追风者和地区雷达联系,密切地追踪暴风的路径。他尽量在安全距离内观察龙卷风的摧毁路径,若有突发状况,可随时通报警戒会受影响的民众。 一天,一片漏斗云突然发生极剧变化,让他陷入致命的危险,所幸他即时找到避难的地方,才逃过了一劫。 朋友那天的经历,让我不禁联想到另一个致命的破坏力:我们生命中的罪。圣经告诉我们:“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各书1章14-15节) 罪的衍生就如同龙卷风,在开始时看似毫无威胁,但很快就难以掌控,最后造成致命的伤害。但我们面临诱惑时,上帝会为你我提供避难所,好使我们能躲避那逐渐成形的风暴。 圣经说,上帝必不会试探我们,我们错误的决定都应归咎于自己。但我们在受试探时,上帝总会为我们开一条出路,叫我们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书10章13

灵命日粮:温暖的家

/
儿子问我:“为什么要搬离我们的家?”我无法对一个五岁的小孩解释什么是“家”。也很难让他明白,我们只是离开一间房子,而不是离开家。因为“家”是指挚爱的亲人住在一起的地方,也是在结束漫长的旅程或整天辛苦工作之后,我们渴望回去的地方。 耶稣在受难数小时前的最后晚餐中,特别嘱咐门徒:“你们心里不要忧愁”(约翰福音14章1节)。门徒对未来感到茫然失措,因耶稣已经明说祂即将受难。但耶稣也应许他们,必与他们同在,并提醒他们,将来祂必再临。耶稣对他们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2节)。耶稣大可用其他的词汇形容天堂,但祂却没有将其形容为让人感到陌生或不安的地方,而是我们亲爱的耶稣所在的地方。 鲁益师曾经写道:“天父为了要让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中,有充沛的活力,便为我们预备了一些舒适的旅馆,但祂不希望我们误认为那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可以为了生命中这些“舒适的旅馆”而感谢上帝,但我

灵命日粮:十字架观点

/
我的同事阿唐在办公桌上放了一个8×12吋的玻璃十字架,那是和他同为癌症病患的朋友小裴所赠,为要帮助阿唐以“十字架观点”去看待每一件事。这座玻璃十字架不断地提醒他上帝的慈爱与美意。 这样的观点对每个基督徒都是一大挑战。特别是遭遇困难时,我们很容易就专注于自己的困境,而非上帝的慈爱。 但使徒保罗却以“十字架观点”看待人生的遭遇。在遭遇患难时,他形容自己“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哥林多后书4章9节)。他相信纵然处境艰难,但上帝仍在动工,“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17-18节)。 “顾念所不见的”,并不表示我们应漠视眼前的困难。巴尼特(Paul Barnett)曾在他所写的圣经注释书中指出:“这意味着我们确信上帝的美意,因而心里有把握……但我们也知道,虽然拥有盼望,我们仍会遭遇痛苦。” 耶稣为我们舍命,祂对我们的爱极

灵命日粮:人生目标

/
我常去的银行里有一位出纳员,他的出纳柜台橱窗贴了一张敞篷车的照片。那是福特汽车出品的一种高性能跑车。 有一天,我问他那辆车是不是他的。他说:“不是,但它是我的人生目标,是我每天早起上班的动力。有一天,我会拥有它!” 我能理解这名年轻人的渴望。我的朋友就拥有一辆同款的跑车,而且我还曾经开它上路,的确威力十足!但敞篷跑车就像世上任何其他事物一样,并不足以成为我们人生的目标。正如诗人所说,人若倚靠财物而非上帝,这人就会“屈身仆倒”(诗篇20篇8节)。 这是因为我们受造是为了上帝,而不是为了任何其他的事物。这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被证实的真理。我们买这买那,想让自己变快乐,但就像一个收到成堆圣诞礼物的孩子一样,我们也自问:“就这样了吗?”似乎总是少了什么。 这世界所能带给我们的事物就算再好,也满足不了我们。即使能让我们有某种程度上的享受,但幸福感却一闪即逝(约翰一书2章17节) 。正如鲁益师所说:

灵命日粮:我办不到

/
有个学生垂头丧气地哀叹:“我办不到,我就是不会!”在书页上,他只看到蝇头小字,难以理解的观念,还有不容延误的作业缴交期限。他非常需要老师的帮忙。 或许我们在读登山宝训时,也会感到沮丧。耶稣告诉我们,要爱我们的仇敌(马太福音5章44节) ,发怒就等同于杀人(22节) ,动了淫念就是犯奸淫(28节) 。或许我们以为能达到这些标准,但耶稣还说:“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48节) 难怪章伯斯曾经说道:“登山宝训令人绝望。”但他认为这是好的,因为在此绝望之中,我们才会甘愿像个一无所有的人,谦卑地来到耶稣的面前接受祂的帮助。 上帝的作为往往违反常理,那些承认自己办不到的人,才能领受祂的恩典。正如使徒保罗所言:“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上帝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哥林多前书1章26-27节) 耶稣不单教导我们登山宝训,祂也成为我们的拯救者,这就是上帝的智慧

灵命日粮:不必担保

/
一个人若没有长期按时还款的记录,想要贷款购车或买房,贷方通常都不会冒此财务风险。在这种缺少信用记录的情况下,只凭借款人单方面的还款保证,对银行而言是不够的。借款人往往需求助于借贷信用良好的第三方,请他们在借贷合约上签名作为担保。这名担保人则承诺能确保该笔款项必定还清。 当有人对我们许下承诺,无论是财务上,婚姻上或其他方面的承诺,我们都期许对方能信守诺言。同样地,我们也期盼上帝能说到做到。当上帝应许要赐福给亚伯拉罕,并让他的子孙昌盛(希伯来书6章14节,参见创世记22章17节),亚伯拉罕相信上帝言出必行。上帝是万物的创造主,至高无上,只有祂自己能担保祂所许下的承诺。 虽然亚伯拉罕必须耐心等候孩子的到来(希伯来书6章15节),也没有机会看到自己数不尽的后裔,但上帝确实信守诺言。同样地,上帝也已承诺祂会永远与我们同在(13章5节),看顾保守我们(约翰福音10章29节) ,以及安慰我们(哥林多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