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爱的表达
/
0 评论
每逢结婚纪念日,丈夫阿伦就会送我一大束鲜花。当他因公司重组而被解雇时,我以为他应该不会如此奢侈地传情达意。没想到在我们结婚十九周年纪念日当天,一束色彩艳丽的鲜花在餐桌上迎接我。原来阿伦为了要延续这项传统,每个月都会存点钱,以便能继续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意。
我丈夫的仔细规划展现出他的慷慨大方,而使徒保罗鼓励哥林多教会积极去行的便是类似这样的慷慨。保罗赞许他们立志奉献的心(哥林多后书9章2,5节),并提醒他们,上帝喜悦慷慨乐意的付出(6-7节)。毕竟,我们再怎么付出,都不会超过那位慈爱供应我们的上帝,祂总是预备供应我们一切所需(8-10节)。
我们都可以慷慨待人,不拘是什么方式,馈赠,施舍或是关怀,因为上帝满足我们所有物质上,情感上及灵里的需要(11节)。当我们给予,便是对上帝的赐予表达感谢。我们更可藉此激励别人赞美上帝,并促使他们愿意与人分享上帝的赐予(12-13节)。慷慨地付出就是大
灵命日粮:无私的服事
/
有一小群人站在那里,在他们身边的草地上,那棵倒着的大树显得无比巨大。一位老太太扶着拐杖,述说前一晚猛烈的风暴吹倒了她家雄伟的老榆树。她还激动地说:“更糟的是,还毁了我宝贝的石墙。这片墙是我刚结婚的时候,我丈夫亲自砌筑起来的。我丈夫和我都很宝贵这片墙!但现在墙毁了,就像我丈夫也不在了。”
隔天早上,她看见窗外树木工人清理倒下的树时,脸上展露出微笑。因为她透过层层枝桠,看到有两个人和一个帮她剪草的男孩,正在小心翼翼地测量和重建她心爱的石墙!
先知以赛亚讲论上帝所喜悦的服事,就是付出行动使周遭的人喜乐,就像这些修墙工人为这位老太太所做的一样。今天阅读的这段经文教导我们,上帝看重无私的服事,更甚于空洞的宗教仪式。事实上,上帝儿女无私的服事会得着祂双向的赐福。首先,上帝用我们甘心的服事让受压迫和有需要的人得帮助(以赛亚书58章7-10节)。接着,上帝会尊荣服事的人,让他们在祂的国度中成为多人的祝福(
灵命日粮:完美的缺陷
/
在大学时,有位教授看到我为了追求完美而耽延,便给了我明智的建议:“千万不要让完美阻碍成长。”他认为一味地追求完美的表现,会使我们因惧怕失败而停滞不前。但若能坦然接受自己所做的并非完美,就能自由地继续成长。
使徒保罗给了一个更重要的理由,我们为何无须凭己力追求完美,因为这会使你我忘了我们需要基督。
保罗也是好不容易才有这番深刻的领悟。他多年努力完全遵守上帝的律法,直到遇见耶稣后,这心态才有所改变(加拉太书1章11-16节) 。保罗终于明白,若凭自己的努力就能在上帝面前成为完全,成为义人,那基督就白白地死了(2章21节) 。只有放掉,弃绝依靠自我,才能经历基督在他里面活着(20节) 。只有在自己的不完美中,才能经历上帝完美的大能。
这不是说,我们可以继续犯罪(17节) ,而是说我们不应凭自己的力量试图使灵命有所成长(20节) 。
人的一生总是未臻完美。但若我们谦卑地承认自己时刻需要那唯一完美的
灵命日粮:耶稣知道
/
我有些朋友患病经过治疗之后,并未完全得到康复,仍因一些并发症而饱受痛苦。有些朋友虽然已经戒除成瘾,但心灵仍饱受煎熬,失去自信和厌恶自己。我很纳闷,为什么上帝不完全医好他们,一劳永逸地让他们痊愈呢?
在马可福音8章22-26节,记载了耶稣治愈一个天生瞎眼的人。耶稣先领他到村外,吐唾沫在他眼睛上,并“按手在他身上”。随后,这人说他看见人“好像树木,并且行走”。于是,耶稣再次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就“样样都看得清楚了”。
耶稣在世上传道时,祂的所言所行常使众人和跟随祂的人感到希奇困惑(马太福音7章28节;路加福音8章10节,11章14节) ,甚至令许多人退却离开(约翰福音6章60-66节) 。相信这个分两阶段完成的神迹,也会让人感到困惑。耶稣为什么不立即完全治愈这个人呢?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但耶稣知道这个人和看祂施行医治的门徒,在那个时刻需要什么。祂也知道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才会与祂更亲近。虽然有时我
灵命日粮:悉心看顾
/
当儿子正匆忙赶着出门去学校时,我问他有没有刷牙。接着我再问一次,并提醒他说实话的重要性。他竟然对我温柔的警告无动于衷,甚至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妈咪,妳应该在浴室装个监视器,看看我到底有没有刷牙,那我也就不敢撒谎了。”
虽然监视器的存在能提醒我们遵守规则,但仍然有些地方并没有装设监视器,或是有方法避免被镜头看到。我们也许可以避开或逃避监视器,但若我们以为自己能躲避上帝的目光,就是在欺骗自己。
上帝曾问道:“人岂能在隐密处藏身,使我看不见他呢?”(耶利米书23章24节)其实这问题包含了激励和警告。
这问题警告我们,无人能在上帝面前有所隐藏。我们无法胜过或欺瞒上帝,我们所做的一切,对祂而言都是显而易见的。
这问题也是激励我们,无论在天上或在地下,没有任何地方会让我们离开天父悉心的看顾。即使我们感到孤单,上帝仍与我们同在。无论我们今天将要前往何处,若能认识这个真理,便能激励我们愿意顺服上帝的话语,
灵命日粮:凡事盼望
/
我从1988年开始撰写《灵命日粮》文章,在数百篇文章中,有几篇至今仍印象深刻。其中一篇是在1990年代中期所写的,文中提到,有一次我的三个女儿因露营或短宣而不在家,我和六岁的儿子史帝夫因此有了单独相处的时间。
我带着儿子去机场玩了一趟,儿子突然转头对我说:“少了梅丽莎就少了很多乐趣。”他八岁的姐姐是他亲密的伙伴。当时,我们都不知道这竟会一语成谶。自从豆蔻年华的梅丽莎在车祸中意外丧生后,我们的生活确实“少了很多乐趣”。时间虽能减缓痛苦,却没有任何方法能完全带走悲伤。时间虽无法治愈伤口,但只要我们倾听,默想并咀嚼上帝所应许的安慰,就能帮助我们走过丧亲之痛。
倾听:“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祂的怜悯不致断绝。”(耶利米哀歌3章22节)
默想:“因为我遭遇患难,祂必暗暗地保守我。”(诗篇27篇5节)
咀嚼:“这话将我救活了。我在患难中,因此得安慰。”(诗篇119篇50节)
当挚爱